翠园文苑吧 关注:144贴子:470

翠园初三第二次作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情结”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种受意识压抑而持续在无意识中活动的,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欲望。这个词来源自日本,通俗地讲就是对某事物有特殊的感情。比如说,小桃树是贾平凹内心深处的一个情结,紫藤萝是宗璞心头的一个情结,猫是郑振铎心中的一个情结,东北的黑土地是端木蕻良心中的情结,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心中的情结,绍兴的社戏是鲁迅心中的情结……那么,你心中的情结是什么呢?
请以《我的______情结》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 字。补全题目再写作。


IP属地:广东1楼2021-12-03 11:35回复
    每当我想放弃了都会想起他。是他激励我前行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2-03 22:31
    回复
      情 结1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2-05 13:10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2-06 22:59
        回复
          愿意愿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2-07 22:59
          回复
            我的江南青情结
            初三一班 谢嘉璐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下雨了,下雨了!”那个身穿碎花兜,晓青裙,梳两尾羊角辫的女孩是我。每每下雨天,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因为江南的雨天是别具温情的。
            来江南看雨吧,和我一起看下雨天吧。你见过细雨江南的清晨吗?像失足跌入凡尘的仙女,像吴刚伐桂撒下来的点点桂花,这里的雨,是水青色的。清晨,赶在太阳还没有睡醒之前,轻轻支开小窗,你可以看到润如酥的青雨,还有碧青的天。此时天空的颜色叫天青,这是画师的画板上调不出的颜色,泛着润润的水光,与远处向上蔓延的炊烟相织,这是江南独有的画。
            江南的古镇只适宜铺在天青色里。铺在天青色里的房子,像铺在幽蓝幽蓝月光中的水里,远山轮廓幽澜的村庄不仅适宜生长优雅,还适宜生长故事。一村子的清澜风月,水清莲香。天青色是一只旧花瓶,古人把那些幽兰濡染在花瓶上,花瓶里的青年坐在船上,它是要在天青色里的早晨起晨坐船去远方。如王太生先生所说,天青色是一种节奏,下雨的时候雨水滴滴嗒嗒打在洋铁皮上,一个孩子在庭院中抬头看天,这些青色的美好。
            一下雨,江南的青色就捂不住了,一慌了手脚,青就乱了。乱青是老嫩杂成,深深浅浅,浅浅深深,缭乱的青色。数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唐诗宋词里,一篮子湿漉漉的青。
            我家墙头开了不知名的花儿,玉青色,像刚下的鸭蛋的壳儿,伴着些许透明。风一吹,星星点点的花蕊飘得满庭院,空气中氤氲着点点清香。在这里喝上一壶清茶,细品淡淡清香,时间在这儿就像落单在棉鞋里的阳光,一下子就变得慢起来。回看我家的青砖旧屋,在安静的青色深处,一切都是古朴淡雅的。有墨青的砖,乌青的瓦,古青的老井,翠青的爬山虎,还有那布满青色记忆的老墙。
            如王先生所说,在江南可以看中国最纯净的乡村,天青色水磨南辉的儒雅,在一层宣纸上晕华山岚烟云,一朵雨云慢慢的消散,天空一点一点的亮起来,一点一点的青,整个画纸上是一副宁静安详。
            每每看到素雅的青色的物件,都会勾起我最纯挚的情结,江南青。
            【部分语言灵感来源于王太生先生的散文集】


            15楼2021-12-19 20:27
            收起回复
              我的爱国情结
              夜色笼罩了大地,月光撒满了人间,也撒在了放学归家的我的肩头。
              熟练的打开电视,将频道调到中央一台,然后拿起碗筷——吃饭时听听新闻已成了家中的惯例。只不过这次从扬声器中吐出的,却是陌生的电视剧。
              我一愣,下意识的看了下钟——八点整,早已过了新闻联播的时间。我呆呆的望着滴滴答答走过的钟,脑海中闪烁出一些回忆。
              记得当时我坐在我爷爷的腿上,照常看着午间新闻,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息。只可惜“玉树大地震”的消息打破了这和谐的氛围。我记得,在那一瞬间,我原本柔软的“坐垫”变得有些僵硬。
              那是2010年,那年我4岁。
              也记得当我的茶杯会莫名其妙的在我看新闻时,拽着我的手撞向桌面。
              那是2016年,那年时那个破碎的小茶杯——以及得知“萨德”反导系统入韩时愤怒的我。至今回想也有些奇怪,为何我10岁。
              同样记得前几天的升旗仪式,我那道昂首挺胸唱国歌的模样。那庄严的歌声回荡在学校的操场,鲜红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正如天边缓缓上升的太阳。阳光挥洒在我们的身上,犹如君王将他的恩泽惠及于民。随着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的落下,红旗也上升到了旗杆的顶端——一切都显得神圣而又美好。
              那是2021年,今年我14岁。
              或许是受了家里人的熏陶,“爱国”这种情结好似已经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但这种情结究竟是什么?我不知道。直到渐渐长大,我才渐渐的明白:爱国是种民族情怀,是一种历史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感。既然我们生在这片土地上,不管它是富饶还是贫瘠,你都应该心存感激。因为祖国就像母亲,它倾尽所能哺育你成长,开阔你的眼界,使你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并投以涌泉相报。这,也就是我的爱国情结。
              思绪从脑海中流淌而过,最终在我的举止中汇流成河。我的爱国情怀,其实只是看到五星红旗后的一次下意识的敬礼、取得成就后对祖国的一份自发而来的感激、对于国家时事的一种自发性的关心……这,就是我的爱国情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生活小事中,报答国家对我们的培育,这,便是我们的爱国情结。
              初三三班 陈道衍 菜鸡一个(约815)


              16楼2021-12-19 20:50
              收起回复
                我的爱国情结
                夜色笼罩了大地,月光撒满了人间,也撒在了放学归家的我的肩头。
                熟练的打开电视,将频道调到中央一台,然后拿起碗筷——吃饭时听听新闻已成了家中的惯例。只不过这次从扬声器中吐出的,却是陌生的电视剧。
                我一愣,下意识的看了下钟——八点整,早已过了新闻联播的时间。我呆呆的望着滴滴答答走过的钟,脑海中闪烁出一些回忆。
                记得当时我坐在我爷爷的腿上,照常看着午间新闻,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息。只可惜“玉树大地震”的消息打破了这和谐的氛围。我记得,在那一瞬间,我原本柔软的“坐垫”变得有些僵硬。
                那是2010年,那年我4岁。
                也记得当年那个破碎的小茶杯——以及得知“萨德”反导系统入韩时愤怒的我。至今回想也有些奇怪,为何我的茶杯会在我看新闻的时候拽着我的手撞向桌面。
                那是2016年,那年我十岁。
                同样记得前几天的升旗仪式,我那道昂首挺胸唱国歌的模样。那庄严的歌声回荡在学校的操场,鲜红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正如天边缓缓上升的太阳。阳光挥洒在我们的身上,犹如君王将他的恩泽惠及于民。随着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的落下,红旗也上升到了旗杆的顶端——一切都显得神圣而又美好。
                那是2021年,今年我14岁。
                或许是受了家里人的熏陶,“爱国”这种情结好似已经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但这种情结究竟是什么?我不知道。直到渐渐长大,我才渐渐的明白:爱国是种民族情怀,是一种历史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感。既然我们生在这片土地上,不管它是富饶还是贫瘠,你都应该心存感激。因为祖国就像母亲,它倾尽所能哺育你成长,开阔你的眼界,使你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并投以涌泉相报。这,也就是我的爱国情结。
                思绪从脑海中流淌而过,最终在我的举止中汇流成河。我的爱国情怀,其实只是看到五星红旗后的一次下意识的敬礼、取得成就后对祖国的一份自发而来的感激、对于国家时事的一种自发性的关心……这,就是我的爱国情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生活小事中,报答国家对我们的培育,这,便是我们的爱国情结。
                初三三班 陈道衍 菜鸡一个(约815)


                17楼2021-12-20 00:04
                回复
                  初三十班 彭凯镡 我的旅途情结
                  孩童时期的梦是最易碎的东西,哪怕放着不管,也总有一天会自己碎掉。所以,一定要有人来保护才行吧?许下的承诺就该好好遵守,做错了事就该好好道歉。给予他的梦,就该好好呵护到最后。这才是身为家人该有的样子,就是这样。 —— 达达利亚
                  旅行如同烟花,烟花虽然转瞬即逝,绚烂的光影却能永远留存于人们心中。 正如旅行一样,旅行虽然短的可怜,精彩的风景可以长远保存于相册之中。
                  寒假刚刚开始,我的同学们却以光速消失在这座繁华的城市,出现在各大著名风景点。我坐在家里的书桌旁,想象着外面世界的精彩,又望望自己的眼前,最后叹息于现实的无奈。我于是找到了父亲。并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父亲同意了并约定带我去杭州,我十分开心并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到了约定好的那一天,我早已把行李准备好了,父亲也差不多了,母亲在一旁叮嘱父亲要给我带好衣服,带好凡士林,带好...终于可以出发了,第一次坐飞机的我竟然如此幸运地遇到了航班延误,但是这也无法阻挡我想去杭州的心。几个小时后,抵达了杭州。虽然挺晚的,但是我也快撑不住了,父亲找了个靠近西湖的酒店便住下了。
                  到了第二天,我也如愿的来到了西湖,首先我们坐了游船到了岛上的一个小码头,叫花港码头。然后我们走到了湖边,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座塔,我说:“这是雷锋塔。”我隐约看见塔上的游人,在岛的不远处,是三潭映月,有三个像柱子但又不是柱子的东西,这就是三潭,它们连成了一个三角形,到了晚上,它们的中间就会有一轮明月,所以叫三潭印月。
                  然后我们便来到了白堤。传闻白堤是为纪念白居易而取名为白堤。就连白居易这种诗风与他人截然不同的诗人也只是写出了春天的西湖白堤。而我在冬天也品出了白堤的美。白堤有一大特点是一棵柳树一株桃树。持续几日的雪覆在了柳树与桃树上,那柳树桃树的枝丫向天空向四周高高伸展开来。无论是远看还是近看,都有一种悲哀之感从心底升起。“天高散孤云,落日澄空故乡影,飘摇游子心。”
                  愉快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不过既然是旅行,那就一定会有终点吧。“欲买桂花同载酒...只可惜美景,何日再见呢?”我感叹道。“我们都还没来得及说再见,所以,我不会把它当做离别。”


                  18楼2021-12-20 19:38
                  收起回复
                    我的麦穗情结1914梁栩嘉
                    情,是对一种东西的感受,结,是对一种东西的牢固印象,而情结,则是对一种东西的爱。
                    又遇晴空万里,无烈日当空,车子在上下颠簸着,轻轻的,一片黄色掠过,“是麦穗。”我指着那片黄色,那黄色一闪一闪的,好似金子,高贵又朴实。
                    那一年,我还很小,不记事,只记得田里的麦穗是金色的,那时的我,走不惯田里的路,只能让脸上还没有皱纹的爷爷背着,在爷爷肩上,金色的麦穗漾在我的眼睛上,轻轻的,“见过吗?没见过吧,城里的孩子眼界广,但不细啊。”我赶忙反驳,“我肯定知道啊,这金黄金黄的颜色还有一粒一粒的,肯定是狗尾巴草啊。”爷爷哈哈大笑,“看书看傻了吧,这个叫麦穗,我们吃的白米饭,谷子,原料都是他。”哦——恍然大悟,我连忙点头。
                    那一年,我又回到故乡,麦浪一阵阵卷来,一个略显粗糙的手打在我的肩上,“孩子,你知道那是什么吗?”我呵了呵,“我的耳朵都要起茧了,这不就是麦穗吗?”爷爷勉强笑了笑,可能,这便是笑在脸上,苦在心里吧。
                    渐渐的,渐渐的,车子的颠簸轻了,泥巴路也悄悄的化为柏油马路,快到了,新建的别墅缓缓浮上眼,我摇下窗户,花香与草香氤氲在清新的空气中,一个石碑矗立在广场中央,上面镌刻着每个为脱贫攻坚事业付出努力的劳动人民的功绩,向前望,看到了爷爷,岁月侵蚀,爷爷的脸上如百叶窗一样布满了褶皱,我给哽咽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嘴微微咧开,但又闭上,“去看看麦田吧。”我对爷爷说。
                    黄色映入眼帘,又来到麦田旁,又闻麦浪声,今年的麦穗格外的丰满,“这是经过一些科研人员改良的最新成果,不仅成数快,个头还大,收成可好了。”爷爷脸上的褶皱挤出一丝微笑,阳光聚在麦田上,麦穗金黄,麦浪荡漾,夕阳皴过麦田,也皴过了我和爷爷的脸,“明年我还要来和你一起看麦的花,赏麦浪,我也要像麦子般成长。” 静静守候阳光,不张扬,默默的,变得饱满,经历孤独的等待,经历风雨的洗礼,小小的麦花,最终绽放,麦香沁人心脾,望着孕育饱满的麦穗,若有所思。
                    又是一年涌动的麦浪,又是一朵绽放的麦花,我驻足凝望,一份情结,或许便生于一份温馨,一缕阳光,一度温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12-20 22:12
                    回复
                      我的校园情结
                      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青春是萤火绚丽的银河,是我们的最美好的情结。想起在校园里的时光,是的,这里有我的青春年华,我的最美好的情结。
                      赏校园
                      “请同学们准备好纸张和笔,跟随我的脚步下楼,校园之旅开始了!”我准备好后便快步跟随下楼,见前头涌动的人潮中,同学们穿的黑白色校服衬得王老师那精致的绿旗袍格外的的显眼。
                      我们跟随着王老师从惜时亭到榕廊,去寻找不为人知的美丽:我们随她看高耸的玉兰、花瓣层层叠叠的山樱花、金莹莹的雏菊……我们走遍每一处,用心与风景对话,听脚与落叶碰撞的声音,感受风拂过脸颊的亲切……王老师则将风景的渊源给我们娓娓道来。
                      走过一棵倒下的大树,因台风山竹而倒下的它,被学校留作纪念,曾经它扎根于此,现在它从容平躺,以另一个角度看着这个学校。“生生不息”四个大字,刻在粗壮的树干上,我似乎看到了它昔日伫立的身影。
                      校园点点滴滴,都被我们写下,画下,拍下,我们在校园里寻觅的磨样,是我与校园美好的情结。
                      上早读
                      “快快快,要语文默写了!”放下书包,就听见“战友们”正紧握语文书,字正腔圆地读着,背着古诗词,我也抽出语文书,快马加鞭地读起来:一日之计在于晨,古诗背诵在早晨“哎呀,要背不完了”……“这首诗好绕口”……惶恐的话语伴随着古诗词的朗读,班上十分嘈杂。
                      突然全班安静,我们害怕地转头一看,生怕班主任站在窗边瞪着我们——齐刷刷地回头,“呼,还以为老师来了呢。”读书声继续响起,可语文老师很快便走入教室,教室里充满了紧张,大家都在低头看书,想要在默写前再多看一句诗,多看一个字。默写纸不知不觉就到了我手中,合上书,埋头苦思,笔与纸相互摩擦的声音此起彼伏。”收!”语文老师一声令下,默写终于落下帷幕。我们摇着手:“写太快了,手都蹭出了一层黑。”
                      今天所有的混乱与紧张,努力与勤奋,都会在进步中更加清晰,这紧张而又真实的早晨,是我与校园奋斗的情结。
                      望晚霞
                      课后服务,见我们不住地望向天空,看着晚霞,老师说:“去吧,去欣赏那动人的晚霞吧。”我们走出教室,倚在走廊上,抬头,看天。
                      我和朋友一起站在走廊,托着腮看着绚丽的晚霞,绯红如同海浪般涌上来,渐渐漫过蓝天,浸润了半边天。不多时,整片天空都被金橙海浪染了色,这是流金的晚霞。
                      我扭过头,看向教室里,每个同学桌上都有刚发下来的卷子,想到了刚发下来的期中考试成绩,不禁在心中叹了一口气,突然朋友看着我,跟我说:“要振作起来!我们还要一起考同一所中学,还要一起看更多的晚霞!”一时间思绪被打破,我笑了:“好啊,我会追上你的!我们要一起去到同一所高中!
                      是啊,少年的我们,踏澜而生,没有堕入红尘的船,没有愁饮涩苦的茶,视过去为序章,看往来为尘埃,无论浪卷云涌,风雨如晦,奔赴远方的梦。
                      我们望着晚霞,过着我们心怀梦想的青春。
                      我的与校园的情结,简简单单,如同一本书,单薄的纸页间被我们的故事填写的满满当当。它装了快乐,遗憾,痛苦,奋斗,它用一个个清晰的字迹记录着我们的风华正茂。
                      是啊,这是我们最美好的校园情结。
                      初三三班侯佳希


                      IP属地:广东21楼2021-12-24 22:32
                      回复
                        我的星空情结1913林宇彤
                        在这个真实得太过分的世界里,每个人都需要仰望星空——题记
                        放学铃响,走在柏青大路上。抬头望去,已夜阑更深,万籁俱寂,裹于黧黑毛毯中的广阔世界,一颗玄色的星孤独地闪耀着。
                        我看入了迷,丝毫没有注意到脚下的台阶,脚一踩空,差点摔倒。“看什么那么入迷,路都不看了?”朋友吐槽道。
                        我突然一愣,是啊,为什么我喜欢看星空,哪怕不是满天繁星?
                        小时候爱看星空,是因为在大鹏的海边,看到了银河中各色的星:樱草色,松花黄,鸦青紫,群青蓝,鱼肚白……时而流星飞逝而过,只留下有些许月白的拖尾,引人无限遐想。
                        自那以后,再没看过那样满天的繁星。城市里,路灯的光掩盖住了群星的璀璨,只有几颗竹青或宝蓝的星,仍倔强的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光芒。
                        我曾在美术馆里看过梵高《星月夜》的介绍。整个画面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所吞噬,旋转、躁动、卷曲的星云使夜空变得异常活跃,脱离现实的景象反映出的是梵·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疯狂的精神世界。
                        古时,他们也看过同一片星空。
                        他们的精神世界或是“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或是“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或是“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
                        如今我的星空也只剩几点疏星,它们或许已变得天青,生命花火即将逝去。
                        但也是属于我的精神世界。是追梦途中迷茫时,能停下脚步,找回最初的本心,能让追梦路上被艰难险阻折磨的疲乏的身心,得到自然的抚慰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它们时刻告诫着我,重新踏上追梦的旅途时,要时刻铭记这场旅途本身的意义,或是热爱,或是责任……
                        柔和,如沙一般。少女抬起了头,依然是那片星空。她站起身来,继续向着梦前行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1-12-25 13:57
                        回复
                          《我的鲜花情结》初三(13)彭文雯
                            这里到处都开着花,散落在草坪上的,修剪整齐装在栅栏里的,旁逸斜出的,端正笔直的,都开的肆无忌惮——西南联大。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造访联大旧址,却是我第一次停下来,在秋初看到如此多盛开的花。昆明风水养人,十月晴暖如春。
                            馆内的空气湿冷,比起外头透着更多的凉气。墙上的字用瘦金着笔,刚劲有力,再仰头向另一边看去,牌匾上校训“刚毅坚卓”四字,字字掷地有声,收笔有如游龙之势。
                            我缓缓地看过去,篆隶草行中似乎有一幅画卷穿越时空在我面前铺陈——战火中辞却家乡南下,过程坎坷,路途遥远,风餐露宿,艰苦环境下大家却仍旧高声念书,笔尖剐蹭纸页的声音又顷刻被火车轰隆声掩埋。
                            辗转数地,夜夜难寐,风雨交加中终是定居在了昆明。西山苍苍,滇水茫茫,没有了课堂,又上哪里教书?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育人的重任、求学的渴望、文化的传承、国家的希望,多番考虑后几校终于决定——要建学校,要让这薪火流传——西南联大自此诞生。
                            虽条件极度困难,忧虑与迷茫也总是在深夜袭上学子心头,却从没人想过放弃;蜗居陋室,一箪食一瓢饮诠释了无数教授的生活,他们在枯油灯下批改,烛泪与笔墨交织在一起,月光同星空照耀着这片崭新的土地——西南联大。
                            是否也有人在这陋室中养过花?是否教师也会和学子们一起盼着花开?或许在某个昆明最冷的寒冬,也有花如今天这般兀自的开放,一身傲骨不肯折,只让那风继续刮,雨继续吹。
                            西南联大,骨肉碰钝了锋刃,血液浇灭了烈焰,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清明的天光——便是新世纪的曙光。
                            正如联大校歌中的勉词:“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西南联大的八年踏过的是炮火喧嚣,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培育的是顶天立地的人。
                            往一个窗子外看去,窗棂正正好好的框满了秋末光景。他们正如这滇池的花一样,比树高大,比天渺远,纵使前路野草与压迫随风渐长,也终被来年的风唤醒——年年开,年年在。
                            忽而又想起自己,脚下的土地与我世代相连,仿佛此刻我的心中也有一种激情在燃烧。文化传承的接力棒从那年的滇水传到了我们手上,花长在过去、开在现在、未来也必将继续绽放;“刚毅艰卓”四字写在过去、立于先下,未来这种精神也必将继续照耀华夏的热土。
                            西南联大的花渐渐长成了我内心深处无法忘却的柔软情结。我在山河间找路,而这花足够我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片土地的嶙峋一角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1-12-26 13:58
                          回复
                            我的颜体楷书情结
                            “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余泯泯,不复见尔。” —— 欧阳修《书学集成》
                            笔尖如飞石般落下,笔锋在纸面上轻轻一挺,再往右侧很快的一提拉,笔锋慢慢收紧,向上微挑,突然如峰回路转般往下一摁,待反应过来时,笔墨已向左一补,一个端庄稳重的横画,就跃然于纸上。
                            周围的同学不免爆出一阵惊呼,而老师却不慌不忙地提起纸,将它贴在黑板上,未干的墨迹还时不时反射着灯光。
                            “这是颜体楷书,是楷书中的一种,讲究横平竖直,端庄厚重,以后要千万记住了.”
                            我连连点头,却也不求甚解,只模糊的记住这教诲,便提着毛笔到纸上横七竖八去了。
                            这便是我与颜体楷书的第一次见面,那时我六岁。
                            时光飞逝,转眼我就从当年那个六岁的孩子长成了十余岁的少年。曾经怎么都写不好的笔画,到了现在得心应手,可怎么都写不出原帖那种凛然正气的感觉。为此,我的心情变得烦躁不安,笔法也变得迅速、凌乱起来。
                            这时我的老师也换成另一位,和很多艺术家一样,他带着圆框眼镜,留着一头蓬松且凌乱的长发。时间已经临近下课,但老师依然不慌不忙,一边绕着书桌转圈,查看我们的进度,一边给我们讲着颜体楷书的创始人——颜真卿的故事。
                            “却说这颜真卿,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任监察御史,因秉性刚直,遭奸臣杨国忠排斥。”老师说着,把手从我背后伸过来,指着我刚提起的一笔:“这里写慢一点,收笔不够精致。”
                            而后又自顾自的说:“后来,安禄山反叛,他首举义旗,抵抗叛军,安禄山曾用高官厚禄诱惑他参加反叛,可颜真卿始终不答应。”
                            正听着,手中游走的毛笔不禁慢了下来,再仔细端详字帖上穿越一千余年的字迹,横平竖直,笔画转折圆润而不失棱角,粗笔厚重而不失风骨,细笔纤细而不失刚劲,使人很难不联想到字的主人——对天下百姓忠心耿耿、老实厚重,对待奸臣却又锋芒毕露、字字珠玑。面对高官厚禄,刚正不阿,却愿意死守一分不值,却又价值连城的气节。
                            后来,我偶然看到欧阳修对书法的一句评论:“非自古贤哲必能书耳,惟贤者能存尔。”恍然大悟:中国历史上书法技艺高超的人并不少,但如颜真卿这样坚守节操和本心的书法家又有多少?怀着这样的心情,再去看原帖。忽而无端地感觉刻在石碑上的字迹很像车辙,而它也正像车辙,是文化的车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车辙,也正如一代代忠心不改的中国人,在我们的思想价值取向中留下的车辙。
                            我喜欢颜体楷书,因为它的笔画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因为它的结构端庄大气;更因为他字里行间透露着的、使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千年的民族精神。
                            初三(7)班
                            余柏轩


                            28楼2021-12-26 14:49
                            回复
                              我的日暮情结
                              1913李豆子
                              日暮时分,洒下碎金,暖了几许凉风意。
                              曾经时常感到孤独。认为自己是荒野游荡的孤魂,是时代洪流里的尘埃,是天边不起眼的一颗星。我便迷上日暮,看无声的黑吞噬了白,再散出自己微弱而神秘的光。我许是在寻找,借日暮来寻自己的迷茫。
                              古往今来,多少人描写勃勃生机的日出,而日暮不是有着“日落岭山归,延颈望江阴。”的悲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凄凉,便是“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的寂寞。然日暮定是如此的吗?
                              看多了日暮,渐爱上看那和煦的落日燃着在山峦之间。像清新的铜镜,橘黄的光晕为周遭的云染了色,透彻而明亮。由头顶延至远方,鱼白、蓝、夹杂着灰铺开,在结尾处是一抹金色的光,揉碎了些的桃红,拼拼凑凑,听取一片繁荣。
                              我想日暮与晚风是有很深的羁绊的吧。当如极光般变幻的流云被染色时,晚风总随着灯火的乍泄翩跹而至。豆青色的树叶在风编织的梦里飘动,绕过街角,与花香撞个满怀。晚风轻拥着微醺的日暮,自然的每一秒都有声音,日暮的每一点斑驳都有色彩。
                              常有人将青年比作日出,而我更愿比作日暮。若说怀梦奋进的前辈们如日暮挟云穿梭,青年又何不如那般坚韧而闪烁呢?
                              暮与月的交替,我看见丝丝日光为我照亮,片片月色铺陈了前路坎坷。望向暮色,便学起前辈来,捧书或笔,正襟危坐。看暮光穿过耳畔轻吟:“前路坎坷,定要沉着!”我便要笑它愚笨,转身看去,却是瑰丽的日暮罩着我。
                              细想,老师有何不想日暮呢?温柔、冷静,用宽广的胸怀教书育人,牺牲自己的时间,同日暮般无私的绽放绚丽与光芒,点燃了夜的清冷与寂寞,为孤独平添一丝光与亮。
                              而亲人何不曾像日暮呢?一贯的细心、体贴,像夏日的日暮,一阵晚风拂过,散了心头的惑;抑或像冬日某个洒满阳光的早晨,走在路上,更爱这路遥马急的人间。
                              我感恩如日暮般柔软而美好的朋友,也同样感恩与我共赏一片暮色的陌路人。芸芸众生,总归有什么像此的吧?
                              这一抹暮色终是化为我内心柔软处的一隅,无可比拟的情结。曙光散尽,我仍期盼日暮的降临。


                              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21-12-26 18: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