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hiv吧 关注:2,119贴子:34,739
  • 5回复贴,共1

21版指南更新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友发来了预印版指南,立即看完,大致的更新如图。
比较遗憾的是全文未给出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
治疗方案中,将整合酶抑制剂与非核苷类药物,蛋白酶抑制以及单片方案列为首选,同时纳入简化方案多替拉韦/拉米夫定。与欧美保持一致。
并首次提出病载大于50万拷贝不建议使用依非韦伦。
最大的进步是提出了“个体化治疗与随访”,增加了“非艾滋定义性疾病的筛查和随访”以及对“社会心理”的关注。
当前的药物可以实现大多数人的完全病毒抑制,这是所有人应该达到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想真正实现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个性化的诊疗以及非艾滋定义性疾病才是真正需要关注并认真处置,寿命的延长,意味着罹患其他疾病的风险增加,同时感染所致慢性炎症,免疫激活以及免疫低应答问题,与药物引起的代谢综合症等叠加,脂肪肝,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甚至自身免疫性疾病比比皆是,带病是常态,当这些问题不能被管理,那么后续…糖尿病,脑卒中也会随之而来。
尽管很多人把感染比作慢性病,但感染并不与慢性病互斥,反而感染者罹患慢性病的风险更高…
随着正式版指南的发布,预计也会拉开指南巡讲的序幕,对很多基层医生来说,这也是他们难的更新知识的机会,希望后期能随着指南巡讲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意识到预防非艾滋定义疾病的重要!同时也希望能出现有用的社会组织,负担起社会心理的管理。
(困境:感染专业对医生素质的要求很高,它没有明确的解剖学定义,因而需要医者对内科学有极为深入的了解,而这对于国内分类细化的医学教育和现状都是巨大的挑战,定点医院科室不全,很难实现MDT,综合性医院接诊能力有限…)
路还很长,任重而道远!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17 07:26回复
    谢谢分享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10-17 16:25
    回复
      感谢吧主的分享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17 22:28
      回复
        太难了,现在医生都是爱理不理。咨询下哪种药物最适合,医生说让自己哎友群里自己了解。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20 12:05
        收起回复
          涂鸦老师。有问题想咨询你。但不能跟你发私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0-28 0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