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银发达人点个赞吧 关注:15贴子:587
  • 12回复贴,共1

银发达人风采-【2】:2015年第二届(银发达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回顾第二届银发达人的风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让我们个个分享吧!


IP属地:辽宁1楼2021-09-28 17:48回复
    1号 发明达人
    白加宁,男,68岁。他是1967届知青,1968年在山西下乡、1971年在阳泉矿务局工作,1982年返京,曾在中国药检所任动力科副科长。1996年因工作调整下岗,自谋生路,卖砂(药)锅。2004年7月创建北京白加宁药锅有限公司带领十余名下岗职工就业,走自己的路,开发电药锅。2005年获北京市宣武区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宣武区百名创业带头人”;2006年获“北京市再就业明星”奖;事迹曾在《人民日报》进行过报道。2008年退休,继续改进升级“加宁”牌电药锅,目前生产出:全智能、语音提示电药锅,供应北京各医药公司销售。
    在研发的道路上,他克服了许多困难,为社会上有更方便、更加实用的药锅使用,为了发扬祖国中医药事业,对已进入老年社会的我国现状做些努力,为了让选用中医药治病的广大患者,更能享受幸福的人生,他愿把年轻时学到的一点知识,尽力在晚年做最后的一点贡献。
    (三个专利,外观设计、电路设计、漏药器)


    IP属地:辽宁2楼2021-09-28 17:52
    回复
      2号 公益达人
      范寿春,男,68岁,高级教师,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老龄委委员,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理事,现任北京市丰台区彤心社会工作事务所所长。
      2002年开始从事社会工作以及公益事业,先后参与组建成立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北京市西城区慈善义工协会(并任第一届专职秘书长),于2012年正式成立彤心社会工作事务所。是在册北京市志愿者。
      十几年来,带领彤心社会工作事务所,自筹资金着手编辑了宣传养老服务知识及服务联盟资源的《牵手夕阳》季刊,免费发送给街道社区居民。在社区组织开展居家养老志愿服务过程中,走访高龄空巢老人,为他们解决就餐问题,为老人祝寿,涌现出多起救助病危空巢老人的感人事迹。北京电视台曾进行了采访报道。此外,组织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拍摄成影像资料,在社区座谈会上播放,传播正能量。
      2013年至2014年,先后到南苑、丰台、云岗街道进行调研,组织开展各类知识讲座多期。还为其他街道的志愿者进行培训。
      2000年以来,他先后到河北省的承德、张家口、保定、丰宁、万全、怀来、涞水、易县、荣成,以及怀柔、延庆、房山等一些贫困县地区,开展了大量的支教扶贫活动。为这些地区、学校捐助了近百万的物资,包括衣服、图书、学习用品、教学器材、黑板课桌椅、电脑、钢琴、体育器材,大大改善了这些贫困地区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条件。还组织志愿者演出文艺节目,共庆节日。
      2012年夏,还亲自举办夏令营,免费组织河北张家口万全县农村高庙堡小学的部分师生、留守儿童到北京来,开展参观活动。
      河北涞水明义乡的南北庄小学冠名为《涞水彤心希望小学》,聘请范寿春为涞水彤心希望小学名誉校长。


      IP属地:辽宁3楼2021-09-28 17:55
      回复
        3号 健康达人
        范新发,男,81岁,30多岁时看《新体育杂志》有篇文章启发了他,每天倒立5分钟相当于睡眠2个小时,经常倒立的人不会患痔疮、胃下垂、血压高,心脑血管病等,于是迷上了锻炼。经过几十年的锻炼,受益匪浅,身体非常棒。2005年被评为通州区健康老人之星、北京市健康老人之星。他之所以被评为健康老人之星,除身体健康,还有不少绝活。这些绝活的动作年轻人都会望而却步:1)、双手无依靠倒立一分钟。2)、蝎子爬:双手倒立后,双手向前行走30---50步。3)、侧手翻连续5---6个。4)、俯卧撑100个。5)、单臂俯卧撑(左右臂)各做50个。6)、有依靠倒立撑起100个。7)、双手抓平行梯行走10几个来回。8)、双手抓单杠引体向上10个。9)、平行梯倒挂仰卧起做10---15个。
        几十年的锻炼,他总结出健康长寿三要素:一是锻炼身体天天坚持。快步走一身汗,感觉累有点喘。二是饮食清淡,讲科学,少糖少盐少油腻,多粗多醋多蔬果。三是平和心态,一切顺其自然,心胸豁达是长寿的一把金钥匙。无欲知足,不是神仙胜似神仙。概括四句话是:“是非恩怨莫认真,胜败得失顺自然,忧愁烦恼抛开去,无欲知足赛神仙。”


        IP属地:辽宁4楼2021-09-28 17:56
        回复
          4号 公益达人
          国书田,男,64岁是一位曾经在农业战线上奋战了20几年的农业局退休干部。他从21岁自学理发至今,义务理发已经有43个年头了。这期间,他从1981年开始到福利院为孤寡老人理发和残疾儿童理发,也有35个年头了。43年来,他义务理发2.5万人次,用实际行动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和奉献。
          他的理发手艺是1971年在村里当赤脚医生时学的,当时,村里的理发师岁数大了,21岁的他主动接班,走上义务理发之路,一干就是40多年。通往延庆镇福利院的那条路,他走了整整35年。给福利院的老人义务理发,是他多年来做的一件“头等大事”,每月一次,从未间断,对于他来说,去福利院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退休后,他除了坚持去福利院理发外,还参加了县文化馆组织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定期到各乡镇开展敬老爱老慰问活动。他的好事越做越多,事迹也越传越广。从2003年起,他先后获得全市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社区志愿之星、首届感动延庆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推子”。
          他用手中一把小小的推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践行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的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


          IP属地:辽宁5楼2021-09-28 17:57
          回复
            5号 时尚达人
            韩彬,女,64岁,1971年进入北京象牙雕刻厂学艺,从此被厂里的艺术氛围所感染,如饥似渴地学习绘画,学习雕刻,专攻仕女,又习花卉。在她的勤奋努力下,技术水平提高的很快,她们的产品远销欧美,在行业评比中,产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盃奖》。
            1993年因故退休,那时她只有45岁。身在家里,心却依然和那些“仕女们”在一起。她们的身材、服饰之美,时时萦绕在她的眼前。她想不能迷失自己!于是她外出学习服装裁剪,自己设计、制作服装。参加了模特队,到各处演出。
            1999年,她参加了北京电视台《金色时光》举办的“今日风光更好——首都中老年时装模特大赛”。2002年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三届“世纪风采”模特大赛上获得季军;在首届中华服饰展演艺术大赛(北京赛区)的表演中获得三等奖;在中国第三届金牌形象大使电视大赛(北京赛区)的比赛中获得铜牌。
            现在,她是“北京市老年艺术协会艺术团服饰文化表演队”的成员,她们多次深入部队、企业、社区、农村慰问演出。连续多年在春节、重阳节承担市委、市政府委派的慰问演出。2007年中俄建交58周年,她们出访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俄罗斯的“中国年”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IP属地:辽宁6楼2021-09-28 17:58
            回复
              6号 公益达人
              何佩伦,男,80岁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后留校,多次获得科研成果奖。
              1995年退休后到外企负责色谱、光谱安装、调试和培训工作。为科学院各所,全国各高校,全国二炮基地,环保、质检、防疫、石化、化工等系统400多个单位,培训了一千多名技术骨干,为我国改革开放发挥余热。
              2004年6月他以高票当选为北京大学燕北园社区老年协会会长,于是他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外企工作,为社区退休老人义务服务,一干就是十多年,发展正式会员560名。同时还创建了燕北乒乓球队、走山队、舞蹈队、太极队、养生舞队等健身团队。组建了燕北合唱团、民乐合唱队、知音合唱队、燕北歌咏队、燕北民乐队、葫芦丝队等艺术团队。组织了燕北书刊联谊会、工美联谊会、摄影联谊会、书法联谊会、时装联谊会等活动。不断修改完善老年协会章程,创建了北京市海淀区燕北园第一个建在社区的老人服务中心,得到了海淀区委的大力支持,拨款10万元,作为服务中心的启动经费。还创建了燕北园社区老年协会电脑学校,社区的老年小饭桌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从2005年起,先后获得第二届北京市健康老人、海淀区学雷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首都奉献奥运好市民、海淀区家庭数字生活技能大赛二等奖、海淀区“孝星”、海淀区文化创新之星、北京榜样等荣誉。


              IP属地:辽宁7楼2021-09-28 17:59
              回复
                7号 公益达人
                贾立先,女,65岁从出生到工作她还是一帆风顺的,可当她组建家庭后,一个沉重的打击向她袭来——孩子出生后就患有重度残疾,作为一个母亲,当面对一个残疾孩子时,可想而知,她的心都碎了。然而,她没有倒下,毅然决然地担当起来,在政府的照顾下,才使孩子的生命延续到24岁。孩子走后,她擦干眼泪,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决心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她多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事情。
                2011年她和爱人组织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为平安医院的精神病患者服务,为这种病人服务,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四年多来,她克服重重困难,从没间断过,2012年大年初一,她和爱人带上果品等和病人一起过年,还发动志愿者为病人捐衣服。
                她是平安医院的行监,不厌其烦地一心投入工作,几年来,她对化解医患矛盾、改进医院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协助医院开展义务活动,发放慢性病宣传材料等。她还曾被北京大学护理学院聘为“同伴教育教员”,为师友们义务讲课,受到好评。
                她喜欢拉手风琴,经常为社区合唱队伴奏,新华网和新京报都报导过她的志愿服务事迹。还曾获得:“西城区十大好母亲”、“新街口文明市民之星”,两次获得“西城区孝星”的光荣称号。


                IP属地:辽宁8楼2021-09-28 18:00
                回复
                  8号 剪纸达人
                  焦文俊,男,83岁。童年时受母亲熏陶喜爱剪纸。离休后2002年在朝阳区酒仙桥大山子社区办起第一个民校式剪纸班,来学剪纸的人就有300多人。十多年来由他开办的剪纸班已有几十处,他到过许多社区、机关单位老年大学、多所小学讲课,还为幼儿、青少年、残疾人、外国友人讲剪纸等。每逢年节和大型民间文化活动他也去参加现场表演,从来不计报酬。
                  每次讲课,他的备课手稿和收集的纹样落起来1米多高。他每讲一课都事先剪出许多纹样在课堂演示,他的手指磨出了老茧。2007年,他在社区基层义务办起一个“迎奥运剪纸班”。组织社区居民剪纸爱好者20多人,剪制出两幅迎奥运长卷(2008厘米)。党的十八大后,他推创剪纸“一品青莲”主题群众性宣传廉政文化剪纸,《老焦剪纸屋》的团队创作出22幅大型框饰剪纸,传送到多个社区巡展。
                  十多年来,他先后获得北京市老龄委“健康老人之星”称号;获得《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领导颁发的《首都学习之星》荣誉称号;朝阳区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授予《社区教育十佳志愿者》、区文明建设委授予《突出贡献志愿者》、《朝阳区志愿者形象大使》。
                  2007年,出版《焦文俊剪纸作品集》,2015年他又编著了《老焦纸屋》社区剪纸教材。


                  IP属地:辽宁9楼2021-09-28 18:01
                  回复
                    9号 抗癌达人
                    李建新,男,73岁。他患鳞状食管癌15年,用唱戏的方式抗癌,一直参加社区的“京剧票友”活动,场场不落,人称“铁老头”。现在保持着健康的身体。2013年参加了大兴县星火工程文艺演出队8天演出17场,场场不落,这难道不是每天唱戏换来的吗?唱戏也是癌症患者康复的一剂灵丹妙药。
                    这些年曾参加北京抗癌乐园组织的《国庆六十周年红歌大赛》、《党的生日九十周年诗歌大赛》,得了“振国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还参加过《癌友五整生日大会》、长安大戏院《癌友京剧票友大会》、《北京市“橡树杯”京剧票友大赛》、《朝阳区京剧票友大赛》、《半壁店村文艺汇演》、《高碑店地区票友大赛》、也多次参加《朝阳区的文艺汇演》和《禁毒日的宣传活动演出》、社区庆祝大会、小车会演出等。并给《抗癌乐园》杂志投稿,次次都刊登。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跟我学》节目中唱过“沙家浜”。接受过中央四频道中文国际“天涯共此时”节目的采访,15年来收获多多,为和谐社区做出了奉献。


                    IP属地:辽宁10楼2021-09-28 18:02
                    回复
                      10号 巧手达人
                      李平生,男,64岁。他从2010年开始做易拉罐画,他的作品特点是把易拉罐制作与中国画结合,例如仿照齐白石的作品、或者名家书法作品创作,闯出一片“创新”新天。
                      李平生经过多年研究易拉罐雕刻艺术,用单色材料表现多彩生活,2013年的多福巷社区为老人举办个展。作品涵盖人物,花卉,书法及带有老北京特色的作品。较好的融入了北京文化,体现了北京精神。2013至2015年度参加了东城区举办的各种展览,被观众称为“易拉罐书画家”。


                      IP属地:辽宁11楼2021-09-28 18:03
                      回复
                        11号 学习达人
                        李书香,男,80岁,他觉得老有所学非常重要,退休二十年,他一直没有停止科研和创业的脚步,2002年他组建了自己的微型科技公司,继续搞科研。他的成果是联合几位老专家,发明一种,叫“威力测试仪”精密仪器,由于这种一台仪器要八十万美金,还无法从国外买到,他们就自己搞,并且填补了国内的空白。2014年9月出席第十一屆中国科学家论坛荣获三个奖项,他的小公司被评为2014度创新先进单位,本人被评为2014度创新先进个人,他写的论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被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
                        他还有四条目标。第一条,健健康康,至少活到120岁。第二条,要好好学习,要把健康和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要更加节省医疗费。第三条,就是要活到老奉献到老,要不断地报效祖国,感恩党、感恩人民。第四条,就是要努力做到无疾而终,实现健康长寿。


                        IP属地:辽宁12楼2021-09-28 18:05
                        回复
                          12号 巧手达人
                          林云祥,男,81岁,居住在朝阳区东方综合养老院里,曾经是建筑工程师,现在在养老院颐养天年。老人从1975年无意中尝试微缩景观制作之后,他开始喜欢上了做微缩景观.
                          他制作的仿古建筑微缩景观系列作品,精巧细致,让观者啧啧称奇。谁都想不到,这些精致的作品竟都是用一次性筷子制作。从切割到上色到造型,每件作品大概需要耗费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老人的心血造就了一件件精美令人称绝的作品,他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鉴赏性,大家都称赞他为名副其实的:“巧手达人”。


                          IP属地:辽宁13楼2021-09-28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