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之野望吧 关注:152,921贴子:5,403,561
  • 9回复贴,共1

日本史书上出现的死而复生事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江户时代的编纂物中,出现过多起因为作者笔误,使历史人物“死而复生”的事件。简而言之,在书的前文中,某作者分明已经将该历史人物“写死”了,定性其在某个时间已经死亡了;但是在后文中,由于作者疏忽,导致该历史人物又“复活”了,继续着其他活动。本质上,就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书中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
目前我看到的类似记录,有这么几个地方。
第一,是《日本戦史·朝鮮役》所引《天野源右卫门觉书》记录的碧蹄馆之战。此觉书提到立花宗茂的家臣十时连久(十时传右卫门)在战斗一开始,就死于明军之手。但是在后面叙述战事的段落中,提到了毛利家的先锋队被明军火炮击溃以后,本来已经战死的十时连久又“原地复活”,并和小野和泉一同向立花宗茂通风报信,建议他在这时候对明军下手,但立花宗茂安然不动。

明明只是碧蹄馆一战,文字记录的间隔没有多久,前面已经被作者“写死”的十时连久,在后文当中却又复活了,令人感觉十分荒诞无稽。
但是我后面查了《碧蹄馆大战记》收录的《天野源右卫门觉书》,发现文本和《日本戦史·朝鮮役》辑录的不一样,中间多了一些字。才知道是《日本戦史·朝鮮役》的作者辑录《天野源右卫门觉书》时,因为眼花没有抄全,导致出现了上述不可解的情况……
实际情况是,《天野源右卫门觉书》提到毛利军先锋被明军火炮击溃以后,后面用追述性质的口气说了一句:这和发生在今天早上,立花的先锋十时传右卫门、小野和泉打的时候的情况多么类似(两人和明军交战之初,依据《天野源右卫门觉书》的原文,也是受制于明军炮火,损失惨重),后面又单独提了小野和泉(没有十时传右卫门了)在毛利先锋战败后去给立花宗茂通风报信,建议他这时候再打明军,但立花宗茂一开始还是安然不动……
当然《天野源右卫门觉书》本身是伪书,内容本不足信。但是《日本戦史·朝鮮役》在辑录这份资料的时候,没有抄全,导致错上加错。《日本戦史·朝鮮役》的作者也不明白为什么十时连久明明前文已死,而后文又出现了,于是就以为后面出现的十时连久是衍文……


IP属地:浙江1楼2021-09-09 13:31回复
    第二则事例,是江户时代的官修汉文史书《续本朝通鉴》,在此书第14卷的4863页,提到在天文十四年,上杉谦信因为忌其姐夫长尾政景勇猛,将其诛除掉了。

    然而到了后文的第4921页,即天文二十一年的二月,长尾政景又“原地复活”,并出现在信浓战场上,跟随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对峙(时田合战)。而这次上杉谦信还是“素惮义景(政景)勇猛”,就故意使绊子,又想借武田信玄之手除掉长尾政景,便故意让长尾政景殿后,去和武田信玄对打,结果长尾政景被武田信玄被打败,全军覆没……

    所以在《续本朝通鉴》里,长尾政景分别被上杉谦信、武田信玄杀死过一次,一共死了两次


    IP属地:浙江2楼2021-09-09 13:32
    收起回复
      第三则事例,是江户时代加贺藩乡土史家富田景周编撰的《越登贺三州志》。此书卷8第129页,提到在天正四年的春天,加贺一向一揆作乱,袭击织田家治下的大圣寺城,结果被织田家的户次右近在敷地山之战讨平,一向一揆的阵亡者有林新六郎、船田又吉等。

      但在随后的131页,却又提到了在天正四年下半年的冬天(具体月份不明),船田又吉、林新六郎“原地复活”,并跟随其他一向一揆,参与了讨伐上杉谦信的战斗。

      明明在两页之前,也就是天正四年的春天已经被户次右近击杀,但是在下半年的冬天,船田又吉和林新六郎却又活了……
      而类似情况(死而复活的记载),在同类书中并不少见。


      IP属地:浙江3楼2021-09-09 13:33
      回复
        《续本朝通鉴》属于把前人史书、史料拿过来,如果日文的还要译为汉文,虽然也做了一下校勘梳理,但很不彻底,武田与上杉(长尾)间的纷争更是因为参据各方史料导致时序错乱,比如典厩信繁的死,双方就有几种不同的时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9-09 14:20
        收起回复
          好文,收藏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9-09 17:40
          回复
            没准信长死而复生,被猴子做掉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9-10 16: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