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儿科每年会接诊许多抽动症患儿,在门诊中我们发现,当孩子出现抽动症,光治患儿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导致抽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物因素、心理和环境因素等等,这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所以对于本病的治疗,家长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1、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父母首先需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要知道患儿的症状表现是疾病所致,不要为此指责、谩骂甚至殴打孩子,这样容易导致患儿心情紧张、焦虑、恐惧,从而使抽动症状加重。
同时要学会漠视孩子的抽动,当孩子抽动时,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该干什么干什么。
要知道,目光是有压力的,如果一旦孩子有抽动的表现,家人就提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孩子就会更紧张,抽动也会更厉害。
另外,当孩子吐露自己的烦恼和焦虑时,作为家长要积极地帮助孩子放松心情。
我门诊上就有一个11岁的患儿,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治疗5个月左右,清嗓、吸鼻都已经没有了,只有极其轻微的眨眼,本来打算停药,但是后面眨眼频率突然变高。
在我的建议下,妈妈和孩子进行了沟通,发现是因为孩子学业变难,因此心理遭受挫折引起症状恶化,再加上家长的不理解让孩子心理负担加重。
后面孩子妈妈对孩子进行了心理安慰,平时放学也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配合吃药,这样眨眼频率很快又降了下来。
2、保证生活平稳规律
帮助患儿制定合理的日程安排,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养成按时睡眠的良好习惯。避免过度疲劳、过度兴奋、情绪紧张。
同时,家长应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的时间,并告知孩子忌口的必要性。
平时在家合理安排孩子饮食,注意营养均衡,不吃油腻、滋补、鱼腥(海鲜河鲜)、燥性、生冷、菌类食物及瓜果。在饮食做法上,建议清炒,不要炖、不要卤。
3、和老师保持沟通
其实,在医馆的门诊中有一些抽动症的患儿,是老师首先发现异常,然后通知家长去检查的。
所以,一旦孩子确诊后,我们都建议家长和老师好好沟通一下,争取到老师的支持和理解。
不然,老师只知道孩子有异常情况,又不能确定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能认为孩子是调皮、故意搞怪动作、不好好学习。
其实,孩子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给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很重要。
老师、同学和孩子相处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患儿的康复效果。
4、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小儿抽动症病程相对较长,家长在陪伴孩子治疗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可以这么说,在医馆的门诊中就没见过不焦虑的患儿家长。
其实,家长想让孩子早日康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治疗期间,家长一定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不要刚吃几天药不见效果,就马上换医生、换治疗方案。
我在门诊上就遇到过一些家长,匆匆来就诊一两次就再没有出现。
后面在各大医院兜兜转转了几个月又突然跑过来,其实这样会延误孩子最佳治疗时间,不利于孩子康复。
最后,如果你是抽动症患儿家长,有哪些困惑和疑问,欢迎给我们留言,如果是已经康复的患儿家长,也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经验。
在孩子的康复之路上,愿我们一起努力!
因为导致抽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物因素、心理和环境因素等等,这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所以对于本病的治疗,家长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1、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父母首先需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要知道患儿的症状表现是疾病所致,不要为此指责、谩骂甚至殴打孩子,这样容易导致患儿心情紧张、焦虑、恐惧,从而使抽动症状加重。
同时要学会漠视孩子的抽动,当孩子抽动时,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该干什么干什么。
要知道,目光是有压力的,如果一旦孩子有抽动的表现,家人就提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孩子就会更紧张,抽动也会更厉害。
另外,当孩子吐露自己的烦恼和焦虑时,作为家长要积极地帮助孩子放松心情。
我门诊上就有一个11岁的患儿,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治疗5个月左右,清嗓、吸鼻都已经没有了,只有极其轻微的眨眼,本来打算停药,但是后面眨眼频率突然变高。
在我的建议下,妈妈和孩子进行了沟通,发现是因为孩子学业变难,因此心理遭受挫折引起症状恶化,再加上家长的不理解让孩子心理负担加重。
后面孩子妈妈对孩子进行了心理安慰,平时放学也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配合吃药,这样眨眼频率很快又降了下来。
2、保证生活平稳规律
帮助患儿制定合理的日程安排,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养成按时睡眠的良好习惯。避免过度疲劳、过度兴奋、情绪紧张。
同时,家长应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的时间,并告知孩子忌口的必要性。
平时在家合理安排孩子饮食,注意营养均衡,不吃油腻、滋补、鱼腥(海鲜河鲜)、燥性、生冷、菌类食物及瓜果。在饮食做法上,建议清炒,不要炖、不要卤。
3、和老师保持沟通
其实,在医馆的门诊中有一些抽动症的患儿,是老师首先发现异常,然后通知家长去检查的。
所以,一旦孩子确诊后,我们都建议家长和老师好好沟通一下,争取到老师的支持和理解。
不然,老师只知道孩子有异常情况,又不能确定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能认为孩子是调皮、故意搞怪动作、不好好学习。
其实,孩子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给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很重要。
老师、同学和孩子相处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患儿的康复效果。
4、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小儿抽动症病程相对较长,家长在陪伴孩子治疗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可以这么说,在医馆的门诊中就没见过不焦虑的患儿家长。
其实,家长想让孩子早日康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治疗期间,家长一定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不要刚吃几天药不见效果,就马上换医生、换治疗方案。
我在门诊上就遇到过一些家长,匆匆来就诊一两次就再没有出现。
后面在各大医院兜兜转转了几个月又突然跑过来,其实这样会延误孩子最佳治疗时间,不利于孩子康复。
最后,如果你是抽动症患儿家长,有哪些困惑和疑问,欢迎给我们留言,如果是已经康复的患儿家长,也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经验。
在孩子的康复之路上,愿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