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想到了这个吧,回来看看发现不只账号密码不记得了,吧主也被撤销了。
是呀,大家都开始用微信微博,qq百度这些东西似乎已经成为历史了,很多关系也在万变之中成为了过去尘埃中的一部分。
费了一些时间找回了密码,然后登上来,想着用一样的格式发帖,打“【】”的时候最先出来的是意大利语键盘的è+
一切都变了,其实一切也都没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转着,和十年、二十年前一样,只不过公转的轨道,公转绕的中心变得不一样了。
在距离1700km,每三四个月能见一面的时候我叫嚣着“时间和距离不会改变什么”,但是把距离变成10000km,见面频率变成了一年一次甚至更久,每天的聊天频率变成了一周一次甚至一个月一次,再坚持说“一切都没变”,大概只能证明自己的智商匮乏。
活了这么久,谁也不是傻子,之前怎样现在又怎样,对别人怎样对我又怎样,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没有抱怨或者批评的意思,我自然知道世界中心并不是我,但是如果时间久了,开心越来越少,消极情绪越来越多,那就真的没意义了,两方都一样,持续的越久,对彼此只会消耗更多。
之前说过如果某天不再联系,那一定比失恋还要难过,现在想想其实也是的吧。彼此分享了那么多共同的时间,情绪,快乐和烦恼,一起经历初中的天真可爱(就不说愚蠢了,毕竟幼稚愚蠢的也就我自己),高中的学业负担,大学远距离但是也依然分享彼此的生活,后来更远了也没觉得距离变远,但是在时间面前,或许大家还是输了,又或者是我输了,比起让自己感觉还没独自享受孤独自在的所谓的远程陪伴,那还是一个人安静的待着更逍遥。
挺久没写信了,之前的兰瑟之约都是礼物+一封长信,这两年都是礼物到了,人和信都没到,或许多少你也会有些失落吧,毕竟如果是我,我也会觉得难过(比如你忘记了我的生日),大概一年前就想寄封信给你,可是我一直是自顾不暇的处境,日记常常忘记写,到了月底再补一整个月的,讨厌自己的中文字体所以就写意语,很多问题和你说了大概你也会说我矫情,那到时候我又会不开心,所以一拖再拖,这封信可能再不会存在了。
很久以前追星,喜欢wld,后来喜欢hrd,然后是zyx,cxk,等等,我在想我的“长情”会持续多久,后来算算,最久的或许就是wld了,十年,然后就想到了友谊,总会更久的吧,说不定不知不觉就过完了一生。是的,已经不记得是多久之前,我早就对爱情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不考虑对方这个变量只想自己,我实在没信心爱一个人和一个人度过一生(重音在【一个人】),所以婚姻是我从不曾考虑的。
现在友谊的保质期似乎是15年,没有完全结束,但是过了赏味期限,再尝也只是平平无奇的口感罢了。
我是个对别人要求确实有些高的人,但是我的“规则”和“要求”从来不会高于对自己的,当然,在友谊的选择上我也是挑剔的,“朋友”在我这里一直是个狭义范畴。在社交软件上提及名字的,会一直艾特和反复提到的,那绝对是我认定的朋友,其他的大概只是路人。有一天我发现按照我的标准算,在你的字典里,我可能是个连路人都不如的关系,而我一直把你当作最好的朋友,甚至比自己还重要的存在,一旦双方对彼此的定义失衡,久而久之也很难维系了。
你说我对朋友要求太高,但我觉得我需要的并没很多,在友谊之间照顾对方的情绪对我来说只是非常基础的一点,如果有朋友和我说学习的不顺利,哪怕我刚考了再好的分数,我也会把和我成绩有关的一切封在肚子里一个字也不提,我一定会想办法让朋友觉得舒服,尽管我也会试着让ta接下来更加努力,但绝不会伤口上撒盐批评ta之前虚度时光(当然,这只是个比喻,生活中并不是只有学习和成绩,只是一时想不到别的比方了)。
不知道你对友谊是如何定义的,但我的字典里,“和朋友相处”,不论面对面还是远程,都是一种非常舒适惬意的存在,是不开心难过的时候能让自己稍微找到些慰藉的避难所,也是在取得成就的时候想要第一时间分享给对方然后两个人一起开心的双倍喜悦。
或许因为定义不同,所以才会慢慢褪了色,或许我难过的时候和你的交流,被你认为我把你当作了情绪垃圾桶,而在快乐的时候与你分享的喜悦,则被解读成了或多或少炫耀的成分。可是如果不能分享喜悦,也不能吐槽和寻找某些情感慰藉,那一切友谊其实都没有存在的意义(只能一起出去玩和消遣的,似乎也算不上朋友)。
说不遗憾一定是谎话,每天总会有些时候在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错”,错不在你,也不在我,“时间”和“距离”,又或是“时间或距离”,把责任推给它们吧,这样彼此总会更舒服些。
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或者说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我絮絮叨叨说很多这个习惯(毛病)永远改不了,又突然间想到高中的时候你熬夜帮我把几千字的投稿文章删到要求的字数,也记得登在北青报上的写有关咱们的友谊的文章,是时间过得太快,还是时间和距离总会消耗一些东西,久而久之也就变的不一样了呢?就当我是矫情吧,一轮感伤之后,总要画上最后一个句点的。
Estate
是呀,大家都开始用微信微博,qq百度这些东西似乎已经成为历史了,很多关系也在万变之中成为了过去尘埃中的一部分。
费了一些时间找回了密码,然后登上来,想着用一样的格式发帖,打“【】”的时候最先出来的是意大利语键盘的è+
一切都变了,其实一切也都没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转着,和十年、二十年前一样,只不过公转的轨道,公转绕的中心变得不一样了。
在距离1700km,每三四个月能见一面的时候我叫嚣着“时间和距离不会改变什么”,但是把距离变成10000km,见面频率变成了一年一次甚至更久,每天的聊天频率变成了一周一次甚至一个月一次,再坚持说“一切都没变”,大概只能证明自己的智商匮乏。
活了这么久,谁也不是傻子,之前怎样现在又怎样,对别人怎样对我又怎样,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没有抱怨或者批评的意思,我自然知道世界中心并不是我,但是如果时间久了,开心越来越少,消极情绪越来越多,那就真的没意义了,两方都一样,持续的越久,对彼此只会消耗更多。
之前说过如果某天不再联系,那一定比失恋还要难过,现在想想其实也是的吧。彼此分享了那么多共同的时间,情绪,快乐和烦恼,一起经历初中的天真可爱(就不说愚蠢了,毕竟幼稚愚蠢的也就我自己),高中的学业负担,大学远距离但是也依然分享彼此的生活,后来更远了也没觉得距离变远,但是在时间面前,或许大家还是输了,又或者是我输了,比起让自己感觉还没独自享受孤独自在的所谓的远程陪伴,那还是一个人安静的待着更逍遥。
挺久没写信了,之前的兰瑟之约都是礼物+一封长信,这两年都是礼物到了,人和信都没到,或许多少你也会有些失落吧,毕竟如果是我,我也会觉得难过(比如你忘记了我的生日),大概一年前就想寄封信给你,可是我一直是自顾不暇的处境,日记常常忘记写,到了月底再补一整个月的,讨厌自己的中文字体所以就写意语,很多问题和你说了大概你也会说我矫情,那到时候我又会不开心,所以一拖再拖,这封信可能再不会存在了。
很久以前追星,喜欢wld,后来喜欢hrd,然后是zyx,cxk,等等,我在想我的“长情”会持续多久,后来算算,最久的或许就是wld了,十年,然后就想到了友谊,总会更久的吧,说不定不知不觉就过完了一生。是的,已经不记得是多久之前,我早就对爱情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不考虑对方这个变量只想自己,我实在没信心爱一个人和一个人度过一生(重音在【一个人】),所以婚姻是我从不曾考虑的。
现在友谊的保质期似乎是15年,没有完全结束,但是过了赏味期限,再尝也只是平平无奇的口感罢了。
我是个对别人要求确实有些高的人,但是我的“规则”和“要求”从来不会高于对自己的,当然,在友谊的选择上我也是挑剔的,“朋友”在我这里一直是个狭义范畴。在社交软件上提及名字的,会一直艾特和反复提到的,那绝对是我认定的朋友,其他的大概只是路人。有一天我发现按照我的标准算,在你的字典里,我可能是个连路人都不如的关系,而我一直把你当作最好的朋友,甚至比自己还重要的存在,一旦双方对彼此的定义失衡,久而久之也很难维系了。
你说我对朋友要求太高,但我觉得我需要的并没很多,在友谊之间照顾对方的情绪对我来说只是非常基础的一点,如果有朋友和我说学习的不顺利,哪怕我刚考了再好的分数,我也会把和我成绩有关的一切封在肚子里一个字也不提,我一定会想办法让朋友觉得舒服,尽管我也会试着让ta接下来更加努力,但绝不会伤口上撒盐批评ta之前虚度时光(当然,这只是个比喻,生活中并不是只有学习和成绩,只是一时想不到别的比方了)。
不知道你对友谊是如何定义的,但我的字典里,“和朋友相处”,不论面对面还是远程,都是一种非常舒适惬意的存在,是不开心难过的时候能让自己稍微找到些慰藉的避难所,也是在取得成就的时候想要第一时间分享给对方然后两个人一起开心的双倍喜悦。
或许因为定义不同,所以才会慢慢褪了色,或许我难过的时候和你的交流,被你认为我把你当作了情绪垃圾桶,而在快乐的时候与你分享的喜悦,则被解读成了或多或少炫耀的成分。可是如果不能分享喜悦,也不能吐槽和寻找某些情感慰藉,那一切友谊其实都没有存在的意义(只能一起出去玩和消遣的,似乎也算不上朋友)。
说不遗憾一定是谎话,每天总会有些时候在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错”,错不在你,也不在我,“时间”和“距离”,又或是“时间或距离”,把责任推给它们吧,这样彼此总会更舒服些。
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或者说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我絮絮叨叨说很多这个习惯(毛病)永远改不了,又突然间想到高中的时候你熬夜帮我把几千字的投稿文章删到要求的字数,也记得登在北青报上的写有关咱们的友谊的文章,是时间过得太快,还是时间和距离总会消耗一些东西,久而久之也就变的不一样了呢?就当我是矫情吧,一轮感伤之后,总要画上最后一个句点的。
Est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