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理论吧 关注:92贴子:11,398
  • 17回复贴,共1

行动力与香蕉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
设计是创作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特殊形式,并且广泛地出现在社会工作领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设计,日程规划便是一个例子。
好的设计能巧妙地引入外因,构建新的连接,又并不显得过于累赘。设计并不围绕对象本来的属性展开,而是以目标的实现为第一要义,因此不必过于拘泥于在设计中展现设计对象的特征(例如在广告设计中,视觉张力的重要性高于将商品特征寓于其中),这也意味着也要充分考虑主体能动性的风险(例如在经营管理中,我们假设人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又例如在日程规划中,不能过分寄希望于自觉性,需要引入一些外部的监督与激励来提高行动力)。
本随笔对应《成长记录》中扩充阶段的设计视角,首先遇到的第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难题便是如何打破自身对娱乐的依赖,重新分配时间并且提升自己在创作和学习上的集中力。


IP属地:安徽1楼2021-06-07 22:28回复
    5.4
    内向者的反事实思维意识和需要被干预的现实整体
    5.6
    用理智批评自己的不作为并不能够形成动机,理由只能让自己不做,却不能使自己动起来。我必须要让策略与目的建立联结。
    5.18
    大学以后不再完成大量的作业,这也带来了集中力强制练习的缺失,在我注意到这个事实时,我对于反馈的多巴胺已经到了上瘾的程度了,我没有办法沉下来完成我的课业和整理我的思考。
    另外,集中力的缺失,可能还和我前段时间大量的略读有关。
    你越是想挤出整块的时间用于集中力的练习,在其他事情上的匆匆越会夺走你的耐心与专注。
    对于那些罪业判决的延迟,往往会伤害到事后反思的积极性。这大多是由于人对于行为的反馈往往是即时的,我们对行为方向的修正往往参考最近的奖惩,缺乏对于积累过程的耐受力。
    解决问题的方式包括创作和操作,其中创作最典型的行为是设计,操作最典型的行为是重复劳作。
    5.19
    我规定接下来一段时间自己每天必须在本随笔中写一段随笔,以期锻炼自身的集中能力,重新活跃自己的思维模块,整理前段时间的碎片,并且兼起到防止睡前玩游戏以改善睡眠的效果。
    5.21
    我希望这是这个月最后一次熬夜了。
    近况:
    行动力缺失→把理由误作动机强行自制→陷入自责的无效痛苦
    原因:
    宿舍环境易于分心、虚荣心减弱、集中力练习不足、缺乏激励性反馈。
    方案:
    1、确认动机:创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维持学业水平是工作。
    2、思维引导:每晚睡前为下一天提前准备一个随笔课题。
    3、现象饱和:增加社交强度以获取新素材。
    4、复习巩固:回顾笔记以更新成长记录,二次整合阅读笔记。(推迟至蓝色阶段执行)
    5、之前拖欠的内容不必过分记挂,有兴趣的时候再完成即可。
    6、环境创设:调整作息,规律运动,根据易困时段规划前往自习室工作。
    7、奖励机制:考虑根据工作时长进行游戏时间的自我奖励。
    8、冥想练习:五分钟的集中力练习,兼有休息的效果。
    9、计划可视化:把任务放在电脑桌面上,方便看到。
    10、剥夺选择:去自习的时候可以不带手机和电脑。
    11、纸质化:通过写下任务规划、读书笔记等的方式增强印象.
    补充: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增强动机,其他都是辅助事项,注意自我心理工作的重点。
    睡前最好不要打游戏。
    一点点实践方案的内容,不必急于求成。
    (5.22第一次修订)
    5.23
    社交需求是理智趋向获取外界的反馈来获取信息的表现
    维护信念是理智对抗可能威胁性外部输入的表现
    自我反思是理智将方法论模型先验地优化的表现
    创作热情是理智将信息转移到外侧储存以清理内存的表现
    电车问题致死的主要责任在电车上,闸门的扳动是弱充分性、强必要性。
    而因为人不能衡量生命的轻重,所以道德上应当选择弃权,弃权和选择不扳是有着道德上的差异的。
    5.28
    看了一篇文章,讲贝叶斯网路是“特殊现象-特殊方法”,不同于总结规律的“特殊现象-一般现象-一般方法-特殊方法”。
    现在各种东西都在慢慢均匀地铺开,学科在分化,职业在分工,一般规律真的存在吗?
    大道越来越简,简到极致便是无,你最后还是在依赖对于事物的具体经验解决问题,在思索的过程中真正学到的有用观念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要受任何一个具体观念的束缚。
    你我都是脆弱的生物,在生活中遭遇挫折,从观念中汲取信心,所以离不开它,所以想把它正当化,这才是我们思考的源动力。
    然而解决问题呢?思考不为了解决问题,那么只会一直浸泡在傲慢中,忧郁中,迷茫中,直到逐渐腐烂,无知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话说出去会覆水难收,但难道我们就不需要为我们沉默的后果负责吗?
    最近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容易自责,不太有阅读长文本的耐心。
    惯例,删掉之前的楼层重新整理语言
    我珍视她是因为她愿意听我倾诉并且能理解我,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保持纯粹,所以不想恋爱。
    另一个她,我和她恢复了朋友关系,之前发生的事有一些误会。她是个敏感又喜欢逞强的人,她愿意向我吐露不敢告诉别人的心声,那么我愿意回应她的信任。
    很多内向的人只是需要一个能够倾诉的对象而已。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关系,如此单纯,再无所求。
    5.31
    重新对齐了周期时间轴
    看来我生命的钟表一直在稳定的滴答,只是一时的雾气模糊了我的双眼
    6.2
    发现自己上大学以来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普及知识的规划不是很有效
    由于反馈机制单一(结果反馈),采用线性推进的任务驱动模式,没有很关注学习节奏(指接触概念-思维建模-实践运用-反思复习的完整四色循环),后三步流程被较大压缩导致实际学习效果较差
    人能保持专注吸收高密度信息的精力很有限,接触新概念约半小时就会疲惫,像我现在这样投入数小时坐在屏幕前的效率是很低的。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较大的学习项目,应该转化反馈机制为惯性反馈为主,结果反馈为辅,采用并行积累的作息规划模式。
    另外最近接触到的大量知识素材较为碎片化,建议准备一个概念体系重构这些知识的联系
    6.3
    音乐的一大精妙在于于重复的主旋律,被强调的感情基调之上巧妙地刻画了情感的细微变化,形成了音符波形-乐句旋律-曲段情绪-曲式结构的多级动态结构,如果我们日常在观察分析事物的时候也能这样注意事物变化的节奏就能发现更多精妙的规律,我的四色理论与这种思想有着相同的出发点,目前我已经发现了10天*4*4的双重周期结构,基于昨天的分析,我认为还能把握更细致的学习节奏,那么我继续假设阶段是四分的,对自己的日记素材进行检验,并且尝试刻意依节奏学习来测试作为方法的效果。


    IP属地:安徽2楼2021-06-07 22:28
    回复
      6.4
      将对他人的【理解】规定为四层
      第一层:表象层
      指对具体意义或感受的理解。
      例:词句义的解读,音乐的共情。
      第二层:渠道层
      指对行为模式的理解。
      例:通过动机分析推断后续行为。
      第三层:人格层
      指对行为模式如何因刺激而改变的规律,即人格的理解。
      例:通过需求分析推断后续动机。
      第四层:超越层
      指对人类本能和思维机制如何根据环境生成人格的理解。
      例:根据认知科学研究如何诱导人的因果判定发生偏差。
      又到了惯例的删楼整理时间,有几条回复一起被删了,希望不要介意
      信任,最早的含义指相信对方的能力并加以任用,用于描述皇帝任用大臣,反映了信任实际上是居高临下,基于需求的。随着词义演变,信任泛指相信,引申出了信仰,听从和认为...正确的意思。
      一、信任的严谨判定/定义?
      考察当误解发生时信任发挥作用的场合,存在信任时人倾向于有利于对方的猜想,会因此刻意延迟与之相悖的判断,哪怕当前后者得到了更多的事实支持。(这时我们会主张去寻找更多的情报)
      继续咬文嚼字,【有利于对方】具体指什么?这里很明显不是指利益上有利于对方,而是指能将对方正当化,那么正当化的标准是什么?指对方的动机符合自己的期望。提炼关键词:【期望】
      于其他谈及信任的场合寻找【期望】的踪迹,不难发现信任其实就是“相信...能够胜任自己的期望”。
      对【胜任】一词进行更加严谨的表述,得到定义:对对象行动结果的【预期】符合自身【需求】,则称在这一行动上信任对方。
      注意到部分场合信任一词的使用省略了“在某一行动上”,此时被省略的部分可以结合语境进行补充。
      二、信任的隐含意义
      ①基于需求:举个实际例子,当别人不相信你的解释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对方到底是希望你能给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释,还是话里有话,向你暗示他对某种利益的需要或是别的诉求。注意到这一点,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会莫名其妙地失去他人的信任,并不是因为说谎或是把事情搞砸,而是因为没有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
      ②居高临下:期望的产生完全是其中一方单方面的行为,被寄托了期望的人立场上实际上是很被动的。如果期望过高,期望的破灭便理所当然,这完全是甲方的傲慢而非乙方的怠慢。
      ③期望判断:期望是根据已知推断未知的实践方法。无论是直接根据对方特定行为模式简单推断出的期望,还是根据对方人格复杂推演出的期望,都基于对对方的了解。因此信任的基础是理解,商业信任也至少要认识到彼此间的共同利益才行。
      观看视频的话不能眼跳,比较难形成上下文的思维联系,不利于构建知识体系,不适合作为传播复杂知识的形式。
      原生家庭对我最大的影响果然是对我过高的期望吧,目前这种说法的解释力最强,能说明为什么我有着强烈的结果主义倾向,对他人的看法敏感,容易感到自责,高估自己的能力,害怕承担责任,在考试和表演时过分紧张。
      6.6
      关于学习方法,删改自聊天记录:
      有种错觉,就是努力自控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个假设就好像假设人不睡觉就可以完成多倍的工作一样不太现实。人的前额叶就这么大,自控力是十分有限的,如何增加自控时间本身就是一门学问,而自责并不像我们无意识设想的那样能够生产自控力。
      以课业学习为例,善于学习的人有驱动自身学习的技巧,比如,已经有的好学生形象会形成人设压力,寻找一个身边的人都在学习的环境则会形成环境压力,把作业压到截止线前能形成时间压力,这些压力对于你学习的需求都是正向的,尤其是好学生的形象会生成正反馈。
      与增加驱动力相对,消除分心因素也能延长自控时间,例如寻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把手机等物品交给身边的人保管,通过加锁等方式增加打开游戏的繁琐程度,把需要关注的东西集中摆放在显眼的地方……
      最后是关于目标评估的问题,高估自控力的同时往往会规划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不能实现这个目标会生成负面情绪,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实力也很重要,比起考虑“我觉得自己能做到的”,记录自己前段时间的效率,基于此稍微提高要求,是更加符合实际并且有激励性的规划方式。
      学习方法很重要,共勉。
      6.7
      有契约只有才有责任,否则只有无情延续的因果业力。然而弱小的个体更多时候没有拒绝庇护的力量,我们只是承受着别人的安排,很难有责任感可言。在社会上,责任和贡献一般仅仅是分摊成本和分配成果的工具。
      《雨忆》(灵感来自3.28雨中散步,最终完成于6.7)

      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夜雨,却毫无缘由地与我结缘。那一天我神差鬼使,走出房间,走下楼梯,走入雨中,仿佛走入一个不可思议的梦——哪里来?哪里去?

      情思在伞面上翻涌,滚滚淌落耳边;诗意在胸口凝滞,彷徨失了言语。
      无名的树,无名的云,无名的天空,拥有名字的我便在这一片世界中无所适从了。被遗忘的风景披上夜色跃入雨幕,化作苦涩渗进双眼。我奢望有一本雨的辞典来为我注释雨中万物,而雨的文字的河流依旧自天空流入大地——逝者如斯,不曾停息。

      长明灯的光芒自空中飘摇而下,飘入枯叶丛中,为我的双眼拾掇。阴影衬光斑轻舞,观者亦随影入画。一瞬,心弦为明暗的对比所牵动;又一瞬,视线因构图的巧思而流连,在雨幕摇晃的朦胧下融化了焦点……街与树与楼与天空,连成一片,而那灯的残影恍若远在天边。

      奏鸣曲不息地鼓动我的耳膜,那洗刷伞面的雨花是回响的主旋律,那细密的击打声汇成弦乐不断绵延,吹开了屋檐垂珠的悠悠鼓点。我踢踏的足音在浅浅的水洼里划动,把黑色的小舟荡进下一段乐章,而船行的轨迹只是画出一串波纹,一点点融入茫茫雨夜,回归最初的寂静。

      踏过一块块地砖,走过一盏盏街灯,我驻足在一条没有路灯的小径路口,黑暗好像扼住了我,把我拖入那条阴暗的林中道路。我的脚步踉跄,我的视野模糊,我脱力地蹲坐在地上,几乎要沉沉地睡去。雨一成不变,而感官在索要聒噪,索要痛觉,索要炫目的霓虹灯——然而小径前方只有黑暗……雨伞脱手,扑面而来的凉意将我惊醒,我抓起雨伞狂奔逃回了大路上。

      湿意拉扯着我的裤脚,我拖拽着并未清醒的身躯勉强地前进,惦念着需要坚持的剩余距离。与人擦肩而过,诗意生发而无心言语;踏上一地落花,画意入眼而无意沉醉;途经一池小曲,音乐入耳而无暇倾听。目标的乌云漂浮在头顶,我仿佛是在追逐一场暴雨,心灵却因暴雨的临近愈发的压抑彷徨了,因为追逐使我一无所有。

      雨停,收伞,将雨珠抖落,一时无言——这便是雨留给我的全部纪念吗?我似乎徒然浪费了时间。但有的雨珠还沾在伞上,而一种模糊的印象同样挂在我情绪的末端,当我试图追忆,一股暖流忽然溢满我的胸腔,使喜悦化作眼泪夺眶而出。再走一步就是街区,路灯由冷转暖。雨是冰冷的、悲伤的,然而却给我留下了回忆,使我不再一无所有,因此苦涩也变成了一种宽慰,使我感激起来。我回想起晒在阳台的衣物没有收进来,但这些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


      IP属地:安徽3楼2021-06-07 22:29
      收起回复
        帖子标题“行动力与香蕉皮”有何深意?就从表面意思来看,好像是缺乏强大的自我控制力,需要借助外物辅助控制,行四两拨千斤之力。自己终究是自我最大的敌人,平衡稳定住各种信息衍生出的“小我”才是最后的胜利。信息就像食物,人要吃东西,才能活着。同样的道理,自我要吸收消化“信息转化的小我”,才能成长。所以,强悍的消化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即守恒强力意志是自我的核心,是风暴眼,是圆心。
        后期未来,不管吸收怎样的信息,都只会壮大自我,而不是矛盾对立,摧毁自我。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6-14 09:04
        收起回复
          6.10
          了解一门学科的历史为什么重要
          因为在历史中你能够理解人设置这门学科背后的需求,你能知道这门学科是真正对人类有用的,从而生发出对这门学科的认同感来,促使你去解决在学习中遭遇的问题。
          因为在历史中你能发现学科的演变进程,体现了人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是如何渐进深入的,比起严谨地直接挂定义,沿着学科历史进程理解那些概念背后的价值与批判更加符合人脑的认识模式。
          因为在历史中你能了解到学科中不同派系的冲突、融合、演变,前人的肩膀能够使你不囿于一家之见,促使你把握自己的定位并加速你心中的视角融合。
          因为历史是流年予人最大的馈赠...
          6.16
          关于艺术中美的类型
          个人对于艺术的理解是,不同于实际生活中事物的复杂与多元性,通过有意的创作或少数情况下自然生成的,在特定审美下其内容的表现力一致指向相同目标的事物集合,可以称之为艺术。因此艺术总是体现着特定的审美观,为特定的审美目的服务,具有无赘余的圆满感。对事物具有深刻理解的人如果能感悟到其内在深处的一致性,也许万物在他眼中都是艺术吧。
          理解美:与情感共鸣有关,是内涵上的创作外化。为审美者提供了表达内心情感的媒介。
          和谐美:与要素组合有关,是感官上的整体一致。基于感官生理上的功能性组合而衍生
          意向美:与认知印象有关,是氛围上的渲染强化。即是利用印象堆叠突出特定概念。
          缘分美:与审美观念有关,是立场上的主观滤镜。取决于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价值评估。
          流变美:与感受顺序有关,是节奏上的稳中有变。例:音乐节奏、视觉引导、味觉层次等
          关于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不是有目的性的思考,而是对感官觉知的转化,但由于转化的对象与过程本身亦有矩可寻,故艺术欣赏也可成为思考的对象,产生有关的学说研究。
          对艺术的常见模式和历史背景的记忆能够帮助我们更轻松的辨识艺术的内容,辅助对艺术的感受,这种有关艺术的知识便构成了艺术的门槛。
          艺术(尤指传统艺术)对感官的刺激往往是相对温和的,因此欣赏艺术也需要消耗一定的集中力,会产生少量疲倦感,这一点使艺术欣赏恰到好处地免于成瘾。
          艺术欣赏是非交互性的,因为艺术作品不会对欣赏行为本身作出反馈。即使是带有强烈参与色彩的第九艺术游戏(假定确实能算作艺术的话),欣赏仍然是在游玩过后对游戏体验的单向回味,而非参与的过程本身。顺带一提,游戏对人产生的引力是以创造问题-刺激理智的原理实现的,值得欣赏回味的第九艺术仅仅是游戏中的精品,并非所有的游戏。
          好久没有谈起【符】和【时】了,目前对于“五维”的理解:
          电:对象间的运动关系
          磁:对象间的同调关系
          力:对象间的作用关系
          符:对象间的从属关系
          时:对象间的次序关系
          6.23
          控制运动路程的目标,控制速度(一阶导)能够实现,控制加速度(二阶导)也能实现。加速度既是控制端口,也是监测指标,前者肯定性地推动目标实现,后者否定性地排除干扰因素。
          反射是行动关于刺激的函数映射(一阶导),思维模拟这种映射构建了概念之间的联结,而反思使我们具有修改联结的权限(二阶导)。和考察加速度类似,反思即是控制端口,也是检测指标,在动机不变的前提下,前者是通过调用联结影响行为从而改善结果,后者是通过删减无效联结从而优化方法。
          思考的行为本是因为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当社会上开始产生对思考本身进行奖励的机制时,思考也开始具有了作为纯粹方法的价值,虚荣心与工作性质的思考应运而生。当思考作为纯粹方法的价值被人所习惯,被无意识地记住,纯粹理性的虚无主义便踏上历史的舞台,归根结底,是因为一部分人忘记了解决问题的需要是思考的动力源,企图用思考去消解生活,本末倒置,因此其也可称作思想上的形式主义。这就像,小流浪汉饿了,去找吃的,有人看他找得很辛苦就给了吃的,后来也每次都有人看他可怜给他吃的,所以他后来就装作很努力找吃的样子,靠这个方法博人施舍,后来没人可怜他了,但他还是很努力装出找吃的样子,他心里只是抱怨别人为什么不给他吃的了,而无法再像最初那样自己积极地去寻找食物了。
          当内在的生理需求生发出动机时,也会顺带发出一个检测的信号,在动机收到恰当的反馈(也就是需求被解决)前,机体会持续的检测各个感官收到的外界信号,将其作为与此信号相关知识的建模素材。
          如果收到了相应的反馈,这个程式就会自动结束,此时这些建模素材会被筛选整合到我们的知识库中,这个过程不需要任何需求上的东西来维持,称其为自动学习。
          如果没有收到适当的反馈,问题就会陷入暂时的“无解”,而我们则会产生“茫然”的感觉,这时个体会整合监测期间已有的情报,然后调整接收反馈的区间,即修正自身的预期,然后在此之上决定是否要继续努力解决原来的问题,亦或是到此为止适当放弃。
          这里注意到了前者由反馈触发的,后者是由预期触发,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前者是肯定的,后者是否定的
          7.3
          颜色-需求-驱动-运动-积极方面-消极方面
          紫色-接触-发散-建构-更新价值-茫然迷失
          红色-理解-收束-建构-方法成型-过敏判断
          绿色-实效-收束-解构-协调认识-滥用猜想
          蓝色-稳定-发散-解构-知得其所-意义消解
          “模拟”是追溯源头,穿透经验的分化,寻求心的共性,
          “协调”是推演发展,消解目标的冲突,寻求路的共性。
          思维通过学习的方式新陈代谢,通过创作的方式繁衍生息。学习与创作的欲望并非是所有生物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只有具有思维的高等生物才有的需求。
          7.5
          当灵感还有些混乱的时候,写一些文章可以梳理思路,这些文章未必是要写给别人的,也可以是写给自己看的。
          当大学拥有规划自己生活的权力后,目的与意义淹没了悠游自在的生活,在徒然的焦虑中依赖网络排遣着茫然,遗忘了因灵感而创作的纯粹热情。


          IP属地:安徽5楼2021-07-06 19:09
          回复
            终于想到来更新笔记了,贴吧跟我说含有广告信息,醉了


            IP属地:安徽6楼2021-11-08 10:21
            回复
              7.9
              因为执着于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忽略了人的感受,就这样将积极的要求强加于已经疲惫的心灵上,是否也是一种残忍…意志脆弱而无力,只有时间在消磨错误与伤痕。(7.7日发现自己善意的咄咄逼人使人受伤,有感)
              关于内隐意识,如何处理大量被搁置的任务
              7.12
              茫然将人吞噬,使自身与世界隔绝,消解思索的存在,因而使内心的知识感到恐惧,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宁可选择用痛苦来使自己保持清醒。如今我也在反复不变的生活中感到迷失,渴望新的事象如甘霖一般将我淋洒,使我从眩晕之中苏醒过来。
              7.14
              解决问题是回到生活中去成为人的基本,但是问题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想那样能够直接地得到解决:试图排除焦虑本身使人更焦虑,否定自身的消极而变得更加消极,劝导他人时只分析而不共情只会引来排斥...解决问题常常被我们和“目的”和“结果”捆绑在一起,让我们错过过程,疏远他人,急功近利,殊不知,有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恰恰是清心、关心、耐心。前两天看到的漫画很让我动容:
              我曾经想过,音乐与诗,它们的特点就在于“静寂”。
              无论是读小说还是学术书籍,摆在那里的就只有意义、意义、意义
              无论何处令人烦躁的意义都接连不断...
              这样一对比,诗和音乐可真是沉默啊。
              发现、碰撞、理解、总结,我们常常把目光聚焦在“理解”问题这一环上,因为往往我们需要解决问题时,问题已经经由碰撞发生,摆在我们眼前了,可是在生活里,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流程,从来不局限于这1/4。“意义”只是一种形式,心灵真正索求的是伸展自己的枝叶。成长的可能化作雨点降落在生活的土壤上,求索即是误会的消解,困境便是延伸的道路。
              关于发现:高中九点放学回家的十分钟步行是我灵感最充盈的时间,在大学掌握自己的生活后,看似充实的日程和空虚停留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散步的乐趣和钓鱼类似,最大的惊喜就是你不知道你能收获什么,一味地重复已知的生活与行尸走肉无益,只有这些惊喜和未知才是从打开的心窗中灌入的新鲜空气,能够化作心灵成长的食粮,
              关于碰撞:
              关于理解:
              关于总结:回顾于反思并非指向具体的生活上的问题,但又不同于无中生有的空想,它是创作的一种形式。具有概括力的知识对比繁琐的经验有着摄人心魂的力量,因此我们在反思的道路上求索。这是关于知识的知识,并不面向任何具体的现实中的问题,但是历史无声地印证着这种二阶思考赋予人类从动物之间脱颖而出的强大魔力。
              不合适的化约问题和忽略前提才是导致我们迷路的主要原因,我们也称之为无知。性格的矛盾,环境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但是它们不是使问题发生的充分条件。当我们遭遇生活的困境,往往是存在一个不合适的内在或外在的机制激发了这些矛盾,它们才得以外显出来,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设计出一个更合适的机制来平息它们,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精神所在。
              我并不想脱离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空谈哲学,我想对自己的生活提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因此我需要有创意的猜想来解释我所遇到的种种现象。和把本质揭露无遗的哲学不同,现实有无数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条件,你不可能追求一个完美的论证,那些被你所忽略的因素,只有在当下的知识的解释力不足时才会逐渐显露出来,而这个时候也恰好是你最需要知晓这些因素的时候。这种巧合是如此美丽,我们也不再需要一个过于统一的哲学,我们大可以忠于自己的生命,然后在碰撞中求索,编织一个多元的社会。


              IP属地:安徽7楼2021-11-08 10:21
              回复
                7.29
                互联网虽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信息和资料,可是对于我们绝大部分“无所事事”的人而言,这些信息并没有与我们身处的问题连接起来,因此我们也无法去积极地利用这些资料,这种置身事外的感觉也是缺乏良质的一种表现,但根据内隐意识,我们如果不接触这些信息,我们也不会发现与之相关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与这些问题的隔阂便更深,因此互联网并不能一个人的视野,相反,它所制造的信息茧房更牢固地将我们包裹起来,而即使你知晓了这种茧房的存在,我们的思维也存在很大的惯性,很难从中脱离出来。
                有的人性格敏感,渴求着大量的反馈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与方向,警惕着事象的变化,在灵活机动的同时也更容易感到茫然与焦虑,因此比其他人更难贯彻长期的努力。
                有的人性格稳重,把搜集到的情报作为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因此会取舍信息,这样有着更高的效率和更稳定的思维,但是如果一开始选取的方向有误,也更容易在歧途上走远。
                (在回顾笔记)
                【行为】与【刺激】都对应【概念】,是思维网的元。
                在反复的经验下,建立刺激关于行为的映射,构建了思维网的基本结构。具体原理如下,在产生行为后从对应的概念发送信号,之后持续记录接收到的刺激,产生一整串情报,这些都是对行为结果的猜想(截止与补全的规律有待研究)。然后在第二次重复这一行为时,再从对应的概念发送一次信号,从第一次的情报中删去第二次没有出现的刺激,第三次及之后类推,于是得到一个类似数列的反馈列。
                在条件反射对思维发送对某种刺激的需求时,思维便能借助这种结构搜索到对应的行为,然后提交给条件反射。因此注意到思维构建的过程与发挥作用的过程信息的传递方向是相反的。另外,一种刺激可以从属于多个反馈列,也就是说一种感受从来不一定只有一个原因(笑)。
                而反思的行为则是对已经是映射的经验再建立映射,也就是二次总结,方法则是类似的。反思的好处往往并非体现在个人化的认识上,而在于高度地浓缩了经验,使人类的经验能够更有效地传播和交流,筛查哪些是特定条件下的个例哪些是广泛适用的规律,然后形成社会性的认知,社会性的认知较个人的经验误差更小,预测功能更强,适用面更广,因此反过来又能够惠及社会群体中的大部分个人。
                而由于一个刺激可能从属于多个反馈列,因此又可以反向建立刺激的原因列,然后多个刺激的原因列又存在交集,对交集打包成一组行为,又可以建立这组行为的反馈列,这样颠来倒去思维就产生了整体化的功能,从这里开始思维可以说是升维了,复杂性也是陡增,这里姑且不铺开论述…
                7.30
                我所说的创作,我所说的二次反思,与《人类简史》中讲故事的能力是不谋而合,那是人们在寻求关于经验的解释,是人们开始频繁地合并和加工直接经验的方式,这种行为促进了社群的交流,诞生了可以组合解构的语言,也使人的思维更善于处理这种打包的概念,使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IP属地:安徽8楼2021-11-08 10:23
                回复
                  8.27
                  安逸本身并非不合适的,之所以提倡从安逸中觉醒,正是因为察觉到混乱的种子,而去未雨绸缪地维护安逸本身。
                  那么通过小说讽刺麻木的关键便呼之欲出,那就是将安逸之中蕴藏的危机放大呈现,而不是像空想者那样无端地站队指责。
                  然而设计新的机制远比破坏旧的机制来的困难,如果不能给出更优的解,那么就缺乏进取的方向;然而如果不曾进取,那么也不可能寻得更优的解——保守本身即是一种难以打破的闭环。
                  9.1
                  梦到接到一个挂不掉的电话,电话里传来无休止的谩骂,我带上耳机塞上耳塞把电话远远的放着,谩骂声便越来越大乃至无法忍受。突然谩骂声暂停了,我拿起手机问对方可以挂了吗,对面传来一声冷笑,突然我脊背一凉,感到有什么冰冷的东西抵在我的后脑勺上。
                  可能是白天网上莫名其妙被人炎上的关系吧,比起说是害怕他人的恶意,不如说对一些事情背后沉重的因果有种强烈的无措感。有些人倾向于揣测他人的想法来决定自身的行为,在露骨的厌恶面前便是彻底的无所适从。
                  所谓补偿心理,意思说当你以为他人拥有某种欲望而你实现了你以为他所拥有的欲望时,会有种补偿的满足感。想来欲望的情感与表达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表达,一种是将自己投射于他人,然后作为他人的他者去补偿自身,后者往往受制于他人,因此也极为隐晦与克制,甚至于转变为压抑。
                  补偿心理然而尽管拥有换位思考的形式,本质却仍然是自我的展现,其中并没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倒不如说,能够坦率表达自己想法的人更加容易推己及人,尊重他者的意志表达。因此寻求补偿可以说是损人而不利己。
                  我总是对别人的恶言相向耿耿于怀,现在想来正是因为我有着强烈地在他人身上寻求补偿的欲望,而在纯粹的否定面前无法寻得这种补偿,所以才感到无所适从。在补偿中锻炼出的逻辑与因果分析能力并不是虚假的,然而这些都只是工具,不是真实本身,然而我却总是试图用这些去消解真实存在的自身,所带来的结果便是有种强烈的缺失感但是又茫然不知要往何处去,因为填补自身的愿望也在补偿的过程中之中被他人的形象遮蔽了。
                  所有的存在都在轮回中走向衰弱,只有将自身融入更大的系统中才能使自身以另一种形式存续下去,倘若弦理论为真,时间的尽头是否是万物的合并与抹消?
                  (观汤质《资本与少年(上)》笔记)
                  价值理论的演变:重商主义→古典主义→资本论
                  价值也是一种故事(【故事】参考《人类简史》),货币交易的网路基于欲望补偿的网络,价值之于经济对应概念之于思维:
                  概念必须借助其他概念以逻辑确认自身,价值必须借助其他价值以交换确认自身;
                  思维与经济的虚构本质在描述具有多重性的现实对象时暴露无遗,所指同一的符号在不同概念体系中暴露了能指的差异,所指同一的商品在不同价值体系中衍生出利润的剩余,这种距离不会随着对对象的解构消失,而是分摊到解构后的元素上变得更加细微难以察觉,因此概念得到了纯粹理性批判,价值生成了商品流通盈余。
                  9.9
                  之前以及最近有很多评论但是我懒于整理成杂文,在这里提一嘴以便在之后回顾时确认自己这段时间的状态。
                  资本操纵的文化工业带来了严重的同质化、平面化、去中心化,挤压到了其他文化的生存空间,削弱了文化的多元性,从而大大抑制了文化自我反思实现发展的能力,文化的状态反馈在社会上,表现为社会也陷入了停滞期,经济虚浮而根基脆弱。而消费主义的运行几乎和垄断时的收购现象如出一辙。
                  现在存在福利制度修正的市场经济下,社会发展的压力分摊到人们身上,垄断企业家有能力回避这些压力,缺少生产力的人有政府来为他们减轻压力,因而所有的压力都落到了中产阶级身上,这是一个中产阶级被生存裹挟着内卷的时代。
                  9.11
                  这两天确实有些想法,不过没有写出来。主要是一些简短的设想:
                  因为在未曾设想的地方遭遇过大或过多的挫折就会对风险更加敏感,因此会对事物可能诱发的因果更加上心,这样可以解释内向的成因。
                  阅读和欣赏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创作质量酌情放松解读,所有的解读本质上都是误读,受到自身阶段的影响,其中的观念更是难以评判是非。如果作品没有很好的让自己感受到要传达的内容,要么是自己审美还需锻炼,要么就是作品自身表现力不足,前者的解决办法是去浸淫在更多更好的作品下开拓眼界,后者则说明作品不值得花太多时间去投入理解——无论是哪一个都说明我不必强迫自己非要去将作品的内容总结升华。
                  赫拉利所谓的人讲故事的力量,应该可以解读为信念(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信任(社会的结合力)的综合体现,但是为了体现纯粹因为人际关系组合的小社群和因为理念和规则形成的大社群的不同,现在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
                  为什么要问为什么?怎么样问好为什么?为什么是为什么?
                  为什么追问的对象可以是:物理因果,逻辑,信念动机,对象性质…对于一位保有童心而不失理性的求索者而言,弄明白【为什么】其中的条理是首要的任务之一。
                  现在最核心的研究内容,还是思维结构。概念网络通过遍历实现更新的原理框架已经基本定型了,动机和方法的循环转化也是已经确认的模型,现在只要能把需求这种宏观现象的具体机制描述出来,就可以结束用含混不清的方式描述欲望的时期了。而物理的信息与刺激要在思维中完成具象与抽象的转译,其中一定有符号学的知识。
                  9.12
                  科学的前提是逻辑,至少是逻辑的同一律。但是同一律本身是不可证的,而且的确存在同一对象在不同体系中角色不同的情况,尽管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物理解构在理论上得以消弭,但是这种解释是非实用的,这也是以人存理论为首的一系列讨论结构性内在原理的理论存有争议的原因。因为在这个层面实际上已经是在讨论同一律的可靠性了,而同一律作为科学成立了的前提是不能在科学的框架下证实的,因此必然的只能被抛入神学的领域,变成不可知的知识。
                  认识的完善是一个对记忆中对象的符号之间任意性的联结进行限制的行为,其方式是遍历多段记忆序列取交集,而我们思考的对象便成为了记忆序列的起点。
                  需求和动机并不是存在与认识中的一个实际对象,而是一种意识流的宏观体现。
                  符号从能指到所指的联结是单向的,存在于认识中的概念同理,激活是单向的,要逆向回溯就必须额外建立一条联结。
                  等到这些关于认识的机制设想基本完善后,就可以讨论反馈强度和风险评估的课题了。
                  所谓的深刻只是因为对变化无常的世界感到不安,所以笨拙编织解释的小心思。不过静止的世界只存在于逻辑中,我们被生活裹挟着抛入业力环绕的漩涡。只有发现良质的人才学会爱,才能在感受同一性的时间中成长,摆脱纠缠生命左右的强烈虚无。


                  IP属地:安徽9楼2021-11-08 10:24
                  回复
                    9.17
                    玩了很多游戏以后,结合我对艺术的感知,总算是对自己的审美标准有头绪了
                    首先是minimal,也就是突出要素,省略细节,抽象化。(善)
                    其次是节奏感,在体验上产生引导的流向,抑扬顿挫,起承转合。(美)
                    最后是真,反应出创作者心中真切的体验:情感,深思,或是价值。(真)
                    我在想,也许是比起在词义的边缘角斗,人们更习惯直接斥诸附着于词汇上的情感,所以各种符号才会普遍地发生泛化
                    富裕的人聚敛金银,而其他人想用金银向富人交换自身所需,因而自身也开始收集金银,无形中承认了金银的价值
                    国家把货币赈民然后鼓励人们用货币购买国家提供的物资,于是人们开始承认了货币来从国家那获取食物
                    将RPG的游戏内容分出明显的区间以迎合三种玩家的需要
                    1、只想游玩剧情看完流程的人
                    2、对游戏机制有兴趣想要体验游戏全内容的人
                    3、自我要求高试图全成就的强迫症
                    如果没有十分耐玩的游戏机制,我一般会在二阶段中期感到游戏反馈不足,进而产生厌倦。
                    我一直想要为小说设计一个完善的世界观,但是我越努力地去完善这个世界观,就越发现自己知识库存的匮乏。
                    就像是把理想寄托于故事,想要寻求永恒与真理的我希望故事能以主角走遍人类的历史,于是作为小说的上帝的我首先要为他准备一个无懈可击的历史,但是我却不知道何为永恒与真理,于是我便陷入了自身编织的骗局中。
                    历史并非应运人的意志而诞生的,小说最多展现个人的历史观,而不能承受无穷的真实,然而在不断补习历史的我的历史观仍在剧烈的震荡中,而且只要我不停止探求,历史观便不会停滞,所以我能做的只有把临时的想象刻录与文字中,记录无知,记录足迹,记录方向。
                    于是作为作者的我成为无知的上帝,我的任务便是记录,对象是全然混沌的真实,而作为主角的我成为具备否定性的思想主体,去破坏完整的体验,建构心中的秩序,反抗现实的无常,争夺自己的命运。
                    他将破坏知识铸造的幻境,破茧成蝶,以知识为翼,舞动于暴雨之中!
                    资本主义中劳动者个体的困境,是他们所从事的劳动所要否定的对象并非他们自身所要否定的对象,也就是缺乏良质。资本家为了从榨取剩余价值,将劳动者从同一性中剥离。而在新自由主义的体制下,由于有限的物质生产资料不能满足资本家谋取利润的需要,他们就鼓动人们对自身的否定,然后为焦躁却茫然的人们营造虚假的归属感,贩售知识、体验甚至是财富本身,鼓励“人生产人”。因为人对自身的否定是没有尽头的,一如人的贪欲没有尽头,因此这种生产就获取了无限的“原料”,其所生产的价值也非传统制造业能比——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第三产业。
                    9.19
                    回想起很久以前寂静阶段的精神,思维伴生无休止的否定,因此要抛开逻辑的同一律,承认个体自身的多重性,用肯定性的感知去制衡否定性的思维。
                    回顾很久以前的笔记,惊奇地发现思想的内核并没有改变。(譬如知感践思的四象)
                    但是思想并非止步不前:以“重现过去”为核心的动机不再是解释行为的单元,而是更深一层进入到思维结构的解释,进而也具备更强的解释力;对于感知的倾向也就是美感的理解更加完备;基于关于思维的知识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方法论的规划;对超弦模型的理解没有那么玄幻了;解释了名实不符的现象,并且完成了相应的性质定位;最重要的,基于统计的知识消解了理式的先天性,承认了世界本身的混沌。
                    9.26
                    最近不再在贴吧上发表随想,取而代之的是无意识地把QQ作为寻求反馈的补偿,虽然之前已经说过不喜欢贴吧的排版,但是QQ聊天的记录要更难搬运一些,而且也存在交流对象不契合,复习效应较差,修改不便等问题,优点则是能获取即时的意见,快速对观点进行修正与补充。总体上说,使用QQ似乎让我变得更短视了一些,知识的结构性有所下降,但是受的气倒是少了一些哈哈。
                    我在b站和知乎没有比较熟悉的社交圈子,这两个圈子的交友性能也确实是相对更弱的,我不能确定向这两个平台迁移我的随笔是否会有好的结果…
                    最近是写了不少随笔的,之所以没有从QQ的聊天记录里搬下来整理,一是因为本身不是很方便,二是因为这些随笔不同于往常针对现实事件评论的随笔,是对他人文章的二次评论,我一直没有好好想过这些内容到底是应该放在读书笔记里还是随笔里,不过想来读书笔记之前写的主要是忠实的概要,果然还是放在随笔里吧。
                    这里也顺便提一下犹豫放在随笔里的原因,因为是观看他人文章后的感想,不能很好地体现出自己一段时间的思维线索,如果都放在随笔里可能会影响回顾,不过想来以前也不乏脱离主线的小插曲,应该其实是没关系的吧。
                    伴随一些看过的干货数量增加,慢慢地也学会对他人作品的内容含金量进行评估并且进行相应的取舍了。有些文章内容没有那么多,那么就不必过于认真地梳理脉络整理结构,粗粗看过即可。这个道理和看动画和影视时不应强行升华是一样的。


                    IP属地:安徽10楼2021-11-08 10:26
                    回复
                      10.14
                      用关于反馈的知识去构思养成游戏的思路,意外地发现与人生的过程十分相似,果然思维运行的原理反映到了造物的方方面面。
                      10.16
                      复制自己写的b站评论:
                      前来补早期视频
                      生物学上讲,人会产生预期并分泌多巴胺,如果预期没有实现,相关的回路未得到激活,那么这些滞留在突触间的神经递质就会抑制神经传导的进行,从而导致消极情绪等我产生,长期处在消极情绪下,人的整个大脑的神经活动都会减弱,影响正常的思考与生活。
                      “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这句当然不是毒鸡汤,但是收获有多有少,如果错误地设置自身的期望,预期就无法实现,进而导致上述消极情绪的产生。“希望改善自己的情绪”作为一种预期,并不是如许多人想象那样“通过理性的自我要求”就能实现的事情,因为感性并不从属于理性,错误的将预期和无效的方法匹配起来就会增加消极的反馈,而这里的预期又恰恰是改善情绪本身,结果上我们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
                      针对这样一种恶性循环,首先是认知疗法,告诉你改善情绪并不简单这个事实,要你重新审视你对感性与理性等问题的理解,纠正你错误的信念,告诉你正确的方法论,要你至少不要重复上面的循环。个人认为精神分析只是认知疗法的一个辅助,也就是帮助别人理解并重新审视潜意识语境下自己的信念,获得更理性的认识。
                      然后是行为疗法,也就是要你执行正确方法论从而获得关于预期的正向反馈,只要坚持住行为就有源源不断的正反馈,这样就可以从恶性循环中脱出。
                      这里的森田疗法(禅疗法)则是简单粗暴,既然是希望情绪改善的预期在没能实现时招致了人的消极情绪,那么直接放弃这种预期,承认人会产生喜怒哀乐的事实,淡然看待自己获得各种情绪,那么也不会产生任何负反馈,已有的抑郁也会悄然淡去。
                      相比于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的优势在于它是普适的;相较于行为疗法,其优势则在于不会对正反馈产生依赖而致使在失败中情绪反弹,而是如视频中所说“境随心动”。
                      评论比较长,感谢认真看完的朋友。
                      关于二阶相关认知的主客边界与四象限问题
                      主体的范畴:认知过程中受到激发的思维网络,也就是认识论的定义。
                      客体限制主体的学问:伦理,面对有限理性和无限客体的矛盾如何安放价值的学问。
                      主体统治客体的学问:设计,一种自由发挥的创造性工作。
                      客体干涉客体的学问:科学,一切以预测客体现象为目标的研究。
                      主体反思主体的学问:逻辑,包括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使社会跨入了后现代,异化的对象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而是所有在资本运营的泛滥的符号价值中被裹挟着迷失了中心性的人们,甚至资本家自身都不能幸免。人们劳动的否定对象是自身,消费的生产资料是自身。而【佛系】【躺平】则是新时代年轻人对于符号价值的反抗,追求理性价值的表现。如今社会处于经济滞涨的开端,发展成本迅速沉降,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堪生活压力加入这一阵营,而人们最终也要在现代与后现代的动态平衡中寻找到合适的立足点。
                      10.17
                      也许在数据中追求后验方案的贝叶斯方法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精神先驱?
                      10.18
                      满足感不仅仅是预期的满足,而是在条件-预期的回路中插入新的信息,也就是将新内容链入思维网络中时才会产生的感受。
                      神经递质多巴胺在大脑的神经突触间滞留需要时间去降解,留存的递质会影响之后递质的释放,于是降低了神经活动的强度,产生了抑郁感。与之相反的,如果新的神经元被链入了原来的反射回路,递质就被稀释了,于是促进了之后递质的释放,从而产生了愉悦感。如此一来无论是好奇心、性快感、安全感或是癔症,所有的抽象情绪都能通过这个机制降解为认知科学的底层原理了
                      考虑到读者的代入感,为一些心理不至于突兀,对于那些自卑内向的角色,我想有必要先从他人的视角进行直接描写,待读者能够对这个角色产生足够的共情后再切入第一人称。因为我不太擅长那样直接描写,还是希望能从别人的文章里借鉴到一些内容。比起直接刻画一个叛逆的形象,又或许好好地交代他是如何变得叛逆的比较好。
                      一方面是感性生活中广泛地渴求各种反馈,一方面是理性只能在有限的范畴中设定方法,就如之前在Sophia模型中提到了“相对确定的【范畴】”与“绝对存在的【误差】”,客体中意向与现象的矛盾对应了主体中扩张诉求与实现能力的矛盾(似乎与阶级矛盾在模式上也是一致的),而在时间序列中矛盾的两者又能在互相否定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地发展,恰恰是回归了生命新陈代谢这般无终点的意义。


                      IP属地:安徽12楼2021-11-08 10:27
                      回复
                        分开来发就不算广告了,真奇怪


                        IP属地:安徽14楼2021-11-08 10:28
                        回复
                          最后一次笔记促使自己认识到对于思维的认识基本成型,同时关于AI自我学习的了解和The Flows的游戏企划启动推动我更加贴近信息采样地层面去试着开始量化地考察意象之间的强弱联结。于是此篇笔记告一段落,约两万字,这次确实是有些拖沓。


                          IP属地:安徽15楼2021-11-08 1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