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558,917贴子:26,922,915

随便谈谈纤维板的技术方向,从银河pro-01开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看到有人在提pro-01这板子
身边有几个烧货,所以经常能交换着试试不同的器材,这个板刚好打过
严格来说,这板子作为银河的低端纤维,和以前的银河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
但仍然不满意
这板子的问题是:纤维层太硬,和木材脱节,如果是硬胶皮会好一点点。
中等力量感觉到纤维层不听话,艮在中间;力量再加,体会到大芯发虚,感觉是两层铁皮包着威化的夹心饼
做纤维板,有三层技术难关
第一层难关:把纤维做软
因为编制纤维表层不平整,粘合强度需求很高,胶水层又特别厚,以前都是用脲醛树脂一类的东西来固化纤维层和粘合木材,结果胶水层本身比纤维层还硬,对的,你没看错,早期的碳素板,硬度和力量的主要提供者,是胶水层而不是碳素。譬如早期的普碳这类,有些人觉得那个纤维才够力,有些人觉得太木太死。
第二层难关:纤维和木材一体化
把顶级纤维和木材压合在一起,并不能成就一个顶级好板子。简单地说,木材和纤维的硬度、弹性、震动频率是有巨大的差异的,直接揉一团会有巨大的内应力,就像你把斯大林和希特勒扔一起组个团,这肯定不如两个低一档次但团结的人组的团。所以很多纤维材料,并不是弹性模量越高越好,更重要的话各材料层之间是否和谐一致。早期为什么很多玻璃纤维的板子,就是因为玻璃纤维比碳素纤维的更接近木材的性能。
第三层难关:手感的清晰化
纤维、木材,以及厚厚的胶水层放一起以后,性能往往都还能做得不错,但是要手感清晰就很难了,很多人一直放不下纯木,就是手感的原因。纤维板的很多性能,尤其是底劲,跟手感简直是够矛盾体(底劲要求板子厚,但是板子厚了手感不清晰;底劲要求板面大,板面大小对手感的影响,比厚度还来得大),手感清晰(手感脆和手感清晰还不是一回事)才是纤维板技术和质量考评的终极评价标准。


IP属地:广东1楼2021-06-01 10:24回复
    银河纤维板没骨头一样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6-01 11:51
    收起回复
      又见周叔大作,啥时候试试Pro01X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1-06-01 12:33
      收起回复
        又见周神大作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6-01 12:36
        回复
          纤维板的技术方向不应该从蝴蝶的板子开始吗?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6-01 12:47
          收起回复
            上次打过别人一个格林卡一代,ULC,手感不错,手感上我觉得比现在的ALC要强


            IP属地:湖北7楼2021-06-01 14:48
            收起回复
              三道难关,本质是科技、消费习惯与成本的限制
              因此催生了不同的闯关办法
              典型思路一:培养消费习惯
              记得世奥德的王吉生先生曾经说过:纯木和手感和纤维的手感都是习惯问题,如果小朋友一开始就是纤维板,他就会形成纤维最舒服的习惯。
              20多年过去了,王先生的话得到了一定的体验,譬如蝴蝶的纤维板,在横板球友中已经累计了巨大的粉丝群体,形成了类似苹果手机一类的,商家希望看到的习惯。但是,世奥德仍然没有看到期望中的局面。一个方面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人体的感知,有着极为复杂的,基于生理、遗传和能力等等方面的原因。什么触感最舒服,跟什么脸蛋最好看一样,是刻在人类的基因中的。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世奥德虽然一直在进步,但品牌影响能力一直不太够。
              典型思路二:性能对材料妥协
              这方面的妥协有:碳素胶水、碳毡和排列碳、玻璃纤维等。这些的弹性、硬度都不如真正的碳素纤维,但是这样做可以使树脂胶水变薄,手感变得亲和。马碳、马软碳、韩阳、十木九碳、匀、7.6/5.4之类其实碳素感都不突出,但是比纯木确实又有了力量和速度的提升
              典型思路三:纤维的混编
              高频的碳素和低频的芳基混编,在震动频率上、以及中等力量下的回弹力,可以向木头靠拢,从而使整个板的震动感,包括触感更舒服。在这个思路中,震动频率可以根据需求调整不同纤维比例来解决,但是触感比较麻烦,因为纤维的性能曲线,和木头的性能曲线,肯定不能完全一致,体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有些纤维板发力舒服但是中等力量不太听话,有些纤维板中间档舒服但是小球过弹,有些纤维板小球控制好但是借力不好


              IP属地:广东8楼2021-06-01 15:04
              回复
                典型思路四:结构优化
                典型思路五:材料突破


                IP属地:广东9楼2021-06-01 15:05
                回复
                  马克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6-01 17:48
                  回复
                    pro01:我就值200多块钱,我能有什么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6-01 17:51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6-01 20:43
                      回复
                        两块钢皮加芝士的形容实在是太妙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6-01 21:24
                        收起回复
                          给周兄点赞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6-02 00:04
                          回复
                            说了这么多高深道理,但是我还是主板Pro01,副板维斯。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6-02 02:17
                            收起回复
                              其实我很好奇 现在为什么没有硬木面材的纤维板称为热门产品的诞生 硬木面材做薄一点 比如通透一点软一点的力材 内置纤维或者碳素 再来个阿尤斯大芯 怎么样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6-02 04: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