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歧视吧 关注:748贴子:9,744
  • 6回复贴,共1

转:民族性只是社会概念 其实人类并无种族之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在广播电视里会听到民族问题,但是也许这个只是一个社会概念,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
美国最早宣布破译人类基因密码的塞莱拉公司负责人万特博士说,基因图谱并未显示‘种族’之间有何差异。我们都是10万年前从非洲的少数原始部落迁移和进化而来。人类只有一个种族。
大多数科学家开始相信,区别人类种族的那些标准实际上与生物学概念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他们说,区别不同种族最常用的特征,如皮肤和眼睛的颜色、鼻子的宽度等,是由相对而言极少数的基因控制。10万年时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片刻,在这短暂的人类进化史上,这些基因的变化是为了适应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例如,赤道地区的人皮肤黝黑,是为了减少紫外线辐射的伤害;而北方地区的人皮肤白皙,是为了在较弱阳光下人体能产生较多的维他命D。
纽约曼哈顿北区总医院院长佛理曼说:“如果你一定要问人的外表不同反映出多少基因组的差异,我的回答是:不到0.01%,这只占基因总图谱极小极小的一部分。”亚特兰大艾摩利大学医学院分子遗传学教授华莱士说:“不幸的是,人类特别关注外表细节的差异,夸大所谓‘种族’差别的意义,似乎我们整个社会的结构都建筑在视觉的基础上。”
科学家们认为,与极少量基因决定人的肤色和外表相反,人的智力、艺术天赋和社交能力等却由人类8万个基因中数千甚至数万个基因所决定,而且是以复杂而相互关联的方式起作用。科学家们还发现,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某方面基因的差别之大可达90%,而因生活地区不同而产生的基因差别只占10%。有些基因,例如控制免疫系统的基因,在人与人之间差别极大,可是这种差别与种族没有任何关系。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印度裔生物学博士安南德建议,在研究人种时,与其去考虑种族不同,不如从临床的角度去寻找某一种群体易染上何种疾病,例如印度人形成血栓的几率较高,这也许是因为印度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增加了引起心脏疾病的危险。所以,在考虑人种时,应从生物学的角度,全面考虑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而不是强调他属于哪个种族。
但也有少数生物学家对此持有异议。犹他大学人口遗传学家罗格斯就认为,种族划分是有意义的。他说:“我们也许相信种族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表面上,但差异确实存在。种族分类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迁移过程有很大帮助。”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5-23 22:01回复
    我直接一个1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同一民族只要两代人就可以融入对方的圈子里,这也是为什么白人建立的欧洲本土以外的移民国家几乎都只鼓励欧洲移民的原因,对其他移民只采取投资移民或者技术移民的政策只吸纳你们种群间的精英分子。因为同一种族,文化不同语言不同第二代只要通过学习就能融入这个圈子,文化语言都可以通过学习改变。但是人种不同很难融入对方的圈子里。就算一个日本人吧,来华第二代加入了中国国籍,第三代他自己不说没有那么多好事之徒去拔他祖宗来自哪里又有谁知道他来自日本呢?但是一个黑人移民外貌就与其他人种差异太大了,通婚几代人还是黑人的模样但从外貌就很难让不同人种难以把对方当成了同胞,从而引起了不必要的矛盾。


    IP属地:江苏4楼2021-08-08 13:03
    回复
      谬论,历史书上不一定对的,我们祖先来自东方而非来自非洲,历次考古事实证明我们祖先来自东方,请不要死读书,请不要无知颠倒黑白!!!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25 21:37
      收起回复
        自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3-27 2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