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吧 关注:1,057贴子:12,388

陈婤的位份不同于仁寿年间的【贵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陈公主的唯一记录
《陈书·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大业二年,隋炀帝以后主第六女女婤为贵人,绝爱幸,因召陈氏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由是并为守宰,遍于天下。
大业二年,隋炀帝以陈婤为贵人,贵人这个称号在隋朝只出现于仁寿二年之后。陈婤的这个贵人并不同于仁寿年间的贵人。


IP属地:江苏1楼2021-05-21 21:02回复
    首先看一下隋朝后宫位份的变化
    《隋书·卷三十六 列传第一》
    高祖思革前弊,大矫其违,唯皇后正位,傍无私宠,妇官称号,未详备焉。【开皇二年】,著内官之式,略依《周礼》,省灭其数。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工丝枲,视正七品。……
    初,文献皇后功参历试,外预朝政,内擅宫闱,怀嫉妒之心,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防其上逼。自嫔以下,置六十员。加又抑损服章,降其品秩。【至文献崩后】,始置贵人三员,增嫔至九员,世妇二十七员,御女八十一员。贵人等关掌宫闱之务,六尚已下,皆分隶焉。……
    炀帝时,后妃嫔御,无厘妇职,唯端容丽饰,陪从宴游而已。帝又参详典故,自制嘉名,著之于令。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品正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员,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员,品正第四,是为世妇。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总一百二十,以叙于宴寝。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已下。
    ------------------
    【开皇二年,著内官之式】而后【至文献崩后】即仁寿二年后后宫制度才又有了变动。既然隋文帝时期的后宫制度的制定及改动能具体到某一年份,那么如果大业时期的后宫制度也是大业二年或三年之后才改好的,为什么史官不提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隋炀帝登基后不久就改好了。为什么要脑补出大业二年以后


    IP属地:江苏2楼2021-05-21 21:16
    收起回复
      《隋书 卷十二 志第七 》:及【大业元年】,炀帝始诏吏部尚书牛弘、工部尚书宇文恺、兼内史侍郎虞世基、给事郎许善心、仪曹郎袁朗等,宪章古制,创造衣冠,自天子逮于胥皂,服章皆有等差……皇后服四等……皇太后服,同于后服……贵妃、德妃、淑妃,是为三妃,服褕翟之衣……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服阙翟之衣……婕妤,银缕织成兽头鞶囊,首饰花七钿,他如嫔服……美人、才人,服鞠衣……宝林,服展衣……承衣刀人、采女,皆服褖衣,无印绶……议既定,帝幸修文殿览之,乃令何稠、起部郎阎毗等造样上呈。【二年】总了,始班行焉,轩冕之盛,贯古今矣。【三年正月朔旦】,大陈文物
      ---------------------------------
      杨广大业元年就下诏令牛弘等创造衣冠,这其中也包括皇后妃嫔。所以在炀帝下诏之前必然是已经有了制定好的后妃等级。


      IP属地:江苏3楼2021-05-21 21:21
      回复
        《秦国故细人刀氏墓志铭并序》隋世爰自良家,采承朱邸,泽逾同列,荣冠后庭。【大业二年,蒙授才人】,以其动谐内则,言合敬仪,四年转授婕妤。宠匹昭阳,名高永巷。
        ----------------
        刀妙琏的出土墓志表明,她是隋炀帝的蕃邸旧人,大业二年被授予才人。而才人是大业年间才有的称号。结合隋书礼仪志中的记载,牛弘等创制衣冠,直到大业二年才完成。所以刀妙琏等后宫也才到大业二年才册封。


        IP属地:江苏4楼2021-05-21 21:32
        回复
          结合隋书后妃传及礼仪志的记载以及刀妙琏的墓志,可以知道陈婤大业二年为贵人绝不同于仁寿年间的贵人,陈婤的贵人显然有其它含义。


          IP属地:江苏5楼2021-05-21 21:34
          回复
            《陈书·卷七·列传第一》: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考览记书,参详故老,云:……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并复道交相往来。又有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并有宠,递代以游其上。以宫人有文学者袁大舍等为女学士。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
            《陈书·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大业二年,隋炀帝以后主第六女女婤为【贵人】,绝爱幸,因召陈氏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由是并为守宰,遍于天下。
            -------------------
            同样是在陈书中,作者用贵人指代陈叔宝的后妃,既然陈婤的贵人不可能是具体的后宫称号,那么它很可能和陈叔宝的诸贵人是一个含义。


            IP属地:江苏6楼2021-05-21 22:21
            回复
              唯一支持陈贵人这个说法的是一篇名为陈叔齐墓志铭实则为一本不知是哪个时代的叫做《籁纪》的书的序中的一句话。这篇所谓的墓志铭无碑石出土的信息,其墓志内容与隋朝同时期的墓志内容风格迥异,其中还有介绍《籁纪》这本书的内容,很明显是一篇后人伪作。
              除此之外墓志内容有多处史实错误:
              1 “乙丑岁王以陈贵人故召为尚书主客郎迁国子司业”。乙丑岁是大业元年,然而所有其它有出土碑文的陈宗室墓志及陈书记载都表明,陈宗室最早是在大业二年被授官的。
              2 “大业四年某月以疾卒于京师”。无论陈叔齐是尚书主客郎还是国子司业他的常住地都应是东都洛阳,而不是卒于京师。洛阳在隋朝被称为东京,东都。京师一直都是大兴的称呼。
              3 “以王丧葬于梁山之阳”。陈叔齐以隋朝官员的身份去世,竟然是以王丧下葬?对比一下其他陈宗室的葬地,梁山之阳是个什么鬼?
              再看一下这个所谓墓志的撰写人是谁【陈记室参军吴兴沈志道撰】。那么巧的是这个人竟然也在陈书中有记载
              《陈书·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七 儒林 沈不害》子志道,字崇基,少知名。解褐扬州主簿,寻兼文林著士,历安东【新蔡王记室参军】。祯明三年入隋。
              这种巧合总是让我想起来在某些不靠谱家谱中你只能找到史书中记载的人物,却少有对史书记载的补充
              序里出现的【陈贵人】是公主粉为保住陈婤的三妃头衔找到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不过鉴于这种明显的伪作,显然抓根稻草根本浮不起来嘛


              IP属地:江苏7楼2021-05-21 23:04
              收起回复
                所谓陈叔齐的墓志



                IP属地:江苏8楼2021-05-21 23:07
                回复



                  IP属地:江苏9楼2021-05-21 23:08
                  回复




                    IP属地:江苏10楼2021-05-21 23:09
                    回复
                      @小舞🐯 你觉得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05-26 22:14
                      收起回复
                        给陈婤刷存在感的这位作者喜欢用贵人泛指后妃,这种习惯可能是受《汉书》的影响
                        《汉书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王嘉字公仲,平陵人也。……后数月,日食,举直言,嘉复奏封事曰:……孝元皇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尝幸上林,【后宫冯贵人】从临兽圈,猛兽惊出,贵人前当之,元帝嘉美其义,赐钱五万。
                        《汉书 卷九十七下 外戚传第六十七下》孝元冯昭仪,平帝祖母也。元帝即位二年,以选入后宫。时父奉世为执金吾。昭仪始为长使,数月至美人,后五年就馆生男,拜为婕妤。……建昭中,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昭仪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婕妤对曰:“猛兽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元帝嗟叹,以此倍敬重焉。傅昭仪等皆惭。明年夏,冯婕妤男立为信都王,尊婕妤为昭仪。
                        ————————
                        汉元帝的冯昭仪,因为挡🐻事件出名。汉哀帝时期的王嘉在上表时称她为【后宫冯贵人】说明贵人在当时可以用于泛称后宫妃嫔,大概有点类似于明清喜欢用娘娘来泛指妃嫔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1-09-08 22:04
                        收起回复
                          《汉书 卷十成帝纪第十》定陵侯淳于长大逆不道,下狱死。廷尉孔光使持节赐【贵人许氏】药,饮药死。
                          ————————
                          这位贵人许氏是汉成帝的许废后,被废后应该没有什么具体的位份,但是名义上还是属于汉成帝的后宫成员,这里就用【贵人许氏】称呼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1-09-08 22:09
                          收起回复
                            《汉书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徙杜陵。商公武、武兄无故,皆以宣帝舅封。无故为平昌侯,武为乐昌侯。语在《外戚传》……
                            先是,皇太后尝诏问商女,欲以备后宫。时女病,商意亦难之,以病对,不入。及商以闺门事见考,自知为凤所中,惶怖,更欲内女为援,乃因新幸【李婕妤】家白见其女……
                            会日有蚀之,太中大夫蜀郡张匡,其人佞巧,上书愿对近臣陈日蚀咎。下朝者左将军丹等问匡,对曰:……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商言有固疾,后有耿定事,更诡道因【李贵人】家内女,执左道以乱政,诬罔悖大臣节,故应是而日蚀。
                            ———————
                            张匡的陈奏中称李婕妤为李贵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1-09-08 22:18
                            回复
                              《后汉书 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奉不过粟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
                              ——————————
                              或许正是因为在西汉中后期用【贵人】泛指妃嫔比较普遍,所以东汉简朴的后宫位份中就直接用这个词作为除皇后外唯一有爵秩的称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1-09-08 2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