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8吧 关注:125贴子:5,058
  • 12回复贴,共1

《太平洋》(The Pacific)专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想还是开个专帖在这里吧,反正咱们看这剧的也不少。


IP属地:上海1楼2010-03-19 21:14回复
    其实有关二战的电影,我一向喜欢欧洲题材多过太平洋题材。因为太平洋战场实在太惨烈,日军实在太bt。这也是比起《细红线》来,我更喜欢《拯救大兵瑞恩》的原因。
    所以我猜,最终我还是喜欢《兄弟连》多过《太平洋》。


    IP属地:上海3楼2010-03-19 21:19
    回复
      对了,影片里还有个士兵叫做J.P.摩根,不知道他和那个投行有没有什么关系。


      IP属地:上海4楼2010-03-19 21:28
      回复
        9,大家可以把影片拉到22:22,即美军登陆艇出发时的那一刻,注意看画面左后的那艘大船,这艘船名为George F. Elliott号,是一艘运输船,当时它运载了陆战1师1团2营(即主角Bob所在的那支部队)。大家可以看看我下面贴的那张Elliott号的历史照片,你是不是觉得影片里的这艘船居然和照片上的几乎一模一样?! 
        10,有人问为什么主角所在的登陆艇上岸时已经有美军登陆了。因为主角所在的是陆战1团,在其登陆前,当天9:38,陆战5团已经登陆了;陆战1团是在11:00登陆的,比兄弟部队晚了一个半小时,而且登陆点正好在陆战5团登陆点偏右。可见在这个细节上此片是绝对尊重史实。 
        11,关于那个丛林里美军发现的两具尸体,个人认为不是美军士兵的尸体,而是之前在瓜岛做侦察任务的海岸警卫哨(coastwatcher)。海岸警卫哨大多由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所罗门群岛的士兵、武装平民等组成,这批人装备有电台,深入敌后,为盟军提供情报。在太平洋战争中,这些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往往在日军调兵的同时,他们就将消息发给盟军;但同时他们也承受了极大的危险,一旦被日军俘虏,所遭受的绝对是比普通盟军士兵更残酷的刑罚。 
        12,关于那个误伤友军也是有历史记载的。由于美军缺乏战斗经验而且不熟悉环境,虽然日军并未采取行动,但是在美军阵地中却因为风吹草动爆发了多次枪击,无论陆战5团还是陆战1团均有多人遭误伤。 
        13,影片的33:55提到的Elliott,就是主角所在的陆战1团2营登陆前乘坐的运输船。而Turner是当时瓜岛战役中美海军的指挥官。Elliott是1942年8月8日,即瓜岛登陆后第二天沉没的,它沉没于下午一点,与当晚爆发的萨沃岛海战是两件独立的战斗。Elliott是遭遇空袭沉没的,而影片中美军说“Zero crashed into her midship”是指当时一架日军飞机(其实是一架鱼雷机并非零式机,但当时的美军可能不那么清楚)被击中后掉在了该船上引发大火,正是这场大火导致Elliott被迫被放弃,由美军自己凿沉。Elliott载着陆战1团的大量补给,所以主角所在部队会对此感到沮丧不已。 
        14,影片结尾出现了陆战7团,主角所在的部队向一名叫Chesty Puller的军官打招呼,这名Puller就是陆战7团1营的指挥官(巴斯龙也在这个营),一位传奇的陆战队军官。他一生获得过5次海军十字勋章,在美军陆战队中绝无仅有;在瓜岛战役中他即将带领陆战7团参加血腥的马坦尼考河战斗(9月23日-27日,陆7团登陆后第5天)和亨德森机场战斗。在马坦尼考河战斗中,美军中了日军埋伏,由于其机智果断,拯救了3个连的美军;在亨德森机场战斗中,Puller更是挫败了日军的疯狂攻击。在整个瓜岛战役中,身为营指挥官,他一共受伤三次,两次是狙击手,一次是弹片伤。 
        在第二集中,个人估计除了众所周知的亨德森机场战斗之外,可能还会有马坦尼考河战斗,让我们拭目以待。


        IP属地:上海6楼2010-03-19 21:41
        回复

            本来日军的从南面发起进攻的战略还是非常隐蔽的,美军对此毫无察觉;加上马塔尼考河一线的牵制兵力于10月22日、10月23日还发起了多次小规模攻击,更使美军坚信日军的主攻方向应该是阵地西线的马塔尼考河,甚至将原部署在阵地南面的陆战 7团2营调往阵地西面加强防御。但日军在很多细节上还是没有做好:
             首先是通信不到位,西线的日军打得火热,转移了美军的注意力,尤其是吸引了大量的美军炮兵,但此时南线日军却迟迟不发起攻击,等10月24日终于发起攻击时,美军炮兵的枪口早就调回来了,后来究其原因,是由于日军的无线电在夜间会产生亮光,日军为隐蔽,在夜间通常处于静默,等白天再通讯,这不就等于失去了先机嘛!如果与西线的牵制兵力配合不到家还能容忍的话,日军南线进攻部队自己内部都没协调好就更不能原谅了。攻击当日,日军南线部队分为左右两个分支,结果开打了,左边那支杀得天昏地暗,死伤惨重,右边那支却又按兵不动迟迟停滞不前,说是预防美军包抄,结果么就是被美军一一击溃。
             其次,日军的隐蔽工作还是不到家,本来美军对南线日军的集结毫不知情,但在10月24日当日,日军连续有三处暴露了自己的行踪,一是有日军军官大摇大摆地在美军战线前用望远镜查看美军阵地,让美军哨兵发现;二是有少数日军当天在树林里用明火烧煮食品,让美军发现了炊烟;三是在向美军防线推进时竟然没有发现隐蔽在密林中的美军观察哨(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46人观察哨),让美军提前知晓了日军的动向。更要命的是当天晚上还下了场大雨(影片中有体现),将日军的进攻推迟了好几个小时,却反而给美军充足的准备时间,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军及时将炮兵部署到位。
             其三,日军的补给和火力太过欠缺。日军南线攻击部队从马塔尼考河前往美军阵地南面,这条路虽然只有24公里,但极其难走,以作风顽强著称的日军竟然走了整整一个星期才总算抵达目的地,沿途抛弃了大量武器装备不说,最后走到目的地的人都早就饿得半死,连走路的气力都差不多没了,加上攻击前又被一场大雨打乱了编制,真正进攻时日军可谓是强弩之末。
             至于有人问为什么日军还是搞这种“自杀”攻击,个人认为主要是日军还没有认清局势。先前的一木支队全灭,日军认为是兵力太少;第二次川口支队虽然失败,但是差一点就得手了,让日军认为还是兵力因素;因此这第三次,日军还是没有真正认清局势,还是按部就班就上了,而且还是饿得半死、没有重武器支援的饿殍!怎能不败?
            9,影片中主要塑造了荣誉勋章获得者约翰-巴斯隆的英雄事迹,他也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荣誉勋章的陆战队步兵(有趣的是巴斯隆是一名意大利后裔,他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可比他的意大利同胞们强太多了)。不过历史上扛住7000名日军进攻的可绝非是靠巴斯隆一个人或者他所在的陆战7团1营。事实上10月24日当晚陆战1师的炮兵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一晚上仅75毫米和105毫米炮弹就发射了约8000枚之多!很多日军还没见美军阵地是啥样子就被炸翻,甚至有整个中队的日军被美军炮弹覆盖而几乎全灭的情况发生。而除了炮兵支持,美军的工事也修筑得相当严密,地雷、铁丝网、金属箔在美军阵地前密布,阵地前数十米内的杂草树木全部夷平,空地外都用机丨枪、迫击炮、37毫米炮校准,再远些75毫米、105毫米炮伺候,到了白天再用飞机对日军集结地轰炸扫射,这都是美军针对先前东南亚作战的教训而总结出来对付日军的渗透和冲锋的对策,你日军就是有上天的本事,也难突破如此防守的美军阵线。而且当晚除了陆战7团1营的守军外,2号防区的美军164步兵团也对陆战队员提供了火力支援。于是乎,几乎没有重武器的7000名饿得半死的日军轻步兵,还能怎么打?躲在后面,美军各式火炮打过来;冲到前面,一片光秃秃的空地,机丨枪步丨枪伺候,那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冲争取能进入美军阵地与美军展开近战;但真有机会和美军肉搏了,已经饿得半死筋疲力尽的日军饿殍又能打得过以逸待劳的美军么?于是乎机场争夺战的结果也就这么注定了,日军猛攻三日无果,损失约3000,而美军伤亡只有300人。
            10,影片结尾陆战1师开始撤出瓜岛,片中莱基的战友戴着顶圣诞帽,这是对的,因为莱基所在的陆战1团是1942年12月22日圣诞节前夕撤出瓜岛的;而巴斯隆所在的陆战7团则于1943年1月5日撤出瓜岛。他们将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做休整,以迎战下一场战役。


          IP属地:上海9楼2010-03-24 10:10
          回复
            昨天看完第二集了,比第一集好看,Robert Leckie和John Basilone双视角,抢补给那段很搞笑,Basilone同学很神勇。


            IP属地:上海10楼2010-03-31 10:40
            回复
              推荐一个帖子《血战太平洋之真实历史》,结合《太平洋》剧集谈相关历史,图文并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围观之。上周看到的,忘了在这边贴地址了:
              http://www.ccthere.com/alist/2781120


              IP属地:上海11楼2010-03-31 10:41
              回复
                下全了,但还没有看,不知怎么远没有当初兄弟连那样的动力去看


                IP属地:上海12楼2011-03-25 14:53
                回复
                  我也是,只看了3集就搁着了,啥时候有空再继续。


                  IP属地:上海13楼2011-03-25 21:34
                  回复
                    原来笛子这部戏还未全看完啊,我是都看完了的.
                    只能说还可以,远远比不上看<兄弟连>的感觉,不知为什么?难道说敌人是日本,会影响兴趣?
                    但是人家这片头做的,着实不错.


                    14楼2011-03-27 20:29
                    回复
                      我一向对欧洲战场的兴趣大过对太平洋战场,我觉得和敌人很有关系。


                      IP属地:上海15楼2011-03-28 14:56
                      回复
                        我还么看


                        IP属地:山东16楼2011-10-18 10:35
                        回复
                          +1


                          17楼2011-11-28 14: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