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队吧 关注:795,150贴子:6,478,835

【转】德意志不停息-伪九、三中卫、群插、小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说结论:本届欧洲杯个人依然不看好德国队的前景,即使抛开死亡之组的因素。但危难期间德国队如何最大化手牌资源,确实很值得一看。
关键人员:克罗斯、格纳布里、埃姆雷-詹、鲍库、哈弗茨
德国队自俄罗斯世界杯过后,结构性方面的一些改变我认为主要有两处:一是前场容纳了真正的边锋格纳布里以及萨内,二是后场开始变阵三中卫。后者的话说是变阵其实也并不大严谨,因为过去很多年的时间(勒夫在任)都触及过很多三中卫的东西,比如博阿滕、弗雷德里希、赫韦德斯这些落在边路的中后卫,比如被范加尔改造后的小猪所扮演的自由人,从后场体系上来看,德国搭建的其实倒是一直不错。不过这一切终结于18年,准确说,是彻底终结于18年。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中锋不行了。
我算得上戈麦斯半个人迷了,所以不存在黑。16年欧洲杯算得戈麦斯在一流水准的最后延续,一是残存身体素质,二是意识上在四年蛰伏后完成升华,打意大利那个做球可能当时很多球迷内心都是很吃惊的状态。但同场出现的那次伤病却导致了戈麦斯竞技水准再次出现了档次性下滑,同时,大概也是德国队当届赛事甚至未来几年命运的一次转折。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04-04 23:36回复
    中锋为什么对于德国队重要?这并不是刻舟求剑地去延续传统,去抓住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狗屁底蕴。德国人整体身体特点上大致就是协调性好一些的英国人,素质上,德国本土球员很好地结合了体格和跑动这两个不易平衡的素质,因此大量边中轮转、中前卫绕边这是德国教练看家本事,克洛普手下的18张伯伦之前提到过。
    (实际上,最先把张伯伦改造为中前卫的是教授,虽然并非德国人,但年轻时深受德国足球的熏陶。)
    那么,比你能跑的没你壮,比你壮的没你能跑,同时加上德国人的纪律性和严谨,也就是巨量消耗中保持动作不变形和冷静思考的能力,德国很多对手极易在这种巨量消耗中崩溃。但你想让对手在消耗中崩溃,首先你得保证自己不能被消耗率先拖垮。
    因此,能在中路对抗吸收压力的中锋支点对德式打法格外重要(你能吸收压力,队友就能跑的更有效率,也就是打到点上)。老穆勒威名赫赫,进球数据惊为天人,但当时德国头牌毫无疑问是后场的贝皇,为何?贝皇自身大幅超越位置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事实是,老穆勒没支点能力,体格和拉出来做动作的能力都不够,不足以撑起体系。
    中锋是维系这种打法的基础,但不是唯一。体格结合跑动,意味着大量的冲击禁区和支援边路,上去的人多了,托底这个东西就格外重要,群插打法不可能所有人一股脑全上去,队友上去的时候,你作为后备力量,就需要能在中场稳定倒几下。因此,想一下,德国前场的非中锋球员,或者说“群插成员”,是不是大都具备中场属性。施耐德、罗伊斯、博罗夫斯基、穆勒、哈弗茨、许尔勒、德拉克斯勒、波多尔斯基,甚至赫克托、基米希、拉姆这些常打后腰的边卫(赫克托在科隆常年踢左后腰),数不胜数。能举出来反例吗?不光能,而且太容易了,萨内就是,所以18年不带他。为何?维系群插打法的中锋不过硬了,那么就更得强调“托底”这个概念。之前不止一次强调过D席在曼城的作用,他不仅是曼城多年来的绝对老大哥,也是萨内在1718赛季顶级表现的强力助推。萨内显然是有实力的,这并不是贬低萨内,但萨内一不会踢前锋,二缺乏中场属性,即使作为边路的强力牵制,他在缺乏D席式队友的情况下实际上也是很难独当一面的。18年顶替萨内的是谁?布兰特,又是一个中场。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04-04 23:39
    回复
      除却充盈的中场属性之外,绝对过硬的技术核心显然也很重要,因为“群插成员”不可能专注保证中场稳定性,质和量是需要协调的。德国队负责“质”的是谁?托尼-克罗斯。TK问题很多,不需要赘述,但其技术能力之精湛、球路包容之广(长短、快慢结合)、格局之大实属当世塔尖水准,是群插打法的强力支撑。有一点需要讲清楚,TK确实算不得盘控大师,论盘控,他明显不如老搭档莫德里奇。虽然盘控素质是我衡量中场的重要标准,但我必须要强调的是,盘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什么?保证球队健康合理运转。【中场】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参与两头攻防的硬实力,那么你就需要让做这件事的人舒服,或者说,格外强调中场属性。11人大场和5人制截然不同,最显著的不同:空间。因为空间大,而且你场上11个球员不可能保证人人都是能够吸收压力、制造空间的强点,因此善于利用空间的球员并非一定是吸血队友的毒瘤。传球好和传球脚法好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缺乏两头硬实力的传球手不想当毒瘤,那就麻烦在任何比赛强度下都能保证传球质量。另外,传球质量并不等于传球精度,因为脚下缺乏过硬调整能力,而无法做出最佳传球选择、但精准传出、并未失误的,这并不叫传球质量。我知道有些人心里会迸发一个想法,比如“谁规定了中场一定得身体灵活了”,没错,没人规定,也并非不成文的规定,但你首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在两头carry的硬实力(前锋属性、中卫属性),没有的话能不能保证在高强度比赛仍然传球好,都不能的话那就拜拜。TK就缺乏两头硬实力,身体就不灵活,速度也不快,但高压下停、转、出极其顺畅且快速,身体不会做出丝毫的多余动作,双足都能给出弧度力度准度俱佳的传球,这本身也是建立在肌肉优秀稳固性作用之上,也叫身体天赋。意识上懂得迂回,懂得节奏,不会让自己神仙传球进集锦的同时把队友累吐血。这就叫真正的【中场】。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04-04 23:40
      回复
        所以,现在综合回看一下,14德国为什么夺冠了:
        一、克洛泽老而弥坚,高位做球撑起群插打法是基础,这是高位的中锋带动。
        二、格策、许尔勒、穆勒、某无名中场、赫迪拉、拉姆等均具备中场属性来维持平衡,全队充盈的中场元素也让德国经济实惠地苟过小组赛进而得以在淘汰赛祭出最强阵死拼(甭管是不是勒夫主观意愿,客观上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克洛泽从小组赛就打主力对于36岁高龄来说显然不现实)。
        三、技术层面巅峰克罗斯坐镇中场保证秩序和节奏,拉姆在侧翼的小球能力填补了克罗斯的灵活性、润滑局部,且不坑防守(又是小球技术员的典例)。“克拉组合”,这是技术层面的双核。排除掉某无名中场和政治因素无关,我就说一句,他巅峰能力极强,但生涯任何阶段都不是前腰。
        四、1314赛季克罗斯+小猪双后腰组合被皇马五仁,被认为是中场拦截不力,但再往前倒两年的欧冠决赛同样是这对组合,却相反出现了大优局面拿不下切尔西的进攻问题。本质上,这是【攻防一体】的一面镜子,体现出的仍然是对于后腰的理解问题,正如马丁内斯巅峰期被冠以第一后腰的美名,赫迪拉多年被喷无脑前插防守不到位,实际上都是舆论无视了他们作为【压力释放点】、而非兜底后腰的本质。通俗来说,拜仁面对皇马丢五个听起来很耻辱,但你两回合面对皇马进攻端完全没有办法凿开空当这才是更应该反思的问题,进攻无力(或者说施加给对手的压力不够)因此影响防守,这就叫压力倒灌;世界杯决赛赫迪拉缺阵德国迟迟不开花,欧洲杯打意大利佩莱无力后(16意大利推进核心)德国无法乘势杀**赛,同样的道理,都是缺乏了前插中场提供的额外压制力,尤其对于36岁的克洛泽、缺乏绝对竞技素质的穆勒而言。而14德国最强阵的中场组合,完备包含了沉防线的自由人(或者说真后腰)、组织能力过硬的中场核心、释放压力的前插中场。
        五、实力上,巅峰胡梅尔斯、博阿滕撑起后场;体系上,两边卫拉姆或赫韦德斯一旦助攻上去,博阿滕具备右后卫属性,胡梅尔斯具备左后卫属性,小猪还有半中卫的体格,可以充当自由人沉入防线,变化之中始终能够保持四人完备防线。如此完备的后场结构实际上是当今很多德国教练难以触及的。
        六、德国可以拖到替补球员上场完成绝杀,家底确实够厚。格策的天赋有目共睹不必多言,但我想吹的是另一位替补,许尔勒。同样是边锋,同样是结合了身高和速度(一个183一个184),许尔勒天赋来说未必及得萨内,但不但能稳定参与传导,还能直接反插突前踢前锋,决赛上半时就替换克拉默上场,几乎等同于首发。世界杯决赛加时强突助攻,这绝不是昙花一现解释得了的,行进间传球、加时赛强突、动作流畅不卡顿,这是身体素质+技术能力的体现,是硬实力的体现。1314赛季切尔西逆转大巴黎,上半时替换阿扎尔出场同样起到辅佐埃托奥、加持前场压制力的作用,是逆转的关键棋子。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4-04 23:41
        回复
          所以德国足球传统的完备结构可以大致概括一下:
          中锋支点——边中轮转——后场自由人
          那么现在就可以顺势理一下,14年之后,德国发生了什么。
          16年欧洲杯,整体架构上看大多变化不大,戈麦斯还有油而且战斗欲望强烈,更重要的是学会做球了,因此中锋这一块德国底子还在;胡梅尔斯和博阿滕状态保持得也很好,后场实力上也能撑住;但后场体系上,小猪和赫韦德斯淡出,相应替换的两人可以对应为德拉克斯勒和赫克托,等于是球队削减了中卫属性而进一步增加了中场属性。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小猪的状态下滑难以胜任主力且无同类接班是其一,其二是,拉姆退出国家队后,提供的小球价值不再(因此更加强调全队中场元素维系平衡),很大程度上是对TK的伤害,影响了皮球运转的灵活,某种意义上,这等于加剧了两头强点的对抗消耗。一届欧洲杯,戈麦斯、赫迪拉、博阿滕一条对抗中轴全部因伤倒下,这绝非偶然。谁的责任?各位可以深究。
          并非故弄玄虚,只是我不想提这个人的名字。
          但话说回来,没有拉姆,TK在欧洲杯不但没有崩,反而控场控的很好,也确实体现出其巅峰能力的过硬。
          再往后理一下。如果说16年欧洲杯的问题属于暗流涌动,那么18年在俄罗斯就是综合问题的大爆发。戈麦斯燃油殆尽,穆勒丢了协调性,胡梅尔斯脚踝已废,博阿滕爆发力不再,克罗斯身体控制力大幅跳水,小猪彻底退出国家队。这意味着什么?
          没有中锋提供一线压制力,群插就得变本加厉,因此融入不了群插体系的萨内连替补机会都没得到,很显然,中锋的无力已经让勒夫失去安全感;
          中场核心克罗斯伤后逐渐镇不住场,身侧还没有分担压力的莫德里奇、拉姆,于是中场运转变得危机频出,曾经秩序井然的群插进攻变成乱枪打鸟;
          后场实力不再、层次不再、新人难堪大用;
          危机下,勒夫昏招频出,尤其是走群插极端的同时,对平衡理解的不到位。可以理解,但很难原谅。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04-04 23:42
          回复
            中锋不力这并非德国队后克洛泽-戈麦斯时代的特例,而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俱乐部低强度比赛让维尔纳们刷出大把数据,上了大场合无法直接带动进攻、压力倒灌后场,最终背锅的还是后卫,虽然当今后卫同样弱,不过终究前锋要有前锋的担当。
            俄罗斯世界杯之后,勒夫重新捡起了三中卫。实际上,这同样不是个例。之前就说过,双边卫助攻、高位压迫、缺后场建设被爆切肋部致死之后,下一步,后场盲目三中卫堆人堵空间这是很自然的一个流程,是当下很多球队的一个普遍趋势,或者说,343已经成为了433的一个变种。但当下普遍以不被过作为中卫荣耀的思潮下,你后卫顶不出来制造层次,顶出来的被骂的狗血喷头,阵型重心堕后还不重视高位带动,把前锋回撤“避难”当做能力加成,这仍然是现代足球换汤不换药的另一面而已。具体来说,从433到343,无非把一个中场换成中后卫,削减了中场元素之后,前锋得不到身后技术支持,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以“中后场出球不行”为由隐身,实则暴露自己无法高位带动的本质。换言之,艺术后腰/出球中卫和“避难型”前锋本身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前锋无法高位带动,于是中后场堆积出球人,进而坑防守。兽腰为何不流行了?说白了,前锋变弱了。“那不扯淡吗,一个个神锋数据多么豪华,数据不会说谎”,中后场堆积出球点打开线路、两翼疯狂打开宽度为前锋拉空间,刷出来数据有什么稀奇的?掏空中后场、牺牲防守换来的前锋数据,那有什么值得吹嘘的?
            所以说,前锋你真想证明自己,那就证明一下自己驾驭窄阵型的能力,证明自己在身处完备低位防守体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带动球队,这才叫牛叉;反之,你名义上的巅峰再长,也不过是温室里的花朵而已。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4-04 23:43
            回复
              因此,世界杯过后德国第一阶段的三中卫试验以失败告终,基本道理讲得很清楚,具体过程不用描述了。
              有第一阶段,就有第二阶段,转折点在哪呢?我认为是1819赛季尤文和马竞的次回合比赛,那场埃姆雷-詹的作用之前在文章里讲过,又是一个沉肋的中场。曾几何时,我是在心里把他当作小猪接班人去期待的,不过仔细看过就会发现路数完全不同,在利物浦时而“能哥”时而“惨哥”的落差本质上体现出的是詹不具备稳定的后腰技术和意识,哪怕相比看起来不是技术流的异父异母“兄弟”赫迪拉,詹的技术能力也相去甚远。但落到防线,以中卫的标准去看,那他的脚下足以秒杀大多中卫了,同时体格和爆发力保证了后场对抗,带球能力和后上保证了压力的释放(因为他不是中卫所以终归不能蹲坑)。没记错的话,勒夫在19年下半年的一场欧预赛里效仿了阿莱格里的这一手,并沿用至今。
              纯粹的三中卫影响推进,纯粹的四后卫肋部太空,所以本质不是阵型,而是球员能干什么。之前提到过后场球员“横纵错落发挥”的重要性,本质是什么?是对球员的全面性提出了要求:堆中卫而不影响边路进攻,意味着有中卫同时具备边路属性;四后卫而不影响肋部防守,意味着中场有人具备中卫属性;三中卫而不影响外围人数,意味着有过硬中卫能够上顶支援。同理,埃姆雷-詹踢中卫能提供对抗而不坑出球还能插上,这就是牛叉,至少是真正有用的点;德国人历来整体高大而又不失跑动能力,这也是牛叉。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4-04 23:44
              回复
                足球高层次的地方无外乎平衡那些不可平衡。
                如果要问现在的德国个人实力上谁是头牌,我会毫不迟疑地说出:格纳布里。这几个赛季的表现就不用说了,能力上,格纳布里速度、频率、爆发力俱佳,长距离奔袭核心不崩,技术扎实,拉到低位能带球推进,左右路都能适应,双足都能处理球,变相极其干脆,射术也极佳,硬实力来说,格纳布里是当今同位置的前几水准。但特点上,格纳布里同样缺乏中场属性,球风自我了些不是带动队友的路数。游戏里我会把格纳布里放在侧翼提供灵活性,但现实显然不太可能。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格纳布里实力强,萨内也逐渐被重视,拜仁的边锋流打法也在去年大获成功,德国是否能够效仿呢?
                能效仿的话,就不会有0:6了!
                一、拜仁的边锋群不是一般的厚实。除了名义上的几个边锋之外,前腰穆勒具备边锋属性,边后卫阿方索-戴维斯根本就是正八经边锋改的位置,中卫阿拉巴也是边后卫出身,所以拜仁甚至基本可以摆出四个等效边锋,好处讲过无数次,极强的低位推进力掩盖后场中轴问题;
                二、边锋低位带球推之外,拜仁拥有极其完备的推进手段,高位有正牌中锋莱万,中圈有能转身的蒂亚戈(上赛季),而且整体速度点多能冲纵深。不但推进手段完备,而且互相补充:小球解压降低强点消耗、边中互相拉开空间。
                那么德国边锋质、量远逊之外,缺中锋、缺能转身的中场实际上都是更致命的问题。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4-04 23:46
                回复
                  那么德国队怎么打?
                  我认为,德国队推进力远不如拜仁过硬的情况下,也就是无法从战略高度保护防守的情况下,那就要真正重视后场的搭建。德国中卫人员里,除了沉下来制造层次的埃姆雷-詹之外,聚勒大致是最强的点。虽然身形笨重,但协调性很好,能控制重心,脚步柔和,具备右后卫属性,这意味着聚勒可以拉出去防而不会如很多高大肉盾一般缩禁区。而第三人的补位人选,吕迪格相对好些,他协调性远不如聚勒,拉出去没法看,但高大有启动速度,意味着特点上能够对上居中中卫的速度。
                  中后场结构除防守之外,支配球也很重要。尤其要考虑到德国没中锋、高位带动作用有限的情况,就更需要重视低位的用球和推进。因此,克罗斯即使大幅下滑,也仍然是德国队的灵魂人物,阵中技术能力最过硬的点,同时因为中锋的缺失,德国对于插上这一元素的需求不需多言,进一步凸显过硬中场核心的重要性。克罗斯长短结合控场,那么德国队的莫德里奇呢?或者说拉姆接班人呢?这个问题搁在两年前无解,只能看着太子爷吸血,但当下德国出了鲍库,速度爆发之外,控球转身非常流畅扎实,而且不是边路耍球员,具备实实在在能够内收衔接的中场属性,实际上他在俱乐部很多比赛踢的就是落到低位的前卫,因为他还能防守。这意味着不管是边翼卫、边后卫、边前卫、中前卫、边锋,鲍库都能够自如驾驭,是德国队难得的一笔新生财富。但勒夫有没有魄力拿下太子爷,这又是很头疼的问题。两头实力型球员靠得住,太子爷就能被很好地保护掩盖;一条对抗中轴倒下之后,没人罩住,太子爷就分分钟后场送礼,往事殷鉴在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4-04 23:47
                  回复
                    另外,萨内这个点仍然是很矛盾的,现阶段,萨内身上仍然存在很多过去的问题,比如右脚不会配合控球,带球步点理得不够顺,过人套路上相对单一,统统可以归纳为【D席依赖症】。那么在当下德国后场孱弱的情况下,是很难有多余的人手去横向支援萨内的。这种情况下,萨内恐怕仍然会陷入无法内收控球、无法低位带球推、意识上尚未转型无法踢前锋、边路爆无人策应的境地,既然如此,个人认为倒不如替补的好,他的冲击力替补上场肯定是有大用的。
                    哈弗茨去英超容易掉进染缸,但国家队不同。绝对硬实力上来说,哈弗茨未必算得强点,但过去在勒沃库森、近三场世预赛哈弗茨在伪九位置上都拿出了出色的表现。伪九打法是很危险的,尤其对于后场脆的球队来说,但有侧翼强点压阵则有些许不同。世界杯上德布劳内伪九踢法获得成功,那是因为侧翼有阿扎尔的控球和卢卡库的错位优势拉开空间,身后还有费莱尼的后上体格,名义上是无锋伪九,实际上四人都多少具备前锋属性;在勒沃库森哈弗茨踢伪九,那是因为侧翼有贝利这个小型对抗点以及迪亚比的支配球;德国阵中则有个人能力过硬的边锋格纳布里牵制一侧,且特点上和哈弗茨互补。我认为,伪九打法的核心在于,后场能否托得住,边路有没有真强人,以及伪九本身不是真前锋、缺乏前端压制力的情况下,能不能有其它手段反哺队友,亦或是以中场实力行前锋思维一味吸血队友,这是最本质的区别。很显然,哈弗茨有体格又有上佳基本功和走位,能够大幅支援、润滑后插上队友,是个很好的选择。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4-04 23:48
                    回复
                      涉及到后上,这才是真正的一个棘手问题。德国队没中锋,但大多球队也都没。而赫迪拉退队之后,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游,德国队在后上这一块始终问题很大。主要的两个前插点,一个没身体一个没技术,格雷茨卡和京多安合体才真正算得一个顶级前插中场,但很显然,德国的后场结构根本无法养得起两位前插中场。但德国的确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相较之下,格雷茨卡终究有体格和覆盖来前后贡献,但位置摆放很敏感。他技术上绝对不能站中,但年轻能跑有高度,未必不能作为侧翼兼顾防守的高点。
                      中锋位前锋属性不足、边路有推进强点,中圈有发牌人,边中卫有力量,前场侧翼有高点,似乎曾经有一只俱乐部就是这样的结构。谁呢?17尤文
                      伊瓜因——哈弗茨
                      曼朱基奇——格雷茨卡
                      夸德拉多——格纳布里
                      皮亚尼奇——克罗斯
                      桑德罗——埃姆雷-詹
                      阿尔维斯——鲍库
                      但17尤文推进强侧即便强如曼朱基奇+桑德罗也终究被两头真实实力在决赛拖垮一泻千里,何况实力远逊的德国队呢。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04-04 23:50
                      回复
                        所以德国队欧洲杯前景终究是很难被看好的,但涉及到伪九带动后插上、偏置力量点呼应异侧控球、以及过硬强点镇场子,这些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1-04-04 23:51
                        回复
                          字太多,不看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4-05 00:13
                          回复
                            我跟楼上一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4-05 00:13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04-05 00: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