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圣光献皇后吧 关注:22贴子:405
  • 8回复贴,共1

《宋史》中的曹皇后和曹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史卷九 本紀第九 仁宗一
(天聖)八年春正月甲戌,曹瑋卒。辛巳,作會聖宮于西京永安縣。
宋史卷十 本紀第十 仁宗二
景祐元年
 九月壬辰,百官請隻日御前殿,如先帝故事,詔可。丁酉,帝康復,御正殿,復常膳。甲辰,詔立皇后曹氏。丙午,熒惑犯南斗。
  冬十月庚申,罷淮南、江、浙、荊湖制置發運使,詔淮南轉運兼發運事。乙亥,作郊廟景安、興安、祐安之曲。
  十一月己丑,冊曹氏為皇后。癸丑,作大安之曲以饗聖祖。


IP属地:河南1楼2021-03-30 17:16回复
    庆历二年
     五月辛亥,錄繫囚。壬子,減皇后及宗室婦郊賜之半。甲寅,詔三館臣僚上封事及聽請對。丙辰,詔醫官毋得換右職。戊午,建大名府為北京。降河北州軍繫囚罪一等,杖、笞以下釋之。乙丑,罷左藏庫月進錢。戊辰,禁銷金為服飾。是月,契丹集兵幽州,聲言來侵,河北、京東皆為邊備。
    皇祐二年
    閏十一月己未,詔后妃之家毋得除二府職任。丙寅,秀州地震,有聲如雷。丁卯,詔中書門下省、兩制及太常官詳定太樂。河北水,詔蠲民租,出內藏錢四十萬緡、絹四十萬匹付本路,使措置是歲芻糧。
    嘉祐八年
     三月戊申,龐籍薨。癸亥,御內東門幄殿,優賜諸軍緡錢。甲子,御延和殿,賜進士、諸科及第同出身三百四十一人。辛未,帝崩于福寧殿,遺制皇子即皇帝位,皇后為皇太后,喪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務從儉約。謚曰神文聖武明孝皇帝,廟號仁宗。十月甲午,葬永昭陵。


    IP属地:河南2楼2021-03-30 17:45
    回复
      宋史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英宗
      英宗體乾應曆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諱曙,濮安懿王允讓第十三子,母曰仙遊縣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於宣平坊第。初,王夢兩龍與日並墮,以衣承之。及帝生,赤光滿室,或見黃龍游光中。四歲,仁宗養於內。寶元二年,豫王生,乃歸濮邸。
      嘉祐八年,仁宗崩。夏四月壬申朔,皇后傳遺詔,命帝嗣皇帝位。百官入,哭盡哀。韓琦宣遺制。帝御東楹見百官。癸酉,大赦,賜百官爵一等,優賞諸軍,如乾興故事。遣王道恭告哀于契丹。帝欲亮陰三年,命韓琦攝冢宰,宰臣不可,乃止。乙亥,帝不豫。遣韓贄等告即位于契丹。丙子,尊皇后曰皇太后。己卯,詔請皇太后同聽政。壬午,皇太后御小殿垂簾,宰臣覆奏事。乙酉,作受命寶。丁亥,以皇子右千牛衞將軍仲鍼為安州觀察使、光國公。
      治平元年
        五月己亥,濬二股河。戊申,皇太后還政。庚戌,初日御前後殿。壬子,詔:「皇太后稱聖旨,出入儀衞如章獻太后故事。其有所須,內侍錄聖旨付有司,覆奏即行。」丙辰,上皇太后宮殿名曰慈壽。己未,熒惑犯太微上將。壬戌,以病愈,命宰臣謝天地、宗廟、社稷及宮觀。
      治平二年
        十一月庚午,朝饗景靈宮。辛未,饗太廟。壬申,有事南郊,大赦。上皇太后冊。冊皇后。以齊州為興德軍節度。辛巳,加恩百官。
        三年春正月丙辰朔,契丹遣使耶律仲達等來賀正旦。戊午,契丹遣使蕭惟輔等來賀壽聖節。丙寅,幸降聖院,謁神御殿。癸酉,契丹改國號為遼。己卯,溫州火,燒民屋萬四千間,死者五千人。丁丑,皇太后下書中書門下:「封濮安懿王宜如前代故事,王夫人王氏、韓氏、任氏,皇帝可稱親。尊濮安懿王為皇,夫人為后。」詔遵慈訓;以塋為園,置守衞吏,即園立廟,俾王子孫主祠事,如皇太后旨。辛巳,詔臣民避濮安懿王諱,以王子宗懿為濮國公。壬午,黜御史呂誨、范純仁、呂大防。


      IP属地:河南3楼2021-03-30 17:53
      回复
        宋史卷十四 本紀第十四 神宗一
        神宗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諱頊,英宗長子,母曰宣仁聖烈皇后高氏。慶曆八年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宮,祥光照室,羣鼠吐五色氣成雲。八月,賜名仲鍼。授率府副率,三遷至右千牛衞將軍。嘉祐八年,侍英宗入居慶寧宮,嘗夢神人捧之登天。英宗即位,授安州觀察使,封安國公。是年五月壬戌,受經于東宮。
         治平四年正月丁巳,英廟崩,帝即皇帝位。戊午,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遣馮行己告哀于遼。己未,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命宰相韓琦為山陵使。辛酉,遣孫坦等告即位于遼。以大行皇帝詔賜夏國主及西蕃唃厮囉。丙寅,羣臣表三上,始御迎陽門幄殿聽政。內醫侍先帝疾者,皆坐不謹貶之。詔東平郡王允弼、襄陽郡王允良朝朔望。以吳奎終喪,復授樞密副使。戊辰,以韓琦守司空兼侍中;曾公亮行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進封英國公;文彥博行尚書左僕射、檢校司徒兼中書令;富弼改武寧軍節度使,進封鄭國公;曹佾改昭慶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張昪改河陽三城節度使;宗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集慶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歐陽脩、趙槩並加尚書左丞,仍參知政事;陳升之為戶部侍郎;呂公弼為刑部侍郎;允弼、允良並加守太保;弟東陽郡王顥進封昌王,鄠國公頵進封樂安郡王。羣臣進秩有差。
          二月乙酉,初御紫宸殿。立向氏為皇后。丁亥,詔入內內侍省、皇城司合覆奏事並執條覆奏。戊子,進封交阯郡王李日尊為南平王。加邈川首領董氊檢校太保。詔山陵所須,應委三司、轉運司計置,毋輒擾民。詔提舉醫官院試堪診御脈者六人。庚寅,以四月十日為同天節。辛卯,白虹貫日。壬辰,詔公主下嫁者行見舅姑禮。甲辰,西蕃首領拽羅鉢、鳩令結二人誘蕃部三百餘帳投夏國,捕獲,斬之以徇。
          三月壬子,曹佾加檢校太尉兼侍中。賜禮部進士及第、出身四百六十一人。甲寅,陝西宣撫使郭逵討蕃部党令征等,平之。賜昌王顥公使錢歲萬緡,半給之。丙辰,昌王顥、樂安郡王頵乞解官行服,不許。癸亥,詔入內內侍省官已經壽聖節任子者,同天節權罷奏薦。壬申,歐陽脩罷知亳州。癸酉,吳奎參知政事。乙亥,允良薨。
         


        IP属地:河南4楼2021-03-30 18:05
        回复
          宋史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
          元豐元年春正月乙卯,以王安石為尚書左僕射、舒國公、集禧觀使。戊午,命詳定郊廟禮儀。詔減陳留捧日、天武等軍剩員。庚申,御宣德門,召從臣觀燈。乙丑,以太皇太后疾,驛召天下醫者。
          元丰二年
           冬十月丙申,西南石蕃來貢。癸卯,置籍田令。詔立水居船戶,五戶至十戶為一甲。戊申,交阯歸所掠民,詔以順州賜之。己酉,太皇太后疾,上不視事。庚戌,罷朝謁景靈宮,命輔臣禱于天地、宗廟、社稷。減天下囚死罪一等,流以下釋之。乙卯,太皇太后崩。戊午,詔易太皇太后園陵曰山陵。辛酉,以羣臣七上表,始聽政。命王珪為山陵使。
          宋史卷十六 本紀第十六 神宗三
            三年春正月乙丑朔,以大行太皇太后在殯,不視朝。癸酉,陞許州為潁昌府。丙子,降潁昌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戊寅,上太皇太后謚曰慈聖光獻。戊子,詔審刑院、邢部斷議官失入者,歲具數罰之。己丑,高麗國遣使來貢。白虹貫日。辛卯,于闐國大首領阿令顛顙溫等來貢。癸巳,白虹貫日。
          二月丙午,以翰林學士章惇參知政事。丙辰,始御崇政殿視朝。丁巳,命輔臣禱雨。
            三月乙丑,工部侍郎同平章事吳充罷為觀文殿大學士、西太一宮使。癸酉,葬慈聖光獻皇后于永昭陵。丙子,南丹州入貢,以刺史印賜之。乙酉,祔慈聖光獻皇后神主于太廟。戊子,降兩京、河陽囚罪一等,民緣山陵役者,蠲其賦。己丑,以慈聖光獻皇后弟昭德軍節度使曹佾為司徒兼中書令,改護國軍節度使,餘親屬加恩有差。
          九月壬戌,增宣祖定州東安墳地二十頃及守園戶。丙寅,御殿復膳。乙亥,正官名。以開府儀同三司易中書令、侍中、同平章事,特進易左右僕射,自是以下至承務郎易祕書省校書郎、正字、將作監主簿有差,檢校僕射以下及階散憲銜並罷,詳在職官志。辛巳,大饗明堂,以英宗配,赦天下。癸未,薛向、孫固並為樞密副使。乙酉,詔即景靈宮作十一殿,以時王禮祠祖宗。以王安石為特進,改封荊國公。丙戌,進封岐王顥為雍王,嘉王頵為曹王,並為司空。文彥博為太尉。封曹佾為濟陽郡王,宗旦為華陰郡王。馮京為樞密使。薛向罷知潁州。丁亥,以呂公著為樞密副使。
          元丰四年
           十二月辛未,林廣破乞弟于納江。乙亥,慈聖光獻皇后禫祭,宰臣王珪等上表請聽樂,不許,自是五表,乃從之。戊寅,遼遣蕭福全等來賀正旦。
          元丰六年
          十一月癸卯,加上仁宗謚曰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英宗曰體乾應曆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神宣孝皇帝。甲辰,朝獻景靈宮。乙巳,朝享太廟。丙午,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赦天下。甲寅,文彥博以太師致仕。乙卯,以觀文殿大學士韓絳為建雄軍節度使。庚申,幸尚書省,官執政五服內未仕者一人,進尚書以下官一等。
          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去世)
          宋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哲宗一
           己未,賜叔雍王顥、曹王頵贊拜不名。令中外避太皇太后父遵甫名。詔邊事稍重者,樞密院與三省同議以進。庚申,尚書左僕射、郇國公王珪進封岐國公。顥進封揚王,頵為荊王,並加太保。弟寧國公佶為遂寧郡王,儀國公佖為大寧郡王,成國公俁為咸寧郡王,和國公似為普寧郡王。高密郡王宗晟、漢東郡王宗瑗、華原郡王宗愈、安康郡王宗隱、建安郡王宗綽並為開府儀同三司。太師、潞國公文彥博為司徒,濟陽郡王曹佾為太保,特進王安石為司空,餘進秩,賜致仕、服帶、銀帛有差。辛酉,詔顏子、孟子配享孔子廟庭。
          元祐四年
           夏四月乙巳,呂大防等以久旱求罷,不允。丁未,曹佾薨。戊申,罷大禮使及奏告執政加賜。戊午,立試進士四場法。壬戌,弛在京牧地與民。


          IP属地:河南5楼2021-03-30 18:23
          回复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太祖母昭憲杜太后
              太祖孝惠賀皇后 孝明王皇后 孝章宋皇后
              太宗淑德尹皇后 懿德符皇后 明德李皇后 元德李皇后
              真宗章懷潘皇后 章穆郭皇后 章獻明肅劉皇后 李宸妃 楊淑妃 沈貴妃
              仁宗郭皇后 慈聖光獻曹皇后 張貴妃 苗貴妃 周貴妃 楊德妃 馮賢妃
              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后
            慈聖光獻曹皇后,真定人,樞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孫也。明道二年,郭后廢,詔聘入宮。景祐元年九月,冊為皇后。性慈儉,重稼穡,常於禁苑種穀、親蠶,善飛帛書。
              慶曆八年閏正月,帝將以望夕再張燈,后諫止。後三日,衞卒數人作亂,夜越屋叩寢殿。后方侍帝,聞變遽起。帝欲出,后閉閤擁持,趣呼都知王守忠使引兵入。賊傷宮嬪殿下,聲徹帝所,宦者以乳嫗歐小女子紿奏,后叱之曰:「賊在近殺人,敢妄言耶!」后度賊必縱火,陰遣人挈水踵其後,果舉炬焚簾,水隨滅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親剪其髮,諭之曰:「明日行賞,用是為驗。」故爭盡死力,賊即禽滅。閤內妾與卒亂當誅,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貸其死。后具衣冠見,請論如法,曰:「不如是,無以肅清禁掖。」帝命坐,后不可,立請,移數刻,卒誅之。
              張妃怙寵上僭,欲假后蓋出游。帝使自來請,后與之,無靳色。妃喜,還以告,帝曰:「國家文物儀章,上下有秩,汝張之而出,外廷不汝置。」妃不懌而輟。
              英宗方四歲,育禁中,后拊鞠周盡;迨入為嗣子,贊策居多。帝夜暴疾崩,后悉斂諸門鑰寘於前,召皇子入。及明,宰臣韓琦等至,奉英宗即位,尊后為皇太后。
              帝感疾,請權同處分軍國事,御內東門小殿聽政。大臣日奏事有疑未決者,則曰「公輩更議之」,未嘗出己意。頗涉經史,多援以決事。中外章奏日數十,一一能紀綱要。檢柅曹氏及左右臣僕,毫分不以假借,宮省肅然。
              明年夏,帝疾益愈,即命撤簾還政,帝持書久不下,及秋始行之。敕有司崇峻典禮,以弟佾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神宗立,尊為太皇太后,名宮曰慶壽。帝致極誠孝,所以承迎娛悅,無所不盡,從行登翫,每先後策掖。后亦慈愛天至,或退朝稍晚,必自至屏扆候矚,間親持膳飲以食帝。外家男子,舊毋得入謁。后春秋高,佾亦老,帝數言宜使入見,輒不許。他日,佾侍帝,帝復為請,乃許之,因偕詣后閤。少焉,帝先起,若令佾得伸親親意。后遽曰:「此非汝所當得留。」趣遣出。
              晚得水疾,侍醫莫能治。元豐二年冬,疾甚,帝視疾寢門,衣不解帶。旬日崩,年六十四。帝推恩曹氏,拜佾中書令,進官者四十餘人。
              初,王安石當國,變亂舊章,后乘間語神宗,謂祖宗法度不宜輕改。熙寧宗祀前數日,帝至后所,后曰:「吾昔聞民間疾苦,必以告仁宗,因赦行之,今亦當爾。」帝曰:「今無他事。」后曰:「吾聞民間甚苦青苗、助役,宜罷之。安石誠有才學,然怨之者甚衆,帝欲愛惜保全之,不若暫出之於外。」帝悚聽,垂欲止,復為安石所持,遂不果。
              帝嘗有意於燕薊,已與大臣定議,乃詣慶壽宮白其事。后曰:「儲蓄賜予備乎?鎧仗士卒精乎?」帝曰:「固已辦之矣。」后曰:「事體至大,吉凶悔吝生乎動,得之不過南面受賀而已;萬一不諧,則生靈所係,未易以言。苟可取之,太祖、太宗收復久矣,何待今日。」帝曰:「敢不受教。」
              蘇軾以詩得罪,下御史獄,人以為必死。后違豫中聞之,謂帝曰:「嘗憶仁宗以制科得軾兄弟,喜曰:『吾為子孫得兩宰相。』今聞軾以作詩繫獄,得非仇人中傷之乎?捃至於詩,其過微矣。吾疾勢已篤,不可以冤濫致傷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軾由此得免。及崩,帝哀慕毀瘠,殆不勝喪。有司上謚,葬于永昭陵。


            IP属地:河南6楼2021-03-30 18:26
            回复
               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后,亳州蒙城人。曾祖瓊,祖繼勳,皆有勳王室,至節度使。母曹氏,慈聖光獻妃姊也,故后少鞠宮中。時英宗亦在帝所,與后年同,仁宗謂慈聖,異日必以為配。既長,遂成昏濮邸。生神宗皇帝、岐王顥、嘉王頵、壽康公主。治平二年冊為皇后。


              IP属地:河南7楼2021-03-30 18:29
              回复
                庚午天圣八年春正月……甲戌,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曹玮卒。玮将兵岁四十年,未尝少失利。契丹使过天雄,部勒其下曰:“曹公在此,毋纵骑驰驱也。”渭州有告戍卒叛入夏国者,玮方对客弈棋,遽曰:“吾使之行也。”夏人闻之,即斩叛者,投其首境上。环庆属羌田多为人所市,致单弱不能自存,因没虏(又作“敌”)中。玮尽令还其故田,后有犯者迁其家内地。所募弓箭手使驰射,较强弱,胜者予田二顷,再更秋获,课市一马,马必胜甲,然后官籍之,则加田五十亩,至三百人以上,团为一指挥。要害处为筑堡,使自堑其地为方田,环之,立马社,一马死众为出钱市马。属羌降者既多,因署其首领为军主,使统其族帐,止于本军叙进,以其习知虏情与地利,不可徙他军也。玮为将不如其父,宽猛自成一家。
                王圣铎点校《宋史全文·卷七·宋仁宗一》


                IP属地:河南8楼2021-04-02 21: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