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吧 关注:1,057贴子:12,388

杨广的生日是十月二十九日的可能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史料原文:
1《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二·柳謇之》时元德太子初薨,朝野注望,皆以齐王当立。帝方重王府之选,大业三年,车驾还京师,拜为齐王长史。帝法服临轩,备仪卫,命齐王立于西朝堂之前,北面。遣吏部尚书牛弘、内史令杨约、左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从殿廷引謇之诣齐王所,西面立。【牛弘宣敕】谓齐王曰:"我昔阶缘恩宠,启封晋阳,【出藩之初,时年十二】。先帝立我于西朝堂,乃令高颎、虞庆则、元旻等,从内送王子相于我。于时诫我曰:'以汝幼冲,未更世事,今令子相作辅于汝,事无大小,皆可委之。无得昵近小人,疏远子相。若从我言者,有益于社稷,成立汝名行。如不用此言,唯国及身,败无日矣。'吾受敕之后,奉以周旋,不敢失坠。微子相之力,吾无今日矣。若与謇之从事,一如子相也。"
2《隋书·卷四帝纪第四·炀帝下》闰月己巳,幸博陵。庚午,上谓侍臣曰:"朕昔从先朝周旋于此,【年甫八岁】,日月不居,倏经三纪,追惟平昔,不可复希!"言未卒,流涕呜咽,侍卫者皆泣下沾襟。


IP属地:江苏1楼2021-03-09 22:52回复
    杨广可以确定生于天和四年,即公元569年。如果按过一年涨一岁的算法,杨广去定州以及封晋王应该是9岁和13岁。之前以为是杨广习惯性的记错,但是从第1条史料来看,这个12岁是出现在杨广给杨暕的敕中,还是牛弘宣读。如此正式重要的场合,出现年龄错误即使杨广自己记错,大臣们也都不指出来吗?所以会不会杨广计算年龄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按公历过生日,过完生日才算长了一岁?不过年龄还是按虚岁算。如果是这样的话,杨广出生的月份应该比较大。假设杨广的出生月份为x。虽然因为公历和农历的差异,农历的一年不能和公历纪年完全吻合,但是为了方便后面还是直接用数字纪年。


    IP属地:江苏2楼2021-03-09 22:55
    回复
      杨广出生于569年x月,那么杨广说自己12岁的时间段就是580年x月至581年x月。开皇元年(581)二月他被封晋王,x肯定是大于2的。
      他称呼自己8岁的时间段就应该是576年x月至577年x月。杨坚担任定州刺史的时间是建德六年(公元577年)二月至十二月。独孤皇后当时带着杨广一行人到达定州最早估计也要到三月底四月初了。如果x小于等于6,即杨广出生在上半年,那么杨广到达定州的时候,就不能称自己【年甫八岁】了(甫有刚刚,才的意思)。而要说自己年甫九岁,或者快满九岁了。所以x肯定是大于6,估计接近于12,这样杨广如果三四月份到达定州,他就可以说自己刚满八岁了。


      IP属地:江苏3楼2021-03-09 22:57
      回复
        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大业五年看起来比较特殊,因为按杨广自己的计算方式,他的40岁年龄段是在大业四年末至大业五年末。在其它帖子中经澄心吧友推断,因为杨广是木命,所以杨广的生日对应的干支应该是甲x或乙x。所以我觉得她找到的十月二十九日还是很有可能是杨广生日的
        1 天和四年(569)十月二十九日对应的日干支是乙酉日,符合木命的说法。
        2 大业元年十月二十九日下敕设千僧法斋,度四十九人出家。《国清百录·国清寺众谢启第九十》
        3大业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下诏:优德尚齿,载之典训,尊事乞言,义彰胶序。鬻熊为师,取非筋力,方叔元老,克壮其猷。朕永言稽古,用求至治,是以庞眉黄发,更令收叙,务简秩优,无亏药膳,庶等卧治,伫其弘益。今岁耆老赴集者,可于近郡处置。年七十以上,疾患沉滞,不堪居职,即给赐帛,送还本郡。其官至七品已上者,量给廪,以终厥身。
        4 大业九年闰九月二十九日。本纪记载杨广在这一天回忆起幼时和杨坚在定州(博陵)的情景。
        5 十月二十九日符合之前推断的杨广出生月份接近于12。


        IP属地:江苏4楼2021-03-09 23:02
        回复
          如果十月二十九的确是杨广生日,那么他在大业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度人出家的行为可以类比于杨坚在仁寿元年自己生日那天下诏向30州颁赐舍利的行为。大业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下诏可以类比于杨坚在仁寿三年生日那天下诏全国断屠。不过我还是觉得最能体现十月二十九日特殊性的就是大业九年闰九月二十九日杨广回忆杨坚了这一条了


          IP属地:江苏5楼2021-03-09 23:04
          回复
            杨忠天和三年(568)七月初七去世,如果杨广真是次年十月份出生,那也就是说杨坚夫妇半年后就同房了。隋书不记杨广生日会不会是故意淡化这一点?史官鄙视这个皇帝和是否记录他的生日是两回事吧。陈叔宝的生日还不是记下来了,但是宇文邕的生日却一样也没有记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08-31 20:08
            收起回复
              周书
              孝闵皇帝讳觉,字陀罗尼,太祖第三子也。母曰元皇后。大统八年,生于同州官舍。
              世宗明皇帝讳毓,小名统万突,太祖长子也。母曰姚夫人。永熙三年,太祖临夏州,生帝于统万城,因以名焉。
              高祖武皇帝讳邕,字祢罗突,太祖第四子也。母曰叱奴太后。大统九年,生于同州,有神光照室。
              宣皇帝讳赟,字乾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于同州。
              静皇帝讳衍,后改为阐,宣帝长子也。母曰朱皇后。建德二年六月,生于东宫。
              ————————
              我觉得周书的作者可能就是觉得在非特殊情况下没有必要详细写皇帝的生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8-31 23:15
              回复
                世宗文襄皇帝,讳澄,字子惠,神武长子也,母曰娄太后。生而岐嶷,神武异之。……七月,王还晋阳。辛卯,王遇盗而殂,时年二十九。葬于峻成陵。齐受禅,追谥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字子进,高祖第二子,世宗之母弟。后初孕,每夜有赤光照室,后私尝怪之。……冬十月甲午,帝暴崩于晋阳宫德阳堂,时年三十一。
                废帝殷,字正道,文宣帝之长子也,母曰李皇后。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皇建二年九月,殂于晋阳,年十七。
                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之母弟也。幼而英特,早有大成之量,武明皇太后早所爱重。……先是帝不豫而无阙听览,是月,崩于晋阳宫,时年二十七。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之母弟也。仪表瑰杰,神武尤所钟爱。……天统四年十二月辛未,太上皇帝崩于邺宫乾寿堂,时年三十二,谥曰武成皇帝,庙号世祖。
                后主讳纬,字仁纲,武成皇帝之长子也。母曰胡皇后,梦于海上坐玉盆,日入裙下,遂有娠。天保七年五月五日,生帝于并州邸……
                幼主名恒,帝之长子也。母曰穆皇后,武平元年六月生于邺。
                ————————
                北齐书除最后两个皇帝外,其余都是通过皇帝死时的年龄推出生年的。高纬可能是由于生日是五月五日比较特殊所以史官特意写了一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08-31 23:34
                回复
                  梁书
                  高祖以宋孝武大明八年甲辰岁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生而有奇异,两胯骈骨,顶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
                  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字世缵,小字六通,高祖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天监二年十月丁未,生于显阳殿。
                  世祖孝元皇帝,讳绎,字世诚,小字七符,高祖第七子也。天监七年八月丁巳生。
                  敬皇帝,讳方智,字慧相,小字法真,世祖第九子也。……陈王践阼,奉帝为江阴王,薨于外邸,时年十六,追谥敬皇帝。
                  ———————
                  我觉得萧衍和萧方智的生日作者可能的确不了解。否则应该会写上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1-08-31 23:44
                  回复
                    陈书
                    高祖武皇帝,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高祖以梁天监二年癸未岁生
                    世祖文皇帝,讳蒨,字子华,始兴昭烈王长子也。……癸酉,世祖疾甚。是日,崩于有觉殿。
                    废帝,讳伯宗,字奉业,小字药王,世祖嫡长子也。梁承圣三年五月庚寅生。
                    高宗孝宣皇帝讳顼,字绍世,小字师利,始兴昭烈王第二子也。梁中大通二年七月辛酉生,有赤光满堂室。
                    后主,讳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高宗嫡长子也。梁承圣二年十一月戊寅生于江陵。
                    ———————
                    作者可能不知道陈霸先的生日,所以没写全。至于陈文帝怎么竟然连死时多少岁都没写?难道是疏忽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1-09-01 13:45
                    回复
                      另外,我还要说一下。我不是历史和考古专业的,但我知道萧皇后贴吧的吧友中,有这两个专业的人员。我希望你们能把这个出生日期向相关的研究人员传达,让他们以后在研究文章中,哪怕加一个前缀——“据说”或者“有人分析认为”这样存疑的口吻,也不要再只说出生日期不详。还阿摩一个出生日期吧,这就是我做这件事的发心和意义。
                      历史并不局限于那些流传下来的几本书史,历史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真实存在过的事。而那些史书,不过就是一个侧影罢了。它没有写,不代表没有;它写了,也不代表就是真相。只用刻舟求剑的方式,在古纸堆里翻找,是不可能得知历史真容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2-04-27 18:53
                      收起回复
                        谢谢你的考证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22-04-28 09:51
                        回复
                          六月己卯,太子与齐王至自河东,帝欢甚。裴寂等乃因太子、秦王等入启,请依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故事,废皇帝而立代王,兴义兵以檄郡县,改旗帜以示突厥,师出有名,以辑夷夏。帝曰:“如此所作,可谓掩耳盗钟。事机相迫,不得不尔。虽失意于后主,幸未负于先帝。众议既同,孤何能易。所恨元首丛脞,股肱堕哉。“欷歔不得已。裴寂等曰:“文皇传嗣后主,假权杨素,亡国丧家,其来渐矣。民怨神怒,降兹祸乱。致天之罚,理应其宜。”于是遣使以众议驰报突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2-04-29 03:15
                          收起回复
                            《隋遗录》是晚唐人写或宋初文人写的小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2-04-29 03:26
                            收起回复
                              个人看法:唐代诗人大多也都是官员,他们不会无中生有的去写诗。既然现在两个唐代人写诗都提到了,杨广还在路途上就被谋杀,那么一定是这样。何况还有明代也有两个诗人(都是参加编史的)指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2-04-29 22: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