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曌教育吧 关注:6贴子:331
  • 0回复贴,共1

BIM案例——济南黄河隧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项目概况
济南黄河隧道位于济南城市中部,北接鹊山片区、济北次中心,南接中心城区主干道济泺路,距建邦黄河大桥和济南黄河大桥的水平距离分别约6.5km、5.1km。其中穿黄隧道3850m、接线道路910m及相关的附属工程,其中盾构段全长2519m,开挖直径15.76m。
二、项目位置
隧道为双管双层管片外径15.2米,内径13.9米,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开挖直径15.72米,上层为双向6车道,下层分为四部舱,分别是轨道交通M2线、烟道、纵向逃生通道、管廊,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盾构隧道之一全长4760m,主要包括穿黄隧道3850m、接线道路910m及相关的附属工程。
三、BIM应用
BIM模型应用
三维模型的一个优势是有利于发现二维图纸可能隐藏的问题,通过多专业、多阶段的模型叠加可以直观的看到“错、漏、碰、缺”。基于倾斜摄影的用地红线复核。南岸施工区域地处济泺路主干道,按照项目整体规划,需要阶段性进行拆迁工作,通过无人采集地面构筑物信息,并将施工红线与地面坐标匹配,精确定位拆迁位置,并标注区域内重要建筑分布(如黄河医院、加油站、派出所)。合理制定拆迁方案,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
三维交底。对建立盾构段的全专业模型整合,进行进行多截面剖切,可直观查看给排水、电气、箱涵、管片等结构形式相互关系,全面查看多专业设计效果,为隧道内部优化设计提供模型参考,并满足施工三维可视化的交底需求。
出地面结构复核。北岸盾构工作井结构复杂,存在10余处露出地面结构物。通过三维模型精确展示各个结构的位置关系,并结合完工后的设计地面验证其布置合理性。对帮助理解设计意图,优化设计方案起到巨大帮助。
四、排布优化
废水泵房在整个隧道设计和施工是复杂的控制节点之一。因为有管道种类多、强电弱电交叉、拐角多、施工空间狭小等条件约束,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要留出检修空间,所以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管线空间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将隧道管片模型、废水泵房土建模型、机电模型进行整合,在模型的剖面可直观查看管线设计情况,复核设计的合理性,有些二维图纸上难以良好表达的节点可以很直观的查看模型。此外,利用模型可以进行管线的排布优化,提高空间的使用率。
五、预留孔洞
在北岸明挖敞开段图纸上预留孔没有直接给定细节数据,而是给出了大概的位置和间距。利用BIM模型将所涉及其他专业的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在模型上进行定位,是将设计的意图进行细化的过程,可以将设备及其预留孔排布在模型上表达出来;施工时通过查看图纸和模型,能够更有效的进行定位,提高施工效率。#bim#


1楼2021-02-25 11:4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