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大学吧 关注:37,471贴子:319,654
  • 23回复贴,共1

关于多伦多大学建筑系,你只需要读这一篇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篇文章大约6000字,阅读需要8分钟。)
2t1,Specialist in History and Theory,不请自来。
我感觉history和theory的人特别少,大部分人都是从design和tech的角度写的对学校和系的理解,所以我也来贡献一下对这些问题不一样的理解。
马上要毕业了,四年里我对学校的理解每年都在改观。从一开始,我也觉得学校不好,我觉得教授一点都不关心学生,我觉得TA给的分数不公正,我赞同外界所有的骂声,甚至也会劝新生不要来多大。
到现在大四快毕业了,我越来越理解和赞同学校对课程和体系的安排和规划,我也非常庆幸当初选择了多大建筑系。说心里话,我觉得学校的每一个安排都是合理的,每一个给出的分数都是公平的。而且在每一年观察大一理论课的syllabus和material改动时,我看到的是,学校每一年的课程都是与时俱进的,每一年的理论体系都在更新换代,这种更新交替的速度比design和tech要快得多,这也是多大的学生和教授可以在行业中领先的原因。
所以,学校一直是优秀的,不同的是以我们的智商在一开始根本就理解不了学校的决策。
关于多大建筑系的科普已经够多了,以下我挑选了三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每年都有无数新生问我这三个问题,频率高到令人发指。


IP属地:英国1楼2021-02-20 23:28回复

    1. 多大建筑系是不是很偏理论,是不是很多reading和写不完的essay?
    是的,多大建筑系很理论,非常注重理论和批判思维的培养,每节课都有很多的reading和essay,没有哪个学生可以从多大建筑系毕业,却逃过理论的毒打。
    接下来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理论很重要。
    就算是design studio,每个教授都会问你:“Why? Why have youdone it a certain way?”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正确答案,但如果你说只是因为建筑长得好看所以设计成某个样子这个答案是绝对不可以的。这就是因为当我们在创造和学习一个artifact的时候,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没有理论的加成,很多人只是照猫画虎,而不知道自己和大师究竟有什么差别。建筑设计中的画图、做模型、render,这些外行看重的所谓“practical”的能力其实是建筑学中最好学的技能,而最难培养的是理论性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因此,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好学校的建筑系都是要读书的,能成为大师的建筑师们都是读书的。来到世界一流大学却还想不读书,我劝你趁早收拾东西走人。
    多大想要培养的是大师,不是匠人。以上是我大三时候的理解。

    今年经过大四和考研的毒打,我意识到一个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往往只能创造出我们见过的东西,从见过的东西里借鉴进行更改,形成所谓的“新”东西,而无法想象出本身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因此无法进行高层次的“创新”。
    不学历史和理论的我们,既想不到什么是“新”,也做不到“创”。
    而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得以让建筑师们达到超验的可能,不仅是根据现在已有的情况,推导出未来几十年后会出现的情况,并为之进行准备。而且还包括在实际操作中想到有可能出现、但此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很多建筑师的智慧是来自于经年累月的经验中,他在实操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以后他就会学会在设计中避免同类问题的出现。实操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也有自己很大的漏洞,即一个问题只有我们遇到了才能避免。那么理论的超验就在于,有些问题你不需要经历便能提前预料到它行不通。
    这就是为什么在文学作品和理论作品中的概念总是超脱现实世界至少四十年,也是为什么很多建筑师虽然自己理论水平不够高,却喜欢从文学、电影和学术论文中得到灵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让一个中世纪的人想象电子表的样子,他根本就理解不了你,反而会觉得你是个疯子。因为在中世纪,连24小时60分钟60秒的基本时间概念都不完善的年代,他首先不知道时间是可以量化的,不知道时间是可以节约的,也不会想到要在有限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其次他没有钟表形象的概念,更没有对电和自动化的概念,几层历史原因导致他根本不可能想象到一个电子表的样子。与此相反,如果你派一个现代人去中世纪指挥大家劳动,现代人会把对方的劳动时间和计划安排的明明白白。这边是时间的逆向思维。
    When one thinks of the day as an abstract span of time, one does not go to bed with the chickens on a winter’s night: one invents wicks, chimneys, lamps, gaslights, electric lamps, so as to use all the hours belonging to the day. When one thinks of time, not as a sequence of experiences, but as a collection of hours, minutes, and seconds, the habits of adding time and saving time come into existence. Time took on the character of an enclosed space: it could be divided, it could be filled, it could even be expended by the invention of labor-saving instruments. (Mumford, Tectonics and Civilization, 1934)
    我第一次读到关于时间概念的论述是大一的时候在Mumford的书里,当时便觉得醍醐灌顶。没想到只是一个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的时间而已,却有如此多的学问——一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在建筑学中是可以量化、分割和分配的。这本书每年我都会翻出来读,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理解,这段关于时间的论述我也总是在给学生讲课时拿出来引用,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
    很多新生加了我微信之后第一个问题就是:“学姐学姐,听说多大建筑系有很多reading和essay,我好害怕啊!”
    这个真的太正常啦!回想起我们大一的时候,我也是很害怕reading和essay的,就是因为读不懂、听不懂和写不明白。我还记得我在多大的第一节课就是Hans教授的JAV151,第一节课我啥也没听懂,教授的语速明明一点都不快,说的词我都知道,可连起来我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仅仅大一的课,每节课前就都有四五十页的书要读,而且那么专业的文章,我一刚刚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根本就看不懂。
    而关于的essay的焦虑大家往往也来自于,写essay就得读书啊,就得找资料啊,要引用啊,看不懂reading就不知道该写什么啊,于是妥妥的又绕回了读书上面。
    所以,理论说到底,其实就是读书啊。
    我对理论的看法是在大二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出现改观的。
    当时我在上Jesse LeCavalier的城市规划课,在做最后一个作业的时候我脑子很乱,同时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每个作业没办法分配那么多时间来做。于是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突然脑子像开光了一样,坐在宿舍的地上,我问自己:“教授想看到什么?通过这个作业,教授想让我们明白什么?锻炼什么?”
    然后我就开始逆向地猜这个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对照着syllabus和此前每一个作业相对应的上课内容,我意识到教授留的作业要求每一项其实(翻译成人话)就是这一学期以来,上课讲的所有重点知识的实际运用,每一个要求都有可以对应上的重点。我按照需要概括到的重点提前规划好了自己的几张图每张需要讲什么内容,针对那些重点提出自己的理解,甚至是不解和大胆的猜测。
    而理论就是这一切的前提。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些就已经在这么做了,但是其实说到底这些brainwork都是理论和批评的过程。


    IP属地:英国2楼2021-02-20 23:31
    回复
      2025-09-27 16:22: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 多大建筑系是不是压分很严重?会不会影响我考研,要不要放弃多大去一个相对差一点但是给分高的学校?
      这个是所有新生加了我微信之后会问的第二个问题,也是出现频率非常非常高。我和我的老铁们从大一开始就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并且觉得这种逻辑非常可笑。
      首先关于多大建筑系的给分,我只能说,建筑系给分肯定不会像商科和经济一样。老师对外都会说多大archi和visual的平均分就是75,但是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建筑系的作品和论文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判定标准,考试的答案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在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里,就算你答了100分,如果出现一个比你答案更好的人,那你的100分也只能是99分。
      其次关于压分这个问题……压分这种表达方式就意味着你觉得自己的作品还不错,老师给分给低了,你值得更高的分数呗。大一的我也有过这种困惑(蜜汁自信)。但是在一个世界一流大学里,教授和TA对我们的要求是很高的,高中里的90分在多大就是个60分的水平,这就是现实。我们没有退步,只是环境对我们的要求变高了。

      压分的心态也反映出,在大学里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估其实是个很tricky的事。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对于这点深有体会,那时教授说我做的不好,我不明白为什么不好,教授夸我做得好,我也不知道我的东西好在哪里。所以在教授说我做的不好的时候,因为我理解不了,我就只能固执地跟老师杠下去。这种行为在现在看来其实是挺没劲的。
      但是从大三开始,我看待分数的心态就好了很多。有时候分数不太理想,我仔细地看看自己的作业,再对比别人的作业,我会发现我的虽然没有大毛病,但是真的没有别人的优秀,我也会心服口服,下一次便有了努力的目标。有时候我熬夜写完了文章,自己没怎么看基于交了,教授给了我九十多分,我会很诧异,但是我仔细地再去读自己的文章时候会发现,其实逻辑很清晰,观点也很新颖,确实值得那么高分。
      大四在seminar我和很多教授有了更深入的接触,教授也会直接给我反馈和建议。学期初,第一次论文批改完,我觉得我做的很好了,但教授只给了我一个普通的分数,我就去问教授有没有什么feedback。教授跟我说你的文章很好,但是我觉得还没有达到你的最好水平,所以不值得那么高分。但是Midterm的时候,我整个人忙疯了,凌晨五六点交了一个我觉得挺草率的论文,教授却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分数。我跟教授说我觉得您这分给高了,我看着都心虚。教授跟我说,她觉得我这篇文章比上一篇有很大进步,有虚心接受上次的建议,并且能够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写出来这样的文章,说明我在时间充裕的时候可以写出更好的文章,她觉得我值得这样的分数好好奖励一下。呜呜呜这是什么神仙教授!!!
      说这么多就是想说,分数不是学校里衡量你成就的唯一标准,也不是权威的。虽然高中教给我们的是去反抗、质疑和批判权威,去争取自己的利益。但是作为一个新生小白,面对一个高瞻远瞩的教授和比你学识高很多的TA,your best choice is to believe in their evaluation on you。
      这也是我到了毕业这年重新会看高中的教育时觉得很遗憾的一点。高中只教会了我们要反抗、质疑和批判,却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质疑和批判,什么时候该听话。所幸多大的教学和经历让我们最终成熟起来。
      因此,对于天天喊着多大压分的这种人我特别想说……你能不能正确评估你自己的水平!能不能看看你身边都是什么样的大神!能不能好好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再说话!
      至于要不要放弃多大去一个差一点学校争取高GPA,我只想说,这就是一些无脑中介编出来的鬼话骗你们去那些学校的。如果你这就相信他们了,那拜拜了您内,多大不缺你这样的猪脑子。
      对于academia来说GPA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很立体的衡量标准。首先研究生不是只看GPA的,也不是你GPA高就能考上的。
      其次研究生院校对全世界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每一个教授的给分都门儿清!门儿清!门儿清!你是骗不过研究生的导师们的,所以千万不要想着去一个好拿GPA的学校冲高GPA或者上水课刷GPA,你骗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的。千万不要相信中介的鬼话!!
      这个事情我在为申研做准备的时候就找一个来自MIT的教授问过。她说,研究生院校非常清楚每个学校都有哪些教授,每个教授的课是什么难度,有哪些水课,以及你的分数在学校里是什么水平。Academia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圈子,同一个领域内的教授们往往互相都认识,甚至还是曾经的同学。这个教授当时只是听我说了我要申请的几个学校,就可以直接告诉我每个学校的水平到底怎么样,哪些教授是真材实料,哪些教授学术水平不行,以及哪个学校其实是徒有虚名(比如yale和berkeley lol,仅限建筑哈)。
      所以想要放弃多大,去一个差一点的学校争取高GPA,或者是想要上水课刷GPA的小可爱们,醒醒吧。别骗自己了。


      IP属地:英国3楼2021-02-20 23:33
      回复

        3. 多大建筑系的stream是不是竞争很激烈,design是想学建筑唯一的选择吗?不进stream是不是我这专业就等于白读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整个多大建筑系所有人争论了三年的,到现在依旧争论不休。也许stream竞争是很激烈,但是后面的答案一定一定一定是否定的——design不是学建筑唯一的选择,也不是学建筑最好的选择,不进stream你依然可以在专业上做很牛逼很牛逼的作品,可以考进世界前几的名校建筑系……
        这四个stream都非常好,真的进哪个都无所谓,你学的东西完全不会因为你选的stream而打折。

        首先这三个stream学的东西是几乎一样的,四年里面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大三的课程安排。到了大四,所有人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选课,而且大四的每一节课都是studio,所以选课上不存在三个stream的分别。在大三的必修课当中,design和tech分别有不同的两节studio,这四个studio课只有自己专业的人可以选,除此之外必修课上会有一些不同。比如history就会有很多history的必修课,design会有design系列的理论课,tech也会有tech方向的理论课。
        其次,stream学的东西虽然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教授的思维确实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并不存在哪个比哪个更好一说,但是你挑选的思维方式会对你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比如design教的就是比较传统的建筑设计思维,学生会从customer和实用的角度去考虑问题。Tech提倡的是更现代化、数字化和参数化的设计思维,而history提倡的是理论化和批判性的设计思维。在这其中,设计是建筑的基础,关于建筑的一切都离不开设计。
        这里面的另一个误区是,很多人会觉得建筑系想要考研就必须进design,这个也是一种不靠谱的说法。
        现在的建筑系研究生录取已经看过了太多传统路子的建筑设计,就那中国中介做出来的平庸作品集,已经入不了研究生院校的眼了。相反,研究生院校更愿意看到不一样的设计思维。建筑是个多元化的学科,所以作品集中出现景观、城市规划、参数化和理论性的批判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点。而且学校明确表示了,每个stream的学生每年考进顶尖名校的人都大有人在,这就恰恰说明了以上这点。
        最后,comprehensive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往往也是学生之中大佬的选择。Comprehensive适合两种人,第一种是明确知道自己的科研兴趣的人,第二种是不确定自己将来是否想从事建筑行业的人。
        对于第一种人,你要从你的学术兴趣中挑一个major或minor和你的建筑背景进行结合(其实就算是specialist我们一般也建议大家可以修个minor)。因为建筑学科的versatile nature,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可以和建筑搭配得很好,而且这样的跨专业人才是在研究生申请时候最最最吃香的。你的第二个专业可以是艺术史、视觉艺术、文学、戏剧、地理、心理学、社会学、国际关系、政治科学、生物、化学、物理、哲学、摄影、电影学、管理学、经济……还可以是一门二外,比如德语(建筑生最推荐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日语、俄语……
        而且你也不要顾虑担心自己没有进stream错过了什么关于建筑方面的学习,相信我,你不会错过的。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的一件事是,关于建筑设计一切的技巧,其实学校早在大一大二就已经全部教给我们了,后面的大三大四是我们在向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深化思想和思维模式,主要是靠我们自学。
        对于第二种人,你也要挑一个major或者minor来给自己多一些选择,同时利用大三这一年去好好想自己如果不想从事建筑,那自己想要从事什么呢?建筑里面转专业的人非常多,一半以上都不会选择在研究生继续读建筑设计,这是很正常也很ok的一件事,千万不要觉得丢人或者有心理压力,更不要因为身边人都在学建筑设计就觉得自己也要去学建筑设计。我身边研究生转去法律、data science、插画、城市规划的,包括我自己去建筑理论的,都大有人在。
        留在comprehensive的牛人里,我认识一个comprehensive和心理minor的女孩子。因为建筑的独特背景,她被心理学的教授挑中去实验室做research。当时他们研究的课题是人脑在睡着时对外界的声音的response,在别的学生只是整理数据、用语言描述结果时,她把数据接上grasshopper,利用参数化设计在rhino里建了个人脑模型,直接将数据可视化,让教授可以直观地看到人脑中的变化。
        所以!如果你明确了自己的第二个专业,那就放手去追求吧!相信学姐,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IP属地:英国4楼2021-02-20 23:36
        回复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有其他问题欢迎大家评论或私信。
          祝2021届新生申请一切顺利,期待在多大见到你们!
          拿到多大offer的你记得来私信学姐找组织!↖( ̄▽ ̄")!


          IP属地:英国5楼2021-02-20 23:36
          回复
            刷刷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2-22 16:28
            回复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2-23 09:06
              回复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2-24 22:36
                回复
                  2025-09-27 16:16: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2-26 15:38
                  回复
                    建筑系的第一波offer已经发完啦 你拿到offer了嘛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3-02 14:12
                    收起回复
                      录了城市规划!有没有组织可以找呀


                      11楼2021-03-16 06:15
                      收起回复
                        服务范围:商,工,理,文,艺术,IT计算机等各专业。
                        网课,保A保B,总成绩是你想要的
                        毕业论文、普通论文,quiz、exam,report、assignment都有优惠,各科考试均保证成绩
                        全面的科目专业的服务免你后顾之忧
                        VX: kl-2028
                        (添加好友备用,以备不时之需)


                        12楼2021-03-21 13:47
                        回复
                          从math&physics转建筑刚刚收到offer!有没有组织呀!


                          IP属地:加拿大13楼2021-03-23 01:27
                          收起回复
                            今天早上收到offer被拒了,它说是因为我材料不够?他是需要作品集还是什么呀,我只用了ouac的成绩。不过不用担心,我是想去ubc的arts来着。


                            IP属地:四川14楼2021-03-25 14:47
                            回复
                              2025-09-27 16:10: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是国内某985本科,gpa3.4,学积分83,语言托福100上下,想问下申请多大建筑成功率高不高


                              15楼2021-07-16 14: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