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吧 关注:261贴子:1,559
  • 5回复贴,共1

333备考阶段划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基础阶段:
先通读遍专业书籍,对不理解的知识点要及时查阅;再细读一遍专业书籍,自己做好每章节的框架或思维导图。所以课本最少要读两遍,基础课程至少过一至两遍,对书本形成基本认识,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 一定要理解每个知识点 ,学会自己举例子。 出题点细的特点决定了看书必须要仔细 (6月底前)
基础阶段结束后,要能达到感知书本结构,列出每章节的知识框架,并对知识点有自己理解的水平。
举个栗子:中国教育史:中国古代史,前六章,按照朝代:汉唐宋元明清分别从文教政策、制度(育人和选拔制度)、思想,合上书能够回忆起来,古代教育史复习就是过关的,要不然还要重新去理思路
#南京师范大学#
提高阶段和冲刺介绍主要就是反复背诵,结合强化、冲刺视频学习,注意教育热点的补充
#教育学考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1-15 16:53回复
    1、教育学原理:原理永远是333的大头,需要结合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准备,每年教育原理的分数值占比都相当大,每种题型都会涉猎,刚刚背起来也有困难,特别要花时间。最前面的几轮复习基本是每天过一~两章,后来速度加快会过3章甚至4章,在早上和晚上结束的时候都要进行回顾。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1-15 22:18
    回复
      2、中国教育史:中教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名词解释题和简答出现较多, 简答题特别注意是最后一章节六大教育家的理论。中教压力较小。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1-16 09:01
      回复
        3、外国教育史:外教基本是由教育家们的理论串起来的,加上教育史上有名的教育变革时期(英国 美国重点)构成考点。外教的分值、难度与中教相似,这两块知识点基本是按考点背。但是最近两年外教特别容易出辨析题,因此要注意容易混淆的地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1-16 22:09
        回复
          4、教育心理学:对于跨考生来说难度系数较大,可以配合视频讲解来理解~
          现在南师的名词解释趋向于中教外教教心教原各出一题,因此也要重视中外心这三本的小知识点,特别是教心的小点,很容易忽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1-18 15:35
          回复
            1.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基础性教育原则的是?
            裴斯泰洛齐提出的教育原则包括:直观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其中,直观性原则被认为是基础性教育原则。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3-30 15: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