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吧 关注:27,530贴子:259,671

灾害逃生自救常识(火灾、地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30 17:47回复
    2、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不可乘坐电梯,走楼梯逃生。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2-30 17:48
    回复
      3、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2-30 17:49
      回复
        4、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绳索自救法: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过程中,脚要成绞状态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2-30 17:49
        回复
          匍匐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2-30 17:50
          回复
            棉被护身法: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 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2-30 17:51
            回复
              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或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2-30 17:55
              回复
                二、地震: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2-30 18:07
                回复
                  2、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2-30 18:07
                  回复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4、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12-30 18:08
                    回复
                      震时躲避,因地制宜。 1、学校 在学校中,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不要到阳台上。震后有秩序地撤离。 在学校中,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不要到阳台上。震后有秩序地撤离。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12-30 18:10
                      回复
                        2、行人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12-30 18:11
                        回复
                          3、车间工人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12-30 18:11
                          回复
                            4、行驶车辆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12-30 18:12
                            回复
                              5、楼房内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切记,不可躲到床下,但可以躲到床边,床的面积大,承受重量过多时容易压倒床下的人,而床边可起到支撑作用。),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12-30 18: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