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建筑师吧 关注:17,185贴子:24,105

【这注定是个有内涵的帖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些小的分享,谈不上宝贵的经验,要通过考试还是要花一番不小的功夫的。必须勤勤恳恳方可通过,希望对大家能有点帮助。
建筑学毕业,三年后开始考,目标是早点考完,越早越好!所以从第一年起全科所有都报名,所有都复习!2012-2013两年,第一次报9门通过7门(见下图),第二年工作太忙,脱产复习1个月,通过剩余两科作图(方案72,场地67),从成绩来看,基本都在合格线之上不多。但注册考试就是这样,60分万岁。抓住这个特点,可以使备考过程更加轻松高效。
第一个建议是所有应考科目全报名。原因是考试成绩8年滚动有效,而每门考试都存在一些运气的成分,有的甚至不复习也能蒙过,所以尤其对于打算长期奋战的朋友来说,一定要利用好每一次机会,不至于最后被某一门卡住老不过,另一方面又错失之前这一门所谓“放水年”的机会。
第二个建议是制定计划,大部分人是边上班边复习,打算复习哪几门,有多少空余时间要作一个估算和安排。这点挺重要的,先期作好安排后跟着计划走就行了,不然工作和学习搅在一起会很乱的。
第三是要总结一些方法和技巧。首先我是上网看了很多攻略,吸收一下前辈们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同时要明白方法这东西也是不能硬套的,每个人基础不一样。核心是要结合自己特点总结一些东西。后面提到我作图题里的口诀,就是自己总结的方法,这个方法历非常有效,大设计能过那个口诀起了很大作用。


IP属地:山东1楼2020-11-30 15:53回复
    下面分科说说:
    知识题因为都是选择题,是比较好复习的。全蒙也能得25分。
    对于知识题,第一感觉是面太广,无从下手,所以得先做一步提纲挈领的工作。先分析历届考试情况,每科都有一个大纲,知识题的大纲其实是有固定在一个范围内的。先熟悉这个,明白要看的东西都有哪哪哪。之后就是对大纲考查的内容分类,看哪些是占比权重较大,少量的时间可以拿多分的(性价比高),比如结构里面的力学和抗震部分。其余的是“性价比”低的,占大部分。
    拿结构知识做个说明:从历届考试情况来看,力学和抗震部分占了一半,因此这些应该重点攻击,争取高分80%。另外一半的其它部分内容比较广泛,要都复习到拿高分比较困难,那就不求高分,完全不复习是25%的概率,复习一下争取提高到50%,这样加起来就(0.8*0.5+0.5*0.5)65分啦。
    力学部分看教学视频,彻底弄懂,理解记忆;抗震部分规范和真题结合,多花时间。其它部分宽泛,不重点复习,花少量时间,以真题和教材知识点为主。快速记忆不求甚解。
    举个例子:针对性价比低的部分,我把那本有解析的真题看了3遍。看得比较快,基本是把答案记住,至少有个印象。不求理解。只求对答案有印象。看的时候是先把答案填进去看的。不做题,只看题。因为如果做错了,A的选成C了,那就对两个答案都有印象,那就会干扰。曾经听过一个人说学生做选择题是很不好的,因为看到的句子有3/4是错的。)
    再举个例子,知识题里面有很多历史题目,而且很多是很生疏的,有的朋友说要拿建筑史来通读复习。在我看来大大的不妥。一是要在短时间内复习9科,如果就某一科里的一个篇章里面就读一本书的话,时间根本不可能。二是就算你通读历史书本不一定就做得对考题,因为有些题目书上根本找不到答案。那就得找办法。我在一大堆攻略里面发现一条,有人说历史怎么老考那几个知识点,这说明有题库,而且有重复率,那我就只复习真题集里的那些,如果到时候考到不会的,那也认了。


    IP属地:山东2楼2020-11-30 15:54
    回复
      大设计
      大设计主要考查综合能力,分解为:1方案设计能力;2作图表现能力


      IP属地:山东3楼2020-11-30 16:01
      回复
        场地作图
        这一科题型固定,比较好复习,每一题要搞懂。以题型为纲。
        知识点是和场地知识结合起来的。这里也有干货,推荐赵33老师的教材和培训录音,里面不仅罗列了最重要的知识点,还教学了记忆技巧等(比如通过电话号码的方式来记忆防火距离)
        弄懂每一题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思路,这个是关键,通过教学视频的讲解,先摸清出题套路,再找到题目的关键得分点,然后总结出一般解题思路。然后每一题的扣分点在哪里,口诀怎么编。综合题那一道跟方案是一样的(退出道停标疏无门)。
        再就是和方案一样的上板练习,练着就能发现有很多技巧,
        技术作图
        还是以题型为纲,
        技术作图考查的地方很多,题型之间差异大,还有其他专业的题目,所以重点就是各个击破,统筹兼顾。跟据题型“性价比”制定好考试策略
        举我的例子说明:第一题剖面,通过学习花时间复习可以保证拿满分;第二题因为范围太广,复习性价比差,但凭基本功稍加练习应该可以拿30%;结构和设备的题一开始发现很陌生,好像得不了分,但是。。。。深入一下,通过对往年的答案进行研究,发现搞来搞去就那几个东西,而且考查得比较基本。花点时间仔细学习资料后,反而这两个是送分题,性价比很高。因此策略就是:保证剖面,争取结构设备,构造看天。
        最后,还有一点,场地和技术作图都是既有选择题又要画图的。这样选择题无疑是给作图进行了一个很好的提示。而有些选择题又可以通过排除法的。那么这不就是在送分吗,具体的大家在复习中去体会一下。比如剖面那个你画出来的如果4个选项中都没有,那就说明搞错了。
        ——完——


        IP属地:山东4楼2020-11-30 16:02
        回复




          IP属地:山东5楼2020-11-30 16:06
          回复
            这只是其中一人的心得


            IP属地:山东6楼2020-11-30 16:06
            回复
              方案考试之葵花宝典,希望大家能耐着性子看完,对你们一定有帮助,楼主我死了很多次,研究这个考试已经很深了,死人堆里爬出的经验,希望大家重视!
              按我的路子走过的几率很大。
              其它什么张老师黎老师的,我不想否定他们,他们的方法很好,但却是浮云,并不在点上,他们应该说没有我的透彻。我的经验是彻底针对方案考试来的,何况我只是因为过了,一时激动,写这么多,并没有摸黑其它人的意思,也不存在经济利益,请大家见谅。总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曲折的路”宝典1:猜方案的是傻瓜,玩俄罗斯方块的是精英!--------------
                每次考试前,都有些考生会去猜方案,比如今年考什么什么的。有的时候,卷子发下来,考生看到一个不熟悉的建筑形式,马上就傻掉了,或者说就精神崩溃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就建筑而言,没有人要求你设计过所有的建筑,而所谓的职业能力,不过是先给你给你一定的要求,然后让你去按罗斯方块般的搭接。
              我总结了最近若干年方案考试的套路,基本上是这样:请大家设计某建筑,其中,功能上分A区,B区,C区….. 接着:A区为内区,B区为外区,C区为。。。。,A区中,有多少多少房间,每个多少多少大面积,B区中,有多少多少房间,每个多少多少大面积,各有什么特殊要求;其中,某区必须在哪里和某区联系,某房间必须和某房间有紧密联系,某房间必须和某房间有一般联系,某房间层高比较高,某房间层高比较低…….如果考生还不清楚,请看泡泡图…..然后大家就按着泡泡图去设计。….
              总之,在有限的时间(6小时内)能把这些俄罗斯方块按要求搭起来并没什么大错误,你就是牛人,你就达到了建筑师的资格,你就过关了;搭不起来,对不起,请回家再修练…..
              至于出题,可以有无数种的可能。
              以今年的图书馆为例,基本泡泡图如图1:


              IP属地:山东7楼2020-12-02 07:44
              回复
                但是,如果我出成某体检中心呢?可以说完全没有问题,见图2:
                再进一步,如果出成某法院民用审判综合楼呢?其实也没问题。见下面的泡泡图 图3:(注:民用审判部设计刑事,可以没有罪犯流线,某些菜鸟不要来挑刺,我只是打个比方)。
                所以,说来说去,一种功能和流线,可以出成无数种建筑形式,可以说防不胜防。(历史上只有住宅不符合这个情况,主要是因为住宅有一定特殊性),不要去猜方案,先学会怎么看泡泡图。
                结论就是:猜方案的是傻瓜,玩俄罗斯方块的精英!


                IP属地:山东8楼2020-12-02 07:45
                回复
                  待续!
                  ------------“曲折的路”宝典2:功能、流线、面积----你的祖宗!---------------
                    综合若干年的考试,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考试的重点,那就是着重“功能、流线和面积”
                  什么是功能?就是分区么,内区或者外区;什么是流线?看看泡泡图就知道。一般来说,直接按泡泡图画总没错。
                  有的人说了:会不会考题里泡泡图就是个陷阱?“曲折的路”回答你:“有可能,但可能性很小!”。
                  为什么呢?很简单,从上述第一点可以明白,本来这个考试考的是你各泡泡图从功能和流线方面组合的能力,在有限时间内能排出来的人能力已经足够了,能力不够排不出的人怎么也是排不出的。所以,考题没有必要在这个方面为难你!
                  本来我还对此有点疑惑,10年的门诊楼加深了我的判断。10年的门诊楼,按泡泡图看,急诊应该在西南角,远离病房楼;但从医院实际设计来看,急诊应该在东北角,靠近病房楼。最后的所谓标准答案(出题人先排标准平面,再反过来出题的),急诊在西南角,可以说按泡泡图来的(当然,如果急诊应该在东北角,排出来自然也没错)。
                  这说明:泡泡图大于实际;考试要求大于经验!
                  另外补充一句,面积也非常重要,10%的误差就可能大扣。关注一楼和二楼面积的关系,往往什么卫生间啊,空调啊,一楼二楼都有,而且面积一样,这说明是对位的;还有,比如楼下有6个24平米的办公,楼上有3个48平米的会议,大家马上就应该意识到:这是一路货色,上下也是对位的!这些经验,可能就是实战能力的差距了。
                  最后的结论就是:功能、流线、面积----你的祖宗!其他都是浮云!


                  IP属地:山东9楼2020-12-02 07:45
                  回复
                    待续!
                    ------------“曲折的路”宝典3:柱网:整数!整数!整数!-----------------
                      在考试完了以后,很多考生发上自己的平面,我总是看到一些奇怪的柱网,有6.3的,有7.2的,有7.8的。可以不客气的说,这些人没摸清状况啊!
                      一般来说,所谓的标准答案中,柱网必然是整数,大家只要关注6,7,8,9,10米的柱网就足够了!为什么呢?这个要从两方面来讲:
                    第一, 方案出题本来是先由出题人先排出一个很完美的平面,然后各流线泡泡图和各面积以及一些特殊的设计指标、设计要求都是从这个完美平面反套过来的。那么,大家说说看,在一开始那个所谓的完美平面,出题者有必要自己排个很别扭的柱网吗?
                    第二, 还是和前面几点切合,方案考的是你各泡泡图从功能和流线方面组合的能力,不是拿一些别扭的柱网数字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为难你。如果真的是很别扭的柱网,不是既给考生考场找麻烦,又给考官在将来评卷找麻烦吗?这种大家都麻烦,可以说吃力不讨好,但又不能体现考生能力的事情,出题人可能会去做吗?
                    有的人会说:7.2的柱网很好啊,正好50平方!我要说:你傻呀,你不会排8*8吗?去掉走廊就是8*6,不正好50吗?
                    11年的图书馆,其实很简单,大家没看到儿童阅览和报刊阅览面积是420,库是70吗?说明什么?柱网8*9啊,1跨不正好70左右吗?,再看到上面,开架阅览580,库是140,不正好是8个块和2个块吗?见我的图纸,可以说所有面积不差,而且墙都在柱网上,多么完美?
                    见下图:
                    最后要提醒一句,我所说的整数主要指通常状况,也是有特例的:一个是住宅,因为住宅寸土必争,不可能以米为单位来排;还有一个是有特殊要求的开间,比如说有一年的手术楼,要求不小于3.6米开间的病房楼,那大家就直接排7.2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按我的规则来!


                    IP属地:山东10楼2020-12-02 07:46
                    回复
                      --------------“曲折的路”宝典4: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考题里当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条件和无缘无故的注解。----------------
                      考题里,每出现的一个条件都是有指代的,或者都是有目的的!大家要关注几点:一个是题目中本身的文字,第二是个房间面积后面的注解,第三是本身图面上的已经画的东西。
                      我打个比方,今年的图书馆:
                      1, 指南针:那些搞错指南针的人应该去自杀!不要说出题人损!人家给了你两次机会,一个是总图本身的指南针,另一个是告诉你北面城市主路怎么怎么退界,东面次路怎么退界,然后总图上右边写的是城市主路。下面写的是次路,你即使没看见指南针,看见这个要求也应该意识到指南针方向变了。所以这点死的人可以说活该!
                      2, 场地上面有保留办公,那么大家说说,为什么要给你这个条件?难道出题人吃饱了没事干陪你玩? 显然不是啊!这说明新楼办公应该在上面,和原有办公有一定联系么。虽然我不敢说这一定对,但我敢说90%是出题人的本意!
                      3, 题目又规定阅览要避免噪音不能靠主要马路,那么什么没有阅览?不就是报告厅吗?所以右边必然是报告厅,报告厅还最好有院子和阅览隔开,但又必须和办公及公共区都接壤。有的人说我在右边种了很多树也没错。我说你是没错,可能没扣分,但怎么说你是硬做,不入流的!这次你可能没扣分,但不保证你肯定得分啊!
                      4, 在二层面积指标的后面,有一些注解,比较奇怪的是:缩微要在北面,集体欣赏可以不采光。我看到这个就奇怪了,难道出题人又吃饱了没事干陪你玩?想来想去我这么理解,在出题人自己排的标准方案里,缩微肯定在北面,集体欣赏肯定不采光,被夹在什么房间中间了!再仔细看要求,个人欣赏和缩微面积和库面积几乎完全相等,大家应该马上意识到:中间一条腿要最粗,并联个人欣赏、集体欣赏、缩微。个人欣赏和缩微是完全对称的!
                      5, 还有其他很多意见,什么12米前台,后勤3个房间要顺排等等。
                      大家要注意一点,如果考完,你能够把所有的要求和注解都检查一遍,如果有条件都有体现并标出来,那你成功的机会就太大了!怕就怕有些注解不知所云,那就很危险。


                      IP属地:山东11楼2020-12-02 07:46
                      收起回复
                        待续
                        --------------“曲折的路”宝典5:性价比最高的是总图!必须先排完方案,然后先上总图。-------------
                        总图一般分值15,按计划大约50分钟完成,但实际上很多人用不了这么多时间!许多人考完抱怨:如果多给我10分钟,我画完总图就过了!
                        大家要知道一点,从时间和分数的性价比来看,大家一定要先画总图!当然前提是你在开始画时要彻底排完单体平面。
                        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彻底排完单体平面再画图。一般来说1层总来得及排,二层却不一定,有的人用了很长时间,怕来不及,在二层没排完前就先动手画了,这是很危险的举动!你最后的二层排的时间会更多,很大的几率是画不完而崩溃!


                        IP属地:山东12楼2020-12-02 07:48
                        回复
                          待续!
                          -----------“曲折的路”宝典6:绘图习惯和细节决定晋升之路。--------------
                            什么叫绘图习惯?简单的说就是建筑专业画出来图就像建筑专业画的,其它专业不多吃几年饭是学不像的,这可以说是一种“阶级烙印”,实在点就是“专业烙印”。
                          由于现在注册证的高价值,吸引了很多非建筑专业的人原来考。虽然本人并不反对,你有能力自然能参加考试啊并加入这个行业,但这些人考过后可以说大部分不会从事真正的设计工作,往往就是挂个证件赚点钱,这对整个行业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注册考试的初衷是要对建筑专业倾斜,评卷老师也知道。
                          在考试的过程中,建筑专业一定要在图纸上表现出本专业的“阶级烙印”,就是在卷子上告诉评卷老师:“兄弟我是黄埔1期的,请委员长高抬贵手….”,至于其它专业的图,评卷老师一看就知道:“丫的哪来的野鸡讲武堂的家伙,也想混中央军序列?滚你X的蛋….”
                            具体怎么体现本专业的“阶级烙印”,圈内人自然知道,我就不教了,大家心里明白,嘿嘿。
                          仔细研究一下历年的评分标准,发现有几个细节,性价比之高匪夷所思。1个是疏散,反正多放几个楼梯嘛,又不占啥面积,这个至少3分。2是残疾人,反正每个入口都画个坡道,建筑里加个残卫,实在不行就在卫生间里写一句:“考虑残疾人蹲位”,这个估计至少2分。


                          IP属地:山东13楼2020-12-02 07:49
                          回复
                            ---------------“曲折的路”宝典7:平面为什么都要做方块?“大家方便才是方便”---------------------
                            我看到有些培训班给了些口诀,说什么“做方案,排方块”云云,楼主就笑了。可以说,这个原则也不错,但什么都做方块,显然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平面要做方块?
                            一般来说,方案考题给你的红线图往往会是个矩形,然后你设计的平面的“脚印”,一般比红线小一圈,估计70%-80%,当然,这个“脚印”面积包括内部的院落。
                            为什么会有这个比例呢?
                            如果比例过小,比如红线2万平方,建筑4000平方,那考生排出来的方案必然千奇百怪,到评卷的时候,老师都不知道该怎么评,到底谁好谁坏呢?硬评吧,很可能引起争议,出卷人就会面临很大社会压力。
                            反过来,如果比例过大,比如红线5000平方,建筑“脚印”4500平方,那考生排出来的方案必然极为接近,甚至和标准答案也极为接近(我是说有一定能力,能扣题的考生)。如果你排得不接近标准答案,必然踩线而亡。这样出卷人又会面临很大社会压力:方案应该有一定的自由性,你把主观的方案考题出得像客观题一样是啥意思么?你要的是才华型建筑师还是工兵型建筑师,对吧?
                            所以,个人认为,现在建筑“脚印”和红线的比例是合适的,既能为考完评卷起一定客观引导性,又有一定的自由发挥性。
                            但是,即使红线是方块,平面一定得方块吗?有没有可能考 “L”型或者“S”型平面的建筑呢?“曲折的路”告诉你:废话,当然有可能,但这个“L”型或者“S”型平面,考题必然会有很多条件把你引导到这个形状上。
                            比如:在一个矩形红线里,左上角给你颗树,让你多少米内保护;右下角让你必须做个很大面积的绿化。等你挖掉这两块,自然平面就是“S”型了,最后所有能过的考生排出来的也必然是“S”型平面。“L”型也是这个道理,大家仔细看条件就是了。
                            其实从本质上说,排矩形平面容易算面积,等面积先估好了,柱网排完,能力强的考生无论如何都是能把功能房间塞进去的,而且还能给评卷老师算面积提供方便,甚至留下好印象-----“大家方便才是方便”么。
                            所以口诀中说:“做方案,排方块”,这只是个讨巧的办法,不代表绝对。
                            待续。


                            IP属地:山东14楼2020-12-02 07:50
                            回复
                              -------------------“曲折的路”宝典8-1:上路子和不上路子:要明白哪些设计手法,即使符合规范,建筑专业的人是永远不会去画的。----------------
                              前面总是有人问楼主,什么叫建筑专业的“阶级烙印”。
                              其实这和下围棋的差不多,两个人对弈,开始几步可能看不出来,但只要走个十几步,我马上能判断对方的棋力,然后去欺负他还是收缩防守。
                              看建筑平面也是这样,一张图,我只要扫一眼,基本能通过一些细节判断这个人的方案能力,应该说大差不差。更进一步,一张图,我只要扫一眼,基本能通过一些细节判断这个人是否是建筑专业。
                              接着,我就拿论坛中一些考生的图书馆平面做个注解。为了不啰嗦,我就只评点二层平面。
                              如图,某考生已经通过的方案,好像是65分。
                              从宏观方面来看,就是基本轮廓、功能、流线等等,这个方案很好,甚至很完美(细节上就不去说它了)。办公区虽然没在上面,但在右面勉强也可以,还正好挡住了噪音,流线几乎全对(有些库房和办公区没开门,这个就当是小失误,这里我只讨论宏观),但为什么只有65分呢?虽然我没看齐图,但按评分标准来说,65分好像确实偏低了点,这就涉及到“阶级烙印”了。
                              最大的BUG在上面的走道!
                              这么一个总体矩形的平面,存在这么一条有采光条件的建筑长边,你居然仅仅把它做成走道?如果你真是建筑专业的,我*****:“你丫的败家子啊!你他X的当这个平面是财主?是财主你他X的还在中间开三个内院来采光?好好一个长边采光面你不用,办公区那么多房间窝在那些个小院落里采光?另外,别跟我狡辩什么西晒不西晒,有西晒西面就不排房间了?就只能在西面做走廊了?”
                              上面说笑了,我的意思是说,就建筑专业而言,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不会浪费这么一个长边的,可以说,在这个走廊的上面,肯定会排一排房间!
                              如果出题人先排个完美平面再反出考试条件,而这个完美平面上面仅仅是走廊的话,他可以一头撞死了。
                              所以,这个方案只是勉强及格。而且我感觉,这个考生不太像建筑专业的。如果你真是建筑专业的,那你还需要磨练。
                              要明白:“哪些设计手法,即使符合规范,建筑专业的人是永远不会去画的”
                              待续。


                              IP属地:山东15楼2020-12-02 0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