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吧 关注:553,529贴子:31,352,967

期盼已久的好运——M26潘兴发展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1楼2020-11-27 20:46回复
    翻译自尤里·帕斯霍克(Юрий Пашолок)2020年2月24日的文章《Долгожданная удач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两年里,美国在坦克制造水平上表现得十分乏力。在一个接一个的一系列成功坦克后,美国赶上了乃至稍许领先了同时代坦克制造的水平。但是一系列的失败接踵而来,使得美国被拉开了微妙的差距。被赋予了取代M4中型坦克命运的它,在1944年11月才开始批量生产——而且是以重型坦克的名义。本文将谈谈这型有着坎坷道路但终究走向成功命运的坦克,M26潘兴。


    IP属地:四川2楼2020-11-27 20:48
    回复
      一、通往更强之路
      【注:第一部分讲的主要是T26,不要与M26的前身T26E1混淆】
      1943年春天对于美国坦克制造来说是段极端艰辛的日子。首先是,1943年3月25日,M6重型坦克的开发计划走向了终结。接着是T20系列中型坦克的开发计划旷日持久,陷入僵局的它出乎意料地被使用电传动的型号——T23中型坦克给领先了进度。出于这个原因,在有前景取代M4的中坦开发计划中,T23被列为了优先事项。另一方面,在M6重坦的研发工作完全停止后产生了一个空缺,所以军械部决定本着“如果能做成三种为什么只做成一种”的原则行动。
      【注:最初计划取代M4的坦克有三大系列——液力传动的T20系列,机械传动的T22系列和电传动的T23系列】


      IP属地:四川3楼2020-11-27 20:50
      回复
        1943年5月6日,在兵器委员会推动下决定生产一批250辆T23中坦。与之平行的是生产40辆装备90mm T7主炮的坦克,90mm T7有着与90mm M1/M2高射炮相同的弹道性能。该炮从1942年就开始研发,本来是打算用在M6重坦上的,当该车的研发工作停止后这炮似乎是不必要的。但是,在1942年末M6重坦并不是这门炮的唯一载体。1942年11月,90mm T7被装到了M10坦克歼击车上,事实证明它能适应该车的战斗舱。大约在这时,将同样的炮装到中坦上的想法诞生了。后来,安装了90mm炮的T23被命名为T25中型坦克。另外,还有10辆坦克按照T25的样子被生产出来,但是它们的装甲提升到了虎式E的水平。也就是说,美国军方想要一种有着重坦防护的中坦。这种“厚皮”版本的T25被命名为T26中型坦克。
        【注:从装甲厚度和倾角上看,T26正面防护接近黑豹,侧面防护接近虎式】


        IP属地:四川4楼2020-11-27 20:51
        回复
          按照最开始的规格,T26中坦的战斗全重应当是36287kg。这个重量是对于它电传动装置的上限。随着显著的重量增加,T23标配的行动装置显而易见地会崩溃,T26打算使用在T23E3上测试的扭杆悬挂。然而,上述对战斗全重的预估显然过于乐观了。在进一步的研发工作中,已经显露出大量元件的重量数据是被明明显低估的。扭杆悬挂被证明比平衡式悬挂要重得多,而且,T23E3上的设计极端地不可靠。炮塔也超重了,就连T23它自己都比原计划的更重。结果,1943年秋季时T26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已达到了39916kg。而且,重量还存在着会进一步上涨的风险。
          【注:①T23E3的炮塔设计后来被用于谢尔曼(76)W上;②T26跟指标重量36吨、实际重量44吨的黑豹真是难兄难弟,不同的是就算超重德军也没把黑豹改称重坦】

          T26中型(重型)坦克原型车,底特律兵工厂,1944年10月


          IP属地:四川5楼2020-11-27 20:54
          收起回复

            T26原本应当以T25为基础设计,但事实上它们并非只有装甲厚度不同


            IP属地:四川8楼2020-11-27 21:00
            回复


              IP属地:四川9楼2020-11-27 21:03
              回复

                在这里,T26被归为中坦

                但在这里,T26是重型


                IP属地:四川10楼2020-11-27 21:05
                回复
                  大佬好久没有开科普贴了收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11-27 21:08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13楼2020-11-27 21:08
                    回复

                      工具被放置在附件箱中

                      战斗舱内景


                      IP属地:四川14楼2020-11-27 21:09
                      回复
                        T26重型坦克在1944年10月28日被送往诺克斯堡,而试车则开始于11月30日。测试目的在于对比使用电传动和液力行星变速箱的两辆相似战车。该车总共行驶了2560km,发动机工作了279小时。我得说测试结果不是很明确。一方面,电传动再一次证明了它自己是个复杂的系统,尤其是在维护方面。另一方面,与T23相似的优点也显现出来:在越野行驶中,电传动明显比T26E1和T26E3上的Torqmatic变速箱表现优秀。
                        测试结果表明局势难分高下。两种传动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多说一句,对于增重会影响电传动可靠性的担心是多余的。T26被证明十分可靠。实际上争议是由机械师提出的,维修电传动装置的困难性成为它被放弃的关键因素。


                        IP属地:四川15楼2020-11-27 21:10
                        回复
                          二、完成并被接收入伍
                          T26制造缓慢的奇怪情况并不该令人惊讶。这不是因为美国军方懈怠了,或许看起来像是那样。真正原因在于对T23中坦军事试验结果的失望,而T23则是T26的基础。与此同时,T26E1的发展就迅速得多。与T25E1的情况一样,费舍尔坦克分部(Fisher Tank Division)被选为T26E1的承包商。这个决定非常符合逻辑,因为那里是生产装有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坦克的地方。这样,工厂不会给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先生产一辆T25E1试验车,之后在将发现的缺点纳入考虑后再生产更重的T26E1是很合逻辑的。


                          IP属地:四川16楼2020-11-27 21:12
                          回复
                            第一辆T26E1原型车在1944年2月底准备就绪,之后它就去了阿伯丁试验场。按照最初的配置,战斗全重为38893kg——考虑到装甲防护增加了那么多,这是可以接受的(与T26的重量相比更是如此)。它的车身与T25E1相似,都采用铸造设计,与它的兄弟T26也大致相同。与T25E1的区别只在于装甲厚度,与要求的一样,前装甲被加厚到102mm,侧面则是51到76mm。不过,你大可以通过看行动装置来判断你面前的这辆坦克是谁。


                            IP属地:四川18楼2020-11-27 21:15
                            回复


                              第一辆T26E1重型(这时还是中型)坦克,阿伯丁试验场,1944年3月3日。可以轻易看出翼子板由两部分组成


                              IP属地:四川20楼2020-11-27 2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