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吧 关注:8,950贴子:121,374
  • 36回复贴,共1
秋应为黄叶”如何理解?特别是“应为”二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1-23 19:55回复
    这一联的下句是“雨不厌青苔”,因此两句都是写秋之景。结合下句,这个秋应是指“秋风”。
    可以理解为,秋风就是为了吹落黄叶而起,而秋雨也不会怜惜青苔。也即是自然界风雨无情之意。


    IP属地:美国3楼2020-11-24 07:13
    收起回复
      鉴于楼上太拥挤,我就自己开一层,讲一讲一个格律小白自我救赎的历程~
      整首诗如下:
      寄裴衡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
      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因为读诗一向比较随意,对诗句的理解怎么符合心意就怎么来,所以看到有人提问,就没经过多少思考,直接回复了这句话的初印象:应该是秋天染黄了树叶(做成了黄叶),此处我把为读作第二声,心想:emmm很简单嘛,,遂准备睡觉。。
      后习惯性黑暗中脑子里过电影,突然发现“为”的读音似乎有待商榷,再根据我蹩脚的格律入门知识,发现这句话的平仄并不简单(有失眠的征兆。。)
      本着一直以来求知(划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精神,我把这首诗输入了写诗软件查平仄,果不出意料,这句的黄确实存在问题,但是,一般人犯错就直接翻页了,偶像出错必有猫腻啊~没有猫腻是真错更过瘾哈哈。。
      这觉我不睡也罢,于是我就开始百度拗救的相关知识,对着别人列出来的拗救知识一条条对,这个精神用在正经事上什么干不成
      当当当当~看我发现了什么
      五言: 正格:平平平仄仄 大拗:平平平平仄 拗救:平平仄平仄
      找到这个之后,为字确实应该是仄声(当然也不知道是因为大拗所以读仄声,还是本来就仄声恰好自救了一把。。)
      读仄声之后,诗句就发生了化学反应,和我之前读的第二声的为,完全有了另一层的意思——
      秋天特地地染黄树叶,雨滴也不倦地弄青苔藓,黄和青作动词讲,翻译出来有点丢掉味道,我感觉其实主要表现的是诗人对秋风秋雨太过让人伤感的”厌恶”情绪?就像风波不信菱枝弱这种?
      当然这是我的发现和感受啦,也不知道拗救这个初应用对不对大神聊供一笑~


      IP属地:江苏4楼2020-11-28 20:45
      收起回复
        继续讨论格律。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看:这首诗李商隐写的时候根本没在写“五律”,所以就别用五律的规范来要求它。我绝对可以接受这个。而且,这样也解释了纪昀的评语:“不成语。起二句太突。” 显然他也是把这诗当成五律来要求,故而有此评论。其实这个首联很不错,把整首诗一锤定音。第二联经过楼上同学的推敲也可定性为非寻常之语。


        IP属地:美国5楼2020-12-02 08:22
        收起回复
          还有我认为诗的形式可不仅仅是平仄押韵那么简单,而是在规范的束缚下选择用什么字,描绘什么”意象”。在我看来诗到底要表达什么情感反倒没那么重要。不过没正儿八经学过文学的我表示,我这个对“形式”的定义很可能是错的


          IP属地:美国6楼2020-12-02 08: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