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象资源吧 关注:13贴子:74
  • 0回复贴,共1

辨别“假冒伪劣”的奥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脑筋急转弯”的试题不是奥数。
例如,“北京大学本科读多少时间?”四年吗?不对,答案是“两秒”。有趣是很有趣,但这与奥数无关,把这种题放在数学试卷中,那是“逗你玩”。
其次,个别胡编乱造的“教材”和考题更不是奥数。
个别胡编乱造的“教材”和考题不是奥数,这本来是不言自明的,不过常常有人用这些类型的题来非议奥数,例如2009年央视《实话实说》的一期节目中,有学者问奥数老师:“十一个苹果三个孩子分,每一个人都要拿双数,怎么分?”老师想了一会儿,有点尴尬地说:“此题无解。”
众人一阵哄笑,那潜台词就是:“你看,奥数学的都是什么玩意儿!”这样的批驳是不严肃的,这些只能说明奥数的培训学习及考试中存在严重乱象,丝毫也不能证明奥数本身有错,就如同不能拿被污染了的牛奶来论证牛奶有毒一样。
第三,奥数并不是要求超前学。
比较有争议和容易混淆的是所谓的“超前内容”。 我们甚至看到,有些所谓的小学奥数竞赛题必须要用到初中的数学知识才能解答,而对于具备了初中数学知识的学生来讲,那些题目其实很简单,既不巧妙,也没有更为直观的解题方法,那些都不能称为奥数。
奥数教育,尤其是小学的奥数教育,并不提倡“提前学”,因为:
① 那些知识到时间老师就会教,“提前学”是一种重复学,总体看是一种浪费。
②教育专家编制的教学大纲是根据知识的连贯性及先后顺序,根据大多数学生在不同年龄段所能接受和理解的程度来安排的,“提前学”违背了教学的规律,拔苗助长,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
③即使有部分“提前学”的知识相对独立而不是连贯的,是低年龄段的学生也能接受理解的,但要知道,教学大纲也是根据学生能够投入的合理时间来安排的,“提前学”无疑挤占了学生合理的支出时间,牺牲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和锻炼。
总体来讲,“提前学”、“提前考”违反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它们不属于奥数。
更多优质数学学习课程海量分享,+薇v09098662【图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1-12 12: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