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战吧 关注:1,746贴子:15,398
  • 11回复贴,共1

「战争史完全图解系列」第一次世界大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被称为“20世纪的万恶之源”的非正义战争。
300余幅珍贵照片,
全景再现史无前例的世界灾难。
欧洲文明体为何爆发内战?
战争又是如何蔓延至世界大战?
从萨拉热窝事件到签署凡尔赛条约,
100多年来,它的残酷一直在影响着世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0-01 16:13回复
    作者简介:
    [英] 伊恩·怀斯特威尔
    作为一名备受推崇的历史学家,伊恩·怀斯特威尔著有大量文章及至少超过十五本著作,可以说是涉及到了现代军事历史的方方向向,其最近的著作有《勃兰登堡,德国国防军的训练基地》,《秃鹰军团:第三帝国的特种部队》以及《每天都读一点儿一战史》。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0-01 16:14
    回复
      序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大战,诸国列强挑起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称霸欧洲,更是为了抢夺和瓜分全球范围的广大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从19世纪起就受其奴役了,即使赌注巨大,战争一经爆发,还是受到了诸多(几乎可以说是全部)国家的狂热追捧。多年以来,诸国列强之间穷兵黩武,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地缘政治冲突也愈演愈烈,因此,包括好战分子在内的多数人都急需一场速战速决的激烈战争来为全球确立新的秩序。
      和大多数战争一样,“一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也是始料未及的。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将是一场“短平快”的战争,最多持续几个月而已。当时的普遍看法是:全球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成果不可能使这场战争持续太久。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工业化和大规模生产意味着此前人数和装备悬殊的作战双方,如今都能因为及时得到补给而长期奋战,其后果则是史无前例的死伤。
      各囯军事统帅竭力平衡着使用新式武器与大规模战争后果之间的关系,飞机、坦克、潜艇、速射火炮、毒气等新式武器均首次投入使用。不足为奇,有时他们并不能合理调配和使用这些新事物,但还没有人蠢笨至不顾战争形势所限而放弃使用这些新式武器。
      在数年的惨烈角逐中,交战双方一直难分高下,直至大战结束前的最后阶段,胜负才得以初见分晓,但即便是亲历战争的人,也很难真正意识到这场大规模战争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老牌帝国一个个土崩瓦解,新的国家接连诞生,美国已崛起成为新的世界强国。尽管死伤惨重,但可以让战胜国聊以慰藉的是他们自认为赢得了一场“一劳永逸的战争”。可惜,他们只是盲目乐观地套用了英国科幻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于1914年所出版的新书———《一劳永逸的战争》(The war that will end war)的书名而已。他们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所换取的和平却极其短暂,注定只能维持20年之久。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0-22 21:32
      回复
        战争爆发后,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热烈欢庆。照片中柏林的年轻人响应号召,积极入伍(摄于1914年8月1日)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0-22 21:33
        回复
          眼睛被毒气弹熏伤的英军士兵正在列队等候治疗。大战爆发前几年,使用毒气还曾被认为是一种不人道的野蛮作战方式,但是到了1918年,几乎所有参战国都曾使用过毒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0-22 21:33
          回复
            比利时步兵正在尤斯库伯(今北马其顿共和国首都斯科普里)附近的堑壕里严阵以待(摄于1915年)。英国、法国等协约囯自1915年起就已经沿萨洛尼卡至巴尔干前线部署大量军队,但一直以来都是战绩平平,直到大战结束前数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1-01 20:57
            回复
              占个楼,等更新。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11-22 15:17
              回复
                本书的内容与编排
                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五个章节,而每章都将会涉及到这场历时多年的战争中的每一个年头,再加上介绍促使这场战争爆发的种种因素的开篇和讲述其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及其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的最后一章,本书一共有七个章节,而每一章都将分别由彼此独立各个章节所构成,每节内容均分为两页,主要讲述一年中所发生的各种重大战役及投入战场的名种新式武器装备。
                此外,每章还会有些不同话题的专题介绍,如“一战”中形形色色的种种重要人物或是读者朋友们特别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外等等。总之,所有的这些内容都将会全面而又透彻地向读者展示这场世界大战的详尽史略,我们不仅会为您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都到底发生了那些事件,我们还会为您分析并阐释这场战争所爆发的来龙去脉:它究竟是因何而起,又是因何而落幕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1-01-09 20:18
                回复
                  战争的起因
                  当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Franz Ferdinand von Österreich-Este)于1914年6月28日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一消息刚一见诸报端时,整个欧洲还并未像后人所猜测中的那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还以为这仅仅只是一起普通的政治谋杀,而起因则是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之间所存在的长期矛盾。
                  那个夏日所发生的刺杀事件其实并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而是一个诱因,但它却足以在一个月之内就将整个欧洲的列强都拖入到这场全球性的灾难之中。其深层原因则是由于这些瓜分世界的列强之间——比如说,在经济,政治,及军事等方面与一些国家进行秘密结盟,因而造成了——即被历史学家们统称为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的两大敌对阵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此外,一些关键角色也开始有意亦或是无意地,未能积极行动好去消除自1914年7月以来不断高涨的敌对情绪。当时各国高层的心理诉求都是想要借助于一场战争好来消除自家民众内心深处的愤懑与不平。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意外因素,以至于众人都认为武装冲突将会一触即发。但是,当时很少有人能预料到这场战争会持续如此之久,涉及范围会如此之大,所造成的结果会如此严重,几乎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1-01-09 20:18
                  回复
                    萨拉热窝事件
                    早在“一战”爆发前,欧洲列强就已经分裂成两大敌对阵营,其主要原因就是各国都将自己的邻国视为心腹大患。奥匈帝国和德国都担心会与其在巴尔干半岛的敌对国发生冲突,而在南欧地区,塞尔维亚与俄国之间的亲密关系对于奥匈帝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德国则担心法国会趁机收复其自1870—1871年普法战争战败后被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因此,德国一直竭力与英国保持友好关系,但是很快,自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即位以来,英德关系开始不断恶化,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威廉二世开始下令大规模建造军舰,从而挑战英国一直以来的海上强国地位,更重要的是英国已经开始对德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及其蠢蠢欲动的海外殖民扩张警觉起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1-07-22 21:43
                    回复
                      结盟竞赛
                      早在1879年,德国就已经和奥匈帝国结成同盟,3年后,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盟约规定:一旦意大利遭到法国的攻击,德国和奥匈帝国都必须协助意大利进行反击,而意大利则同意在俄国攻击奥匈帝国时保持中立。1894年,法国和俄国结盟,《英法友好条约》(Entente cordiale)也随后于1904年签订,而威廉二世在巴尔干半岛对奥匈帝国的支持彻底激怒了俄国,最终促成了英俄联盟的达成。1907年,英国,法国和俄国签署了三方友好条约。
                      伴随着双方相互猜疑程度的不断加剧,继之而来的极端民族主义也变得日益猖獗,毫无悬念地,军国主义开始主导人们的思想,在德国更是如此,因此许多敌对国家开始蠢蠢欲动,准备随时开战。他们都认为在对手之前,抢先发动战争将会给予对方严重打击,从而赢得战争的主动权。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1-07-22 22:06
                      回复
                        一战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2-12-08 2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