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映椒房吧 关注:9,998贴子:489,158

【搬运】李虎在西魏的实际地位,看李唐给李虎的贴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搬运】李虎在西魏的实际地位,看李唐给李虎的贴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9-20 18:43回复
    作者是小吧主独孤罗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9-20 18:43
    回复
      李虎(?—551年),代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祖籍陇西成纪,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太尉。唐朝编纂的史书记载:“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 李虎在史籍里的记载,如今能看到的只有《资治通鉴》、《册府元龟》、《旧唐书》、《北史》、《周书》等。《周书》、《北史》里李虎在别人的传记里出现过。《册府元龟-帝系》里说李虎在西魏的功绩是“周受魏禅录佐命功居第一”。意思很明显了,李虎是对北周宇文氏建立贡献最大的功臣。 那么李虎的实际地位真的只比宇文泰低吗?实际并不然。
      一、史料记载零星,并无突出战绩 关于李虎在西魏朝参与的主要战绩,大致总结如下: 1.永熙三年,讨伐曹泥:“十一月,遣【仪同李虎】与李弼、赵贵等讨曹泥于灵州,虎引河灌之。”
      2.大统四年,邙山之战:“独孤信、李远居右,赵贵、怡峰居左,战并不利,又未知魏帝及太祖所在,皆弃其卒先归。【开府李虎、念贤等为后军】。遇信等退,即与俱还……大军之东伐也,关中留守兵少,而前后所虏东魏士卒,皆散在民间,乃谋为乱。及【李虎等】至长安,计无所出,乃与公卿辅魏太子出次渭北。”
      翻阅《周书》李虎参加的主要战役,仅仅只有这两处记载。第一次是跟李弼、赵贵等人一起讨伐曹泥,这几个人谁是主帅不好说,或许有人会问李虎的名字靠前当然他是主帅。这么说吧,如果李密当了皇帝,李弼的名字绝对第一。第二次邙山之战李虎只是后军,前军浴血奋战局势不佳后退,他也跟着前锋部队撤退了。然后大军回到长安,正赶上民间发生谋乱,诸将与公卿大臣们护送太子元钦去了渭北。这里的记载是“李虎等”,其他人不配有姓名啊!
      随后,李虎这个名字便从战场上消失了,在诸位大将跟着宇文泰数次东征之时,李虎也不知道去哪儿了。【难怪唐朝君主原本想单独给他列个传记,终唐一室也没编出来,这确实是个大工程。】
      李虎过世四百多年后,北宋王钦若编的《册府元龟》里,特意给他加了平梁企定、杨盆生及莫折後炽之乱。而在写沙苑之战时说“後从文帝破高欢於沙苑斩级居多有贼帅”,方才《周书》里明明说李虎作为后军没参战就撤退了,四百多年后的王钦若真会尬吹,可能王钦若是根据唐朝修饰过的稿子写的?杨盆生之乱这个在《周书》里没有痕迹,怀疑波及范围很小,不值得史官记录,笔者重点说说梁企定及莫折後炽之乱。
      梁企定之乱:“宕昌羌【梁企定】引吐谷浑寇金城。渭州及南秦州氐、羌连结,所在蜂起。南岐至于瓜、鄯,跨州据郡者,不可胜数。太祖乃令李弼镇原州,夏州刺史拔也恶蚝镇南秦州,渭州刺史可朱浑元还镇渭州,武卫将军赵贵行秦州事。征豳、泾、东秦、岐四州粟以给军。齐神武闻秦陇克捷……”
      莫折後炽之乱:“四年,莫折后炽连结贼党,所在寇掠。贤率乡兵与行泾州事史宁讨之。”、“时贼帅莫折后炽寇掠居民,宁率州兵与行原州事李贤讨破之。”
      《周书》里描写这两场战役,丝毫没提到李虎的名字,包括几个参与此战的将领传记里,亦没有提及李虎其人,可见他即便参加了,政绩也不算突出,根本不是《册府元龟》吹嘘那样的。平定梁企定之乱的主力是李弼、赵贵、拔也恶蚝以及可朱浑元;平定莫折後炽之乱的主力是李贤与史宁。
      如此水的战绩却排到第二位,莫不是搞笑?果然资本运作与后台操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IP属地:广东4楼2020-09-20 18:54
      回复
        二、生前未及三公,实绩引人质疑 《周书》中关于八柱国的记载: “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云。今并十二大将军录之于左:
        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开国公李虎
        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徒、广陵王元欣
        使持节、太保、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宗伯、赵郡开国公李弼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赵贵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开国公于谨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 右与太祖为八柱国。(后并改封,此并太祖时爵。) 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少保】、广平王元赞……” 可见在这本书里,八柱国的排位是:宇文泰、李虎、元欣、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与侯莫陈崇。 西魏依周礼治国,地位最高的辅臣便是三公,即:太师、太傅及太保。魏文帝元宝炬时期这三人分别是:宇文泰、元欣与李弼。
        太师宇文泰:“(大统十四年)夏五月,进授太祖太师。”
        太傅元欣:“(大统十四年)夏五月,以安定公宇文泰为太师,广陵王欣为太傅……”
        太保李弼:“(大统)十四年,北稽胡反,弼讨平之。迁太保,加柱国大将军。”
        李虎大统十七年才过世,魏文帝册封三公那会儿他还在世,为什么号称战绩第二的他却没能得到册封?
        据《资治通鉴》记载:“凡八人,曰安定公宇文泰,广陵王欣,赵郡公李弼,陇西公李虎,河内公独孤信,南阳公赵贵,常山公于谨,彭城公侯莫陈崇,谓之八柱国。” 司马光发现了这个bug,也对李虎的排位表示质疑,但是由于李虎本人没有传记,无法断定他的真实实力。可是前三甲宇文泰、元欣和李弼是笃定的,因此司马光将李虎排在第四位。


        IP属地:广东5楼2020-09-20 18:57
        回复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李虎在八柱国中的实际番位并没有这么高,极有可能仅在侯莫陈崇之前。


          IP属地:广东7楼2020-09-20 19:01
          回复
            李虎在八柱国中排位本来就不高。
            在贺拔岳死后,李虎是支持贺拔胜上位的;独孤信、赵贵、于谨支持宇文泰。
            所以宇文泰一上位,李虎立刻就被靠边站了。政治上都不可信任。
            所谓的什么少师之类的虚衔,无非是被剥夺实权后,宇文泰发的养老津贴罢了。
            所以,李虎同志,是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但是建国过程中有重大的政治错误,实际上西魏一建立就靠边站了。能排八柱国无非是论资排辈,资格老罢了。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9-20 20:19
            收起回复
              李唐真的无语,给李虎贴那么多金,还称他是宇文泰的第一功臣,但是没列传这一条就足以破功了。作者扒出的细节倒是很多人没注意到


              IP属地:广东10楼2020-09-20 20:41
              回复
                一直很疑惑李虎是怎么排进八柱国的?实绩再水都应该有列传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9-21 15:17
                收起回复
                  李虎(?~551年)
                  儿子李昞(?-572年),“世祖性至孝,沉深有识量,少为周文帝所礼,在位十七年,封汝阳县伯,食邑五百户”
                  周文帝宇文泰(507年~556年),把持朝政是22年,也就是534-556
                  说李昞少为周文帝所礼(20岁之前称之为少),“在位十七年(551年,爹死的那一年,这是安慰奖吗),封汝阳县伯,”,
                  假如李昞封为汝阳县伯的年龄是20岁,李昞大概是531年出生(最早).
                  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
                  长姐出生年纪未知,鉴于老公宇文毓(534年~560年5月30日),这俩人年纪应该差不多大,
                  假如长姐是534年出生
                  那么嫁给李昞的老四元贞皇后应该在535-543之间
                  这样算的话,元贞和李昞年纪差也不大,
                  李渊也没啥异母弟妹(元贞挺彪悍)


                  IP属地:江苏12楼2020-11-29 20:23
                  收起回复
                    之前的被屏蔽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3-16 09:01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3-16 09:03
                      回复
                        这篇文各方面都分析的很全面了,还有人在那杠李虎多厉害,史书干货都没几个李虎实力与被重用程度显然不如其他柱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9-12 11:08
                        回复
                          李虎的功名官爵,在相当程度上上是因为早些年在贺拔岳手下做事,是其重臣之一,有资历名望功绩。后面投奔宇文泰的功劳,是另一回事,但宇文泰作为贺拔岳接班人,不可能把李虎和其他老干部德功劳地位名望一笔抹杀,就继承并累计计算下去。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21-09-29 12:51
                          回复
                            按照李世民宣传自己伟业掩埋他人功劳的精神,你认为先祖李虎的功名,李世民诡充分记载并大举宣传吗?怎么可能!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21-09-29 12:58
                            收起回复
                              功参第一的李虎没做到三公,官职也不如非三公的独孤信,李虎又没有什么专权篡位的行为,唐人有什么好给他掩饰功劳的,不仅没掩饰还到处找战役给他尽量贴功劳呢,只是实在凑不出篇幅够长的传记罢了。某些SB这么喜欢贴过来各种YY是有病吗倒是给你吹的立功第一的李虎挖出个三公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1-09-29 13: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