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吧 关注:1,019贴子:5,065
  • 1回复贴,共1

古代蔷薇水与蔷薇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代蔷薇水与蔷薇酒
蔷薇水
宋人笔下的“蔷薇露”,通常有两个意思,一是指香水,当时有一款从大食国进口的香水,就叫“蔷薇露”,又称“蔷薇水”,香味非常浓郁:“异域蔷薇花气馨烈非常,故大食国蔷薇水虽贮琉璃缶中,蜡密封其外,然香犹透彻闻数十步,洒著人衣袂,经十数日不歇也。”
蔷薇水与琉璃瓶,同时出现在五代,《册府元龟》卷九七二:周世宗显德五年九月,“占城国王释利因德漫遣其臣萧诃散等来贡方物,中有洒衣蔷薇水一十五琉璃瓶,言出自西域,凡鲜华之衣以此水洒之,则不黦而复郁烈之香连岁不歇”。
至于两宋,文献与诗歌作品中,蔷薇水与琉璃瓶均屡见不鲜。
《宋会要辑稿·蕃夷》与《宋史·外国》之部多有蔷薇水入贡的记载,前者所录来自三佛齐,三佛齐国位于苏门答腊岛,当日它的物产多来自大食;后者则是大食以蔷薇水贡献宋廷的纪录。原本用作盛放蔷薇水的伊斯兰玻璃瓶发现于辽宋遗址,与文献的记载正相符合。
宋代,蔷薇水经常出现在女子妆奁具中,在许多诗词中亦有出现。
张元干的《浣溪沙·蔷薇水》写道:“月转花枝清影疏,露花浓处滴真珠。天香遗恨罥花须。沐出乌云多态度,晕成娥绿费工夫。归时分付与妆梳。”
虞俦的《广东漕王侨卿寄蔷薇露因用韵》二首则描写最清楚,其一云:“熏炉斗帐自温温,露挹蔷薇岭外村。气韵更如沉水润,风流不带海岚昏。”其二云:“美人晓镜玉妆台,仙掌承来傅粉腮。莹彻琉璃瓶外影,闻香不待蜡封开。”
河北定县静志寺佛塔地宫出土的宋代刻花玻璃瓶。可以一窥宋人的玻璃工艺。不过,这款琉璃瓶属于蔷薇水瓶。
图 河北定县静志寺佛塔地宫出土的宋代刻花玻璃瓶

制作好的蔷薇水被装进专门的容器——琉璃瓶中,并以蜡密封。尽管蔷薇水“闻香不待蜡封开”,这一举措仍方便了运输,也能在一定程度减少香气的挥发。
元代还有西来的琉璃瓶和蔷薇水,吴莱《娄约禅师玻瓈瓶子歌秋晚寄一公》:“玻瓈瓶子西国来,颜色绀碧量容桮”。
又于伯渊【仙吕】《点绛唇》“胭脂蜡红腻锦犀盒,蔷薇露滴注玻璃瓮。端详了艳质,出落着春工”,则妆具中物也;张昱《次林叔大都事韵四首》“无端收得番罗帕,彻夜蔷薇露水香”。
明代陈诚通使哈烈,在《西域番国志》中记其所见云:“予于丁酉夏四月初复至哈烈,值蔷薇盛开,富家巨室植皆塞道,花色鲜红,香气甚重,采置几席,其香稍衰,则收拾炉甑间,如作烧酒之制,蒸出花汁,滴下成水,以甆瓯贮之,故可多得。以浥酒酱(浆),以洒衣服,香气经久不散,故凡和香品,得此最为奇妙也。”《西域番国志》成书于永乐年间。哈烈,即今阿富汗西部之赫拉特。
这蔷薇水还用来熏衣服,香气经久不散。
明张凤翼《窃符记》第二齣:(末扮内官捧瓶上),“颜恩奉如姬命,送蔷薇露与夫人”;(旦起立接科),“冰洁,似仙掌露华莹澈,泻金盆不羡,兰膏飞沫,清冽,这鼻观氤氲,胜百和炉中香夜爇。”这一瓶蔷薇露出自宫中,似暗示其非寻常之物。
明蒋之翘《天启宫词》亦有“蔷薇露噀熨宵衣”之句,两事均在明末。蔷薇水郁烈之香,依然不绝如缕。


IP属地:河北1楼2020-09-05 10:26回复
    蔷薇酒
    “蔷薇露”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指南宋御库出品的一款美酒。酒以“蔷薇露”命名,可能是因为这款酒的酒色如蔷薇花,呈赤色;也可能是因为此酒有着浓烈的酒香。
    蔷薇露,两宋时亦或指酒,如杨伯喦《踏莎行·雪中疏寮借阁帖,更以薇露送之》,此“薇露”,即指“重酿宫醪”。不过虞诗所云,则“香水”无疑。王侨卿,即王东里,侨卿为其字。漕,路转运使之简称,职掌一路利权。
    所以我们在看古书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差别。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寿皇时,禁中供御酒名蔷薇露。”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禁中供御酒名蔷薇露,赐大臣酒谓之流香酒。”可知“蔷薇露”酒是御库特供皇室饮用的御酒,偶尔才会赏赐给个别大臣,因此能喝到的人极少。
    高宗朝翰林学士兼侍读周麟之是饮过“蔷薇露”酒的少数大臣之一,喝下“蔷薇露”酒之后,周麟之特别写了一首《双投酒》诗纪念:“君不见白玉壶中琼液白,避暑一杯冰雪敌。只分名冠万钱厨,此法妙绝天下无。又不见九重春色蔷薇露,君王自酌觞金母。味涵椒桂光耀泉,御方弗许人间传。向来我作金门客,不假酿花并渍核。日日公堂给上尊,时时帝所分余沥。”
    南宋著名学者楼钥也曾获宋孝宗御赐“蔷薇露”酒。他写有一首《三月七日上赐牡丹并蔷薇露劝酒》诗相纪念:“几见牡丹东海涯,暮年敢谓到京华。休论千品洛中谱,惊看百枝天上花。况有八珍来禁苑,更加双榼赐流霞。阖门饱暖聊同醉,稽首将何报宅家。”


    IP属地:河北2楼2020-09-05 1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