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吧 关注:9,841贴子:151,893

“手取川之战”真伪考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作者秋风萧落,有删改。


IP属地:四川1楼2020-08-30 15:52回复
    a250586419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手取川之战的所谓“通说”是:上杉谦信进攻能登七尾城时,织田信长以柴田胜家为总大将,率军越过了流经加贺中央的手取川,准备支援遭到上杉谦信围困的七尾城,但途中得到了七尾城已经陷落的消息,柴田胜家便下令撤退,在渡河时遭到了上杉谦信的追击,当场被杀死一千余人,正好恰逢手取川洪水,大半织田军因此溺死。这个手取川之战的时间通常被认为是1577年9月23日。


    IP属地:四川2楼2020-08-30 15:53
    回复
      这一战役被网友们视为“如果上杉谦信不死一定能消灭织田信长”的最好证据,但如此鼎鼎大名的一场战役,记录过此战的史料却少得可怜。就连江户时代各种滥竽充数军记史料中,都找不见关手取川之战的一点记载。确切记载了手取川之战的最早记录,源流上是上杉氏文书史料集《历代古案》中收录的一则号称上杉谦信的亲笔书信:
      (前略)信玄看起来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样子,他在十八日亲自来到了加贺手取川,以数以万计的兵马严阵以待的时候,越后、越中、能登的军队作为先锋军出击了。在我也乘着马出击的时候,信玄好像也知道了我要从后面攻过来,于是在二十三日深夜逃走,我进行追击,杀了上千人,把其他全部的敌人逼入了河中,正好因为洪水,河水很深,没有人能站立的浅滩,所以敌军的人和马都被水给冲走了,什么都没留下。
      天正五年九月十九日(日期落款)
      长尾和泉守(收信人)
      这份所谓的“信件”有许多一目了然的重大BUG:
      1.其中所记载的对手居然是“信玄”,要知道武田信玄早已在四年前驾鹤西去了,根本不可能在此复活代替织田信长与上杉谦信对垒。
      2.即便这只是个不可能存在的笔误。那么当时的织田信长从8月至10月一直在安土城处理松永久秀叛乱一事,后来的通说也正是发现了这个BUG,才将总指挥从织田信长改为柴田胜家。
      3.以信长公记为首的资料都表明织田军的出阵时间是8月8日,并非9月18日。
      这一军事行动的前提条件是闰7月17日,上杉谦信包围七尾城,闰7月23日,畠山春王丸与其叔父二本松伊贺守相继感染瘟疫而死,畠山家没了主心骨,长连龙这才作为使者出城向织田信长求援。织田军柴田胜家等于8月8日出阵。9月15日,内奸游佐续光、温井景隆、三宅长盛内通上杉谦信,将主张抗战的长氏一族灭门,七尾城开城投降。
      求援的时间在闰七月底,完全没有在城开了之后才想起派援军的道理。
      4.落款九月十九日却记载了九月二十三日发生的事,穿越时空了。


      IP属地:四川3楼2020-08-30 15:53
      回复
        江户时期的越后流军学者,如夏目军八、畠山义真、宇佐美定佑等人,不仅撰写了许多有关上杉谦信的伪书,如《北越军记》、《管窥武鉴》、《川中岛五个度合战之次第》等,甚至还亲手捏造了不少伪文书,诡称是上杉谦信自己亲笔撰写的。
        米泽上杉家在上杉纲宪时代,家臣吉良义央、竹俣义秀编撰了《历代古案》、《谦信公御年谱》等上杉家官方史料。其中,《历代古案》是收集古文书性质的史料集,本身并不展开叙事;而《谦信公御年谱》则是站在传主立场上直接展开叙事的一部史料。两书在编纂过程中,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夏目军八、畠山义真、宇佐美定佑等越后流军学者的影响,在未加甄别的情况下,收录了许多他们捏造的伪文书、伪记录。《谦信公御年谱》本质上便是以宇佐美定佑的《北越军记》基础上加以改写而来的,虽然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历史问题上做了澄清,但在具体的历史事件记录上,犯下的错误并不比《北越军记》少。《历代古案》则相对要好一些,但也不可避免受到了一定污染。这篇所谓的“书信”,很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IP属地:四川4楼2020-08-30 15:53
        回复
          此外,《历代古案》提到手取川之战发生时,手取川河水泛滥,因而淹死不少织田军。这一条记录与手取川当地的洪涝灾害记录一对比,就会发现也不对。根据明治时代成书的《加贺国手取川出水考》一书考证,在日本历史上,向日本海入海的手取川一共发过五次洪水,但在整个战国时代根本就一次都没有过,这等于直接瓦解了《历代古案》的说法。


          IP属地:四川5楼2020-08-30 15:53
          回复
            虽然《历代古案》已经很离谱了,但《谦信公年谱》还嫌它不够离谱,甚至声称“手取川之战”分别发生了两次。第一次发生在永禄十二年(1569)九月二十三日,上杉谦信与织田信长所亲自率领的数万骑决战,大败织田军,斩杀千余人;第二次发生在天正五年(1577)九月二十三日,上杉谦信再次与织田信长本人亲自率领的数万骑展开决战,并取得了与上次相同的结果,斩杀织田军千余人,这次织田的溃兵残卒准备渡过手取川逃亡时,赶上手取川发洪水,溺死了一大半人。
            1569年这个说法可能是太离谱了,因为当时朝仓浅井啥的都还活着,加贺越中的本愿寺还如日中天得跟上杉谦信敌对着呢,织田上杉这俩家族连个边都摸不着,根本不可能打起来。但看上去比较合理的1577年这一套却仍然被不断“修正”并流传了下来,成为后来的ZZ正确。


            IP属地:四川6楼2020-08-30 15:54
            回复
              小骡在排查了《北越军记》、《松陵夜话》、《谦信军记》、《信长公记》、《续本朝通鉴》、《前田家谱》、《享禄以来年代记》、《总见记》、《织田真纪》、《武德编年集成》、《越登贺三州志》、《常山纪谈》、《前田安太夫记》、《菅家见闻集》、《长家谱》、《有泽永贞古兵谈残囊录》等军记史料之后,虽然都没有手取川之战的记载,但发现了成书早于《历代古案》的《松陵夜话》中有过一个相似的说法:
              1576年5月,上杉谦信攻打长重连防守的加贺松任城,织田信长派遣柴田胜家等将率军四万八千进行支援,但未等援军赶到,上杉谦信便已攻下松任城,并派使者到织田军中约架明日决战,织田军畏惧得仓皇逃窜,在渡过大圣寺川时遭遇洪水,淹死数百人。手取川之战很可能便是由此改编而来的。
              但其实1576年的上杉谦信还正忙于讨伐越中,一直忙活到下半年。此前的织田信长正在爆锤加贺本愿寺,占据了加贺西边两个郡的区域。大圣寺川位于越前与加贺的边界处,算是织田的后方阵地,大圣寺城主是织田家的佐久间盛政,此处距离松任城的直线距离约40公里,织田军有什么必要走到自家后院才突然想起要自乱阵脚淹死几个人呢?
              再说加贺本愿寺正是因为被织田信长打了一顿、丢了很多地,才想起与上杉谦信交好,邀请上杉谦信进入加贺帮忙驱逐织田,这也导致了本愿寺的内部分歧。1576年11月,七里赖周邀请上杉谦信进入加贺帮助平乱,即便如此,两军也仅在越中加贺的边境一带爆发了一些战斗,上杉谦信在小胜之后便继续北上进攻能登畠山氏,并没有深入加贺甚至攻打松任城。反倒是上杉大军在此冬季遭到了洲崎兵库等一揆的奇袭,至1577年的三月,得到消息称北条氏政将要品尝上杉谦信的菊花,于是只得率军撤回越后,这使得能登畠山氏得到喘息之机,收复了不少地盘。直到1577年闰7月,上杉谦信再度挥师前往能登,这才有了上述的故事。
              这还没完,前面说了,七尾城在9月15日才开城投降了,9月17日,七尾城西南边,比较靠近能登加贺交界处的能登末森城也随即开城。上杉谦信基本平定了能登,下一步便是进军加贺。此时没有立刻投降上杉谦信的正是前面所提到的松任城,但城主并非长重连,而是镝木赖信,上杉谦信在强攻无果之后,以加贺一万石领地(另说一万贯)作为条件使镝木赖信投降。


              IP属地:四川7楼2020-08-30 15:54
              回复
                松任正位于手取川东北方向直线约10公里的位置,无论是织田军救援七尾城还是上杉军追击织田军,都必须先控制此地。那么在上杉谦信招降了镝木赖信之后,还有时间到手取川追击织田军吗?
                根据并不怎么靠谱的《长氏家谱》的说法,上杉军抵达加贺津幡已经是9月29日,攻打松任城是其之后的事,从这个时间点上,便已经超过了不值一驳了9月23日了。《长氏家谱》还号称织田军是9月下旬出兵,10月上旬渡过手取川,在距离河岸约2公里的水岛布阵。到上杉谦信招降了松任城以后,织田军便已撤兵,上杉谦信在水岛杀死了织田军留下的数十老弱病残。《长氏家谱》的这个水岛之战被武山宪明的《上杉谦信之谜•战国正义英雄传》、日置谦的《石川县史》、石林文吉的《加贺能登的战争》等史学著作所采信,认为上杉谦信是基于水岛之战进行了夸大,自行编造出了“手取川之战”。日置谦还举了一个例子:上杉谦信在1578年写的一封信中吹嘘自己已经掌控了越中、能登、加贺全境,以及一半的越前。对此,日置谦对上杉谦信表达了强烈的揶揄和讽刺,认为上杉谦信虽然占据了越中、能登,但至死也未能在加贺设置统治机构,仅仅是降服了半个加贺而已,至于越前更是寸土未得。日置谦讥讽他是“吹牛大王、厚颜无耻、以后被冥官拉到地狱去不知有何面目对质”。然而这种吹嘘其实是当时的常态,是一种扩大舆论优势的战略手段。
                但就这样一个只有数十人战绩的“水岛之战”,很可能也是不靠谱的。因为前文《长氏家谱》的织田军出阵时间与《信长公记》对不上号,下文更是吹嘘上杉谦信在水岛之战后直接攻入了越前放火。再加上所谓的“水岛阵地”位置十分可疑,织田军何故要背水布阵?


                IP属地:四川8楼2020-08-30 15:55
                回复
                  在《信长公记》中,柴田胜家等将于8月8日向北国出阵,渡过了添川、手取川,在小松村、本折村、阿多贺、富㭴等处烧出空地并布阵。此处的灵异事件在于“添川”和“手取川”,附近并没有一条叫“添川”的河流,而“手取川”的上游恰恰被称为“尾添川”。这种事情无独有偶,在记载正德寺会面的过程中,《信长公记》居然也出现了“越过木曾川、飞驒川”的字样,要知道正德寺位于尾张这一侧,织田信长是根本不需要渡河的,而且飞驒川在美浓东北部就已汇入木曾川,“越过木曾川、飞驒川”是完全没有逻辑和道理的:
                  这次的“渡过添川、手取川”,可能也只是太田牛一水文痴发作的症状罢了。中川太古注释道:这个“添川、手取川”指的压根就不是手取川,而是九头龙川和大圣寺川。我对这一说法保留看法,但他也是有证据的,证据就是之后烧出来的阵地都在手取川以西,中川太古注释称:小松、本折在今小松市(这个是没错的);阿多贺在安宅、小松市一带(阿多贺这名字估计也是太田牛一音对字不对的写法,我也懒得去查读音了,总之应该都在同一个地方);富㭴在今加贺市——更西边的地方,总之即便是最近的阵地,直线距离手取川也有约10公里。这个说法如果成立的话,那就意味着织田军压根就没渡过手取川!


                  IP属地:四川9楼2020-08-30 15:55
                  回复
                    总之,织田军是8月8日出兵,不是9月下旬;织田军的布阵点在小松一带,也不在水岛;上杉谦信仅仅降服了北加贺,并没有建立统治机构,更没有跑到越前去烧杀抢掠。《长氏家谱》里的这几样事,他是一个也没说对,这“水岛之战”即便被不少人当做折中方案采信了,也有很大概率是编造的。糗缝小骡评价道:“《长氏家谱》这种东东是三四手资料,这本书关于能登畠山、长氏家族的历史,和当代日本人整理的学术通说相差很大,不用太当回事。”而《松陵夜话》中织田军支援松任城失败一事,估计也是这么张冠李戴偷天换日改过来的。


                    IP属地:四川10楼2020-08-30 15:55
                    回复
                      《北越军记》中说:织田信长拉拢了长重连等一票当地人,在能登穴水、加贺小松、安宅、山道山等城组织防线阻挡上杉军,1577年9月,上杉谦信攻破上述城池,织田信长本人挥军四万八千来援,上杉谦信派鬼小岛弥太郎到织田阵中送心约架,吓得织田信长连夜逃跑,上杉谦信得知后大笑,说织田信长如果不跑,我会一脚把他踹到水里。
                      《谦信军记》中说:1577年3月,上杉谦信攻打松任城,织田信长率军四五万前来支援,当上杉军压过来时,织田信长的ptsd突然发作,没有交战便连夜逃跑了。当年九月,上杉谦信派使者约架,织田信长非常恐惧的告诉使者,他不敢与上杉谦信交战。
                      《北越军记》都已经打到手取川以西十公里的小松了,还没有发生战斗。《谦信军记》更是连时间都是错的,两者都非要把织田信长本人拿出来嘲笑一番。这两份军记都不是什么靠谱资料,但通过它们可以说明,在江户时代对上杉谦信的胡吹嗨吹是一种多元的、没谱的状态,所谓的“手取川之战”也仅仅是这万千神论的其中之一而已。


                      IP属地:四川11楼2020-08-30 15:56
                      回复
                        其实这小松阵地并不是什么奇怪的地方,它正是织田在南加贺领地的最前线。织田军出阵未必是为了支援七尾城,因为这种跨国远征就如同支援高天神城一般,织田信长向来是能拖就拖,何况中间还夹着一个加贺本愿寺,而且同时松永久秀在捣乱,完全不是大军远征的好时机。
                        织田军可能就是对上杉的西进感到不安,将部分军队派到前线驻守罢了。织田的撤军时间并不明确,可能是断定了上杉谦信绝对不会进入南加贺便撤退了。而上杉谦信对于北加贺的本愿寺也表现得十分谨慎,即便在七里赖周邀请他深入加贺时,他也仅仅摸了摸加贺的边,然后便转头去占能登的便宜去了。
                        即便在拿下能登之后,上杉谦信也没拿北加贺怎么着,仅仅是降服,既不深入,也不建立统治,很像是在上杉、织田双方默契下预留的缓冲地。如果上杉谦信没死,他的下一步动作仍是集结兵力讨伐关东。上杉谦信再笨也不至于蠢到闲的没事招惹织田、将自己拖入无穷无尽的战争泥沼中,好让北条氏政坐收渔翁之利。既然织田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加贺,那上杉当然要优先找个跟越后大本营距离更近的软柿子捏,壮大自己的力量,何苦像个游戏玩家一样上来就跟织田信长撕破脸打决战呢?


                        IP属地:四川12楼2020-08-30 15:56
                        收起回复
                          手取川之战在各种书籍游戏里倒是没少出现,还提到了秀吉和胜家产生分歧,秀吉直接带队撤了,留下胜家一个人打上杉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8-30 20:58
                          收起回复
                            怎突然寫這段?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9-01 00:02
                            收起回复
                              手取川合战即使是真的,感觉信长公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IP属地:江苏15楼2020-09-23 12: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