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吧 关注:55,619贴子:309,035

【思考】我们公认的观点,有没有可能是错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个思考问题的帖子,吧主勿删,谢谢!
我最近无聊,回顾了不少东西,觉得有些问题值得思考。
为了吸引大家注意,只能先拿恩格斯开刀了。
问题一:量变到质变理论,就不解释了,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无论如何,都找不到现实世界中存在量变——质变的例子,沙子——沙漠?水滴——海洋?人——人群?这些事物有发生质变么?好像是的!但产生的新变化是单纯因为数量的叠加导致的么?好像又不是不是!
为什么这么说,你如果说是单纯数量的叠加导致质变,那以沙子为例,每隔一米放一颗沙子,即使放无限多的沙子,也不会是沙漠;怎么才是沙漠?无数沙子聚成一堆,放在行星上,那就是沙漠,可这应该不是量变引发的质变吧?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来了,量变质变更像是一个经验之谈,很难自圆其说,如何能成为辩证法的基础理论呢?
该贴仅供理性思考,请勿发表不当言论。


IP属地:北京1楼2020-08-18 14:01回复
    问题出在【量变引起质变】这句话有着不同的理解,它可以是习惯性表达,也可以是单纯的字面含义。
    而【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理解:
    1 量变+每个个体都放在一块=质变
    2 量变=质变
    对于上面的那三个例子,数量叠加+每个个体都放在一块=量变引起质变(应理解为1)
    而下面的例子,数量叠加+每个个体都不放在一块不等于量变引起质变(不应理解为2)


    IP属地:江苏2楼2020-08-18 15:26
    收起回复
      我也怀疑这一点,同楼主,不过似乎没有人给出详细的解释,什么条件下才满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8-18 18:19
      收起回复
        楼上各位大佬好,不一一回复了,我研究了下,目前有用的观点有两,其一认为,质量互变理论,确实是经验的观点,只能作用于社会实践,不能抽象为一般的哲学概念.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8-18 21:37
        回复
          其次认为马哲的质变与量变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量变是指事物,形态数量构造排列等的变化会导致,事物性质的变化.可能是我理解的不对,但大致好像是这个意思,不过我有点疑惑,这话说了和没说不是一样的吗?这种对质变量变的定义好像太模糊了一点,质和量没有得到一个严格的定义。事实上,一个事物只要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什么样的变化,它的性质总会发生改变,区别只在于这个改变有没有达到阀值而已.然而,这个阀值并没有一个严格确定的概念,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8-18 21:43
          收起回复
            看了小吧主的观点,有点启发,可不可以这样看?沙子的概念是沙子,沙漠的概念,是,沙子数量多,沙子集中在一起,沙子位于星球的表面,当沙子的概念量变既有数量变多,又有集中在一起,又有位于星球的表面时,他才能完成变成沙漠的质变,从这一点来说,也就是说,首先我要有沙子的概念,然后我要有沙漠的概念,当沙子的概念向着沙漠概念的方向量变时,最终总会得到质变,ps,上述说的概念,不太严谨,是来源于唯心主义说的物质是其概念的集合,所以我才这样说的嗯,能看懂就行,要太纠结对错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8-18 21:53
            收起回复
              判断量变引起质变的是否是看度的。
              BTW,我们目前教科书的量变质变非马非黑提出,而是Engels在自然辩证法的一种发展。然而比起黑格尔的来说有点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8-18 22:09
              收起回复
                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这观点放到自然辩证法里,确实就可以理解了,虽然还是不太完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8-18 22:13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13楼2020-08-18 22:22
                  收起回复
                    考试拿0至59分是不及格,大于或等于60分就及格了


                    IP属地:湖北14楼2020-08-18 22:38
                    收起回复
                      描述质的过程是分析的。意即质是内在规定性,在辩证法哲学家看来是内部矛盾的特殊展现,区别于其他物。质的展现就是属性。
                      事物之所以为事物,并非是主词,而是因为规定性,因为主词需要通过分析才能获得自身的意义,否则就毫无意义。
                      举例:物体有广延,就是典型的分析判断,它不扩展概念,因为“有广延”已经被预设在“物体”之内,所以它没有扩展,仅做分析。分析判断仅依据矛盾律,而分析的质料,即主词的是否经验性不影响分析判断的先天性。保证分析判断的就是先天性。这是传统形而上学(康德纯批第一章)的观点。
                      在黑格尔看来,量对质没作用,但质一定会扬弃自身而影响量。


                      IP属地:广东16楼2020-08-18 23: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