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吧 关注:1,057贴子:12,388

杨广的爵位改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20-08-15 18:39回复
    大业二年,杨素从越国公改封为楚国公。隋书上说是因为太史令奏隋分野有大丧,隋和楚在一个方位,所以将杨素改封楚国公以当之,貌似还有杨素家某个人的墓志证实了隋书中的说法。不过大业三年前应该有一批人被改封或追赠。比如萧琮从莒国公改封为梁国公,宇文述从褒国公改封许国公,王韶被追赠魏国公应该也是在大业三年前。另外楚国公本来是豆卢家的,隋书说豆卢勣死后豆卢贤嗣,那么在杨素被改封前豆卢贤也应该被改封了。


    IP属地:江苏2楼2020-08-15 18:57
    回复
      关于改封。郑译,梁睿,韦孝宽,李穆这些人原有的国公爵位都是从北周承袭而来,所以杨广改封了他们。萧琮,宇文述等的改封感觉纯粹是杨广想给亲戚换个好点的食邑?宇文述是许国公,他的食邑就在颍川(隋书·敬肃传)。那梁国公食邑想必也是在开封那一带了?


      IP属地:江苏5楼2020-08-15 19:30
      回复
        改封背后是有意义的,我打个比方,原来的一个项目组,换了个主管,然后这个主管另外新建一个项目组,把原来组里的人重新安排了一遍,换的过程中,把不听话的或者不想要的人就留在原来的项目组里不动,这样,新主管就有了一套自己的班子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8-15 22:29
        回复
          皇甫诞因为不跟杨谅一伙而死,杨广下诏封的弘义公,然后也除爵了,“《大业令》行,旧爵例除,”大业令颁布之前的爵位,不论周隋,应该全都没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0-08-16 00:40
          回复
            程知节墓志:十一年,封建功臣,以公为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邑依旧,真食七百户,仍令子孙代代承袭。
            通典 卷三十一 职官十三:十一年六月,诏荆王元景等二十一王为诸州都督、刺史,咸令子孙代代承袭,非有大故,无或黜免。
            “仍令子孙承袭”这句应该并不是有什么特别含义


            IP属地:浙江16楼2020-08-16 01:16
            收起回复
              我的理解是大业令颁布以后,前面爵位应该全部作废,然后部分人按照之前的爵位重新封爵,虽然封号没变,但是在程序上更新过一遍。这些细节在《隋书》上是不会一一体现出来的,在隋朝的公文应该会有,但是这些文件早已经损毁了,没法查阅。


              IP属地:浙江17楼2020-08-16 01:20
              收起回复
                大业三年所有爵位包括国公应该的确都被废了。
                隋文帝时期滑国公是韦寿,韦寿死后其子韦保峦嗣。但是隋书李景传记载大业九年因辽东功进封滑国公。这至少说明大业三年后韦保峦的确是没有滑国公的爵位了。
                隋书·炀帝本纪【二年……六月……乙亥,上柱国、司徒、楚国公杨素薨。三年……秋七月……丙子,杀光禄大夫贺若弼……八年二月……壬戌,司空、京兆尹、光禄大夫观王雄薨。……十一年……五月丁酉,杀右骁卫大将军、光禄大夫、郕公李浑……十二年……秋七月壬戌,民部尚书、光禄大夫济北公樊子盖卒。……冬十月己丑,开府仪同三司、左翊卫大将军、光禄大夫、许公宇文述薨。】
                貌似本纪里提到某人死时都会完整写下此人当时的职事官,散官,爵位。贺若弼平陈后进封宋国公,此后曾暂时被免官爵,后又复其爵位。但是大业三年七月被杀时只写其为光禄大夫,大概也说明宋国公的爵位没有了


                IP属地:江苏18楼2020-08-16 16:05
                收起回复
                  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六 苏威【及受禅,征拜太子少保。追赠其父为邳国公,邑三千户,以威袭焉。……于是免威官爵,以开府就第。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岁余,复爵邳公,拜纳言。从祠太山,坐不敬免。俄而复位。……炀帝嗣位,加上大将军。及长城之役,威谏止之。高颎、贺若弼等之诛也,威坐与相连,免官。……及辽东之役,以本官领左武卫大将军,进位光禄大夫,赐爵宁陵侯。其年,进封房公。】
                  苏威在隋文帝时期是邳国公,开皇十二年因朋党案,苏威被免官爵,之后又很快依次恢复了爵位和官位。大业三年因受高颎案的牵连,苏威被免官,却没有提爵位,之后几年复拜纳言,大业八年因辽东之役有功先是被封侯后又进封国公。因此大业三年苏威的邳国公应该是被废了。


                  IP属地:江苏19楼2020-08-16 16:06
                  回复
                    杨广继位追赠王韶魏国公,但是后来有改封他儿子王世隆耿国公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0-08-27 19:54
                    回复
                      《隋书·樊子盖传》“十年冬,车驾还东都,帝谓(樊)子盖曰:"玄感之反,神明故以彰公赤心耳。析珪进爵,宜有令谟。"是日下诏,进爵为济公,言其功济天下,特为立名,无此郡国也。赐缣三千匹,奴婢二十口。”
                      ------------------
                      樊子盖这个济公,因为本无此国,杨广还特意解释了一番,说明一般的公还是对应国公的吧


                      IP属地:江苏23楼2020-11-26 00:51
                      收起回复
                        隋书记载独孤罗死于大业年间,改封蜀国公,谥号为恭。实际上独孤罗死于开皇年间,谥号德。《大周故果州长史蜀国公独孤府君墓志铭并序》说【曾祖罗,随左右卫大将军、使持节、上柱国、赵国公。祖武都,唐使持节夏州刺史、上柱国,改封蜀国公。】所以会不会是隋书记错了,改封蜀国公的事是唐朝。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1-07-02 14:02
                        收起回复
                          大唐故濮州刺史太原郭府君墓志铭并序
                          君讳敬宗,字守坚,太原介休人也。……【祖衍,□□□国□、光禄大夫、左卫大将军、瀛卫怀蒋四州刺史、洪朔(下泐)军行军总管、上柱国、武山郡开国公。】【大业四年,总□功臣,始□□亚侯,与观王等一十四家,并令子孙承袭;父俭,隋任右千牛鹰阳郎将。】
                          ——————
                          墓志里说的总录功臣应该发生在大业六年。隋书炀帝本纪:
                          (大业六年二月)乙卯,诏曰:"夫帝图草创,王业艰难,咸仗股肱,叶同心德,用能拯厥颓运,克膺大宝,然后畴庸茂赏,开国承家,誓以山河,传之不朽。近代丧乱,四海未一,茅土妄假,名实相乖,历兹永久,莫能惩革。皇运之初,百度伊始,犹循旧贯,未暇改作,今天下交泰,文轨攸同,宜率遵先典,永垂大训。自今已后,唯有功勋乃得赐封,仍令子孙承袭。"丙辰,改封安德王雄为观王,河间王子庆为郇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1-10-16 19:46
                          回复
                            大业六年有十四家获得爵位世袭的资格。
                            观王杨雄,郇王杨庆,真定侯郭衍。
                            其余的推测有:
                            许国公宇文述,
                            梁国公萧钜,
                            申国公李浑(李穆子)
                            莘国公郑元璹(郑译子),
                            耿国公王世隆(王韶子),
                            楚国公杨玄感(杨素子),
                            戴国公梁洋(梁睿子),
                            赵(蜀?)国公独孤纂(独孤罗子,我觉得独孤家的赵国公可能没有被改封?)
                            陶丘侯萧玚(萧皇后弟,墓志记载是大业六年封,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世袭的,先算上吧)
                            舒国公韦匡伯(韦孝宽孙)
                            雍丘侯豆卢愿师(豆卢毓子)
                            ———————
                            勉强凑够了14个,估计有多算和漏掉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1-10-16 20:44
                            收起回复
                              大业三年,“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为九等者,至是 唯留王、公、侯三等。”(“大业初,行新令,五等并除”)
                              大业五年,“制魏、周官不得为荫。”
                              大业六年,“自今已后,唯有功勋乃得赐封,仍令子孙承袭。”
                              我理解的是,大业三年是废除了郡公、县公、伯、子、男,这样算是废除了五等,在此之前被封为国公的没被废,且子孙还能承袭。
                              然后到大业五年,规定从魏、周承袭来的爵位不能再往下传了,但本人的国公还可以继续保留,当到死拉倒。
                              再然后大业六年,明确以后只有功勋才能赐爵,且这部分爵位还可以继续往下传。于是封了一批之前被废爵的郡公、县公为候,同时把一部分从周承袭来的国公给改封了,以保证他们还可以往下传。


                              IP属地:辽宁36楼2022-03-25 13: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