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lpa吧 关注:14,831贴子:202,990
  • 145回复贴,共1

刚刚看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里关于《轮回》原型的一章,提到灵魂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刚看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里关于《轮回》原型的一章,提到灵魂之友的概念,我觉得很像tulpa,各位觉得是在表述tulpa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8-12 13:39回复
    自然的转变过程主要出现在梦中。在别的地方,我曾介绍过一系列关于个体化过程的梦幻符号。它们全是展示轮回符号象征的梦,无一例外。在这一特殊情形中,存在着一个内心转变和轮回为另一个人的漫长过程。这个“他者”是我们内心里的另一个人——成熟于我们内心的那个更大、更重要的人格,我们已然遇见过作为灵魂的内在朋友的它。这就是每当我们发现朋友与伙伴在一个仪式中得到描述时,便感到宽慰的缘故;这便是密特拉神与太阳神之间关系的一个例证。对科学知识分子而言,这一关系是一个谜,因为知识分子习惯于不带感情色彩地看待这些事情。但是,如果有情感空间的存在,我们就会发现,一如纪念碑所显示的,与太阳神一道坐在他战车上的正是这位朋友。它是对两个男人之间友谊的表征,仅仅是内在事实的外在反应:它揭示了我们与自然本身希望我们变成的那个内心的灵魂之友的关系——那个我们虽是但又永远不能完全获得的他者。我们是那对狄俄斯库里兄弟(Dioscuri),一个生命有限,另一个生命不朽;尽管他们俩时刻在一起,但是他们永远也不能完全融为一体。虽然转变过程努力使它们接近彼此,但是我们的意识很清楚彼此的抵制,因为他者貌似奇怪神秘,以及因为我们不习惯不在自己的家里做绝对主人这一观念。我们更愿意始终是“我”,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但是,我们总会遭遇那位内在的朋友或者敌人;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这取决于我们自己。236你无须疯狂便可听到他的声音。恰恰相反,它是可以想象到的最简单、最自然的东西。比如,你可能问自己一个“他”知道答案的问题。于是讨论的进行就犹如是在任何其他的对话之中。你可能把它描述为纯粹的“联想”或者“自言自语”,或者是老炼金术士意义上的“冥思”;老炼金术士把他们的对话者称作“内心的某个他者”(aliquem alium internum)。与灵魂之友的这种谈话方式甚至被伊格内修斯·罗耀拉(Ignatius Loyola)吸收进了他的“灵魂活动”(Exercitia spirituala),但是其间的限制条件是,只有冥思的人才被应允说话,而内在的反应被忽略为纯粹的有人性,并因此遭到否定。事物的这种状态已然持续到了今天。它不再是一个道德或者形而上学的偏见,而是一个——远为糟糕——智识的偏见。“声音”被解释为不过是“联想”,为一种无须动脑筋的方式所探求,既无意义也无目的地延续,一如没有表盘的钟的运转。或许我们会说“这仅仅是我自己的想法”,即使仔细考察时,结果发现这些思想不是我们拒绝的,就是我们从未有意识地思考的——似乎被自我瞥见的一切心理内容都曾始终构成它的一部分!很自然,这种狂妄自大发挥了保持自我意识至上的有用目的,因为我们必须防止自我意识瓦解到无意识之中。但是,如果无意识决定让某些无聊的观念成为一种迷念,或者产生出我们无论如何都不愿为之承担责任的其他心理病症,它就会毫无颜面地失败。
    我们对内在声音的态度摇摆在两种极端之间:它要么被视为纯粹的废话,要么被奉为上帝的声音。似乎并非人人都会认为二者之间还存在着有价值的东西。“他者”可能在某一方面是片面的,犹如自我在另一方面片面一样。但是它们之间的冲突可能产生出真理与意义——前提是自我愿意赋予他者其应有的人格。当然,他者自有其人格,犹如疯子的声音也有人格一样;但是,唯有自我承认一个讨论伙伴的存在时,真正的对话才有可能。我们不能指望人人如此,因为毕竟并非人人都是“灵魂活动”的合适主体。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自言自语,或者只说不听,就像乔治·桑(George Sand)与其“灵魂之友”的谈话:她足足自言自语了三十页,等了半天也不见另一个人回答,那也不能被称为对话。灵魂活动的对话之后会是现代怀疑者不再相信的无声的恩典。但是,如果是受到哀求的耶稣基督本身,以罪孽深重的人心的话语,即刻予以回答又会怎么样呢?然后会有什么怀疑的可怕深渊被打开呢?因此会有什么疯狂我们不必去害怕?人们从这里可以看到,神明的意象还是沉默会更好,以及自我意识最好相信其自身的至高无上,而不是继续“联想”。人们还可以看到,为什么内在之友如此经常地看起来像我们的敌人,为什么他是如此的遥远而声音又是如此之低沉?因为靠近他的人“是在靠近火”。
    类似可能已然长久地沉积于这位炼金术士的心里,他写道:“选择国王用以镶嵌他们王冠的他、医生用以医治他们病人的他,作为你的炼金石,因为他靠近火。”炼金术士把内在事件投射进外部形象之中,所以,对他们而言,内在之友以“炼金石”的形式出现;《炼金术论丛》(Tractatus aureus)就此指出:“智慧之子,你要懂得这块异常珍贵的宝石在对你呼唤:假如你保护我,我就保护你。把属于我的东西给我,这样我才可以帮助你。”一位注疏者对此补充道:“追求真理者听到炼金石与哲学家好像是在用同一张嘴说话。”哲学家是赫耳墨斯,炼金石等同于墨丘利,拉丁语中的赫耳墨斯。从远古时代起,赫耳墨斯就是炼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8-12 13:40
    回复
      类似可能已然长久地沉积于这位炼金术士的心里,他写道:“选择国王用以镶嵌他们王冠的他、医生用以医治他们病人的他,作为你的炼金石,因为他靠近火。”炼金术士把内在事件投射进外部形象之中,所以,对他们而言,内在之友以“炼金石”的形式出现;《炼金术论丛》(Tractatus aureus)就此指出:“智慧之子,你要懂得这块异常珍贵的宝石在对你呼唤:假如你保护我,我就保护你。把属于我的东西给我,这样我才可以帮助你。”一位注疏者对此补充道:“追求真理者听到炼金石与哲学家好像是在用同一张嘴说话。”哲学家是赫耳墨斯,炼金石等同于墨丘利,拉丁语中的赫耳墨斯。从远古时代起,赫耳墨斯就是炼金术士的秘法家与灵媒、他们的朋友与咨询师,引导他们实现努力的目标。他“像一位在炼金石与门徒之间冥思的老师”。对其他人而言,这位朋友显影为耶稣基督或者基德尔、有形或者无形的古鲁,或者某位个人向导或者领导。在这种情形下,对话很显然是单方面的:并没有内在的对话,但作为替代的,是反应显现为他者的行为,即作为一个外在事件。炼金术士在化学物质的转变中看到了它。因此,如果他们之一寻求转变,他会在物质之外发现它,物质的转变似乎在冲他大喊:“我就是转变!”但是,一些人是足够聪明的,知道“它是我自己的转变——并非个人的转变,而是生命有限的我变为生命不朽的我的转变。它抖落我原有的生命有限的躯壳,醒悟到其自身的生命;它登上太阳之舟,带我一道前行”。
      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观念。在上埃及的阿斯旺附近,我曾见过一座刚被打开的坟墓。墓室门的背后有一个用芦苇编织而成的小篮子,篮子里面是一个新生儿的干枯尸体,用破布裹着。很显然,一位工匠的妻子匆忙地在最后时刻把自己死婴的尸体放在了贵族的墓穴里之中,以期贵族为了再生进入太阳之舟的时候,夭折的婴儿可以分享他的救赎,因为它已然被埋在了神的恩典所能及的神圣范围以内。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8-12 13:41
      回复
        其中提到的功能至少有对话,投射和附体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8-12 13:41
        回复
          老哥对不住了我要在这水一下经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15 00: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