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吧 关注:1,019贴子:5,065
  • 1回复贴,共1

擒纵器——钟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说,交叉节拍式擒纵机构的发明者和首位制造者是瑞士的制表师、天文学家JostBürgi(1552-1632)。他将机轴擒纵机构中的单一摆杆改良成双摆杆。随着这种恒动装置的发明,将机械钟的精确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并使时钟每天误差率保持在一分钟之内。
图 瑞士制表师、天文学家Jost Bürgi于16世纪所制造的钟搭载了交叉节拍式擒纵机构

图 清初《十二美人图·捻珠观猫》中的钟表

两者对比后,我们可以看到明显是清初《十二美人图·捻珠观猫》中的钟表更为先进,如果有了这么先进的钟表,还会对瑞士的制表师、天文学家JostBürgi(1552-1632)“发明”的钟表感到惊叹,那一定是个傻瓜!(《钟表的使用》)
倒不如说,此时是西方学习明朝钟表技术的阶段吧!
但是,王徵著《新制诸器图说》所说的“轮壶”也使用了擒纵器。
《新制诸器图说》,明代用图和文字介绍多种机器设备的机构和用法的著作。所述机器设备均作者所创制。一卷。明王徽撰。明天启六年(1626年)成书,次年刻印于北京。
正文包括:一、引水之器二种:l.虹吸,2.鹤饮(均有铭);二、转磑(即磨)之器三种:1.轮激磑(有铭),2.风(动)磑,3.自转(行)磨;三、自行车;四、轮壶(有铭);五、代耕;六、新制连弩。全书有不同形式的图十一幅,分件表示的图称为散形图。
“轮壶”是用齿轮轮系代替传统的滴漏铜壶创制的报时仪器设备。全部机件均装在一个正面高、长各为二尺六寸、侧面宽一尺二寸的木柜内。上层为报时木人,下层左右为鼓和钟,中间安装用铅弹(丸)作悬重的齿轮轮系,带动木人报时,并能敲钟击鼓。齿轮上方安有一个“十字分左分右”的“拨齿”。
“左推右阻”,使齿轮的转动“迟迟其行”。
王徵认为“轮壶之妙全在于此。”显然它是此机械钟的关键部件一擒纵器。所制轮壶曾在北京向许多人展示,比制作滴漏铜壶简易,报时准确。《铭》中说:“应时传响,发若有神。……考钟伐鼓,晷漏毕陈。闻声动念,警我因循。”
擒纵器来自于秤漏,再追溯就是杆秤了,西方可不会用杆秤,更不会制造杆秤,所谓的“古罗马杆秤”还是错误的。
就西方这样的“落后”水平,据说嘉庆十四年,徐光启的后裔徐朝俊撰写了《自鸣钟表图法》一书,总结了西洋钟表制造、维修技术和基本理论。这不就和明朝徐光启一样嘛,引进西方“历法”,弄出一部落后历法,最后还是靠中国历算来救场,全靠删、删、删才能保存“颜面”!
徐朝俊也是学习西方落后制表技术吗?!还是和传教士们一起研究明朝的钟表技术,卖给西方呢?!


IP属地:河北1楼2020-08-10 14:47回复
    擒纵器的真正发明人——苏颂
    钟表最重要的一个精思巧构的部件“擒纵器”,真正实为中国人发明的。宋朝人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配置了“天关”(擒纵器),使得计时的精度更加提高,据说计时精度可以达到每天一秒的误差。
    “擒纵器”的发明是一个最巧妙的构思,这完全是一种灵动的奇思妙想,这是思想影响物质影响科技发明的证据之一,正是思想上的提升,使得技术上获得了进步。
    “擒纵”就是有拿有放,收放有度,就是控制。“擒纵器”这个名称就说明是中国人想出来的,一阴一阳,一拿一放,循回往复,周而复始,这都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体现。
    世界上只要是相对均匀运动着的物体,速度在人的可感知范围内,都可以用来计时。
    世界上只要可以诸存能量的物体,不管是水,不管是电,不管是发条,不管是重力,都可以用来作计时器的动力。都可以作成人类可以自由开关的计时器。
    但这里边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均匀释放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擒纵的问题,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如何控制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的先人很清楚,而且解决的很好。
    以刻漏为例,不断在演进出现了秤漏。
    秤漏是靠上面水桶(漏壶)的水滴到下面的桶中(箭壶),然后下面的桶里浮着一个标尺(箭),由标尺高度变化,观察时间间隔。
    为了使滴水均匀,用了四个壶,“天池”“平水”“万分”“收水”,这里边最精巧的构思,就是“平水”,把多余的水流溢出去,使水流保持一个平面,这是一个水力的擒纵原理。不要小看这一个简单的发明,能发明这样装置的思路,再往前走就是“擒纵器”。
    李兰秤漏出现之前,汉武帝之前人们使用单壶泄水型沉箭漏。约在汉武帝时期,发明了单级浮箭漏。至迟在西汉初期人们发明了二级补偿式浮箭漏。
    为了让出水时的流量恒稳,道士李兰非常机智的在铜盆(右边那个)中放了一个“浮子”。
    这个浮子与渴乌相连,这样,水位下降,浮子也随之下降,那么水面与入水口的高度就是恒定的,水的流量也就是恒定的,这样,刻度间的距离就是一定的了吧。
    在梁代沈约的《袖中记》和唐代徐坚《初学记》中都有记载李兰漏刻法:
    “以器贮水,以铜为渴乌,状如钩曲,以引器中水,于银龙口中吐入权器。漏水一升,称重一斤,时经一刻。”
    图 古观象台的秤漏(北魏道士李兰发明)

    所谓权器,就是图上左边那个挂在钩子上的受水壶。文中说“漏水一升,称重一斤,时经一刻。”那我们来说说它的显时系统。
    【怎么读出时间?】
    一般来说,用秤来称水,可以读到两,再估读到两以下也可以。所以这就让它有了更高的灵敏度,更精细的时间划分。漏水一升,称重一斤,时经一刻。也就是说,
    一斤水 = 一古刻 = 现在的14.4 min = 864″
    因为古代一斤水为16两,所以一两水 = 54″
    在秤杆上有一个凹槽,用于放箭尺(上有刻度显示时间),这个槽叫做“天河”。每过一段时间,秤杆尾端就会翘起来。在最开始的图中左边有一个杆子上面有个小框框,那个东西叫做“鸡竿”把秤杆的尾端插进方框中,这样秤杆不就不会因抬得过高过低而致使称漏无法工作。
    这个尾端翘起来以后,司漏者就要移动秤砣更改时刻。
    可能有人要问了,那受水壶满了以后,倒水的时候怎么破?时间不会停下来等谁,所以李兰在受水壶上面有一个“铜覆荷”(并没有画出来,就是荷叶形的漏斗。)在称漏换箭、受水壶倒水的时候,甭管是用手还是用塞子,把荷叶漏斗的底部堵住。这样谁就可以暂时保存在荷叶上。等壶可以重新接水,就让谁留下去,保证了称水计时的连续性。
    后来被燕肃莲花漏取代。
    李兰秤漏的巧妙之处在于它的稳流系统可以基本保证“虹吸管”在供水壶中的浸入深度恒定,从而使流量恒定。据测定秤漏的日误差不大于1分钟。由于这个原因,隋朝以后秤漏基本成为官方的主要计时器,直到北宋正式采纳燕肃莲花漏为止。
    历史是时间延续的记录,发明创造是由时间经验技术积累逐渐产生的改变,技术的进步发展是渐进的,而不可能突然突飞猛进,那都是不自然的事情,中国人发明擒纵器也都是历史积累水到渠成之事。
    苏颂发明了“擒纵器”,这是一个天才的发明,但是这还是中国思想在技术上的一个表现。
    不管形式千变万化,只要是受物理周期控制去开启计数系统的机械,就可称之为“擒纵器”。
    现在打开任何一种机械性计时器,最简单的与最复杂的在一点上都相同的,那就是都要有“擒纵器”。有了这个东西,橡皮筋也罢,发条也罢,弹簧也罢,重力铅锤也罢,水力也罢,通过几个齿轮,精粗或许有别,但都能变成钟表。
    图 东周秦汉时期的这些齿轮也是轮子的应用

    所以,“擒纵器”是中国人发明的,钟表又怎么可能是传教士利玛窦“带来”中国的,不管是哪种动力还是齿轮都是中国人先发明使用的。
    简单的说,中国古人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本来是中国后人要乘凉的,结果却是西方传教士蛮夷得了这个成熟果实,让它们乘凉了。
    中国人发明不了钟表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而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中国人有历法,有历法,更知道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尸子》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相反,蛮夷没有历法时间传统,更没有历史,自然也不会有计时仪器,又怎么会突然“发明”钟表,甚至给知道历法时间的中国人“送”历法、“送”钟表,最需要的明明不是西方蛮夷自己吗?!
    图 美国人写的《黎明破晓的世界》对于中世纪欧洲天文历法时间的描写,没有时间观念

    图 格里高利历颁布以后,德国很多地方的日期居然不一致!——《近现代世界史》(商务印书馆1992),《现代世界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两本一样。

    它们首先要解决历法时间问题,而不是让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给中国“送”历法、“送”钟表,看看给中国人送什么呀!中国人不需要啊,中国人自己就会制造。
    居然,弄得在近现代的欧洲一直也不知道历法时间,还给中国“送”历法钟表,放在它们自己国家岂不是更好,才能解决它们不知道历法时间的问题啊!
    为什么能够相信一个毫无历法时间概念的欧洲给中国人“传播”历法钟表?却不相信是由有着历法时间的中国传播到欧洲呢?到底谁更需要,到底谁更符合逻辑?
    最重要的是西方一直不懂历法,也没有历法,更不知道“时间”(概念),又怎么可能是钟表的“发明人”,一个从来不知道“时间”概念的地方却直接“发明”了计算时间的工具——钟表?!
    滑天下之大稽啊!
    真把中国人当傻子看待,西方伪史净是搞这种自古无能现代全知的“发明创造”小故事!
    中国人不需要连时间都不懂的西方传教士“送”历法钟表,中国人一直都知道,一直都有历法、计时仪器。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西方从来就没有历法计时仪器,它们怎么能够“发明”自鸣钟,甚至还是一步到位的钟表。
    图 利玛窦和他的自鸣钟

    利玛窦“带来”的自鸣钟那是凭空出现的东西啊!
    还有,“水运仪象台”,英国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表示,这是欧洲天文钟的祖先。
    那就更有问题了啊!
    中国人发明了“欧洲天文钟的祖先”,却没发明天文钟的直系后代自鸣钟。
    却是由一个从不懂“时间”的地方欧洲“发明”了中国水运仪象台直系后代“自鸣钟”?!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啊!
    这就像中国人祖宗的后代子孙是由欧洲人生出来的一样!或者说,欧洲人凭空生出了中国人祖宗的子孙后代.........
    这谁能相信啊!
    最合理的解释,这本就是中国人发明的自鸣钟,甚至是后来的钟表,中国古代的计时仪器有着非常清楚的演变过程,而不可能是一个从来就不知道何为“时间”的欧洲,由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带来”中国,欧洲缺失了一大段的时间历史和技术经验积累。
    自鸣钟也好,钟表也好,这都是从中国传播到欧洲的,西方传教士从中国带走自鸣钟、钟表甚至是相关技术,才是符合逻辑事物演变的规律,这是技术转移,只有这样才能合理解释为什么一个毫无时间概念的地方突然有了成熟的计时仪器——钟表成品。


    IP属地:河北2楼2020-08-10 14: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