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历史吧 关注:10贴子:62
  • 3回复贴,共1

新世纪,天津撤销的县为这五个,均为1973年划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郡县制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天津市最终将所有县统一成区,标志着天津无论市区还是过去所谓的郊县,最终都一视同仁。至少从名称上,不再有明显的差异。毕竟过去区,郊,县并存的时候,总还是让人有觉得市内六区和各郊县有别。这样改革以后,这种差异的感觉就会明显地缩小。
以下内容转载自新浪,作者历史皇大后,时间2020年04月04日 20:34
天津市,位于我国北部渤海之滨,地处华北平原、海河下游,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及工业基地,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天津,简称“津”,市名取天子渡口之意,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金代在直沽设有“直沽寨”,元朝曾设“海津镇”,素为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朝迁都北京后更为京畿军事重镇,曾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清代改设为天津府。


IP属地:澳大利亚1楼2020-08-06 20:04回复
    清末,天津地位日益重要,不仅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列强也在此纷纷设立租借,李鸿章、袁世凯等重臣长期驻于此,是我国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重要基地,为我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中心。建制上,清末天津政治地位已经超过保定,成为直隶政治中心,民国时曾为河北省会,也曾为院辖市(相当于今直辖市)。1949年初天津解放后被列为直辖市,建国后也曾短暂划归河北省为省会,现在天津共辖十六市辖区,进入新世纪后这五个县撤销后改为了区,这五个县均为1973年划入。

    2000年6月,武清县撤销后以其行政区域设为天津市武清区。武清位于天津西北部,与河北、北京相邻,是京津之间的中心点,素有“京津走廊”之称。武清建制始于西汉初称雍奴县,隶属于渔阳郡,南北朝时雍奴县还曾为渔阳郡郡治,唐朝时雍奴改称武清县。明清时,武清县隶属于顺天府,建国后曾属天津专区、河北省天津市,1973年划归直辖市天津市直至2000年撤县改区。


    IP属地:澳大利亚2楼2020-08-06 20:07
    回复
      2001年3月,宝坻县撤销后以其行政区域设为天津市宝坻区。宝坻位于天津市中北部,地处燕山山脉南麓,现为天津市市辖区,历史也颇为悠久。宝坻建县前曾为雍奴(武清)、香河等县之地,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设为县,县名取《诗经》“如坻如京”之意得名宝坻。建国后,宝坻县曾为天津专区、唐山专区、河北天津市等所辖,1973年由河北天津专区划归直辖市天津市。

      2015年7月,宁河县、静海县撤销,分别以两县行政区域设天津市宁河区、静海区。宁河位于天津市东北部,历史悠久但建县较晚,清雍正时才正式置县, 现为天津市宁河区。宁河建县前为宝坻县地,清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置县,隶属于顺天府,“蓟运河纵贯县境,时多水患,故县以宁河名”。建国后,宁河县隶属于天津专区,1959年并入河北省天津市汉沽区,1961年复设属唐山专区,1973年划归直辖市天津市管辖。

      静海位于天津市西南部,春秋战国先后为齐、燕、赵等国地,秦属钜鹿郡,西汉时今境就已置县称东平舒县,今建制始自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所设靖海县,隶属于清州,明初改称静海县。建国后,静海县曾属天津专区、河北省天津市等,1973年划归直辖市天津市。


      IP属地:澳大利亚3楼2020-08-06 20:47
      回复

        2016年6月,蓟县撤销,以其原行政区域设天津市蓟州区。蓟州区位于天津市最北部,是天津市域最古老县制之一,现为天津市市辖区。蓟州古为无终子国,战国为燕国无终邑,战国末属右北平郡,秦时设无终县为右北平郡治。南北朝时,无终县属渔阳郡。隋朝时,无终县为渔阳郡郡治并改称渔阳县,唐改渔阳郡为蓟州,明初省渔阳县入蓟州,民国初废州为蓟县。建国后,蓟县先后为河北通县专区、唐山专区、天津专区等所辖,1973年改属直辖市天津市。


        IP属地:澳大利亚4楼2020-08-06 20: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