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吧 关注:35,677贴子:481,286
  • 27回复贴,共1

【秦始皇帝】大家能不能帮我反驳一下“秦始皇横征暴敛”这个伪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秦始皇帝】大家能不能帮我反驳一下“秦始皇横征暴敛”这个伪命题?我只清楚修长城是给工钱的,也有休假。还有没有其他的?看其他人黑他,心疼😣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8-06 12:29回复
    秦始皇时期其实并没有多“残暴”,儒家所谓的暴秦从来没存在过,对比一下秦朝和汉朝与唐朝的生活就能知道,老百姓苦不苦?很苦,是不是秦特别坏?不是,生产力就那样,强如汉唐一样没招,不过是控制舆论方面秦朝比较失败而已。


    IP属地:内蒙古3楼2020-08-20 16:19
    收起回复
      呵呵,我打了一大堆2000多字,可惜百度不让发啊 算了


      IP属地:内蒙古4楼2020-08-20 16:20
      收起回复
        没那个必要,因为征税的钱没有被拿去嬴政自己享乐,而是全用去打造帝国,当时秦朝的军队和装备,是按照标准化制造的,误差之小,让人难以想。犹如今日的美国那些高端武器。而要维系这些所需要的费用,自然是天文数字,所以税收自然大。可当时又不能停止,因为北有匈奴,南有叛逆。六国贵族亦躁动不安,如博浪沙张良刺杀。连他这个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生命都不能完全保证,又怎么能拆军呢?和当年造核弹氢弹一样,饿死那么多人,为了什么?为了祖国千秋大业,为了以后不死那么多人,千载的功过一人担下。何等的气概!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8-20 19:26
        收起回复
          秦始皇时期的工程建设,一些是国防建设工程,一些工程建设也是为了解决六国战俘的问题,战后军队人员的安排,也有经济建设方面的原因。
          六国战俘如果放回原地扰乱治安有很大隐患,人太多了,无业游民也不利于战后发展民生,以工带赈可以大幅度缓解国家压力,劳役能解决一部分的就业率 ,所以战后大工程建设是必然的结果,并不是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长城攻守兼备保护百姓,是国防建设工程,始皇三十二年北击匈奴,蒙恬击败匈奴后率领兵众在原秦、赵、燕长城基础上连接,修建了大概4年时间,现代长城专家实地考证,秦朝长城是历代长城中很务实的长城 ,并未动用大量国力,是利用旧长城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修长城的也多为兵卒 。新修长城长度并不是很长,并不是新修建了一条万里长城。
          司马迁史记记载中修建长城的主要就是蒙恬带去的那30万士兵,除了后来有“治狱吏不直者”被罚去修长城外,并没有大规模征调民夫修长城的记载。
          修秦始皇陵和阿房宫的主要是战俘。史记中记载因咸阳人口多修建阿房宫,将“隐宫徒刑者七十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并不是新征调百姓,记载的是徒刑者;“徒”在先秦时期也是士兵的意思,“徒刑者”应是指“获罪士兵”的意思,是指战俘;史记中记载的是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是指军人战俘,并不是征调百姓;并没有大规模征调百姓的记载。阿房宫在秦二世时期修建了夯土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8-26 18:53
          收起回复
            秦始皇时期伴随着那些建设,还有免除百姓徭役税赋和授爵政策。在始皇二十八年迁百姓三万户到瑯琊台居住,免除他们十二年的赋税徭役;三十五年修道路迁三万家到骊邑、五万家到云阳,都免除十年的赋税徭役;三十六年迁三万户人家到北河、榆中地区,每户授爵位一级。这些免除赋税徭役、迁居政策都是有利于统一和经济发展的。
            秦始皇要真的是横征暴敛,他干嘛还免除百姓的徭役赋税。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8-26 18:55
            回复
              《史记秦始皇本纪》与《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明确秦二世与赵高: “...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且蒙恬已死,蒙毅将兵居外,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且陛下安得为此乐乎?”二世曰:“为之奈何?”赵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 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于此。”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于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道〕、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于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起于山东,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兵至鸿门而却。”
              “宗室振恐,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稿,皆令自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用法益刻深。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
              《史记.李斯列传》中还记载秦二世与李斯谈话后,搞了个督责书......:“书奏,二世悦,于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忠臣。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班固在《汉书·刑法志》中所谓的“...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是把秦二世时期乱政改法,滥用刑法,滥加征发赋税的事扣到了秦始皇头上。 《史记》记载秦始皇时期并没有,是在秦二世时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8-26 19:25
              回复
                有人用“...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无)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这段话说秦,但是原文重点还有一句“汉兴,循而未改。”
                在班固《汉书.食货志》里
                董仲舒给汉武帝上书曰:“《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又言:“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民财内足以养老尽孝,外足以事上共(供)税,下足以畜妻子极爱,故民说(悦)从上。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又颛(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无)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猝)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繇(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
                董仲舒其实质是在说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8-26 21:08
                回复
                  董仲舒是扯淡,别管他


                  IP属地:上海17楼2020-09-09 00:17
                  回复
                    秦朝二世而亡,但秦国延续了不知十几二十代


                    IP属地:上海18楼2020-09-09 00:18
                    回复
                      迟到只是罚款,就硬被说成杀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10-08 17:34
                      收起回复
                        程步写的那个真秦始皇不错 可以看看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4-04-09 16: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