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远美术刀剑吧 关注:954贴子:2,729
  • 0回复贴,共1

日本武士刀——结构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刀刃与刀装各部位详解

  前两期对东洋刀刃及刀装做了概念的介绍,希望读者对东洋刀剑有正确基本认识。东洋刀依长度大致分为刀∶长度二尺以上。中刀∶刀刃长度一尺以上二尺以下,短刀∶刀刃长度一尺以下称短刀。这三种规格刀可说是日本武士制式配刀,自古即有,但中刀虽然古刀期就已存在,然而到了江户时代 ( 我国明末清初) 由于火器的大量使用迫使战争型态改变,长刀的使用机会大幅减少,中刀因而应运大量制造。除了上述三种制式规格外另有太刀、 刀、长卷、枪 分为大身枪、片 、十文字枪、千鸟枪等 同种兵器有着各色各样的造型非旦夕能述尽,本期仅就广泛流通的制式刀剑对刀刃及刀装各部位名称及作用作较深入的解释读来可能感到较前两期来得艰涩,但有助于读者阅读原文书籍及国际拍卖目录。
  一,小镐∶刀尖部份中线,决定刀尖处尖锐度之关键部份。
  二,三头∶刀尖部份三条线条之交会点,整支刀造型美所谓‘刀姿’与锋利度之决定部位。
  三,长度∶指刀刃部份之长度而非通体总长,栋区至切先刀尖处 。
  四,弧度∶指刀身弯曲之弧度。弯曲形状分为腰反、鸟居反或称华表反。
  五,镐地∶刀刃左半部之平面。
  六,栋:刀背脊多数呈三角形称为庵栋,栋的形状有庵栋、丸栋、角栋、平栋等。其厚薄决定刀的锋利度与抗冲击度。
  七,镐∶刀面上之中线,为镐地与地之区隔线,其位置的变化决定刀的锋利度与抗冲击度。
  八,栋区∶栋与刀柄的区隔点。
  九, 目∶刀匠在刀柄部位锉出或横或斜或横斜交叉之各种线条, 目种类有筋违、逆筋违、切、桧桓、化 、鹰羽、逆鹰羽等。是各派刀匠的代表暗号,此部份是判断刀剑派别、作者、年代的重要依据。
  十,中心*∶刀柄底部处。这部份也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其作用同第九项。形状有入山、雉之股、剑山、舟底、切、振袖等。
  十一,切先∶近刀尖处刀口之锋利部份,实用上使用最频繁的位置,也是全刀最锋利地方。
  十二, 子(帽子)∶刀尖处与切先一体的水平面,该部位的品质与造型是决定该刀优劣的重要部份,必需锋利与坚硬两者兼顾,在制作技术上是最高难度的地方。
  十三,横手∶区隔 子与地之线条,使 子与地各成一个平面。
  十四,物内∶约在刃前端四分之一处,该部位是实用上最常使用的地方。
  十五,刃∶刀刃全体之称。
  十六,地∶介于镐与刃文之间,刀身所分布的地肌(俗称的锻纹或折叠纹,图案类似木材或肌肉横切面的纹路)在这部份呈现的最多也是最清楚,是判断年代与作者的重要依据。地肌种类分别为板目、木 目、征目、松皮、绫杉、梨子地等。
  十七,刃文∶即东洋刀所独有的波浪纹,表现刀刃美术最多的部份,刃文的样式不一而足,也是判断派别,作者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刀剑等级分类的重要部份。分为直刃、弯刃、丁子刃、互之目、三本杉、涛澜、皆烧等。 十八,刃先∶刀口。亦即全刀锋利的部位。
  十九,刃区∶刃先与刀柄的区隔点。
  二十,目钉孔∶刀柄上插梢洞,该洞的学问很大,其位置之高低及洞的数量是判断刀剑种类及是否改装过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十一,铭∶作者落款。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可能有不同铭款,也有不同时代但有数人用同一铭款,有大名家的作品但不落款,无款者称为‘无铭’,有些无铭刀往往是名家的上等好刀,但有些有款刀是后人伪刻的。其间真需鉴定与查证,这部份是鉴定上最令人困惑之处。铭款均落于刀柄(中心)上。 二十二,中心∶或称‘茎’,刀柄部之意,刀柄的造型、名刻、 目、目钉孔数、中心底部等都是判断年代、派别、作者的重要参考,因此鉴定东洋刀刀柄是必看的部份。同时刀柄的长短也决定刀在使用上是否平衡与伶俐的重要关键。


IP属地:广东1楼2020-07-21 21: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