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经七书吧 关注:1,702贴子:8,839
  • 1回复贴,共1

【吴孙子兵法】第二篇“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吴孙子兵法】第二篇“谋”
两国相恶,始者皆以空相争也。一曰争正大,二曰争地,三曰争民。凡两军相争,始者皆以空而战也。一曰伻之方寸而紾,二曰使间以分,三曰云战。此六争谋攻之用也。能以空而取者,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善之善者也。故胜道有四;一曰险胜、二曰疲胜、三曰速胜、四曰谋胜,百战百胜者,险胜也;百战不殆者,疲胜也;一战而胜者,速胜也;不战而胜者,谋胜也,故【军政】曰;不战而胜,国之大幸也,一战而定乾坤,此乃善者也;百战不殆、百战百胜,此乃非善之善者也。故不战胜一战,一战胜百战,百姓苦于争战,士卒疲于奔命,故吾修兵法,旨在于止争战、甲戈入府库,放马南山,此启元之本也。空行其节,不费而屈人之兵也,善之善者也;空大、天大、地大、谋大费小,屈人之兵于不战也,善者也;东西合进、南北夹击、水大、火大杀通大、兵大费大,一战而胜也,善者也;才大、贼大、盗大、战大、费大,百战而屈人之兵也,非善者也,鏖战也;破大、伤亡大、失大损大、有胜有负也,灾战也;兴无名之师,穷兵好战,四境不睦、五邻对立,虽胜不能得其利,况于有败乎?至于身死为戮,庙祀不保、社稷岂能复存,有战必败也,难战也。夫以空而取天地夹击,不战而屈人之兵,此空大,天大地大也,兵小也。能力小、兵小而利全者,谋也;首接尾应、左右逢源,知战之日、知战之地,千里奔袭,百里迂回、十面埋伏、八面伏击、六方赣曲、四面吴歌,两相对决此,战之道也。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胜于未形也,兵不出寻日,非是覆军杀将,便是日费千金,故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空行其节,不费而屈人之兵也,善之善者也;空大、天大、地大、谋大费小,屈人之兵于不战也,善者也;东西合进、南北夹击、水大、火大杀通大、兵大费大,一战而胜也,善者也;才大、贼大、盗大、战大、费大,百战而屈人之兵也,非善者也,鏖战也;破大、伤亡大、失大损大、有胜有负也,灾战也;兴无名之师,穷兵好战,四境不睦、五邻对立,虽胜不能得其利,况于有败乎?至于身死为戮,庙祀不保、社稷岂能复存,有战必败也,难战也。夫以空而取天地夹击,不战而屈人之兵,此空大,天大地大也,兵小也,能力小、兵小而利全者,谋也;首接尾应、左右逢源,知战之日、知战之地,千里奔袭,百里迂回、十面埋伏、八面伏击、六方赣曲、四面吴歌,两相对决此,战之道也。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胜于未形也,故胜兵先求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求战而后求其胜,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兵不出寻日,非是覆军杀将,便是日费千金,故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每战必殆。此神谋之谋也。 善用兵者,谋于未形, 因形行之,因势使之,能和阴阳者,命之曰“诡” 顺势而下,乘势而上,能因势而导之者,命曰“诡道” 数中有术、正中有奇,数术相参、正奇相合,此诡道也。诡道者;谲诈之术也,如魑如魅,似有形而实无形也,若无穷之广垠、如无尽之苍穹,孰能穷之哉?示形、敛势于敌。故诡道者,奥妙之门,神判之宇也,为智者驭之。凡古之善用兵者,故贪而可诱也、忠而可穷也、智而可扰也、勇而可激也、信而可欺也、仁而可烦也、亲而可离也、疏而可间也。诡道者;偏而可废之、倚而可溺之、强而可避之、佚而可劳之、虚而可乘之、得而可用之、实而可备之,夺其所爱、伏其所趋、击其所必救也,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诡道之十六用也。
诡道所不用者,牧民不可相凌也,和同不可相欺也,宜约不可相诈也,一将不可相诡也,勒兵不可相魅也、充家不可相费也,国实不可相妖也,列阵不可相逾也,破敌不可相幸也,此诡道九不可用也,为主、为将者,不可不察之、不可不慎之、不可不修之。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王霸之兵也。夫王霸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楼2020-07-19 22:06回复
    译文:凡是两个国家互相厌恶,开始的时候,都以相互运行和发展的空间相竞争的。一是争取正大光明,二是争取土地的战略资源,三是争夺民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凡两军争夺,开始的时候都运用所现有的活动和发展空间而挑起战端了。一是争取民心所向,二是派遣间谍以分化,三是舆论战。这陆争是谋划进攻所必要而特殊的手段。能运用特殊的活动发展空间而取得的,是完全可以不经过战争,就能够使敌人完全屈服的特殊军事战略手段,这是运用军事谋略最好的途径。即使经过百次用兵作战,百战百胜,那就说明,是需要经过百次浴血奋战的惨重代价才获得的,用这种方法使敌人屈服,势必造成我们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我们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本遭到空前破坏,生态坏境也势必受到损坏】受到空前重大损失。如果经过一次决战,南北夹击,使敌军屈服的方法,如果是这样,也势必导致火大、水大、杀通、伤亡大,这是在不得已的特定条件下,才采取的用兵作战的方法。如果能够以特定强大的军事态势,而采取天地夹击,就完全可以争取避免战争,而使敌军屈服,这就是特定的战局空间的优越性大,天大、地大,用兵作战的概率却非常小,如果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较小的兵力,而能够够获得较全面性的胜利,能够获得长远的战略目标,这就是谋略的奥妙所在,能够用特定的区位、空间战略优越性,而能够得到天地之功的将领,这就是“谋”的玄机所系;兵力投入的虽大,但作战的概率却很小,这就是善于用兵作战中、更善于用兵作战特殊而有效的科学方法所在。所以取胜的方法有四条;一是以风取险、二是以疲劳取胜、三是速取胜、四是以智谋取胜,以百战百而胜的,以冒险战胜的;以百战不败的,以疲劳而胜的;一战而胜的,就是快速取得胜利的;不战而获胜的人,是以谋划取胜,所以【军政】‘上政’不战而胜,是国家的大幸,一战而决定乾坤,这是最好的办法;百战不败、百战百胜这不是好的办法。所以不经过战争取得胜利的胜过以一次战役取得的胜利,以一次一战战役能去的胜利的,胜于经过百次战役而取的胜利,老百姓苦在争夺战,士兵疲于奔命,所以我修兵法,旨在于停止争战、甲戈进入仓库,放马南山,这就是止战的根本原因。不浪费而屈人之兵的,是好办法中好的办法;空大、天大、地大、计划耗费小,屈能够屈服敌人不经过军事手段,是最好的办法;东西合进、南北夹击、水大、火杀、死通大、兵大、费大,一战而能够取得胜利,是次一等好的办法;才大、贼大、盗大、战大、花费大,经过百战才是敌人屈服的,不是好的办法,这就是是鏖战;破大、伤亡大、失大损大、有胜有负的,发生战争的;兴无名之师,穷尽兵力好战,四境不睦、五邻对立,能不能得到他们的好处,何况可能还回有失败呢?对于自己被杀死,宗庙祭祀不保、社稷又怎能够保存,如果遇到战事,势必战败,这就是灾战;由于所处的空间而取得天地夹攻,不经过战争而使敌人屈服,这天大,地大、费小、军队小了。能以力小、兵小而能够取得全部利益的;头和尾应、左右逢源,预知交战的时间,知道作战的地点,千里去袭击,百里迂回、十面埋伏、八面埋伏攻击、六方赣曲、四面吴歌,在这两个相对,这是作战的规律。所以,用兵的人;是国家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是不能不慎重而周密地加以观察、分析和研究。
    胜负已经显现,详细的谋划策略运用,能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所以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举国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军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而取胜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旅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旅而取胜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卒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卒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策略;使敌全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伍而取胜是次一等策略。因此,百战百胜,并非好的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交战而使敌屈服,才是用兵策略中最好的。用兵,是以诡诈为原则的。因而能要使敌人看成不能,用要让敌人看作不用。近要让敌人看作远,远要让敌人看作近。敌人贪利,就诱之以利而消灭它;敌人混乱,就抓紧时机立刻消灭它;敌人实力雄厚,则须时刻戒备它;敌人精锐强大,就要注意避开它的锋芒;敌人褊急易怒,就挑逗它,使它失去理智;敌人小心谨慎,稳扎稳打,就设法使它骄傲起来;敌人内部和睦,就离间其关系。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条件下出击。这些,是军事家用兵之佳妙奥秘,是不可事先规定或说明的。未开战而在庙算中就认为会胜利的,是因为具备的致胜条件多;未开战而在庙算中就认为不能胜利的,是具备的致胜条件少。具备致胜条件多就胜,少就不胜,何况一个致胜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从这些对比分析来看,胜负的情形就得出来了!
    因而,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以外交手段胜敌,再其次是通过野战交兵胜敌,最下等的是攻城。攻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取的(办法)。为了攻城,修造望楼车、车,准备各种攻城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积攻城的土丘,又需三个月才能完成。这时,将帅们已焦躁忿怒异常了,驱赶着士兵像蚂蚁一样去爬城,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城还不能攻下,这便是攻城的灾害啊!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而不用野战交兵的办法,夺取敌城不用蚁附攻城的办法,消灭敌国而不采用长久用兵的办法。一定本着不诉诸兵刃就使敌完整地屈服的原则争横天下,做到军队不受挫而胜利可全得,这便是谋攻的原则。根据用兵规律,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歼灭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猛烈进攻敌人,有多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比敌人兵力少时就摆脱敌人,不如敌人兵力强大就避免与敌争锋。小股兵力如果顽固硬拼,就会被强大的对方俘获。有了战胜敌军条件,就可以发起主动进攻;条件不成熟时,就应该注意防守,应依靠自己不可战胜,力有裕如;展开进攻时,要针对敌方弱点、不足,举兵必克。善于防守的人,如同深藏于地底,使敌人无形可窥;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使敌措手不及。因而,既能有效地保全自己,又能获取全面的胜利。智慧明达的将帅考虑问题,必然把利与害一起权衡。在考虑不利条件时,同时考虑有利条件,大事就能顺利进行;在看到有利因素时同时考虑到不利因素,祸患就可以排除。因此,用最另人头痛的事去使敌国屈服,用复杂的事变去使敌国穷于应付,以利益为钓饵、引诱敌国疲于奔命。所以用兵的原则是:不抱敌人不会来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我方有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不抱敌人不会攻击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我方坚不可摧的防御,不会被战胜。出兵要指向敌人无法救援的地方,行动要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方向。行军千里而不疲困的,是因为行进在没有敌人及其没有设防的地区。进攻必然得手的,是因为攻击敌人不注意防守或不易守往的地方;防守必然巩固的,是因为扼守敌人不敢攻或不易攻破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能使敌人不知怎样防守;善于防御的,敌人不知道怎样进攻。微妙呀!微妙到看不出一点形迹;神奇呀!神奇到听不出一点声息。这样,就能主宰敌人的命运。前进时,敌人无法抵御的,是因为冲击敌人空虚的地方;退却时,敌人无法追及的,是因为退得迅速使敌人追赶不上。所以,我若求战,敌人即使坚守深沟高垒,也不得不出来与我交战,是由于进攻敌人所必救的地方;我若不想交战,即使画地而守,敌人也无法和我交战,是因为我设法改变了敌人的进攻方向。


    2楼2020-07-19 2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