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居住在城中村——皂角村,那里是我长大的地方,
我家是在一栋出租房里,在三楼。那个出租房很小很小,至少对于一家四口勉强算能张得开腿。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出租房其实不算的小,但因为衣服摆放的太乱,鞋子丢的到处都是,才会显得很小,而且不止我一家是这样的,我的邻居家也是如此。
每次回到家,定能看到几只长得比猫还大的老鼠到处飞窜,可我根本就不害怕,或者说我们这些住在这几栋房子里的小朋友都不怕,似乎我们从小就认识他们似的,从出生开始就“陪伴”着我们。我依稀还记得,每次放学我都会去一个邻居女孩家里玩,她家也不是很大,衣服堆放得到处都是,鞋子倒摆放得比较统一,都在门口罢了。而我和她的话题除了是比较头发的长短,就是一起抱怨家里进了老鼠,晚上悉悉索索的睡不着,又或者是在厨房看到了多大的蟑螂。可是在如此糟糕的环境下,我却依然没有感觉得不自在,因为这就是我长大的地方,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14年,从来没有离开那个村超过三天。
直到我14岁,我们家攒了点小钱,在江南区买了房子,在地铁附近的小区。爸爸妈妈很高兴,搬家时相当的积极,而我却依然不太愿意离开我的小村。
住进了小区里,夜晚变得安静下来,再也没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再也没有看见过肥胖但是又灵活的老鼠,也再也没在厨房中见到蟑螂。除了房子变得更大了,生活......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我去寄宿学校上学了。也正是这一次寄宿生活,让我对我的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当我第一次放暑假回到家,我惊奇的发现我的家”变小“了!衣服又被到处丢的都是,鞋子遍布在各个房间厨房脏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