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吧 关注:257贴子:1,130

中考历史如何快速提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考历史如何快速提分
在初中阶段很多同学都把历史当成了副科,认为历史背一背就可以了,但等到初三一模考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历史成绩考的一塌糊涂,还归罪于自己是没有认真背诵,从而便走进了“死记硬背”的死胡同,那么历史光靠背诵就能学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不知道历史当中所存在的逻辑就算背会了也很快会遗忘,更不用说在考试中在想起来了,所以学好历史一定要理解,理解后再加以记忆,这样才会学好初中历史,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其实理解性的学习历史有点类似于理解性的去背诵古文,一篇古文如果我们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去背诵花费大量的时间也是可以背会的,但是这样的背诵一是容易忘记,而是根本不会运用,历史亦之。
中考历史如何快速提分
那么理解性的去记忆历史是怎样一个过程呢?刚刚说了,学好历史一定要理解,何为理解呢?拿“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举例,相信很多同学在背诵《南京条约》的内容时都是花费了好多时间的,那么如果我们理解了就很容易背诵了,在背诵《南京条约》的内容时第一我们要理解一个大前提,但凡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基本都会有“赔款”和“割地”这两项,知道了这个大前提后,那么《南京条约》的内容也不例外,同样有“割地”和“赔款”,我们只需要记“割的是香港岛”,“赔了3100万银元”就可以了,这样前两条的内容就背会了,对应的如果理解了英军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也就可以推出第三条的框架了,英国想要向中国倾销商品,但是中国闭关锁国只开放了广州一处通商口岸,英国认为在中国卖不出去东西是因为通商口岸开的少,那么最终英国通过鸦片战争逼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在条约里肯定会加上增开通商口岸的条件,知道了这个后,《南京条约》的第三条内容想必同学们已经知道框架了,那便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如果可以这样理解性的去背诵历史的话相信在考试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短路”的现象。
莫言老师已经在荔枝微课上传了初中历史所有精讲知识点,专题讲解以及考前刷题。下载“荔枝微课”搜索“中考历史全程辅导”就可以听莫言老师的课程了。可以利用吃饭洗澡的时候去听莫言老师的课程夯实一下基础。在基础知识夯实之后我们来说说中考如何取得高分。
中考历史如何快速提分
第一:历史如果想取得高分,选择题是很重要的,如果在中考过程中你的选择题全部都对了,那么你的分数一定会有一个保障,选择题如果错的超过5道,那么基本上你的历史成绩不会高到哪里了。所以中考前历史选择题的刷题很重要,通过选择题的刷题可以查漏补缺自己的知识点,至少最终要实现5套卷子选择题全部正确的局面才可以停止刷题。中考历史选择题注意事项
1.千万不要不会的就不选,不选那是0分,蒙也要蒙一个[大笑]
2.材料式选择题不光观点要正确,还要材料当中提及才可选。
3.问到根本原因考虑生产力。
4.看清题干当中的历史时期,这是做题的大背景,有助于排除选项。
5.看清地理位置,是欧洲还是亚洲还是全世界。
第二:选择题如果能取的一个高的分数,大题相信你也不会太差。总结以下几点。
1.不要空白,不会写也要编几句。
2.出现“根据材料”,你偷着乐吧,反复阅读材料,材料里有答案。
3.根据每题的分值去拆分,1分1点,写全了。
4.出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里没有答案,但材料是引子,要用课本的知识去解答。
5.出现“概括,概述,提取,简析”词汇,继续偷着乐,直接在材料里找准关键句抄就可以。
这是一些答卷的方式方法,但是这些都是要建立在基础知识夯实的情况下哦。


IP属地:山西1楼2020-06-10 00:49回复
    中考历史选择题很重要,选择题全部做对了,中考成绩基本就不用怎么担心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6-10 01:00
    回复
      中考历史题目目前一般的出题架构是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探究题。这些题目均围绕着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进行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占比较大,复习时也应当是侧重点。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6-11 00:19
      回复
        又要中考高考了,今天和大家聊聊古代的科举制。
        古代科举共分为六级。
        第一级是县试,就是扫盲班,通过学习毕业后就是童生了。
        第二级是府试,相当于小学毕业了,但还是童生。
        第三级是院试,相当于高中毕业,考上就是秀才了。
        第四级是乡试,只有先考上秀才才可以参加,乡试通过后就是举人了,相当于大学本科水平。乡试的第一名称解元。
        第五级是会试,只有拥有举人资格才可以参加,参加会试的考生称为贡生,考上了就是准进士了(还要等皇帝殿试钦点),会试第一名称会员。
        第六级是殿试,考中进士的由皇帝钦点。殿试结果分为三等,第一等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等赐进士出身,第四名到第一百名都是;第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剩下的进士都是。进士相当于现在博士后水平。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6-11 12:31
        回复
          中考历史知识点针对“启示,教训,建议”类试题快速提分#中考历史知识点##中考历史快速提分#
          在中考历史试卷中经常出现考查“启示,教训,建议”等一类的试题,很多同学看到这种题就开始胡编乱造,导致分数很低,为此莫言老师整理了中考历史知识点针对“启示,教训,建议”类试题快速提分的标准答法,家长们可以给孩子收藏打印出来去进行背诵。

          一:科技教育类
          (1)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将来报效祖国
          (2)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3)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4)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二:经济发展决策类
          (1)加大对农业的投资,依靠科技振兴农业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制定政策要符合本国国情
          (4)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
          (5)社会主义建设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先进技术,重视科技教育
          (6)发展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7)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利用外来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急利避害.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8)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实现依法治国
          三:原因类
          (1)英雄模范人物的带头作用,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
          (2)党的正确领导、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3)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国家(民族)利益不怕牺牲的精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四:民族精神类
          (1)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3)实事求是、讲求科学、不懈探索的求实精神
          (4)忠于党、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5)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深圳精神
          (6)不畏艰险,不畏困难,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五:思想解放运动类
          国家: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应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努力发展经济,坚持改革开放。
          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创新意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价值。
          群体: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改革开放
          六:依法治国类
          认识:国家要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对民主政治(法制)建设的认识:民主政治(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主政治(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
          民主与法制建设同经济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关系。民主法制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经济建设反过来也会促进民主法制建设 。
          七:改革类
          启示:改革是推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摇;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立足国情,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八:外交类
          决定外交的基础(成就原因):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外交谋略
          外交原则:最大限度获取国家利益;建立友好磋商机制,照顾到每个国家的利益
          中国:尊重各国差异,努力协调各国关系,使各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紧密团结合作;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国际影响;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避免让历史重演。
          中美 :加强对话与磋商,增进相互了解,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做出努力
          日本 :应该正视历史、反思过去、承认错误、珍爱和平
          欧盟: 对外一个声音说话;建立友好磋商机制,照顾到每个国家的利益
          标语、口号: 睦邻友好,国际合作;面向未来,和谐发展;“求同存异”,维护和平,世界会更美好
          九:科技影响类
          对生产: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对生活: 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考方式。


          IP属地:山西7楼2020-06-13 10:46
          回复
            对外开放时间轴:1980年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成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成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0年,内地基本开放。


            IP属地:山西8楼2020-06-14 17:45
            回复
              洋务运动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曾李左张。
              洋务运动只不过是一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而已,最终必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也就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了。
              同学们加油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6-18 00:00
              回复
                咱们中国人一说到古圣先王,就是尧、舜、禹、汤、文、武这六位。其实尧舜禹也谈不上什么国王,就是部落联盟酋长,只不过特别文明,不穿孔不吃人肉,统治者之间也和平共处,大公无私,采用禅让的方式交接权力。在形式上,禅让是在位领导自愿进行的,通过综合考评,谁有能力就选择谁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现任者和继任者之间往往没有血缘关系,尧跟舜之间就是这样。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6-18 00:02
                回复
                  尧看中的是舜在处理家庭矛盾方面的本事——舜暴戾的父亲(顽父)、酷虐的后妈(嚚母)和用心歹毒的弟弟(象傲)[1]联合起来,想通过纵火焚屋、掘井填埋这些方式害死他,而舜屡屡逃脱了这些陷害,这证明了舜智商突出;舜既往不咎,仿佛事情没发生过一样,孝悌两全,这证明了他情商超卓。再加上他政务功绩斐然,名声很好,尧觉得他是块好料,就提拔了他。于是,唐尧和虞舜便成了禅让制的第一实践者。
                  其后的虞舜跟夏禹也是这样,当舜年老的时候,就将一把手的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众望所归的禹。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6-18 00:05
                  回复
                    不过,这种友好的制度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当时禹正处在由部落联盟首长向国君过渡这么一个阶段。
                    禹本想继续禅让,把位子传给皋陶的儿子伯益,但伯益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于是他主动放弃了,建议由禹的儿子启来继承。再加上启也是个强势的人,特别想当老大,禹就借坡下驴,顺水推舟把王位传给了启。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6-18 00:05
                    回复
                      约公元前2070年,启在老爸的基业上建立了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朝,部落联盟首领也正式升级成了君王。启上位之后,当领导当上瘾了,爱岗敬业,以家为天下,以天下为家。等到该他禅让王位的时候,他一想,我这王位是我爸爸传给我的,我凭什么传给外人?于是就不传了,禅让制到了他这一代就没有继续下去,从此演变成了王位世袭制。
                      后来的列祖列宗们思想觉悟和启差不多,所以这个制度在中国就一直延续了四千多年。直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王位世袭制才算终结,可见“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觉悟是有悠久历史的。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6-20 12:06
                      回复
                        据记载,夏朝最后一个王叫桀,是传说中的著名暴君,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估计比萨达姆、卡扎菲有过之而无不及,老百姓们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于是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把桀给了结了,传说中历时五百年的夏王朝宣告灭亡。
                        商朝随后建立,开国君主叫汤,商汤。不知道他这名字是怎么起的,因为商朝国君的名字,一般都跟天干有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都用这个起名,比如戊丁、中丁之类。所以商朝的这个开国君主,名字起得比较奇怪。周朝作谥法,其中有一条“除残去虐曰汤”,看商汤的作为,倒是符合,不知是不是谥号?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6-20 12:08
                        回复
                          商朝取代夏朝成为新的中原王朝,它以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为统治中心,起初以亳为都城。商朝中期的时候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因此商朝又叫殷朝。好端端的干吗要迁都呢?有一种说法是躲避水患。当时黄河经常泛滥,黄河不是咱们的母亲河嘛,但咱们的母亲脾气不太好,老放水淹孩儿们。当时咱们驾驭母亲河的能力又很低,所以她老发大小姐脾气,都城老得避让迁徙。这种说法现在看来比较牵强。如果母亲河老泛滥的话,你为什么迁到那里它就不泛滥了?两百年都没发过大水?显然这种从客观上找原因、避重就轻的说法,不是特别可靠。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6-21 00:42
                          回复
                            殷商历经几代发展之后也走向衰落,和夏朝一样,商朝的最后一任君王纣王也是出了名的暴君。这个纣王比起夏朝的桀王更有干坏事的天赋,所以历朝历代但凡提及古圣先王,大家就自然想到尧、舜、禹、汤,一说到暴君昏王,就会想到桀纣。实际上,比桀纣坏的帝王有的是,只不过桀纣干坏事起家起得早,历史一悠久就成了坏蛋的代名词,一块儿稳坐头号坏蛋的金交椅。通常评价帝王时,如果这个帝王无道的话,就可以说他犹如桀纣;要是贤明的话,就说他可比尧舜。如果出填空题,尧舜跟桀纣是可以当反义词用的。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6-22 00:17
                            回复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牧野激战之后,武王民心所向、一路披靡地打到商朝都城朝歌。纣王一看没戏唱了,连戏台子一起烧了吧,于是在鹿台一把火,自封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焚的人。他这个不环保的举动宣告,经过将近600年发展的商朝彻底灭亡。
                              纣王的名字叫帝辛,“纣”是周朝给他上的谥号。当时周公造谥法,国君死后,后人用一个字或两个字来概括他一生的功过是非,这个东西就叫谥号。除了秦始皇觉得子议父、臣议君这种做法不能取,从而废弃谥法之外,从周朝开始一直到清朝,都在用这个制度,所以几乎哪个朝代都有文帝、武帝。文,经天纬地曰文;武,克定祸乱曰武、刚强直理曰武。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6-22 16: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