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吧 关注:5,397贴子:130,865

【图片】朝阳贞石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图片】朝阳贞石园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04 20:16回复
    海望(?—1755)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臣,孝恭仁皇后族侄。初授护军校。雍正元年,擢内务府主事。累迁郎中,充崇文门监督。八年,擢总管内务府大臣,兼管户部三库,赐二品顶戴。九年,迁户部侍郎,仍兼管内务府,授内大臣。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5-04 20:18
    回复
      图海(?—1682年1月27日),马佳氏,字麟洲,世居绥芬河(今黑龙江省东宁市)人,隶满洲正黄旗。清朝初期名将。
      天资忠悫,性情敦笃。顺治二年(1645年),起家笔帖式,迁国史院侍读。顺治八年(1651年),擢内秘书院学士,迁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顺治十二年(1655年),加太子太保、刑部尚书,因事夺官。康熙帝即位,起为正黄旗满洲都统。康熙六年(1667年),拜为弘文院大学士,加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充《世祖实录》总裁官。康熙九年(1670年),改中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康熙十三年(1674年),随信郡王鄂札平定察哈尔叛乱。康熙十五年(1676年),拜抚远大将军,率领周昌降服王辅臣,平定吴三桂叛乱,封为三等公。
      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疾征还,同年末(公历已是1682年)卒,[1]追赠少保兼太子太傅,谥号文襄。雍正初年,追赠一等忠达公,配享太庙。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5-04 20:21
      回复
        插播一个明朝的石翁仲。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5-04 20:22
        回复
          明朝的石马,这样的修复,还不如不修。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5-04 20:24
          回复
            真的,这样的修复没有意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5-04 20:29
            收起回复
              这脖子也太长了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5-04 20:44
              收起回复
                俄理诰封碑。

                以下摘录2014年的网上的信息。
                【这块碑的碑座已失去,或者毁灭了,或仍旧埋在地下什么地方。碑螭首,大约以我经验看是龟趺,碑侧无饰,游龙十二条,皆三爪,碑题首“皇清诰封资政大夫刑部郎中二等阿达哈哈番佐领俄公碑文”,落款年月“康熙二十X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立”,额篆诰封二字,碑文满汉合璧,乃诰封文。清代诰封碑有题首者,甚少。】

                目前看是有碑座的。不知道是后补的呢?还是找到了原装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5-04 20:52
                回复
                  【文字是转载的~~石仪天下】
                  朝阳区东燕窝村有清席哈纳墓,存驮龙碑两方,人皆广知,访视者无数。 而席哈纳墓实乃家族墓,除此二碑外,还有其父纳琳墓地在焉,纳琳亦有驮龙碑,久湮没,皆无闻。或有老先生曾云,席哈纳墓西铁道旁,有遗碑一方。吾辈求访一次,无果。然此碑亦尚不知或否与纳琳相关,或者乃其他古迹也。
                  今由王林先生处闻知纳琳墓碑已出土,遂同王林先生,梁哥访之。
                  见此碑时,赑屃有损,头颈皆无,碑尚完好,字迹清晰可读。为纳琳及妻富察氏诰封碑,落款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左满右汉。句中有云“……尔纳琳乃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二级席哈纳之父……赠尔为光禄大夫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二级……”“尔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二级席哈纳之母富察氏……赠尔一品夫人……”。对夫妇二人,纳琳则名在席哈纳前,富察氏则名在席哈纳之后,略值玩味。
                  碑双螭首,额篆满汉诰封二字,碑侧无雕饰,碑边十二条四爪游龙,赑屃小水盘素面无饰,承碑处亦素。因鼋头已失,无以知其面相。纳琳墓碑原址今已湮灭不可考也,墓园情状亦不知所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5-04 20:59
                  回复
                    苏尔兊衣,也作苏尔德,是满译汉之音译。在戏剧舞台乃至民间,“德”字用于人名时,有时读作dei(上声)。
                    苏尔兊衣的后两字“兊衣”,快读起来与“德”字的另类发音dei(上声)近似。
                    苏尔兊衣系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世居呼讷赫地方。父那齐布,国初来归,任佐领。苏尔兊衣,其长子也,原任前锋参领兼佐领。
                    崇德五年,苏尔兊衣从征明,围锦州,率本旗前锋营兵击败松山、杏山马步军。六年,再围锦州,败洪承畴三营步兵。
                    顺治元年,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击李自成部。二年正月,随豫亲王多铎败敌于潼关。五月克南京,屡立战功,授牛录章京世职。三年,在平定福建战事中,连败敌兵于建宁、汀州二府,击败伪总兵姜扬顺等,擒获伪唐王有功,又加一拖沙喇哈番。
                    苏尔兊衣诰封碑原在老虎洞(现农光东里一带),北京吉普车有限公司南墙外,2005年后该地建成商品楼,朝阳区文管部门将碑存放于高碑店文物库。
                    诰封碑为螭首,通高3?25米,宽0?92米,厚0?33米,原额篆书题诰命,现额坊被抠掉。碑身四周雕刻12条行龙和祥云、火焰珠图案。碑文满汉合璧,满文6行,汉文8行。《雪屐寻碑录》载此碑文,与碑记有一处不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5-04 21:09
                    回复
                      朝阳区文化局高碑店文物库,保存着一批珍贵的田野石刻文物,其中不乏清代碑刻,三等阿达哈哈番(三等轻车都尉)法尔纳诰封碑便是其中的一通。
                      碑出土于六里屯,坟墓及其它地面建筑久已无存。
                      法尔纳,也作法尔那、发尔那,正白旗满洲人,姓萨克达氏。
                      《八旗通志》作“姓吉朗吉瓦尔喀氏,世居长白山苏苏村地方”,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未见此姓。后笔者在该书卷三十五各地方萨克达氏中,找到了法尔纳其人。
                      法尔纳祖父伊白德,世居札库木地方,国初来归。法尔纳初任壮尼大(护军校),顺治元年,随豫亲王多铎南征,追敌于潼关,数战皆捷。二年,于江宁同昂阿昂巴(即碑文中昂阿昂邦)击败二千敌兵。五月,随贝勒博洛征浙江,于富阳县、杭州、嘉兴等地接连破敌。
                      四年,从征福建,破敌兵万余,攻克分水关。五年,随征南大将军谭泰(碑文作韩代)征江西叛镇金声桓,拔城败敌,屡立战功。
                      七年,授拖沙喇哈番(云骑尉)世职,九月,擢护军参领(碑文作拜牙喇参领,系满语之称)。
                      九年两遇恩诏,加为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又一拖沙喇哈番。
                      十五年,随征明桂王于贵州。
                      十六年七月,逢郑成功攻陷镇江瓜州,进逼江宁。随副都统噶褚哈于江上夺船两只并击败崖上三万敌兵,会同本地大兵大破盘踞山巅之十万敌兵。叙功,加世职为三等阿达哈哈番。曾任正白旗满洲都统第五参领第七佐领,官终前锋统领。
                      康熙十八年,卒,无嗣,以其兄之子霍尔和代(也作
                      和尔和岱)袭职。

                      现存诰封碑系汉白玉制作,石料细腻润滑,洁白如玉,碑身完整,惜螭首、驮龙俱失。碑身高2?04米,宽1?05米,厚0?34米,四周边缘雕刻花草纹饰。碑文为汉文,共30行,分刻顺治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康熙九年五月初六日两道诰命。碑文中下部、左下部个别字迹不清。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5-04 21:19
                      回复
                        【文字摘抄自石仪天下】
                        亚运村附近,因住宅小区众多,楼群间的绿地花园,还是不少。这方阿山诰封碑,便悄悄隐遁在一片竹林青草之间,仿佛依然眷恋着往日所憩小园之景色一般。
                        我第一次获得这墓碑的线索,是从朝阳区那份田野石刻记录表上。有一项大略名曰“石碑 亚运村某小区XX楼前 未树立”。
                        我想,在亚运村这样成熟的居住社区,还会有古迹存在吗?于是决定立即前往观看。到小区以后,循着楼牌号码,这居民楼倒不难找。同北京的诸多九十年代小区一样,楼门前面是一条平常的水泥小路,路边有一片草坪,但目力所及,没有任何古迹石雕的迹象。我又绕到楼南边,南边是一处花园,草坪间有红黄的花,花间路旁,还有一丛竹子。
                        慢慢走近的时候,竹林前那方因时间流逝而发出特殊光影的旧石雕便渐渐地可以看得清楚了。第一眼看到的是螭首,由于碑石仆置,我害怕是碑阴朝上,急忙走过去看,发现冲上的还好是碑阳。
                        碑文题首是“皇清诰封通议大夫阿公之碑”,起先以为是墓碑,继而将碑文看下去,接续的便是“奉天承运”几字,于是知道这是一方诰封碑。
                        碑文满汉合璧,碑文实际就是对墓主之诰命文书。碑侧十二条精美四爪游龙,双螭首,碑额处尘土淤积,我清理好以后,显出满汉合璧“诰封”二字。
                        由于仅存了石碑,碑座无以得见,故不知其方趺抑或龟趺。
                        自碑文中读出,所谓阿公,名阿山。朝廷赠之“通议大夫工部郎中佐领”,通议大夫,同光禄大夫、通政大夫、奉政大夫等类似,为勋位。工部郎中恐怕因阿山曾于工部供事,着逝后封其工部郎中,亦为虚衔。
                        佐领则同满洲八旗制度相关,即牛录章京或牛录之汉译。通议大夫在清代为正三品,比之如今许多 现存驮龙碑上光禄大夫之一品勋位,要逊色一些。此碑雕琢精良,体量并不十分巨大,为清代墓碑中的一方上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5-05 02:20
                        回复
                          费扬古墓立于康熙四十一年(1703)三月十五日。两碑皆未树立,路西为费扬古谕祭碑,碑阴朝上,为满文。碑阳系汉文,分别刻康熙四十年(1702)十月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十一月七日谕祭文四道,碑文漫漶,缺字较多。
                          费扬古墓碑在路东,满汉合璧,碑阳面上,碑首有残,碑文有损。左为满文9行,右刻汉文8行。
                          费扬古(1645—1701),康熙十三年(1674),从安亲王岳乐率兵徇江西讨吴三桂。十五年(1676),进围长沙,累战皆捷。十八年(1679),擢领侍卫内大臣,列议政大臣。二十九年(1690),命费扬古往科尔沁征兵,参赞军事,击败噶尔丹于乌兰布通。三十二年(1693),以费扬古为安北将军驻归化城。三十四年(1695),诏授费扬古抚远大将军,寻召入觐,授以方略。三十五年(1696)二月,诏亲征,三路出师,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出东路,费扬古出西路,振武将军孙思克、西安将军博霁自陕西出镇彝并进,上亲督诸军自独石口出中路;五月,费扬古于昭莫多者,赐御佩櫜鞬、弓矢,命还军。四十年(1701),从幸索约勒济,中途疾作,上驻跸一日,亲临视疾,赐御帐、蟒缎、鞍马、帑银五千,遣大臣护之还京师。寻卒,赐祭葬,谥襄壮。以子辰泰袭一等侯、兼拖沙喇哈番。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5-05 02:51
                          回复
                            三岔河村西,北小河河道以东的树林内,有一块残碑,现仅存碑的下半部分,碑阳朝上,碑文右满左汗,碑文中“瓦儿哈朱嘛喇”的字迹仍清晰可辨。
                            瓦儿哈朱嘛喇是清初入关阀明时期的一员猛将,顺治十年三月卒,葬于东坝地区。
                            虽然只有这半块残碑,却至少可以证明:这片树林从清初即为墓地了,这里埋葬着一位清代将军。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5-05 02:55
                            回复
                              清。石供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5-05 0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