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吧 关注:76,387贴子:1,808,114

棘龙的尾桨与背帆作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家地理官方已经发布了棘龙尾桨游泳动图,纪录片指日可待。一切详情请关注国家地理官方微博——会游泳的恐龙:棘龙和尾巴的故事



IP属地:浙江1楼2020-05-01 11:08回复
    高产的龙爪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2楼2020-05-01 11:09
    收起回复
      期待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5-01 11:13
      回复
        期待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4楼2020-05-01 11:13
        回复
          恭喜棘龙在巨型食肉恐龙中的化石完整度达到了仅次于霸王龙的程度,甚至是高脊龙,都不敢说自己一定比棘龙完整。即使是南方巨兽龙,似鳄龙等以完整度著称的巨型食肉龙,在棘龙那超级完整的化石下也只能自愧不如。
          除了棘龙前肢尚且没有发现,其他棘龙各部位骨骼都已各就各位

          很高兴棘龙四足复原终于面貌越来越清晰,先前复原头重脚轻难以行动的问题得到了根源上的解决。尾部可以拖地了,小个体棘龙说不定在陆地上二足行动都没问题,当然长久不了。
          目前各个四足棘龙论文里模型测评,重心最靠后的是2015年Henderson那版,因为这个模型虽然瘦,但是从头到尾都瘦。而且密度只有0.84%,气囊不可能跑尾巴上,所以这版重心最靠后。还搞了个无法潜水的神论,因为密度低过头了

          2014的四足棘龙主流复原尾巴是按普通兽脚类来的,而且尾巴不活体修正损失的比躯干多的多(可能只有活体的三分之一,躯干是不可能差这么多的),加上尾巴画得贼细,因此重心最靠前,需要靠前腿为主要承重肢了。以前无论民间还是学术界都有对2014版棘龙结构质疑的,认为棘龙头重脚轻会摔狗啃泥。易普拉辛对此一直没回应,除了对斯科特说他测量方式有回应外,其他都置之不理。不知道是那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条尾巴的一部分,故意等着搞商业营销还是干啥呢
          现在的尾巴复原终于让棘龙头重脚轻的问题可以解决了,具体重心在哪完全取决于活体复原加肉是什么比重。当然棘龙这种在河床漫步的,大部分时候也不用太担心承重



          附注:棘龙现在的复原好不容易把头重脚轻的问题解决了,然后又有人想把它前肢放大到比腿还大去逗兽,马上这头重脚轻无法行动的问题又再次出现了,笑得胃疼2333
          除非棘龙长个贝希摩斯的前肢,直接换成前肢为主要行动肢而非后肢,否则前肢比腿大还想正常存在都是做梦


          IP属地:浙江5楼2020-05-01 11:14
          收起回复
            爪哥出品,必为精品


            IP属地:西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5-01 11:16
            回复
              棘龙的尾巴和背帆看起来很像欧螈,很多人觉得它再也无法上岸了。但并不是这样。欧螈很多时候也是陆地上的呆着,繁殖季全体水里泡
              最关键的,这些两栖类的背鳍只是和棘龙像而已。它们的鳍是软质的,棘龙背帆是一堆堆大骨头。






              棘龙背帆显示的年轮低于躯干骨骼,毫勇龙也是这个情况。也就是棘龙背帆发育比较晚,年轻的小型个体背帆会矮很多.....
              背帆的作用是什么呢,主流的是两种可能:
              第一个是辅助游泳,那么也就增加侧面阻力,防止躯干横摇太严重,但是也减少了灵活性。不过恐龙躯干游泳没有背帆也未必能多灵活。
              第二个是背帆要是做吊桥,拉起两头,分担前肢压的重量。要看下有没有相关的韧带附着的痕迹等,目前没这个研究。魁纣龙的神经棘上有韧带痕迹,因此魁纣背部肌肉很多。南巨照理来说也有,但是没有提到有发现


              异齿龙,另一类有大背帆同时也很热衷于水下捕猎的掠食者。它们头骨强健,行动迅捷,是当时的顶级霸主。能上陆地抓基,也能水下捞鲨。它们的背帆神经棘更密集,也更细。和棘龙又是不同的模式。
              Pel是异齿龙化石发现地,典型的热带气候,水体应该多沼泽湖泊而非河流。
              异齿龙的背帆骨棘非常光滑,应该被包裹在很厚实的皮肤和脂肪组织里。基龙的背帆就不一样了,神经嵴两侧有密密麻麻的骨刺,表面应该只有一层较薄的皮肤,倒更有可能是调节体温的。
              而且异齿龙的背帆具有第二性征,雄性的背帆更高耸



              IP属地:浙江7楼2020-05-01 11:20
              收起回复
                前肢化石发现了就好了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5-01 11:20
                收起回复
                  棘龙的尾巴和鳄鱼的模式区别,应该非常明显。洛龙与棘龙






                  IP属地:浙江10楼2020-05-01 11:30
                  收起回复
                    那么新复原能不能让棘龙体重增加?
                    假设其他部位不变,体重会增加,但是加不了太多。因为横突没有明显增加,但是弧脉增长了一些,主要是神经棘,那位置不会全部都是肌肉。而且和传统兽脚类差的是后半截尾巴,本身就没多重。其实这点差距还不如活体修正是鬣蜥还是鳄鱼来的多


                    IP属地:浙江11楼2020-05-01 11:31
                    收起回复
                      11888的体长现在缩到了11米以下,4047的直线长度也缩到了14米级,因为尾巴短呗。。
                      跟最大帝鳄比一下。拿论文比例尺套人家保守,谁不会啊


                      IP属地:浙江14楼2020-05-01 11:39
                      收起回复
                        棘龙的前肢和后肢都比鳄鱼比例小,但它为什么可以长到那么大?因为棘龙的骨盆比例很大,和鳄的骨盆不同。而且棘龙完全直立比鳄半直立走更有利
                        棘龙腿部肌肉PSCA比美洲鳄还是强的,缩放到同躯干长度下,棘龙,美洲鳄,巴里纳斯鳄
                        体重为棘龙骨架SPL 576cm(活体604.8cm):4370kg,美洲鳄(活体247*(617/610)=250cm)放大后7100kg左右,巴里纳斯鳄为8500kg左右。
                        【1】不修正肌肉纤维长度:棘龙绝对PSCA第一,相对体重第一;美洲鳄绝对第二,相对第二,巴垫底
                        【2】修正肌肉纤维长度:棘龙和巴绝对并列第一,棘龙相对体重第一,美洲鳄垫底。
                        【3】肢体灵活性:棘龙毫无疑问垫底。

                        缩小到500kg(或者用幼年棘龙、亚成年巴鳄),棘龙肌肉纤维最短、肢体活动范围最小;其肌肉结构本来是用于支撑体重的;因此棘龙灵活性最差;当然反之都放大到SPL 576cm/605cm,鳄鱼和巴鳄只能一次迈一条腿了....半直立比全直立要更费力,这是美洲鳄的最大劣势,而法索拉鳄和帝鳄都很可能更直立


                        IP属地:浙江15楼2020-05-01 11:43
                        收起回复
                          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5-01 11:53
                          回复
                            所以棘龙最长食肉恐龙还保得住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5-01 11:54
                            收起回复
                              棘龙的颅后化石不是没发现吗?


                              IP属地:广东18楼2020-05-01 12: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