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全面战争吧 关注:61,274贴子:1,999,943

【战报】大不列颠双极难史实向——六年后重温旧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20-04-13 12:05回复
    先顶为敬


    IP属地:河北2楼2020-04-13 12:10
    收起回复
      正式开更之前,先叙叙旧。2014年,还在读高中的我第一次来到帝战吧开了一个很长的普鲁士战报,利用休息时间边玩边更新贴子,持续到2017年已上大学的我终于更新完,有很多朋友来支持鼓励我,才能支撑我三年不断更。但是因为某些BUG,du娘莫名其妙封了我的号,导致我无法开始新的战报,也无法签到,只能默默看看吧里的动态。消失的这两年里,或许很多人已经把我忘了,但是我想说的是我又回来了!而且带着新的战报。变的是那个稚嫩的中学生已经马上踏入职场,不变的是对《全面战争》热爱的心!


      IP属地:北京3楼2020-04-13 12:12
      收起回复
        1805年一月上旬开局总览。整个大不列颠有1623万人,英格兰有830万人,大部分为新教徒,英格兰地区财富5777G。


        IP属地:北京4楼2020-04-13 12:15
        收起回复
          威尔士地区58万人,财富950G,大部分是新教徒。
          苏格兰地区160万人,财富1400G,大部分是新教徒。
          爱尔兰地区565万人,财富1203G,大部分是天主教徒。
          还有孤悬海外的直布罗陀,人口8万,基本都是西裔天主教徒,财富200G。





          IP属地:北京5楼2020-04-13 12:18
          收起回复
            国王乔治三世,三星庸君,躲在宫里研究哲学,对国事不闻不问。

            【补充历史上的乔治三世】:乔治三世(英语: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全名乔治·威廉·弗雷德里克(George William Frederick),英国国王兼汉诺威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前为汉诺威选帝侯)、不伦瑞克-吕讷堡公爵。其漫长的统治见证了其王国与大片欧洲大陆进行的一连串军事冲突。在他的统治初期,英国在七年战争中击败法国,并使英国压倒欧洲各国,成功支配着北美洲及印度地区。然而,随着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战败,乔治三世在美洲失去了大量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独立最终促成美国立国。此后,乔治三世参与了一连串的反法战争,反抗拿破仑及革命后的法国,这些战争最后以拿破仑在1815年被击败而作结。乔治三世晚年倍受精神问题困扰,其症状最初仅反复出现,但后来却演变成永久性的精神失常。威尔士亲王乔治以摄政王身份代为统治。


            IP属地:北京6楼2020-04-13 12:21
            收起回复
              咕咕咕


              IP属地:广东7楼2020-04-13 12:23
              回复
                内阁介绍:
                首相威廉·皮特,三星庸相,倒是和国王很配。历史上的他是首相的儿子其实很出色,在游戏里却很平庸。
                【历史上的】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1759年5月28日-1806年1月23日),活跃在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的英国政治家。1783年,他获任首相,时年24岁,时至今日,仍然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1801年,他辞去首相一职,但在1804年,他再次出任首相,却在1806年任内去世。担任首相期间,他同时兼任财政大臣。民间为了把他和他的父亲,老威廉·皮特区分开来,通常会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小”(the Younger)。1766年,因父亲获封伯爵,他获得了“The Hon”的前序。小皮特首相任内,欧洲风起云涌,先后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一般认为,皮特是一个托利党人(或称新托利党人)。然而,皮特自称“独立的辉格党人”,反对英国发展出过于严密的政党政治系统。因领导英国对抗法国,皮特声名大噪。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效率极高,推行改革,培养出一代优秀的政治家。为筹备对法战争军费,皮特提高税率,又打压国内的激进派。为应对法国支持的爱尔兰叛乱,他提出1800年联合法令,又试图解放天主教(Catholic Emancipation,未获成功)。皮特创出了“新托利主义”(new Toryism),奠定了托利党在他去世后继续执政二十多年的基础。历史学家查尔斯·佩特里(Charles Petrie)认为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国家和平地过渡到新阶段……他了解新英国。”

                财政大臣威廉·赫斯基森,很不错的属性。
                【历史上的】威廉·赫斯基森(1770—1830),英国托利党政治家。1796年进入议会。1804-1805年、1807-1809年任财政大臣,后与乔治·坎宁联合退职。1814年加入利弗波尔政府,一直任低级职位,1823年任海军部贸易和财政大臣。他是一个主张自由贸易的托利党人,主张降低进口商品的关税,改革《航海条例》,修改谷物法,即降低粮食的进口税。1827-1828年任殖民大臣,同时成为下议院的领导人,在议会改革案问题上与惠灵顿公爵发生冲突,辞去职务。后被火车轧死。
                皇家大臣约翰·斯科特,勉强能看。找不到他的历史资料。

                军务大臣约翰·普拉特,极其平庸无能之辈。找不到历史资料。

                海军大臣亨利·邓达斯,非常出色的海军大臣,有他在能够大力发展海军了。
                【历史上的】亨利·邓达斯,英国大臣。生于爱丁堡。就学于爱丁堡大学。后成为律师。1774—1790年为代表中洛锡安郡的下院议员,1790—1802年代表爱丁堡。1775年3月支持《限制新英格兰殖民地贸易法案》。同年5月至1783年任苏格兰副检察长,反对与北美殖民地和解。1778年支持取消马萨诸塞特许状的修正案。1782年5月动议撤回孟加拉总督沃伦·哈斯丁斯。同年6月任枢密院顾问。后任海军司库(1782—1783,1784—1800)。1784年动议在苏格兰归还被没收的地产。1791—1794年任内政大臣,1793—1801年任印度事务委员会主席,1793年动议延长东印度公司特许状的有效期。1794—1801年任陆军大臣。任内不顾小皮特和国王的反对于1801年策划并赢得了远征埃及的战役。次年被封为梅尔维尔子爵和邓尼拉男爵(Baron Dunira)。1804—1805年任海军大臣。1806年被指控犯有盗用公款罪,6月宣布无罪。次年再度任枢密院顾问。死于爱丁堡。


                IP属地:北京8楼2020-04-13 12:35
                收起回复
                  大不列颠的初始外交关系,基本上是“西冷东热、近冷远热”,符合“远交近攻”的原则。



                  IP属地:北京9楼2020-04-13 12:37
                  回复
                    贸易是大不列颠的立身之本,越到后期越是如此。我们与葡萄牙、梅克伦堡、普鲁士、沙俄达成了贸易协定,只不过贪婪的沙皇还向我们索取了280G的“借款”,为了支持盟友与拿破仑正面对抗,乔治三世并没有讨价还价。






                    IP属地:北京10楼2020-04-13 12:40
                    回复
                      陆军三大名将介绍:
                      阿瑟·韦尔斯利(威灵顿公爵),(1769年5月1日—1852年9月14日),威灵顿出生于爱尔兰一个显贵的新教徒大地主家庭。1787年,18岁的威灵顿通过捐官的方式,购得少尉军衔,加入英国陆军。在爱尔兰服役时,他先后为两位爱尔兰总督的副官,还被选为代表爱尔兰的英国下议院议员。最初于印度军中发迹,西班牙半岛战争时期建立战功,在半岛战争中,威灵顿获晋升为将军。在1813年的维多利亚战役中,他领导联军成功击败法军,获提拔为陆军元帅。1814年,拿破仑被流放厄尔巴岛后,威灵顿出任驻法大使,获册封为公爵。威灵顿一生总共参与了60场战役,滑铁卢战役让他名垂青史。他还被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汉诺威王国、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和尼德兰王国七国授予元帅军衔,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八国元帅军衔者,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称他为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从政后,他加入托利党,曾两次出任首相(1828年-1830年、1834年),成为托利党时代最后一位首相。纵使他阻止不了1832年改革法令获得通过,但是,在他退出政坛前,他在皮尔内阁中任职,而他仍是上议院的领导人物之一。他终生担任英国陆军总司令。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威灵顿位列第15位。

                      迈克尔·斯托韦尔,生于1757年,任伦敦卫戍司令,能力一般。历史资料未找到。

                      约翰·摩尔(1761.11.13-1809.1.16),英国中将,因其主导军事训练改革和在西班牙科伦纳战役阵亡而闻名。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和半岛战争。摩尔生于格拉斯哥,父亲老约翰摩尔是一名医生兼作家。其弟格拉汉·摩尔(1764-1843)则是英国海军中将。摩尔曾就读于格拉斯哥高中。11岁时与父亲的学生、16岁的第八代汉密尔顿公爵道格拉斯一同游历欧洲,去了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他在日内瓦待了两年并在此完成学业。由于领军从葡萄牙撤退并签订辱国的《辛特拉协定》,之前在半岛指挥的三名英军将领哈里·布拉德、休·达利姆普尔以及威灵顿公爵被召回国内接受调查,摩尔便成了半岛英军的最高指挥官。适时,拿破仑率20万大军进入西班牙。摩尔一面迎击法军,一面向拉·科伦纳和Vigo港撤退.摩尔在港口外围建立了防御阵地,法军很快追来,科伦纳战役打响。由第15轻骑兵团护卫的摩尔在战斗中受了致命伤。据记载“一发炮弹击中了摩尔的左胸,他的左臂左肩被整个撕开”。但是他还有意识,在最后几个小时里仍然在向部下发布命令。他的最后一句话是"Ihope the people of England will be satisfied! I hope my countrywill do me justice!"。随后在科伦纳的城墙上,他的遗体被军用大氅包裹着,举行了简短的葬礼。


                      IP属地:北京11楼2020-04-13 12:55
                      回复
                        舰队介绍:
                        埃尔芬斯通舰队,司令乔治·埃尔芬斯通,资料较少未能找到。旗舰赫尔弥俄涅号64战列舰,舰队里还有一艘38护卫舰勒达号.


                        IP属地:北京12楼2020-04-13 13:00
                        收起回复
                          今天摆渡限制我上传图片了,先暂时更新到这里,感谢支持。


                          IP属地:北京13楼2020-04-13 13:01
                          回复
                            火钳刘明,明天催更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4-13 19:34
                            回复
                              开局英国转专制!!!!!


                              IP属地:山东15楼2020-04-13 19: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