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吧 关注:7,226贴子:336,668

SpaceX星际飞船:你需要知道的5件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埃隆·马斯克正在建造一艘星际飞船。

虽然已经造了几个原型,但是他还没有成功地使它进入轨道。一旦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它将成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箭。
“星际飞船”由6个“猛禽”发动机提供动力,在一个拥有37个“猛禽”的“超重型”助推器上发射,“星际飞船”有望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火箭——大约是最初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送上月球的土星五号(Saturn V)火箭的两倍。拥有100多吨的潜在有效载荷,“星舰”应该比美国宇航局最新的旗舰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更有能力。此外,由于“星舰”和“超重”火箭都将完全可重复使用(而SLS不会),当成本分摊到多次发射时,SpaceX的火箭应该会比SLS便宜得多。
当然,以上这些现在都是常识了。但多亏了SpaceX刚刚发布的一份新文件——《星际飞船用户指南》(Starship Users Guide),我们现在对SpaceX的星际飞船的了解比过去多得多。以下是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五个有趣的事实。
1. 请注意:宽负载
星际飞船不只是大。这艘宇宙飞船将非常宽敞。
根据SpaceX的用户指南,“标准的星舰有效载荷整流罩的外径为9米(内径为8米),是目前或正在开发的发射装置中可用有效载荷体积最大的。”
因为它太宽了,星际飞船可以把整个太空系统送入轨道,而不需要把物体拆解成碎片送到轨道上重新组装。星际飞船的宽负荷允许它携带:
完整的“太空演示飞船”
“1-3个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同时!
“一个单一任务的完整[小型]卫星星座”
甚至是“大型天文台”。
(这些只是无生命的货物选择。“星际飞船”还将有一种载人飞船。)
2. 最大空间
对于超长货物,Starship还将提供一个“对于需要22米高的有效载荷,扩展有效载荷体积……”选项。当任务是携带形状奇怪的航天器,多个大型电信卫星,或在轨道上同时部署的小卫星星座时候,该选项可以增加“星际飞船”的功能性。
3.易碎品:小心轻放
火箭发射器在发射燃料、精密电子设备、甚至更精密的宇航员等载荷时,需要不同程度的小心。
简而言之,货物越脆弱,火箭加速时的“G”力就越必须越低。为了适应不同的有效载荷和不同的要求,SpaceX正在把“星际飞船”设计成“超重和星际飞船的发动机都可以被节流,以帮助维持运载火箭和有效载荷的加速度限制。”
火箭设计的这一功能再次扩展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能够使用星际飞船运载的货物的范围。
4. 不再有被抛弃的“整流罩”
大多数航天公司发射的一次性火箭将有效载荷封装在两个整流罩中,整流罩裂开释放有效载荷,然后坠落在地球大气层中燃烧。SpaceX自己的“猎鹰9号”(Falcon 9)和“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火箭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不过,该公司一直在研究一种回收整流罩的方法,将整流罩用降落伞送回地球,然后用大网捕获。
然而,星际飞船将利用一个可打开可关闭的整流罩门来保护它的货物,从而避免这种需要。“为了部署有效载荷,”用户指南解释说,“打开翻盖整流罩门,有效载荷适配器和有效载荷倾斜一个角度,为分离做准备。然后使用任务唯一有效载荷适配器将有效载荷分离。”然后关上整流罩门。
这种反复打开和关闭整流罩的门,而不抛弃整流罩,将允许飞船捕获废弃卫星在轨道上进行维修或加油,搬迁新轨道卫星,甚至将他们带回地球,打开整个SpaceX公司开发的新业务领域。
5. 价格
然而,SpaceX在星际飞船用户指南中非常明显地遗漏了一件事——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价格。
SpaceX没有透露建造或运营一艘星际飞船(或建造一艘超重飞船)的成本。它同样对使用火箭发射服务的客户收取的费用闭口不提。在我们知道这两件事之前,很难预测“星际飞船”会给SpaceX带来什么样的利润率,也很难预测该公司为了遏制竞争会有多大的降价空间。
在我们知道这一点之前,很难估计星际飞船对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或欧洲阿丽亚娜空间(Arianespace)等老牌航天发射企业构成的竞争威胁有多大。
话虽如此,考虑到我们现在从该公司的《星际飞船用户指南》(Starship Users Guide)中对星际飞船的了解,我认为可以有把握地说:如果SpaceX把这东西的价格定对了,它将是一家很难与之竞争的公司。
原文: www点nasdaq点com/articles/spacex-starship%3A-5-things-you-need-to-know-2020-04-12


IP属地:河南1楼2020-04-13 00:55回复


    IP属地:四川2楼2020-04-13 00:58
    回复
      太阳系东印度公司呼之欲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4-13 08:21
      收起回复
        这玩意儿也算是星际飞船?飞出个太阳系都得很长时间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5-09 10:37
        收起回复
          超重的栅格翼我记得是六边形的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5-09 11:06
          收起回复
            星舰做深空旅行效率太低, 不锈钢外壳和机翼都是没用的多余重量.


            IP属地:广东8楼2020-05-09 14:20
            收起回复
              从马斯克大棚造火箭的操作看,全回收的星舰只是放的烟雾(误导对手、有利于形象宣传),实际上他选择了走消耗性上面级的路线,所以在寻求超廉价制造箭体的突破性技术。
              一旦“大棚造火箭”这种突破性技术实现,每次发射消耗掉廉价二级反而单位载荷成本更低,那就没星舰什么事了。


              9楼2020-05-09 14:54
              收起回复
                算笔账
                ————————————
                可复用重型助推造价100M,平均寿命20次,每次折旧分摊5M。
                可复用货运星舰造价20M,平均寿命20次,每次折旧分摊1M。
                棚造一次性二级和整流罩造价10M。
                燃料、发射场运作和测控、回收船运作、回收后箭体检修、其他辅助活动,每次10M(消耗二级这方面费用低1M)
                ————————————
                全回收发射5+1+10=16M,载荷150吨,每公斤成本107。
                消耗二级发射5+10+9=24M,载荷300吨,每公斤成本80。
                ————————————
                两种方案都是超低价足以支持太空旅游业和工业,消耗二级比全回收可减少10亿研发费用和两年研发周期。


                10楼2020-05-09 15:02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5-09 16:05
                  回复
                    为什么航天发动机不能做到像航空发动机那样的重复利用效率? 是什么技术阻碍了吗?猛禽的重复利用只有20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5-09 20:57
                    收起回复
                      SH牛逼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5-10 09:47
                      回复
                        大棚造火箭,具体而言就是用常规的工业原料不锈钢、用常规的焊接工艺,生产箭体。研发路线是从极度廉价低标准工艺向高迭代。
                        现在情况看用了一年多时间基本摸出一种非常廉价制造箭体的工艺,如果能顶着模拟载荷跳几公里(都不要求能降落)就可以说开建消耗性上面级的要求满足了。
                        但是要达到复用上面级的标准,这差得远。复用上面级意味着经过再入高温气流冲刷后,箭体焊缝依然有足够强度、各种设备依然能可靠工作,这种实验条件非得入轨再入才能测,每次实验成本高得吓人,而且需要同一箭体连续成功多次才行。这意味着天文数字的费用和周期。
                        马斯克选择大棚造火箭,说明他已经转向消耗性上面级的路线了。


                        15楼2020-05-11 13:21
                        收起回复
                          依据现在的信息,我对于BFR生产的推测是:
                          1、重型助推会利用猎鹰9的材料(铝锂合金)和设备、工艺来建造,定制方式生产,一年两三枚。
                          2、消耗性二级用不锈钢焊接,建大棚工厂流水线生产,年产百余枚。
                          3、猛禽发动机自动化工厂流水线生产,年产上千台。
                          *为了省钱最大化,马斯克很可能干得出重型助推用了五次后猛禽拆下来换真空喷嘴用在二级上(一个重型助推三十几台旧猛禽正好够造五个二级用),重型助推换用新发动机。这样猛禽发动机只需要稳定支持复用6次就达标。


                          16楼2020-05-11 13:24
                          收起回复
                            牛逼就完事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5-11 1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