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邮票吧 关注:676贴子:5,355
  • 7回复贴,共1

《世界邮票报道》2020特刊《中华邮政普通邮票加盖版别图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民国时期的普通邮票原票与加盖票版别分类简述
        ——《中华邮政普通邮票加盖版别图鉴》简介
  民国时期普票很有嚼头,其版别之复杂,加盖之频繁,品种之繁多,变体组外之丰富几成同时期世界之最。英、法、葡、德等国属地及殖民地也曾有多样之版别,不过时期上要早一些,世界从一战到二战这一时期,民国普票不遑多让。
  民国时期普票抓人眼球的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雕刻版多,古朴典雅,印制精美;二是同图版别多,细节有差异,考验眼光;三是加盖种类多样,邮学邮史价值高;四是组外品丰富,挑战耐心及水准;第五点最为重要,几千种普票绝大多数价格极为低廉,收藏成本不高。
  民国时期普票让人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就是原票许多很近似,加盖量大太繁琐。其实原票不过十大组别,不到四百枚,加盖票也可以分为十大组别,洋洋两千余枚,看起来确实眼花缭乱。笔者以二十年搜集整理的经验,参考了一些国外大系列普票的分组方式,跨越了发行机构及地区界限,完完全全的以新中国普通邮票的普系列、改系列、地方系列的习惯进行编组,构建了这本图鉴的框架。
  普系列10组为:民普1 帆船农获宫门邮票及其加盖改值邮票(伦敦版、北京一版、北京二版)、民普2伦敦版孙中山像邮票(一版、二版、三版、四版)、民普3烈士像邮票(北平版、香港商务版无水印、香港商务版有水印)、民普4香港版孙中山像邮票(中华一版、中华二版、中华二版细齿、中华二版改版、中华三版有水印、大东版无水印、大东版有水印、大东版粗齿)、民普5纽约版孙中山像邮票、民普6抗战时期内地版邮票(重庆中信版、百城一版、百城二版、重庆中华版、邮政储金图、重庆大东版、重庆中央版)、民普7上海大东版孙中山像邮票(一版、二版、三版)、民普8无党徽孙中山像邮票(上海大东一版金圆、上海中央版金圆、上海大东二版金圆、重庆华南版金圆、重庆华南版基数)、民普9无面值单位邮票(上海大东版、香港亚洲版)民普10飞雁图基数邮票。
  改系列10组为:民改1伦敦版蟠龙跃鲤飞雁加盖中华民国邮票(临时中立、中华民国临时中立、中华民国宋体字、中华民国大国字、中华民国楷体字)、民改2孙中山像烈士像加盖改值邮票(伦敦版孙像北平版烈士像加盖暂作、暂作四分、暂作三分、暂作七分、改作一分、改作四角)、民改3加盖六区华北蒙疆邮票(六区小字、六区大字、蒙疆折半、华北折半、华北原值、蒙疆原值、蒙疆改值)、民改4加盖粤区粤省邮票(粤区特用、粤省贴用)、民改5加盖改作二角邮票、民改6加盖暂售邮票、民改7加盖国币邮票(暂售再改国币、华北再改国币、国币、长框高额改值)、民改8加盖金圆邮票、民改9印花税票改作邮票、民改10加盖单位银圆基数邮票。
  地方系列2组为:民普东1东2北平中央版孙中山像限东北贴用邮票、民普台1台2上海大东版孙中山像限台湾贴用邮票;这两组为专印邮票,其他限省区邮票列入各原票组别。
  另外有普通邮票加盖纪念邮票、加盖军邮邮票、加盖欠资邮票等,也有包裹印纸等改作邮票。  《中华邮政普通邮票加盖版别图鉴》成文过程中主要参考马任全《中国邮票图鉴》、杨耀增《邮坛见闻录》、陈兆汉《全彩中国邮票图鉴》和人民邮电出版社狄超英版《中华民国邮票目录》等资料,按照以原票为经、加盖为纬的原则编辑,图片为主,版式有所创新,为使收藏者方便查阅为主要目的,尤其是全面收集组外品的资料图片是以前文献所无。
  希望本图鉴能为读者带来方便。





1楼2020-03-25 23:28回复
           《中华邮政普通邮票加盖版别图鉴》前言
      收藏和研究民国时期中华邮政普通邮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的是耐心和学识,增长的也是耐心和学识。这一过程不但对性格锤炼有助,对了解更接近真实的历史同样大有裨益。二十年的收集,对于庞大的体系完善,仅为冰山一角。困扰中不断提高,提高中不断困扰,给予本人最大动力的是百多年前先烈先贤们破旧立新、不惧牺牲的献身精神,这些都体现在了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上。
      上世纪前叶是中国改天换地的新时代,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革命党人久历艰苦、克服磨难,开创了进步政治的格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础,平等成为共识,共和深入民心。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每位追求明辨的国人之必修课,靠近那个祖辈生活的年代是笔者由来已久的心愿。邮票的历程无疑能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记载了最为全面真实的政治经济情况,简直是一种最直接便利的方式,不失为一条入门的捷径。
      收集这一时期的邮票,入门不难,上层次需要专注,攀登顶峰却极为不易。成千上万是这一时期的最好写照,几大系列的加盖邮票大多以百枚计,组外品、变体票琳琅满目,可遇而不可求。其实名品得到不难,有足够预算即可,而真正有意思的品种还是需要细心辨识。很多不被关注的组外品,价格不一定高,但因为售者大多不以区分,所以大浪淘沙是经常情况,有时一枚价格几十块钱甚至几块钱的东西硬是要寻找多年,价值又怎能以金钱衡量。
    本图鉴收录邮票目录记载的各个品种,然而民国时期的邮票加盖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加盖的属性应以国家邮政部门认可为主要依据,而当时动荡的局势和不便的通讯,客观上还是出现了一些确属邮政应用的应急之举,列入难以称全。限于学识,此最初版本会进行不断补充,周期估计为3-5年,相信届时因为师长读者的教导和互动,能够加入更多资料。
      本图鉴完全是在前人文献基础上进行排列组合,动因只是利于检索,并且在排版上进行改进,可以看作是一本综合字典。多年来邮票收集与目录对照的心得,一本一目了然的图录为我所需,亦应为众所需,便动手从一个列表到一个图册,不断进行完善与补充,规模日起,感觉可以搞成一个正式的版本,会有人像本人一样需要这部案头文档。
      本图鉴与以往资料的最大不同是以原票印制版别为经及加盖票版次为纬的原则进行分组,限地区使用加盖列入原票组别并未单列。版别跨越时间地域,所成皆为10组,按目前习惯分为普系列和改系列,另有专印限东北贴用与限台湾贴用各两组单列,如果说创新,这算是一点。这不是按照传统目录进行编排,而是借鉴了一些世界其他大系列普通邮票的编组经验进行的一种尝试。
      本图鉴打破发行机构壁垒,在1912年至1949年期间以中华邮政发行的普通邮票为基础的加盖邮票受到广泛认可者都进行收录,也列入各种并非以中华邮政普通邮票为原票但加盖后属于中华邮政范畴的邮票。编排上以时间为主要依据,打破了前人按照使用地域、发行单位等分组的方式。政权性质不是邮票收集者区分版次的主要依据,并且由于当时除部分地区外,邮政总局大多数时候超脱于政府具备全国性地位,通令加盖了一些邮票在非政府管制区使用。纵观邮票使用时期的主要文献,亦大都以时间进行排列。前辈邮人对红色军队政权进行加盖的邮票与今人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可以理解,从用邮角度衡量,这一时期对邮局存量普通邮票进行加盖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证邮政通畅,在新政权正式全面建立之前尚应列入这一时期。
      执笔者学识有限,愿邮友指教,将于每次更新版本时列入提供采纳建议意见者芳名。







    2楼2020-03-25 23:29
    回复
        本图鉴顾问及特别致谢:纪觉英、狄超英、陈国成、刘大有、胡不为、李国庆、黄定光(排名不分先后)。





      3楼2020-03-25 23:31
      回复
        索要PDF电子版(未完成)可留电子邮件或发送邮件到352384@qq.com


        4楼2020-03-25 23:32
        回复








          5楼2020-03-25 23:34
          回复





            6楼2020-03-25 23:34
            回复
              楼主好书还贴!!还可以提供电子版,针是太好了


              7楼2020-03-31 10:17
              回复
                想要一份电子版,谢谢
                316593305@qq.com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5-01 18: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