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腻吧 关注:22,118贴子:386,545
  • 11回复贴,共1

突然找到了一篇评老猫的文(真难找,花了我一整个下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猫腻无猫腻
位于上海市中心徐家汇的Mao livehouse,哪怕在夏季的炎炎烈日之下,也黑暗犹如洞穴。这是一个摇滚酒吧,5月29日,网络作家猫腻的新书发布会选择在这里举行。
 由于这是“网络文学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新书发布会”,所以并无前例可循。在发布会的开始,一名男舞者表演了一段水袖舞,然后,是猫腻的新东家腾讯文学CEO吴文辉的发言时间;其后,才是这场发布会的主角猫腻登场;最后还有一段COSPLAY表演,再加上粉丝见面会、有奖竞猜,猫腻犹如婚礼上被摆布的新郎一样,“全靠脸皮厚撑场”。
 他身着一件读者为他定制的T恤,T恤上写满了他的小说名和人物名。选择这件衣服参加发布会的原因是,“网文作者的衣食父母就是读者,我穿这件衣服表示我的衣食就是读者赐予的”。虽然他并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具体收入,但还是很自信地表示,自己肯定能排进这个行业的前十之内。去年《华西都市报》所公布的“网络作家富豪排行榜”第一位是唐家三少,估算的收入为2650万元人民币,第十位是跳舞,约550万。据此,大约可以推算出猫腻的收入区间。
 不过比起唐家三少、天蚕土豆等作者,猫腻这个ID更重要的不是赚钱能力,而是代表另外一种风格的网络小说,就像他的微博自我简介里写的那样“你们都知道我是伟大勤奋的,而且被人赞扬有情怀的”在这个戏称小学生读者人数决胜负的行业里,胆敢自称“情怀”是一件非常需要情怀的事,“不是秦淮……”他在最后又加了一句。
 发布会所赠送的《择天记》试读小册子的最后一页,印着一行大大的猫腻手写字,“如果文青是一种病,我是不愿意治的”。毫无疑问,猫腻在网络小说作家里,算得上最文青的人之一;而在“死文青”里,他又是最能赚钱的人之一。
同读者“战斗”
 判定一个人“文青”成色有几何,首先得看他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过,鉴于猫腻的作品累积超千万字,那么,不妨用简单一点的方式比如,看看他的粉丝是否足够文青。
 从事编剧行业的史航,在微博上应该算得上老牌文青一名。他的微博里有一段话:“世上幸有康熙来了、猫腻小说、扬州评话、吉卜力动画、高阳小说、汪曾祺文字、三国游戏、郭德纲单口、李娟散文、王朔小说、金庸小说、表坊舞台剧、姜文电影、杨德昌电影、上译老电影、焦晃朗诵、麦兜故事、屎捞人故事、井上靖、话剧茶馆、徐浩峰书、兰晓龙剧本、刘和平剧本、欧亨利短篇……轮流抚慰我。”
 “幸有”的这些并列事物里,大约唯有猫腻最可疑迄今为止,主流文化圈所能熟悉的网络文学作者无非是宁财神、安妮宝贝、九把刀、痞子蔡这些名字,而这些人成名之后,全部都转战实体书出版,或者其他领域。哪怕后来的南派三叔,走的也是大致的路数。
 猫腻则一直根植于网络小说。如今我们所说的网络小说,其生产模式通常是以每天数千字的连载速度,以长达一两年甚至七八年的连载时间,来完成动辄几百万字的篇幅。连载和订阅是这类小说的最主要特征,对于读者来说,他们的消费方式是每天为自己喜欢的内容付费阅读,以千字2~3分钱为单价,随看随买。
但凡在网文界过得比较滋润的作者,基本上都是市场调研员,有天生的敏感度,对读者的喜好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
2005年迄今,猫腻已经写完四部小说,除了处女作《朱雀记》的字数为约160万字之外,其他三部小说的字数全部超过300万字哪怕以长篇巨制著称的《追忆似水年华》,字数也不过200万字。他的第五部小说刚刚起头,正在连载之中。
穿着专门为他定制的中式外套、在南锣鼓巷拍摄视频的猫腻早已不再是从前“空空如也”的样子,在新东家的装扮下,他正在成为偶像。
 有人因为猫腻的“文青”而激赏于他,自然,也同样有人因为他的“文青”而厌烦于他。
 在中国,网络文学行业的生产模式,决定了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完全迥异于传统文学。这里没有“评论界”,作者直接面对市场,每一秒,可能有新的读者加入,也有可能老读者悻悻然一句“什么玩意”,然后取消订阅。
 必须写有市场的东西,这是网络作家的生存本能。猫腻这么形容自己从事的这个行业,“但凡在网文界过得比较滋润的作者,基本上都是市场调研员,有天生的敏感度。他可能在文字上不是特别华丽,但是对读者的喜好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他抬起手,做了一个捕捉的动作,“就像野兽抓猎物那样,‘咔’,就抓住了。”
 猫腻在绝大多时候都是一个好的猎手,他书的成绩就足可以做证。但也有一些时候,猫腻选择对抗读者。在一本书的连载过程中,每一天的情节都会被读者讨论,并据此猜测之后的剧情走向。如何才能让读者猜不到,成为猫腻每天的一种战斗。读者还需要强烈的剧情冲突,“让男主角出来大杀四方,而且隔一段时间必须要有这样的情节”,猫腻不是不愿意满足,但是“剧情真的还没到那一步,怎么办”?有时,只能“强制性高潮”,另外一些时候,猫腻选择和读者打延迟赛,“抑制高潮”。他希望做到的境界是,“争取双赢”,让读者有故事可看,自己也写得顺畅,“不然写得不爽,看得不爽,多不合适。”
突然想写东西
 被寄予期待,并对这种期待的顺从和反抗,一直是猫腻人生的重要线索。
 猫腻生于1977年,原名晓峰(猫腻不愿透露自己的姓氏),湖北宜昌人,父亲是转业军人,退伍后一直从事党务工作,母亲则是一名小学老师。在父母的期待里,成绩一直很好的猫腻必然会考上重点大学、读上王牌专业、找到铁饭碗工作,从而过上幸福的人生。
 1994年,猫腻考上四川大学,专业是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没有意外的话,他会在读完四年大学后,进入某个地方的电力局工作,成为体制内一个捧着铁饭碗的人,如此才叫安身立命。
 但猫腻很快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厌烦了。1997年,他给自己办理了退学。电力局是进不成了,家里又找关系将他安排进了车管所,负责汽车检测线微机输入。猫腻在此工作了两年,人生所有的意义就在于按时上班和按时下班。“我无法忍受,现在就能看到十年后的样子,我认为那很可怕”,猫腻用了一个晚上“想了一下”,第二天就去单位麻利地办完了所有辞职手续。
 这是1999年的猫腻,22岁,囊中空空如也。
 “然后就开始玩”,他去了一趟四川,和父母的说辞是去成都找同学做点生意,其实去了映秀。这座四川汶川县南部的小镇在2008年的地震中,毁于一旦。2003年,猫腻曾经以映秀为背景,写过一篇未完成小说《映秀十年事》,地震之后这篇小说曾意外走红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他在映秀电厂的同学家无所事事地待了半年,实在不能再待下去了,回到了湖北宜昌,继续待着。心无志向,也无愧疚,“始终,我是一个自私的人,爱自己更多一点。”猫腻这么总结自己。
 在不确定自己未来想做什么的阶段,猫腻唯一确定的是,他很热爱阅读无论金庸古龙温瑞安的武侠小说、于晴席绢的小女生文学,还是大众眼中的严肃小说,都是他的阅读趣味。他认为《平凡的世界》是一本“伟大的YY小说(意淫小说)”,乃至他成为一个网络小说作家后,把路遥称为“同行”。
 2000年,猫腻父母等来的不是儿子突然上进,而是儿子的突发奇想:“忽然想写东西,就撺掇着家里集资,每个人出一千块钱,买了一台电脑,就开始写东西。”
叛逆的小理想
 猫腻的第一部完结小说是《朱雀记》,那是2005年。他开篇写了一个具有超能力的少年,可是男主角的超能力是怎么来的?他需要用超能力去完成什么事?猫腻都一无所知。一直到写了十万字之后,为了给男主角找一个“无比之硬的靠山”,孙悟空的形象猛地跳出来,猫腻才找到这部小说的题眼。书里面有大量佛经的引用,还有对于“有生到底皆不皆苦”的思考活着很好,活着比什么都好,活着比哲学地死去好。
 《朱雀记》让猫腻有了一点赚钱能力,这本书在台湾以实体书连载的形式出版,每本书的稿费能达到6000元这个数字让猫腻相当满意,因为比自己女朋友她爸一个月的工资还高。只是台湾的这些出版社相当不靠谱,出版了没多久,就宣告倒闭,稿费自然也无从着落。
 让猫腻真正成为“大神”的是2007年开始连载的《庆余年》。《庆余年》是一本忤逆之书,写这本书的动机,一方面是出自于猫腻当时“对权力的警惕,或者说反感”;另一个原因,是对“穿越小说”这个流派约定俗成的套路的反抗通常,女性作者写的穿越小说,女主角大多数都回到了某个朝代,以才识和容貌,周旋于很多阿哥之间,最终成就一代母后。而男性作者写的穿越小说,则是另外一个套路,大多是男主角回到某个朝代,通过现代科技比如酿酒、造肥皂、烧玻璃,聚集起了巨大财富,然后,以当代社会的理论征服了身边人,成为体制的革命者,最终成就一代霸业。
 猫腻觉得这些都不对,他不觉得在古代以现代科技能堆积出一个辉煌的前景。所以,在《庆余年》里,他写了两个穿越者,挑战了“双穿必仆”(一本书里同时出现两个穿越者,必将失败)的网络小说定律。母亲叶轻眉,担负了男性穿越者的责任,“烧玻璃,搞工业,试图发展民主”,而儿子范闲,则以才识和容貌,追到了很多女朋友。《庆余年》讲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梦想破灭的故事:到了故事的最后,叶轻眉的的民主革命理想也仍然没有实现。
他曾创下了他个人生涯最高的单天更新纪录14更,约42000字。经此一役,猫腻如愿得到了冠军之座,也随即成了一名高血压患者。
 他借用了《银河英雄传》里的设置,将世界一分为二,这边是联邦,那边是帝国。两个国家,两种体制,在他的小说里,被拿出来打量、对比。这本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书里面关于制度的思考也点燃了很多人的热情。
 但另一本《间客》里关于体制的思考,却让猫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大量的网络文学读者并无耐心去理解作者的野心,他们将其简单粗暴地归结为“装B”,而作者的野心又似乎隐隐与某种价值观相关,所以是“装道德B”。加上“机战小说”这样非主流的外壳,使得这本书的赚钱能力大幅下降,比起前一本《庆余年》相差甚远。
 猫腻清楚地知道,写什么样的书更能赚钱,“无论题材、写法、文化背景,当然是《庆余年》能够得到更多中国读者的喜爱”,但《间客》是他无论如何也想写的故事,他把这种创作冲动称为“叛逆的小理想”,也就是他人眼里的“文青病”。
 而后《将夜》的创作动机,是“文青病”的又一次发作。“吃个饭,忽然就要踩个人,这种情节,我在拼命避免,哪怕明知是读者喜欢的”,猫腻想把这本书写成家庭剧,“韩国日日剧那种感觉”。而这个故事本身讲述的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人类无助,只得借助信仰,昊天也因此诞生。昊天便是世间规则的化身,她密密实实地限制着人类,同时也保护着人类宗教从来都身兼庇护者与制裁者双重角色。然而男主角相信“人定胜天”真实坦诚的人类如此脆弱,人性又如此古怪,充满了各种不堪与丑陋,但哪怕是这样的人类,也比活在规则的笼子里好。《将夜》的主题,关乎自由。如此浪漫的主题,在“修真”这个形式的包装下,竟超越了《庆余年》,成了猫腻最赚钱的一本书。
正在成偶像
 《将夜》完结后不久,猫腻离开起点,签约腾讯文学。在新东家的打造下,猫腻换上了专门为他定制的中式外套,去了一趟北京南锣鼓巷,拍了一个视频,在视频里,猫腻装模作样地磨墨、写字符合人们对传统作家的认知。
 《朱雀记》里有一句很酷的台词,“少烦我,我在成佛”。现在猫腻的状态是“正在成偶像”虽然猫腻现在也拥有不少铁杆粉丝,但腾讯显然有更大的企图。比如,像《哈利·波特》那样从小说变成电影,再变成无尽的周边开发。作为腾讯文学所签约的第一个“大神级作家”,目前,承担这个理想的人,只能是猫腻。
 为了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长一点,猫腻决定走上“养生”之路:早睡、戒烟、戒酒、运动、减肥 2012年最后一个季度,为了竞争起点的年度月票冠军,猫腻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进入了极为亢奋的“爆发状态”,每天都是高强度的更新,到了12月29日那天,他创下了他个人生涯最高的单天更新纪录 14更,也就是约42000字。经此一役,猫腻如愿得到了冠军之座,也随即成了一名高血压患者。
 因为这样的念头,在新书《择天记》里,猫腻给自己的男主角取名叫做“陈长生”。这本书才刚刚开头,腾讯文学就已经宣布将斥资5000万元用于这部小说的动画改编,游戏改编权也已经卖出,正在筹备之中。除了作者之外,猫腻还多了一个身份“作品制作人”,无论影视、游戏改编还是其他,猫腻都将握有主动权。
 他早不再是2000年那个空空如也的年轻人,前途也从未如今天一般,被他牢牢掌握在手里,且看起来一片光明。然而骨子里,他仍然有一种对于世界的幻灭感,“很多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采访中,他反复说这一句话,但他说不清“很多东西”指的又是哪些东西。后来他说:“我认为必然终结的个体的人生,本就是没有意义的。”但他又补充:“我骨子里是悲观主义者,苦行僧式的人生,如果能够慰藉自己,那便是好的;如果不能,那便是多余的。”


IP属地:日本1楼2020-03-16 15:04回复
    竟然没人?
    我顶


    IP属地:日本2楼2020-03-17 10:57
    回复
      没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3-17 21:24
      收起回复
        讨人厌的**范越来越明显了


        IP属地:山东4楼2020-03-18 17:26
        收起回复
          最喜欢的网文作家就是南派三叔和猫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3-30 21:07
          收起回复
            我竟看完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5-03 05:42
            回复
              猫腻的成长和历史上无数的作家一样,在最初的成功之后,总想越来越证明自己,最后犯了绝大多数人的毛病。
              所以,金庸是唯一的越写越好的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5-09 11: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