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吧 关注:553,574贴子:31,357,302

二战美苏英德部分坦克投产时间整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1楼2020-03-12 10:27回复
    看看人家大嘤这研发速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12 10:31
    收起回复
      说明:
      1. 不少自行火炮也是装甲力量的重要组成,比如M10 GMC、ISU-152、三突等。但楼主时间有限,没将它们纳入表中。
      2. 有明确子型号的坦克按其成熟型号投产时间列入表中,比如三号E型。投产时间位于该年11或12月且初始月产率低的坦克按第二年投产列入表中,比如IS-2。
      3. 部分坦克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实际在战争中并没有太大作用的,用“/XX/”标记,如KV-2。
      4. 同年投产的坦克不一定严格按照投产先后顺序排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3-12 10:39
      收起回复
        下面对表中坦克的生产和一些其他情况进行科普(瞎扯)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12 10:42
        收起回复
          看了这表后才知道虎式其实也就风光了一年


          IP属地:广东6楼2020-03-12 10:46
          收起回复
            在苏德战争初期成为炮灰的、被我们所熟知的T-26是下面这个样子:
            一个偏左布置的圆柱炮塔+一门20-K型45mm坦克炮,不少炮塔上还有一圈扶手天线。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3-12 10:47
            收起回复
              瓦伦丁原来是步兵坦克啊,怪不得这么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3-12 10:52
              收起回复
                不过上面这种T-26是1933年夏开始生产的。最初的T-26于1931年8月开始生产,有左右两个炮塔各装1挺7.62mm机枪,到1932年9月又改成1门37mm坦克炮+1挺7.62mm机枪。楼主懒就不放图了,大家自行想象
                当然苏德战争中真正多见的还是1933年开始投产的T-26,苏军接收了这种T-26共7589辆,包括3631辆不带电台的和3958辆带71-TK型电台的,后者被称为T-26RT,标志性特征就是扶手天线。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3-12 11:01
                收起回复
                  至于游戏里这种带有锥台型炮塔的T-26则是从1939年开始生产的,共生产了471辆,到1940年红军不再接收T-26,故这种型号相对少见。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3-12 11:10
                  收起回复
                    BT-5是BT-2快速坦克的改进型,武器为20-K型45mm传家宝,在1933-1934年共生产1946辆,其中325辆装有71-TK电台和扶手天线。不过多介绍。
                    BT-7相比BT-5使用了新型M-17型汽油引擎与焊接工艺,其在1935-1940年间共被苏军接收了4612辆,其中2016辆带有电台。1935年生产的BT-7使用圆柱炮塔,1937年后改用锥台炮塔。
                    此外,还有155辆BT-7Art(安装类似T-26-4炮塔的炮兵坦克)和790辆BT-7M(使用著名的V-2柴油引擎)被生产。
                    T-26和BT-7是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坦克部队的主要装备。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3-12 11:21
                    收起回复
                      IS-3到45年已经入役了,有72辆参加了柏林胜利阅兵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3-12 11:27
                      收起回复
                        T-28于1933年至1940年共生产503辆,于33年8月开始在苏军服役,绝大部分T-28使用圆柱炮塔除了最后生产的13辆使用了锥台炮塔。T-28的数量与T-26、BT-7和之后的T-34等坦克相比产量可谓很低了。
                        起初的T-28主武器为一门KT-28型76mm短管榴弹炮,因而T-28与德国Pz.IV一样起初任务是充当支援火力。自1938年起T-28开始装备L-10型76mm坦克炮,至1941年约有300辆T-28配备L-10。
                        由于苏芬战争的教训,自1940年后共有111辆T-28被改装成T-28E,正面装甲增厚20mm、侧后装甲增厚30mm。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T-28都配备了电台,电台型号最初为71-TK、1935年开始安装71-TK-2、1936年换装71-TK-3,大多T-28都有扶手天线除了1939-1940年生产的T-28使用针型天线。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3-12 11:35
                        收起回复
                          所以你就让我虎王打锅盖头和百10维克斯


                          IP属地:广东15楼2020-03-12 13:22
                          收起回复
                            Pzkpfw.Ⅰ虽然只是款起步作,但仍在德军初期的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z.Ⅰ在1934年至1938年间共分6批制造,第1批150辆没有安装炮塔仅作训练之用,第2-4批被称为A型包括1190辆普通型和25辆指挥型,第5第6批被称为B型包括399辆普通型、159辆指挥型、295辆无炮塔训练车和147个底盘。B型相比A型更换了发动机并增加了一对负重轮。
                            量产型Pz.Ⅰ的故事到上面就结束了。不过由于山口丁的原因,使得数量稀少的Pzkpfw.ⅠAusf.C(VK6.02)侦察坦克知名度颇高。Pz.ⅠC在1942年7月至12月共生产了40辆,动力装置换为迈巴赫HL45P,行走装置也用到了很德国风的交错式负重轮,武器也不再是2挺MG34型7.92mm机枪而是1挺EW141型7.92mm自动反坦克枪+1挺MG34。
                            此外稀有的Pz.Ⅰ还有同样采用交错式负重轮的Pzkpfw.ⅠAusf.F(VK18.01),它可能没有Pz.ⅠC出名,但它的兄弟Pzkpfw.ⅡAusf.J(VK16.01)却在山口丁中臭名昭著。Pz.ⅠF和Pz.ⅡJ都是拥有80mm正面装甲与50mm侧面装甲的突破坦克,但它们却保持了和原本的Pz.Ⅰ和Pz.Ⅱ一模一样的火力。。。Pz.ⅠF共生产了30辆


                            IP属地:四川16楼2020-03-12 13: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