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吧 关注:653贴子:3,573

【吴王夫差】夫差其实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9-10-10 20:57回复
    三  
      一般人总认为:吴王夫差在伐越战争胜利以后,就在吴国王宫中去过他的荒淫奢侈的生活去了。《左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楚国的子西评论夫差说:“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说得夫差很不堪。也许夫差确有这样奢侈的方面,但他还有另外的方面,就是雄心大志,艰苦奋勇,经常亲临前线。夫差败越于夫椒是在公元前494年,而到了公元前486年,《左传》上就出现了“秋,吴城邗,沟通江淮”这样一段话,其间相差仅8 年。邗城和邗沟都是大工程,决非短时间可以完成。所以说,在这8 年中,他不可能完全在灵岩山上享乐;他大部分时间是在长江以北,开发江淮地区,这才有邗城和邗沟这惊天动地的两大工程出现。  
      江、淮之间的广大地区,原来有一个古国——邗国,邗国是周武王儿子的封地,和吴国没有多大往来。近年来对江淮地区春秋前期的古代遗存考察:早期长江南北两岸出土文物有很大差异,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后来,邗国被吴国所灭,长江南北两岸的文化在诸多方面出现趋同的趋势。吴国何时灭了邗国?现在已经难以考证,有人认为:“大抵原来的邗国之灭可能在春秋以前,至迟亦当在春秋初年。”(郭沫若:《奴录制时代》)。但也有人认为:是在春秋末年。(唐兰:《宜侯矢·考释》)。不论在什么时期,吴国灭邗国以后,吴文化当然会从方方面面渗透到江淮地区。据1976年和1979年两次对海安境内青墩遗址的挖掘,清理出石器、骨角器、陶器千余件,大体可分三层,最下一层和中间一层的出土文物接近青莲岗文化,最上一层出土遗物却有江南良渚文化期的特征,(王鸿:《扬州散记》,江苏古籍出版社,2页)。说明吴国灭邗国以后,江淮地区受到吴文化的影响。夫差战胜越国以后,为了实现他的北向称霸的雄心,更是专心致志开发江淮地区。所以出身于扬州的徐谦芳著的《扬州风土记略》:“原来相差很大的长江南北两岸的文化,逐渐趋于一致。”表明了吴文化对江淮地区影响加大。  
      吴文化向江淮地区渗透,除了在出土文物方面有所表现以外,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吴语成为长江两岸的共同语言。据南京大学教授鲁国尧在《通泰方言是北方方言的后裔,而又具有吴方言的底层》一文指出:吴方言在古代是北抵淮河的,江淮之间本为吴语的地盘。今天长江南北两岸语言的差别,是在四世纪永嘉之乱时,北方汉族人民的大批南迁,江淮之间以至江南的今南京、镇江等地,受到北言语言的影响。而长江以北的海门、启东等地没有受到北方汉族人南迁的影响,所以至今保留了吴语。  
      由于春秋时各个主要国家大部分在中原地区,用的是北方语系的语言,对吴语是看不起的,《左传》《战国策》等有此方面的记载。如《在传》记:哀公二年,吴国邀请卫君参加会盟,卫君观望迟到,吴国就派兵扣留了他。子贡出来说情,吴国就放了他回国。卫君回国后说了几句吴语(《左传》上定的是“效夷言”),惹得卫国大夫子很不高兴。这卫君被吴国扣留的地方在现在的泰州以东,他“效夷言”就在这一带,说明江淮地区的语言和江南地区是一致的,用的都是吴语。  
      (二)江淮地区和太湖地区一样,盛产水稻。从自然条件看,江淮地区和太湖地区一样,是多湖泊的沼泽地区,气候也大致相仿,生产水稻是很适宜的。水稻最早产生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吴越文化地区,苏州郊外唯亭镇的草鞋山遗址也是我国水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我国的水稻生产,无论是福建、广东,以及日本等地,都是从吴越地区引进稻种的。江淮地区已经是吴国的领土,从太湖地区引种水稻和栽培技术是顺理成章的事。夫差要北向用兵,由于长江天堑的阻隔,不可能完全依靠江南的粮食,必然要在江淮地区倡导种植水稻,以充军粮。  
      (三)建造邗城。建城是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太伯到了太湖地区,就在现在的无锡梅里造出了太伯城,后来阖闾又命伍子胥造出阖闾大城。此外还造了鸭城、鱼城、铜城等。夫差经营江淮地区,首先是造邗城,用作储存粮食、工具、武器,也作为开凿邗沟的准备。邗城地处长江北岸的蜀岗之上,西南角滨临长江,当时的长江入海口是喇叭型,邗城向东的江面开阔为海湾形状,形势险要,既利于南北联系,又便于东向出海。由于邗城的位置合理,后世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建设,先后改名为广陵、江都、扬州等,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战略要地和繁华的商贸中心。邗城就是最早的扬州城。


    4楼2009-10-10 20:58
    回复
      • 119.48.145.*
      崇拜夫差~~~~~~


      6楼2009-10-19 21:32
      回复
        • 58.213.70.*
        


        7楼2009-11-04 21:25
        回复
          • 58.208.202.*
          夫差可比始皇


          8楼2009-11-20 11:37
          回复
                  DD


            IP属地:福建9楼2009-12-21 17:41
            回复
              历史真的很可怕,只要它说谁是昏君谁就是昏君
              但是咋不想想人家付出的点点滴滴呢...


              删除|10楼2010-01-20 14:48
              回复
                回复:8楼
                同感。
                秦始皇比夫差更幸运一点,死得早些。史上很多人都说秦王暴政,但试想想,秦始皇所做的事,后世之君落了哪一件了?只不过秦始皇是做得过急过紧凑了点,没有想到民力、民生的问题。
                夫差也是,做事急了些。


                IP属地:福建11楼2010-02-25 12:48
                回复
                  事实上,他比历史上很多君王都要好了许多。至少,有为。


                  IP属地:福建12楼2010-02-25 12:50
                  回复
                    ddddddddd


                    13楼2010-04-22 14:49
                    回复
                      夫差英明~~~


                      IP属地:河北14楼2010-05-09 00:29
                      回复
                        嗯、


                        15楼2010-06-22 12:48
                        回复
                          阖闾与夫差都是发展吴国、发展长江下游地区的杰出人物,也是春秋末期最辉煌夺目的悲剧英雄。夫差的杯具在于轻敌、在于路线的错误,而绝不是小说戏剧所演绎的“荒淫残暴”……夫差不彻底安顿后方,而一味北上与齐国争锋,从而使句践的阴谋得逞。明白这一点也就知道后来诸葛亮为什么要花那么多力气“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地去“七擒孟获”了……
                          ——《史记评注》


                          删除|16楼2010-06-25 05:36
                          回复
                            历史,千百年来先人们留下来的历史,不过是为胜利者歌颂的赞歌;
                               成王败寇,最终称王的人都是不择手段、阴险毒辣的卑劣小人;而败寇的却大多都是心生慈悲,不愿赶尽杀绝,不会泯心灭性的英雄,最终养虎为患,让自己走向灭亡之路。
                            我早就不相信那些所谓的“历史”了,哪个人当了皇帝,下面的人都会往最好的方面写!谢谢楼主的正解,终于有人为夫差正名了!
                            


                            17楼2010-08-07 01:08
                            回复
                              历史说夫差是个昏君,真正的历史又有谁知道呢?
                              如果夫差是昏君,那么他怎么可以在短短三年之内报了自己的杀父之仇,令勾践卧薪尝胆
                              如果勾践是明君,那么他所做的那些事可以说得上是君子么,其实勾践就是个小人。
                              夫差是很有作为的君王,大爱夫差


                              IP属地:江苏18楼2010-08-15 1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