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心mm吧 关注:51贴子:27,520

【岚心惠质】一部曲《杨门巾帼:拐个将军来押寨》正传+前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敬度娘


IP属地:广东1楼2020-02-12 17:05回复
    一、本文是一九九八年香港亚视版《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衍生同人文,由于情节的变动,杨宗源和苑萝将不再出现,但仍然保留了原剧中其他出现的相关主要人物,同时翻阅宋史,除了杨业、杨景,呼延赞也曾经跟着宋太宗赵光义一同讨伐北汉,而呼延赞和杨业是至交,所以本文会加上呼延赞的两位孙子——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他们和杨宗保是世交好友,另外我新增了三个新人物,一个是枢密使韦烈,他和呼延守信、呼延守勇同为杨宗保的世交好友,一个是反派角色玉兰音,在后文中会揭示她的真实身份,一个是穿越女季雅琴,最后还添加了三个焦剧人物——杨戬、卓东来和游所为。
    二、全传正文整体内容主要遵照原剧情节,同时还参考宋史和辽史,网上查到的评书资料等,掺杂了自己的一点个人的写文喜好。
    三、全传正文文章类型为古风文季雅琴因其穿越女的身份,韦烈和季雅琴与杨宗保和穆桂英成了双男主和双女主,融入了穿越元素,突显故事梗概古今差异主题的同时,又可以顺理成章地让杨宗保的结局化悲为喜
    四、关于杨宗保和穆桂英这两个灵魂人物的刻画,我会在原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还原评书的内容。
    五、本文是焦剧人物二郎神杨戬改变四位焦剧人物——卓东来、李寻欢、法海、杨宗保等人命运的其中一个单元故事,杨宗保和穆桂英所处的时空在法海之前,文中提及的翠青蛇悠悠是青蛇妖前身,它一开始会跟着穆桂英一段时间,到了后面会跟着季雅琴扮演的简碧瑶,进来看的亲姑且把它当小猫小狗看吧
    六、原剧的希夷老祖,其实是历史上的「陈抟老祖」,在本文中还原历史上的尊称,陈抟老祖于公元九八九年仙逝了,这个时期正好是宋太宗当政的时候,为了顺理成章地让杨宗保和穆桂英以及所有人的结局皆大欢喜,本文的背景设在「宋太宗」年间,而非原剧设置的「宋仁宗」年间,与之对应的是,与杨家为敌的太师不再是庞太师,而是评书里的潘太师。
    七、正文的故事背景在公元九八九年公元九八九年时辽国的称谓是「大契丹」,但北宋举国上下在对话中或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当中还是会称谓「辽国」,叙述故事的时候一律改称「大契丹」
    八、正传正文于二零一二年开始构思,二零一六年正式开篇,二零一六年至今二零一九年四月份的原文是第一人称,本文于二零一九年五月份改为第三人称,第三人称正传的正文写完以后会再写前传。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0-02-12 17:07
    回复
      2025-11-28 10:35: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章节目录》
      【卷一】
      第一章:《皇命不可违》
      第二章:《神秘黑衣人》
      第三章:《过往的记忆》
      第四章:《初见季雅琴》
      第五章:《离别的前夕》
      第六章:《沉重的打击》
      【卷二】
      第七章:《意外的重逢》
      第八章:《平地起波澜》
      第九章:《友谊的升温》
      第十章:《重叠的记忆》
      【卷三】
      第十一章:《三顾穆柯寨》
      第十二章:《穆柯寨蒙难》
      第十三章:《患难见真情》
      【卷四】
      第十四章:《投奔天波府》
      第十五章:《扑朔案中案》
      第十六章:《纠结的爱恋》
      第十七章:《残酷的真相》
      第十八章:《惆怅的中秋》
      【卷五】
      第十九章:《天波府蒙冤》
      第二十章:《巧计擒真凶》
      第二十一章:《情缘万世长》
      第二十二章:《洞房花烛夜》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0-02-12 17:07
      回复
        《内容简介》
        唐代诗人李白《长干行两首·其一》有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穆桂英就是杨宗保命中注定的夫人。
        然而北汉覆亡后,杨、穆两家关系势如水火,这段天赐良缘就此搁浅。
        漫漫十年,足以改变许多事情。
        杨宗保一跃成为年轻有为的少年将军,而穆桂英却摇身一变成为穆柯寨少寨主。
        三年前杨家军奉太宗皇帝赵光义之命分三路抗辽,杨宗保混战中与宋军走散,他孤军奋战,眼看命悬一线,幸得穆桂英出手相救。
        杨宗保和穆桂英长大成人后头一回正式碰面,这两个身份和脾性截然相反,却相互倾慕的年轻人匆匆见上一面,却擦肩而过,天各一方。
        三年后,杨宗保和穆桂英再度产生交集。
        别后重逢,他还是他,而她,早已经不再是最初的自己了。
        朝廷面临内忧外患,杨宗保三顾穆柯寨,一来是为了奉命与父帅杨景联手攻破天门阵,二来是为了与穆桂英再续前缘。
        穆桂英被杨宗保的孝心所打动,穆桂英借「比武招亲」的名义,助杨宗保夺得镇寨之宝降龙木,来到天门阵,并没有发现杨景及其他将士的踪影。
        心思缜密的穆桂英在诧异之余,不由暗暗疑心杨家父子此行的动机不纯。
        无独有偶,穆桂英的生活也因一场意外的大火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穆柯寨惨遭灭门,亲生父亲穆羽也恐遭不测。
        伤心欲绝的穆桂英认定是逼婚不成,因爱生恨的大师兄——大契丹国师耶律皓南所为,痛心失望之余,碍于前情种种,她的心中始终对杨宗保无法给予全部的信任,一直对他的真心抱持观望的态度。
        杨宗保和穆桂英误会重重,爱恨交织,这段暌违了整整十三年的情缘能否再续?
        耶律皓南机关算尽,在二人之间设置了重重障碍,均以失败告终,他将如何扭转乾坤?
        穿越女季雅琴和杨排风的好心办坏事,究竟是促使杨宗保和穆桂英的关系持续恶化,抑或是错有错着,逐渐缓和并往好的方向发展?
        一切的一切,伴随着穆羽的意外现身终于有了答案。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0-02-12 17:08
        回复
          《故事梗概》
          季雅琴,一个平凡的九零后女孩,从小对杨家将的光辉事迹如数家珍,铁杆粉丝一枚,内心十分敬佩忠肝义胆、舍身为国的杨家军。
          季雅琴在公元二零一七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当天,带团去杨忠武祠参观杨家古物,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穿越到北宋太宗年间。
          季雅琴临危受命,应北宋道教学者华山陈抟老祖之托,以资历最浅的小师妹简碧瑶自居,撮合杨宗保和师姐穆桂英这对命运坎坷的有情人,感化被灭国仇恨蒙蔽了心智的大师兄——前北汉王孙,如今的大契丹国师耶律皓南,与此同时,尽一切努力改变杨家既定的宿命,季雅琴自身的命运因缘际会地与几位主人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季雅琴能否顺利完成任务,功成身退?
          古今思想观念的激烈碰撞,正义与邪恶殊死较量,谱写出一支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20-02-12 17:09
          回复
            【卷一】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20-02-12 17:09
            回复
              正文楔子
              北宋初年,太祖皇帝赵匡胤颁行「崇文抑武」。
              一方面,赵匡胤将主要兵将的职能收归朝廷。
              时值乱世,百姓屡遭北方外族侵扰而终日不得安宁、苦不堪言。
              天波府杨家一门和铁鞭王府呼延家一门忠肝义胆,誓死捍卫北宋疆土。
              另一方面,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对宋代理学思潮的兴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当中有一位跨越了两个时期,与当朝君主颇有渊源的道教老学者。
              他姓「陈」,名「抟」,字「图南」,号「希夷」,世人皆尊称其「陈抟老祖」。
              陈抟老祖德高望重,淡泊名利,一生膝下徒儿有三。
              除了为千秋万代的后人所钦佩不已的巾帼英雄穆桂英,另有其余两名徒儿。
              耶律皓南——大契丹国师,原北汉王室遗孤刘皓南,穆桂英和简碧瑶的师兄。
              刘皓南自幼师承陈抟老祖,被授予其毕生绝学,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
              刘皓南向来青睐于穆桂英,十年如一日,辜负了简碧瑶的痴心守候。
              三年前,刘皓南与陈抟老祖断绝关系,愤而下山为大契丹老狼主耶律贤和萧太后效力。
              耶律贤不久后病逝,耶律隆绪继位。
              刘皓南在大契丹一展抱负,闭关半年潜心修炼六煞天门阵,因天门阵一役崭露头角,得到了大契丹萧太后和少狼主耶律隆绪的赏识。
              刘皓南阵前被册封为大契丹哈达萨黑龙巫上师,并被赐姓为「耶律」,从此易名为「耶律皓南」。
              耶律皓南两年前折返华山云台观向穆桂英求亲遭拒。
              耶律皓南不满穆桂英情系杨宗保,他与穆桂英在一番激烈的争执之下酿成了简碧瑶的悲剧。
              简碧瑶的悲剧促使感情原本深厚的师兄妹就此决裂,也愈发加剧了耶律皓南和天波府杨家的仇恨。
              耶律皓南千方百计阻挠杨宗保和穆桂英在一起未果,心有不甘,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最终在陈抟老祖的用心良苦和杨排风的真爱感召之下放下了心中执念。
              简碧瑶——当朝丞相寇准的外甥女,已故两年的监察御史兼提点刑狱公事简之行之女。
              简碧瑶从小体弱多病,六岁那年,简之行和简夫人在寇准的提议下,一同动身将简碧瑶送往华山云台观。
              简碧瑶拜陈抟老祖为师,习舞健身。
              简碧瑶与穆桂英和刘皓南一见如故,情同兄妹,多年来一直苦恋师兄「刘皓南」。
              两年前耶律皓南不满穆桂英情系杨宗保,与穆桂英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言语冲突。
              简碧瑶好心劝架,不料却被盛怒之下的耶律皓南出口伤人。
              简碧瑶深受打击,转身奔跑在峭壁之上,不慎堕崖,从此杳无音讯。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20-02-12 17:09
              回复
                第一章:《皇命不可违》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20-02-12 17:12
                回复
                  2025-11-28 10:29: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雍熙六年,大契丹萧太后和少狼主耶律隆绪野心勃勃,屡屡挥军南下,进犯中原。
                  百姓屡屡遭受北方外族侵扰,终日不得安宁、苦不堪言,幸好有天波府杨家一门和铁鞭王府呼延家一门忠肝义胆,勇闯九龙谷天门阵,与大契丹军展开激烈搏斗,誓死捍卫北宋疆土。
                  百姓对保家卫国的杨、呼二军感恩戴德,民间惯有「金呼家,银杨家」一说。
                  金刀令公杨业和杨门七虎将原为北汉臣子,北汉覆亡之后,始而对宋帝赵光义俯首称臣。
                  金刀令公杨业与杨门七虎将骁勇善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名震三关,无不令大契丹军闻风丧胆、节节败北。
                  多年来杨、呼二军并肩作战,一路南征北讨,收复失地,立下无数汗马功劳,赢得赵光义的器重和百姓的一致拥护。
                  时值金秋八月,天未破晓。
                  室内仍然昏暗一片,隐隐约约传来一两声鸡啼,叨扰了榻上男子的清梦。
                  男子缓缓睁开双眸,望向窗外月白色的苍穹。
                  他利索地起身行至几前,点亮了油灯。
                  昏黄的光亮映照于男子丰神俊逸的面容之上。
                  男子盥洗妥当,换上了武将的官服。
                  他目光落在垂立于墙边的那柄红缨银枪之上,怀揣着无比敬畏之心趋上前去将它拎起。
                  这柄红缨银枪承载着天波府杨家三代之兴衰荣辱,男子握在掌中仿佛有千斤重。
                  他乃威震四方、战功显赫的杨家军副帅,天波府唯一的年轻壮丁杨宗保是也。
                  杨宗保自总角之年一直追随金刀令公杨业和杨门七虎将一同出征在外。
                  长达八年的漫长岁月里,杨宗保立下无数汗马功劳,赢得了「少年要比杨宗保」的美誉。
                  杨宗保熄了油灯,拎着红缨银枪大阔步步出里屋。
                  天际渐渐染上了一抹红,天将破晓。
                  杨宗保一路绕过长廊,抬眸望见杨景已然整装待发,也拎着一柄红缨银枪在门外等候。
                  杨宗保见状,快步上前,毕恭毕敬地尊称一声:“爹!”
                  杨景徐徐转身望向杨宗保,他浓眉微蹙,颇具威严地启唇曰:“为何过了寅时三刻才整装完毕?”
                  杨宗保闻言,诚惶诚恐地应着:“孩儿来迟,让爹久候了!”
                  杨景闻言一叹:“罢罢罢,你我速速入宫,若是因此误了时辰,皇上怪罪下来可就不妙了!”
                  杨宗保再一颔首,毕恭毕敬地答曰:“孩儿遵命!”
                  杨景回过身,携杨宗保一同步出天波府大门,策马赶往皇宫。
                  杨景回眸望向杨宗保,自知方才的语气过重。
                  他轻唤一声:“宗保。”
                  杨宗保耳闻杨景的呼唤,转头望向杨景。
                  杨景叹道:“方才为父对你的言语可是过于严厉?然则延误了入宫的时辰,只怕皇上会怪罪于你我二人!”
                  杨宗保微微一怔,随即答曰:“孩儿谨遵爹的教诲!”
                  杨景神情颇为无奈地略一颔首,转过头去。
                  杨宗保也陷入了一阵沉默。
                  平地响起阵阵马蹄踢踏声。


                  IP属地:广东13楼2020-02-12 17:13
                  收起回复
                    北宋建国至今,天波府杨家上至佘赛花,下至杨宗保,以及府内丫鬟家丁,莫不忠心为国为君。
                    然则历朝历代皆有奸佞之人当道,北宋皇室亦不例外。
                    权倾朝野的太师潘美以及唯其马首是瞻的一帮文武官员时常明里暗里地在赵光义面前对天波府杨家诸多腹诽。
                    雍熙三年,潘美为报杀子之仇,以麻药放倒了七郎杨希。
                    潘美命数名弓箭手将杨希的肉身缚于树上,再将其乱箭射死。
                    金沙滩一役中,金刀令公杨业和大郎杨泰、二郎杨永、三郎杨勋、四郎杨贵壮烈殉国。
                    五郎杨春孤军奋战,最终削发伪装成僧人的模样避过了追兵。
                    他再三反省,自认枉称杨家男儿,看破红尘在五台山出家为僧。
                    杨景和杨宗保最终平安生还,漫漫三年父子二人扛过了丧亲之痛,继续为宋室效命。
                    半年前杨景和杨宗保父子二人再度被扣上「勾结番邦,通敌卖国」之罪名。
                    这个莫须有的罪名曾一度让天波府杨家上下陷于一片水深火热当中,铁鞭王府呼延一家也难免被牵连在内。
                    杨宗保自幼承庭训,深谙唯有为人处世需「正其言、端其行」,行事有分寸,不得越雷池半步,方为自保之策。
                    北宋和大契丹两国再起战祸,边关告急,杨、呼二军即将征战在即。
                    杨宗保除了循例跟随杨景一同入宫随时待命,还要一如既往地向赵光义禀明五石散一案的进展。
                    五石散一案历时三年,当中牵连甚广。
                    三年前监察御史简之行奉旨兼任「提点刑狱公事」,意即俗称的「提刑官」,全力辅佐丞相寇准着手调查五石散一案。
                    寇准和简之行联手彻查了整整一年,案情原本有所眉目,却因此惊动了幕后主使。
                    幕后主使派人趁夜潜入简府暗杀简之行,并火烧简府。
                    简夫人和年幼的简公子及府内小厮丫鬟,皆无一幸免于难。
                    所幸当时长女简碧瑶远在华山云台观,才得以侥幸逃过一劫。
                    赵光义委派寇准一手操办简之行一家的后事,又任命保灵侯杨景兼任「监察御史」和「提点刑狱公事」,继续着手调查五石散一案。
                    杨景由于军务繁忙,只能担任「监察御史」一职,无暇兼任「提点刑狱公事」,负责五石散一案。
                    赵光义唯有钦点杨宗保兼任「提点刑狱公事」,并将此重任交付在杨宗保的手中。
                    五石散一案可谓杨宗保兼任「提点刑狱公事」以来第一桩重案。
                    穷凶极恶的涉案元凶为了一试五石散的药效,竟丧心病狂地拿阮家村六百余口村民以身试药,后来又变本加厉,谋害了钦差大臣简之行,性质极为恶劣。
                    这一来便惊动了北宋举国上下,甚至远及大契丹、蒙古、安南等国。
                    赵光义为了维护北宋国威,曾在诸国使节面前开过金口,百日之内必告破此案。
                    简之行搜集的证据被一场人为的大火所焚毁,一切还得从头查起。
                    杨宗保调查至今,一路抽丝剥茧,是以初见端倪。
                    杨宗保始终坚信「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这帮丧尽天良的五石散贩子为了牟取暴利,草菅人命,竟拿无辜的阮家村村民试药,绝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
                    我必定尽快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阮家村六百条人命绝不能就此白白枉送!」
                    杨宗保怀着如斯信念,握紧马缰,与杨景一路策马奔腾,赶往宫中。


                    IP属地:广东14楼2020-02-12 17:14
                    收起回复
                      杨景和杨宗保赶至宫门口,放眼望去,文武百官早早恭候于宫门之外。
                      杨宗保与杨景对视一眼,相继翻身下马。
                      一名年迈的中官大人颤巍巍地迎上前来,向杨景和杨宗保见礼:“老奴见过杨侯爷、杨将军。”
                      杨景略一颔首,启唇曰:“韩中官免礼!”
                      韩中官随即上前将杨景和杨宗保父子二人的马儿牵至一旁。
                      此时天刚破晓,杨宗保一眼便望见挚友韦枢密使韦烈,铁鞭王府的两位公子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伫立在文武百官当中的伟岸身影。
                      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与杨宗保目光交会,皆朝他略一颔首。
                      杨宗保颔首回礼,望向杨景,拱手请示曰:“爹,孩儿先行过去跟禅品、应雄和应龙打声招呼,共商正事。”
                      杨景闻言,略一颔首,应了声:“你但去无妨。”
                      杨宗保再一颔首,举步朝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行去。
                      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亦举步迎向杨宗保。
                      「禅品」、「应雄」和「应龙」乃是韦烈、呼延守信、呼延守勇的字。
                      杨宗保、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四人从小一同在应天书院求学,十余年来一直情同手足,形影不离。
                      若论交情深浅,自然是杨宗保和呼延守信、呼延守勇更胜一筹。
                      且说杨业和呼延赞,杨景与呼延丕显同朝为官、私交甚笃。
                      后来七郎杨希娶呼延赞之女呼延赤金为妻,天波府杨家和铁鞭王府呼延家又在世交的基础之上有了一层姻亲关系。
                      如今杨业和呼延赞、杨景和呼延丕显两代人的情谊延续到了杨宗保和呼延守信、呼延守勇这一代,还因此而成就了呼延守信和杨八姐、呼延守勇和杨九妹这两对佳偶。
                      两家时常往来,不仅同桌而食,且并肩作战,皆为出生入死的弟兄。
                      杨宗保望向韦烈,莞尔道:“禅品,你出使辽国归来了,何时之事?”
                      韦烈简短地应着:“昨夜刚刚回府。”
                      杨宗保恍然大悟道:“原来你是昨夜才返回韦府的,不怪昨日下了早朝之后,我去了一趟韦府,却被告知你仍未归来。”
                      韦烈略一颔首。
                      在古时候,古人的自称惯常有许多字眼,诸如「余」、「吾」,或「晚生」、「小生」、「我」等。
                      若寻常之人于大庭观众之下以「我」自称,会引来旁人的侧目和指指点点。
                      杨宗保、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身为武将,皆非附庸风雅的文人雅士。
                      而韦烈虽为文官,却生性豪迈豁达,不拘小节。
                      再者,四人私交甚笃,故不受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彼此之间私下里惯于以「我」自称。
                      呼延守信望了望韦烈,又望向杨宗保,启唇曰:“下朝之后,你我弟兄四人一同叙叙旧可好?”
                      杨宗保自然毫无异议,颔首应允。
                      杨宗保与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向来无话不谈。
                      这阵子为了五石散一案,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也暗中出了不少力。
                      为了不惊动幕后主使,杨宗保、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等四人常常聚在一块儿密谈此事。
                      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的目光忽然变得冷咧,露出嫌恶的神色。
                      杨宗保顺着他们的目光望过去,却见面前有三名长得尖嘴猴腮的官员正对他虎视眈眈。
                      杨宗保眉头不由皱了皱,原来竟是邱大寿、李文博、李文豪此三人。
                      提及邱大寿、李文博和李文豪此三人,他们与杨宗保、韦烈、呼延守信、呼延守勇很不凑巧正好是同窗。
                      早在孩提时一同在应天书院求学之初,邱大寿仗着自个儿是太尉邱善衡的公子,又有潘美这个舅父撑腰,经常与李文博和李文豪沆瀣一气,处处排挤杨宗保。
                      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皆因与杨宗保交好,也被牵连在内。
                      如今长大成人,一同入仕为官,邱大寿又时常与潘美一同多番联名弹劾天波府杨家。
                      邱大寿个性嚣张跋扈,时常与李文博、李文豪兄弟二人四处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无恶不作,素来与杨宗保、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等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三个月前天香居内,杨宗保和韦烈、呼延守信、呼延守勇四人一同在天香居内小坐,偶闻邱大寿与李文博、李文豪兄弟二人于众目睽睽之下大放厥词,肆无忌惮地诋毁穆桂英的名誉。
                      实则邱大寿、李文博、李文豪此三人在京城之内造谣生事已不是一日两日之事,早于一年前便开始了。
                      杨排风是在半年前骤然听闻的,杨宗保却是在三个月前才骤然知悉。
                      杨宗保只消一回想个中来龙去脉,便气不打一处来。
                      邱大寿、李文博和李文豪此三人求亲不成,逢人便信口雌黄,对穆桂英言语之中极尽侮辱之能事。
                      若不是当日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等人一再拦阻,对杨宗保一番晓以大义,杨宗保早已怒不可遏地上前出手狠狠教训他们一顿。
                      邱大寿目光与杨宗保对上,他对杨宗保勾了勾嘴角,神情充满了不屑和蔑视。
                      杨宗保心中虽对邱大寿等人有所诟病,但姑念大家同朝为官,唯有抛开个人喜恶,礼数做足,对邱大寿抱拳作揖。
                      邱大寿漫不经心地回礼,便很快挪开了目光。


                      IP属地:广东15楼2020-02-12 17:17
                      回复
                        杨宗保收回目光,转过身面向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三人。
                        韦烈一脸关切地询问杨宗保:“仲容,这阵子你可有试图找寻穆姑娘下落?”
                        提及穆桂英的下落,杨宗保顿时心往下一沉,压低嗓音道:“班师回朝后,我终日为五石散一案忙碌,我曾多番修书给桂英,一直未见桂英回音,桂英大概还在恼我半年前失信于他,数日前我从阮家村返京,沿途有路过穆柯寨旧址,但穆叔父和桂英又早我一步避走他乡。”
                        话说当年,杨景与穆羽当年同为北汉臣子,原本两家交好。
                        穆羽更是在柴郡主诞下杨宗保,携穆夫人一同过府道贺之时,曾有意「亲上加亲」。
                        双方长辈曾有过不成文的约定,若他日穆夫人诞下麟儿,便与杨宗保结拜为「弟兄」。
                        若穆夫人诞下千金,便许配给杨宗保。
                        五年后,穆夫人费尽周折,总算一偿宿愿,喜获千金。
                        这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恰逢桂花盛开的季节。
                        「八月丹桂满枝黄」。
                        穆羽为刚刚诞生的女娃儿取名为「桂花」、「金花」、「玉桂」、「银桂」、「金桂」、「丹桂」。
                        穆羽和穆夫人与杨景和柴郡主围在一块儿集思广益,迟迟未有最终定夺。
                        而后柴郡主让杨宗保出主意。
                        杨宗保略一沉吟,想到了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提及的一段诗文「忽闻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杨宗保便向穆羽提议,将「桂花」易名为「桂英」二字。
                        穆羽欣然应允,「穆桂英」一名便由此而来。
                        杨、穆两家原本皆大欢喜,就等待着一对小儿女长成之后履行儿时之约,然而又一个七年过去,北汉覆亡了。
                        穆羽恼天波府杨家改弦易辙,效忠宋室,与杨景割袍断义。
                        杨宗保和穆桂英这桩婚事便从此不了了之。
                        当年杨宗保十二岁,穆桂英七岁。
                        穆羽在野兽频繁出没的丛林内救下了北汉王室遗孤刘皓南,将他带回了穆府。
                        翌日清晨穆羽马不停蹄地将穆桂英和刘皓南一同送往华山云台观,而后离开了并州,据山为寨。
                        穆羽「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但不明真相的世人皆误传为「穆洪举」,实则「洪举」是穆羽的字。
                        穆羽即便落草为寇,仍然坚守原则,从不欺压百姓,一直「劫富济贫」。
                        穆柯寨历来是朝廷隐患,赵光义曾多番派遣武官招安穆柯寨,其中便有铁鞭王府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兄弟二人。
                        自穆桂英两年前从华山云台观学成归来,接手穆柯寨之后,将近一年半的时间皆跟随着穆羽两度搬迁,天南地北地闯荡,借此躲避朝廷的围追堵截,独善其身。
                        呼延守信嗟叹一声,轻拍杨宗保的肩,启唇曰:“仲容,你不必气馁,若是有缘,时机一到,你与穆姑娘自然会相见。”
                        呼延守勇也接口道:“只可惜穆姑娘对我和守信当年奉旨招安穆柯寨一事心存芥蒂,否则也可助你一臂之力,帮忙一同查访穆寨主父女二人之下落。”
                        杨宗保略一颔首,呼延守勇所言令他陷入沉思——
                        「应龙可谓「一言惊醒梦中人」!
                        半年前天门阵外,桂英之所以不顾我的苦苦哀求,头也不回地一走了之,或许真的是因为这个缘由使然?」
                        正当杨宗保胡猜乱想之际,宫门在此时应声而开,中断了他的思绪,不经意间卯时已至。
                        杨景与呼延赞、呼延丕显和韦昌平一同行至杨宗保身后。
                        杨景对杨宗保出言提醒道:“宗保,是时候动身了。”
                        杨宗保回过神来,转身对杨景略一颔首。
                        杨宗保、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等人一同举步前往垂拱殿。


                        IP属地:广东16楼2020-02-12 17:18
                        收起回复
                          赵光义的目光随后落向韦烈,召唤一声:“韦卿家。”
                          韦烈耳闻赵光义召唤,连忙出列。
                          韦烈匍匐于地,拱手应着:“微臣在!”
                          赵光义启唇问曰:“韦卿家此趟出使辽国,可有何军情来报?”
                          韦烈目光一凛,神色凝重地答曰:“启禀皇上,微臣走访辽国,据可靠情报,那辽国国师耶律皓南正潜心修炼十二煞天门阵,且即将大功告成!”
                          韦烈此言一出,赵光义和文武百官皆怫然变色。
                          赵光义浓眉紧蹙,俯瞰文武百官,沉声问曰:“诸卿可有何良策?”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十二煞天门阵的前身六煞天门阵是由大契丹国师耶律皓南巧妙结合紫微斗数与大契丹邪术修炼而成。
                          六煞天门阵杀伤力惊人,狠毒无比。
                          耶律皓南正是前文提及的北汉王室遗孤刘皓南,自幼师承陈抟老祖,被授予其毕生绝学,是当今世上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
                          自古北汉依附大契丹赖以生存,刘皓南肩负着国破家亡的血海深仇,一直立志将来学有所成,借大契丹这块铺路石东山再起。
                          三年前刘皓南因偷学大契丹邪术被陈抟老祖察觉,多年的师徒情谊一夕破裂。
                          刘皓南与陈抟老祖断绝关系,愤而下山为大契丹老狼主耶律贤和萧太后效力。
                          耶律贤不久后病逝,耶律隆绪继位。
                          刘皓南凭借自己的聪颖和悟性,将紫微斗数和大契丹邪术相结合,闭关潜心修炼杀伤力惊人、狠毒无比的六煞天门阵对付杨、呼二军。
                          两年前,刘皓南因九龙谷天门阵一役崭露头角,受到萧太后和耶律隆绪赏识。
                          刘皓南阵前被册封为大契丹国师「哈达萨黑龙」,并赐姓「耶律」,从此易名为「耶律皓南」。
                          耶律皓南的六煞天门阵逐渐初具成效,半年前又再度将杨、呼二军困于阵内长达三日三夜。
                          杨、呼二军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之际,好在有穆桂英从天而降,助他们杀出重围,才得以虎口脱险。
                          如今又过了半年光景,耶律皓南竟又再继续潜心修炼十二煞天门阵,并且即将大功告成。
                          若假以时日,十二煞天门阵一旦炼成,必然免不了哀鸿遍野、生灵涂炭。
                          杨宗保难掩心中焦虑,心神不宁地思忖着——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当今世上可有上古神物才得以遏制天门阵的煞气?
                          但究竟为何物?
                          希夷先生身为华山鼻祖,必然得以看出个中玄机!
                          希夷先生素来云游四海,行踪飘忽不定,他如今究竟身在何方?」


                          IP属地:广东18楼2020-02-12 17:24
                          回复
                            陈抟老祖退出垂拱殿后,赵光义重登宝座,召集文武百官商议降龙木一事。
                            赵光义略一沉吟,俯瞰群臣,启唇曰:“方才希夷先生所言,诸卿必然听得一清二楚了?”
                            文武百官闻言,皆拱手称:“回禀皇上,臣等听得一清二楚!”
                            赵光义蹙眉曰:“两年来,前线的将士们在冲锋陷阵之时,早已领教了那辽国国师耶律皓南的六煞天门阵非比寻常的威力,如若耶律皓南假以时日修炼成十二煞天门阵,必然天下大乱、人人自危!如今朕虽已得知普天之下唯有降龙木得以制敌破阵,然则穆柯寨寨主穆洪举自据山为寨以来,一直滋扰百姓,打家劫舍,素来是朝廷隐患,而降龙木又归穆柯寨所拥有,诸卿可有何应对之策?”
                            潘美对赵光义略一拱手,启唇曰:“启禀皇上,依老臣之见,当务之急是派兵围剿穆柯寨,强夺降龙木!”
                            此言一出,群臣连连颔首,交头接耳。
                            唯独杨宗保、杨景与呼延赞、呼延丕显、韦昌平、韦烈、呼延守信、呼延守勇等人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们面面相觑,内心焦虑万分。
                            呼延赞、呼延丕显和韦昌平虽则与穆羽谈不上相交甚深,但杨景和穆羽终究是旧识。
                            更何况穆桂英若不幸蒙难,杨宗保的亲事便会毁于一旦。
                            天波府杨家和铁鞭王府呼延家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以两家的交情和千丝万缕的关系,呼延赞、呼延丕显和呼延守信、呼延守勇自然会在心中替穆羽和穆桂英的处境捏一把冷汗。
                            杨景和韦昌平,杨宗保与韦烈私交甚笃,韦昌平和韦烈父子二人自然也不在话下。
                            赵光义颔首曰:“唔!太师言之有理!”
                            邱大寿选在此时挺身而出,实则心怀鬼胎。
                            邱大寿对赵光义行跪拜之礼,启唇曰:“太师所言极是,那穆洪举向来与朝廷和皇上公然敌对,降龙木即为穆柯寨镇寨神物,他必然宁死不屈,誓死不愿献出降龙木,微臣斗胆恳请皇上颁下圣旨,准许微臣赶赴穆柯寨,若此番仍然招安不成,便火烧穆柯寨,强夺降龙木!”
                            李文豪和李文博兄弟二人也排众而出,一同跪于赵光义面前。
                            李文博拱手称:“启禀皇上,据闻穆柯寨高手云集,穆洪举、穆桂英父女二人武艺高强,单凭邱参知政事一人之力不足以制敌获胜,微臣和舍弟李文豪毛遂自荐,愿一同前往!”
                            李文豪朗声应着:“微臣和兄长必定竭尽所能,绝不会有负皇上厚望!”
                            杨宗保闻言,神情一骇。
                            由来女子地位低微,若沦为「女囚」,必会面临狱卒的百般凌辱和种种酷刑的折磨。
                            杨宗保深知穆桂英若锒铛入狱,等待她的将是如何暗无天日的炼狱生活。
                            杨宗保怒视邱大寿、李文博、李文豪兄弟二人得意洋洋的嘴脸,心中为之气结——
                            「邱大寿、李文博、李文豪,尔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尔等不过是巧立名目,寻思一把火烧了穆柯寨,即可夺得降龙木,又可以生擒桂英,到时尔等三人便可滥用私刑,并肆无忌惮地「辣手摧花」了!
                            我绝不会让尔等奸计得逞!」
                            一阵寒意迅速自背后窜起,杨宗保赶忙往前几步,向赵光义请奏:“皇上,末将有要事相奏!”
                            赵光义道:“准奏。”
                            杨景见杨宗保殿前失仪,慌忙上前与杨宗保一同跪下。
                            杨宗保拱手道:“启禀皇上,末将认为邱参知政事与两位李大人并不适宜再带兵招安穆柯寨,回顾一年前,他们三人曾一同动身前往穆柯寨招安,穆寨主必然对他们有所防范,若是再派他们前往,只怕又会逼得穆寨主父女二人及早防范,再度远走他乡!”
                            赵光义闻言一怔,陷入沉思。
                            潘美当即反驳:“杨将军此言差矣,那穆洪举、穆桂英父女二人若是知难而退,降龙木岂不正好收归朝廷所有?”
                            赵光义闻言,顿时转忧为喜,不住地颔首道:“太师言之有理!”
                            潘美煞有介事地再度出言驳斥:“皇上,既然如此,为了以防万一,唯有再派其他官员招安,与穆洪举那老匹夫和穆桂英分庭抗礼!”
                            潘美语毕,得意洋洋地扫了一眼杨景和杨宗保。


                            IP属地:广东20楼2020-02-12 17:25
                            回复
                              2025-11-28 10:23: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邱大寿和潘美、李文博、李文豪等人颇有默契地相视一笑。
                              邱大寿再度拱手言道:“回禀皇上,太师所言切中要害呐!况且穆洪举和穆桂英父女二人皆非等闲之辈,凡夫俗子只怕无法与之抗衡,还是恳请皇上降旨,命微臣等人派兵前往,若穆洪举和穆桂英不愿献出降龙木,便奉旨擒拿,收押大牢,听候发落!一来降龙木将为宋军所用,二来又可一劳永逸,永除后患!”
                              潘美不失时机地在一旁推波助澜:“邱参知政事所言甚是,那穆洪举据山为寨,终究是朝廷隐患呐,皇上!”
                              杨宗保在一旁亲耳听闻潘美和邱大寿舅甥二人在赵光义面前前仆后继、一唱一和,心中大急——
                              「降龙木既为镇寨神木,穆叔父和桂英必然会带在身上一同撤退齐州。
                              更何况桂英是希夷先生的爱徒,「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不错,我便如此回话!」
                              杨宗保急中生智,再度启唇:“回皇上,降龙木既为穆柯寨神木,他们必然会随身带着降龙木一同撤离齐州,更何况穆桂英是希夷先生的爱徒,「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赵光义闻言,敛起了笑意,蹙眉曰:“杨卿家的顾虑亦不无道理!”
                              潘美早料到杨宗保会如此为穆羽和穆桂英开脱,反将一军:“杨将军对那穆洪举和穆桂英的袒护之情溢于言表,敢问杨将军一声,杨、穆两家可是有何不可告人之关系?”
                              此言一出,杨景和杨宗保、呼延赞、呼延丕显、呼延守信、呼延守勇、韦昌平和韦烈皆怫然变色。
                              赵光义闻言,目光一凛,蹙眉望向杨宗保。
                              这一下杨宗保陷入了两难之地,若他直接承认杨、穆两家有姻亲的关系,只怕赵光义一怒之下会问斩天波府杨家一干人等。
                              若三缄其口,邱大寿、李文博、李文豪等人会招安穆柯寨,将穆羽和穆桂英一并关押大牢,置其于死地。
                              杨宗保焦急地思忖着——
                              「桂英他朝一旦身陷囹圄,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既然如此,倒还不如由我主动请缨带兵招安穆柯寨!
                              若带兵招安的是我,桂英尚且得以全身而退。
                              若换作别的官员,我着实难以担保!
                              但如此一来,穆叔父和桂英必然对我有所不谅解!
                              事已至此,我早已别无选择!
                              我唯有先行请缨带兵,到时征得太君、爹娘的同意,再备齐彩礼,与爹一同只身前往穆柯寨一趟,请求穆叔父将桂英许配于我。
                              到时我与桂英成了亲,穆叔父自然而然便会答应借降龙木一用。
                              唯有出此下策!」
                              主意一定,杨宗保慌忙殿前请缨:“启禀皇上,末将恳请皇上降旨命末将带兵前往!”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议论纷纷。
                              杨宗保举目四望,毫不意外地瞥见杨景、呼延赞、呼延丕显、韦昌平、韦烈、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皆对他投来难以置信的目光。
                              杨宗保苦笑着,思忖着唯有下了朝再跟他们好好解释一番。
                              杨宗保转过身去,向赵光义拱手禀道:“末将不敢有所欺瞒皇上,杨、穆两家是旧识,穆桂英一直有意与末将结亲,末将和穆桂英情投意合,多年来一直在等待他长大,三年前再见他一面,末将更是坚定了心中的念头,再者,穆桂英两年来一直暗中助杨、呼二军一臂之力,半年前更是不惜以身涉险,只身前往天门阵营救杨、呼二军。”
                              杨宗保所言,皆句句出自肺腑。
                              赵光义骤然知悉杨宗保居然从孩提时起,便与穆桂英定下婚约,二人情投意合,脸色蓦然一沉。
                              一年前赵光义在宫中曾听闻邱大寿描述过他对穆桂英的第一印象。
                              虽然邱大寿夸大其词,将穆桂英贬得一无是处,赵光义心中不以为意,反倒对穆桂英心生好奇,有意一睹芳容。
                              想当年王昭君曾在选妃之列,却因生性不喜趋炎附势,不愿投其所好,而开罪了画师毛延寿。
                              毛延寿故意将王昭君的容貌画得极其丑陋,汉武帝最终命她出塞。
                              王昭君出塞当天,拜别汉武帝和汉元帝。
                              汉元帝见到王昭君一面,惊为天人,却悔之晚矣。
                              若到时杨宗保不负众望,招安穆柯寨,一举成功将穆洪举、穆桂英父女二人降服。
                              若穆桂英当真颇有几分姿色,赵光义有意趁此大好机会将穆桂英纳入西宫。
                              一来抱得美人归,二来又一劳永逸,免除后患,岂不两全其美?
                              杨宗保虽与穆桂英两情相悦,但赵光义早已成竹在胸。
                              借杨宗保一百个胆,杨宗保亦不敢冒着杀头的大罪,公然与堂堂天子抢夺穆桂英。
                              潘美打鼻子里哼了一声:“原来杨、穆两家曾经有意结亲!看吧,皇上,老臣果然不幸言中,杨、穆两家果然有不可告人之关系!”
                              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见事情演变至今,于是一同出列,跪于赵光义面前。
                              呼延守信启唇曰:“启禀皇上,末将呼延守信可以为杨指挥使作证,穆姑娘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并非不明理之人。”
                              呼延守勇亦很快地接口:“启禀皇上,末将呼延守勇亦可为杨指挥使作证,穆姑娘的的确确多番助杨、呼二军一臂之力,半年前九龙谷天门阵外多亏了他,杨、呼二军才得以逃出生天!”
                              杨宗保立即会意,朝呼延守信和呼延守勇兄弟二人投以感激的一瞥。
                              他转身继续向赵光义请缨:“如今国难当头,一切当以大局为重,招安一事适宜暂缓。”
                              “杨将军,你言下之意可是弹劾皇上不以大局为重?”
                              邱大寿闻言,打鼻子里哼了一声。


                              IP属地:广东27楼2020-02-13 0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