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学吧 关注:172贴子:1,397
  • 15回复贴,共1

鸟类今朝列传——5,清秀矫健的捕蛇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期列传是猛禽部分的第一篇,值得说明的是,现存的猛禽科虽少,形态以及生态位多样性却非常高,因此虽然本列传原则上以科为最小分类阶元撰写,但在猛禽的鹰科部分,我们将会以亚科为最小单元。同时预告在后面将会撰写的游禽的雁形目鸭科部分,"族"将会成为最小单元。而在陆禽部分的压轴之作依然将生活习性高度统一的雉科一同介绍,特此说明。
本期列传的主角是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猛禽——蛇鹫,中文别名也叫作鹭鹰。由于英文名secretary bird 的关系,也让它有了秘书鸟这个名字。尽管蛇鹫在纪录片中出镜率非常高,非常为人所熟悉,但它们的奇特的混合特征,如所有猛禽一般的钩嘴,如涉禽一般的长腿,昭示了它的不寻常。本期列传,将带大家全方位地了解蛇鹫。




IP属地:墨西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1-31 19:09回复
    本贴顺序
    1.概述
    2.分布生境
    3.分类地位
    4.鹰形目的科级演化历程
    5.行为生态学
    6.繁殖生态学
    7.物种生存现状
    8.与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


    IP属地:墨西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1-31 19:12
    回复
      2025-10-22 02:40: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概述
      蛇鹫(拉丁学名Sagittarius serpentarius),是一种大型猛禽,体长可达125-150厘米(包含约占全长一半的中央尾羽),站立身高可达110-135厘米,体重平均在4千克左右。乍一看头部,蛇鹫与其他鹰形目的猛禽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它们那双粉红色的长腿却又是那么不寻常——这是一种高度适应开阔草原地面奔走的特殊猛禽。蛇鹫的4个脚趾非常短,适应长时间地面奔走与捕蛇。翼展平均超过2米,为开阔地带猛禽典型的"被动翱翔翼"( passive soaring wing),展开后呈展弦比较高的长方形,但虽然蛇鹫的飞行能力很强,它们更宁愿奔走而非飞行。
      蛇鹫的瞳孔一般是褐色的,面部的裸露皮肤幼鸟是黄色,而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为橙色,再变为红色。雌雄之间同型。
      有关蛇鹫的发现与命名,有一段趣事。荷兰博物学家Arnout Vosmaer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名官员两年前从好望角送至荷兰的一只被驯化的活鸟,首次于1769年描述了蛇鹫。当时,这个物种被称为“Sagittarius”,即拉丁语弓箭手的含义,因为它的步态被认为类似于弓箭手。他还提到,这只鸟被驯化它的农民称为“Secretarius”,被用来捕捉耕地的害虫。他同时提出,这可能是Sagittarius一词的误传。
      在1779年,英国插画家约翰·弗雷德里克·米勒(John Frederick Miller)在他的著作IconsAnimalium和Plantarum中加入了一只蛇鹫的博物学绘画,然而,他将蛇鹫分到了隼属中,并命名为Falco serpentarius。1783年,法国博物学家约翰·赫曼在其塔布拉·阿菲尼塔姆的《动物园》中将其归入自己的属(即最开始被描述时的名称),种名依然得以保留(即拉丁文蛇的含义)。而蛇鹫的英文俗名,则是源自于其头上的羽毛类似于19世纪欧洲秘书使用的鹅毛笔。而secretary bird一词也影响到了其他的欧洲语言,例如在西班牙语中,蛇鹫被称为secretario pájaro,直译自英文。尽管其蛇鹫的分布范围很大,但它被认为是单型的,即没有亚种被识别。
      本楼展示了飞行的蛇鹫,蛇鹫的骨架,以及正侧面特写(注重其粗短的趾爪)





      IP属地:墨西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2-02 15:55
      回复
        2.分布范围与生境
        蛇鹫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非常广泛的分布。北起毛里塔尼亚,南至非洲的尽头——好望角。蛇鹫大体上是留鸟,但会随着食物的丰富度而小幅度迁徙。栖息地的海拔有很大的变化,从沿海地带到非洲内陆的高原地区均可见到。蛇鹫不喜爱郁闭的生境,它们在热带雨林地区和过于郁闭的热带林地地带不可见,当然也会避免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区,它们喜爱的生境是开阔的热带疏林,浅草稀树草原,以及稀疏的灌木丛草地。很有趣的是,蛇鹫喜爱的栖息地,草本植物的高度不高于50厘米,而当草高于1米时,则基本不可见,这可能是因为蛇鹫的觅食习性使得它们在高草丛中难以捕到猎物。蛇鹫在分布的北端(接近撒哈拉沙漠的地带)密度较低,而在南部非洲则密度比较高,这也许说明它们不喜欢过于炎热的栖息地。(南部非洲因为海拔较高,气温相对比较温和)。
        本楼展示了蛇鹫的分布范围,非洲植被类型图,以及蛇鹫喜爱的两类栖息地——热带疏林与浅草稀树草原





        IP属地:墨西哥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2-03 12:31
        回复
          3.分类地位
          长期以来,蛇鹫的分类地位都是充满争议性的。它首次被尝试分类时,最早被归入了隼属中,这显然是不正确的,随后它又被放进了鹰科中。而后随着人们对蛇鹫认识的加深,发现,它独一无二的特征,以及特殊的染色体组型,让它与猛禽的主要科都有相似却有别的感觉,仿若一个无处可归的分类孤儿。因此蛇鹫长期以来,都被分在自己的单型科蛇鹫科下,置于以前传统的隼形目之中。问题似乎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搁置了上百年,直到2014年,一次让我们对鸟类分类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研究,才终于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2014及2015两个版本的鸟类系统树中,所有猛禽的内部关系都得到了一致地证实。隼所代表的隼科离其他猛禽相当远,反倒与雀鸟和鹦鹉关系很近,因此目前所说的隼形目,只包含了隼科一科。其余的猛禽中,猫头鹰(鸮形目),是蜂虎型类的姐妹群,其余的猛禽则与猫头鹰与蜂虎型类成为姐妹群。传统隼形目剩下的类群中,美洲鹫分出最早且特化特征多,主流观点认为应单独分出建立美洲鹫目,剩下的三科(若不排除美洲鹫则为4科)猛禽组建一个新的鹰形目(Accipitriformes)。到此时,已经证明了蛇鹫以往分类的正确性——它的确还是和大多数猛禽离得最近。核心鹰形目的三个科中,蛇鹫科分化最早,而鹗科与鹰科则是蛇鹫科的姐妹群关系。
          虽然如今蛇鹫只有一个种类生存下来,但是在非洲的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了一属名为Amanuensis的鸟类化石。同时在同时期法国的地层中,发现了Pelargopappus的化石,大约有2种。Pelargopappus 的外形与现存的蛇鹫非常相似,只是腿相对较短。这说明了,蛇鹫科的历史分布甚至比今天还广大。
          综上,蛇鹫事实上应当是鹰形目中一个适应陆地奔走猎食生活的早期分支,与南美洲的叫鹤科鸟类颇有相似之处。现存的蛇鹫,也只是这个家族幸存到今天的唯一代表。
          本楼展示了14,15年两版鸟类分类树,以及Pelargopappus 的复原图




          IP属地:墨西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2-04 15:23
          回复
            4.鹰形目的大致演化历程
            由于与蜂虎型类及其猫头鹰的姐妹群关系,鹰型类(包括美洲鹫目)很有可能最早是起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然而无论从化石记录来看,还是从今天现存四个类群的分布来看,都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这并不奇怪,猛禽出色的迁徙能力使它们能在非常短的地质年代内,便从起源地扩散至世界各地(鹗,金雕两个物种的几乎全球性分布便证实了这一点)。事实上,美洲鹫也曾生活于旧大陆,旧大陆鹫也曾分布到美洲,直到大约1万年前,现存类群的分布格局才最终确定。鹰形目最早的化石记录出现于4700万年前的始新世,在现存的鸟类类群中,属于出现比较晚的类群。虽然现在它们的系统位置看起来已经尘埃落定,但充满争议的是,相当多的从解剖学到鸟类行为学,甚至一些DNA证据,都支持这些猛禽事实上离核心水禽类中的鹳科非常接近(尤其是最早分出美洲鹫科)。总之,也许离事情的真相,还差了那么一步。
            本楼展示了鹰形目(或鹰型类)的内部系统关系


            IP属地:墨西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2-04 15:39
            收起回复
              5.行为生态
              前文已经提到,蛇鹫虽然多数时间栖息在地上,但它们的飞行能力也很强。蛇鹫的飞行姿态与鹳或者鹤非常相似,颈部与长腿都伸直成水平状态。和其他猛禽一样,在飞行时,它们也能在空中进行起伏俯冲。
              在夜间,蛇鹫一般栖息在金合欢树上,在南非也被观察到栖息在被引入的松树上。它们在黎明后1-2小时从夜间栖息地出发。蛇鹫是领域占有型的单配制鸟类,一对配偶夜间栖息在一起,但白天可能分别觅食,虽然往往保持在彼此的视线内。它们以每小时2.5至3公里的速度前进,平均每分钟走120步。觅食一整天后,它们在黄昏时返回。
              与大多数猛禽不同的是,蛇鹫基本上是在陆地上徒步捕猎猎物的。食谱可能由昆虫、大小不等的哺乳动物组成,从老鼠到野兔和猫鼬、螃蟹、蜥蜴、蛇、乌龟、小鸟、鸟蛋,有时还有死于草丛或灌木丛大火的动物。较大的食草动物一般不被猎杀,尽管有一些报告说,蛇鹫杀死汤氏瞪羚和猎豹幼崽。蛇事实上在食谱中的重要性在过去被夸大了,虽然它的确也占据相当的比重。蝰科和眼镜蛇科等有毒物种经常是被捕食的蛇类之一。蛇鹫不吃腐肉。
              蛇鹫经常在植被附近跺脚,让猎物从高草丛中出现。它们还会在大火附近等待,吃掉任何试图逃跑的东西。他们可以通过追逐猎物和用嘴吞咽(通常是用小猎物)来捕捉猎物,或者踩住猎物,直到它被惊呆了或失去知觉,足以吞下。对于更大或更危险的猎物,如毒蛇,常会被跳到它们背上的蛇鹫吓呆,这时蛇鹫会试图折断蛇的脖子或背部。有一些报道说,当捕捉蛇时,蛇鹫会带着猎物飞行,然后把它们扔下摔死,尽管这还没有得到证实。即使更大的猎物,食物通常也会被它们大块或整个吞下。偶尔,它们也会像其他猛禽一样,用脚撕开猎物,然后再吃掉。
              与其他大型非洲鸟类相比,秘书鸟的消化道相对较短。由于前肠是专门用于在短时间内消化大量肉类的,所以消化道内的食物几乎不需要长时间的物理分解。与其他鸟类相比,秘书鸟的嗉囊是膨大的,而且它的其他内脏是较为不发达的。
              大肠缺乏盲肠,因它们为几乎不需要发酵消化植物材料。
              蛇鹫在猎物被杀死或固定之前对其多次踩踏。这种狩猎方法通常适用于蜥蜴或蛇。曾有研究发现,一只成年雄性在力盘上用相当于其自身体重5倍的力击打橡胶蛇,接触时长仅为10-15毫秒。这短时间的接触表明,蛇鹫依靠优越的视觉瞄准来确定猎物头部的精确位置。虽然对它们的视觉知之甚少,但至少被认为是相当发达的正面双目视觉。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没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南美洲的叫鹤也采用类似的方法对付蛇类猎物。
              蛇鹫的腿非常长(几乎是同体型的其他地面鸟类的两倍长),这被认为是适应这种鸟类独特的踩踏捕食方法。然而,这长腿似乎也降低了它的地面行进速度。
              本楼第一张图片是一对栖息在金合欢树上的蛇鹫配偶。第2-6图是蛇鹫的大致捕蛇过程。当蛇的上半身立起时,不断地飞速对蛇踢踏,最后待蛇失去反应能力时,将蛇踩在脚下控制住,并视蛇的大小撕烂或整个吞下。







              IP属地:墨西哥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2-05 15:40
              回复
                6.繁殖生态
                蛇鹫形成长期的一夫一妻制配对,并一同守卫一片大约50平方公里(19平方英里)的领地。虽然蛇鹫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繁殖,但是通常在旱季后期更频繁(因为当雏鸟出生时便迎来了食物丰富的雨季)。在求偶过程中,它们以起伏的飞行模式在高处翱翔,并高声鸣叫,为非常响亮的呱呱声。雄性和雌性也可以轮流展示,在飞行中互相追逐彼此,这很像它们守卫领地的方式。蛇鹫既可能在地上交配,也可能在树上交配。
                巢建造在树冠的平台上,通常是低矮,带刺的金合欢树,位于它们领域的中心区域。巢直径约1.0-1.5米,主体结构由树枝搭成,深约30-50厘米,巢底覆盖软草垫,偶尔也会有一层粪便覆盖。
                在繁殖季节内,雌鸟每隔2-3天产下一枚卵,总窝卵数为1-3枚。卵细长,纯白色或略带绿色光泽。平均大小为78毫米×57毫米,重约130克。当产下第一枚卵后,雌雄便轮流开始孵卵,但通常是雌鸟留在巢里过夜,雄鸟则栖息在周围的树枝上。卵在大约45天后陆续间隔2-3天孵化。雌雄一同抚育雏鸟。成鸟把食物反刍到巢的底面,叼起食物,喂给小鸟。尽管异步孵化,雏鸟的大小不同,但与其他猛禽不太一样的是,雏鸟间的相互攻击性很小。在有利的条件下,所有的雏鸟都能顺利长成离巢,但如果食物短缺,一只或多只雏鸟就会饿死。幼崽前期被直接喂给液化或反吐的昆虫,此时雏鸟有一种特别的乞食行为,即用喙触动亲鸟的喙,亲鸟便将食物滴喂到每只雏鸟的嘴里。后期则开始饲喂爬行动物,亲鸟将食物反吐到巢内,它们自己便从巢底拾起吃下。前文提到蛇鹫的嗉囊非常发达,其一部分原因便是由于蛇鹫不能用脚携带食物,便通过嗉囊储存捕获的猎物并带回巢中。在整个繁殖期内,当一只亲鸟留在巢中孵卵或看守雏鸟时,另一只便外出捕猎进食,饮水,或寻觅食物带回巢中。
                和其他猛禽一样,蛇鹫的雏鸟是晚成性的,初生雏鸟出生时全身都是灰白色的,两周后就会变成深灰色。它们面部裸露的皮肤和腿是黄色的。羽冠在第21天大时开始长出,而飞羽则是28天大时。雏鸟在40天后便可以站立起来自己进食,尽管亲鸟在那段时间后仍然将食物递给雏鸟。在60天大的时候,体羽基本丰满,雏鸟开始练习拍打翅膀。在此期间,它们的体重增加幅度不同,从孵化时的56克增加到20天时的500克、30天时的1.1千克、40天时的1.7千克、50天时的2千克、60天时的2.5千克直到70天时的3千克。雏鸟离巢的日龄可有很大的变数,通常在75-80天左右,可波动在65到106天之间。离巢时,雏鸟从巢内跳出,并半滑翔至地面。
                过了这段时间后,亚成鸟很快就与亲鸟一起远征狩猎,学习捕食技能,此时它们已经被认为是独立了。在4到7个月大时,亚成鸟仍然在它们的出生范围内活动,但随后就会分散开来。它们第一次繁殖的年龄通常是不确定的,但有记录显示,在两岁零九个月大时,有雄鸟成功繁殖。对于一种大型猛禽来说,这是相当早的。在一批雏鸟离巢后,若气候条件允许,仅仅间隔数周亲鸟便会再度产卵育雏。在条件最佳时,它们甚至能一年繁殖3窝雏鸟。由于雏鸟成长迅速,且窝卵数通常不止一枚,开始繁殖的年龄较早,蛇鹫的繁殖率非常高,这也使它们成为了非洲稀树草原上最多产的大型鸟类之一。
                可能是由于高繁殖率的因素,蛇鹫的寿命与体型及同类鸟相比显得很短。在野外,它们通常能活10-15年,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则为20年左右。
                本楼展示了金合欢树上的蛇鹫巢,蛇鹫卵的特写,低龄雏鸟与中龄雏鸟,以及被喂养的高龄雏鸟,亚成鸟的头部特写。







                IP属地:墨西哥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2-06 15:23
                回复
                  2025-10-22 02:34: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7.生存现状
                  ICUN将蛇鹫列为易危物种,因为近年来,在其整个分布范围内的多数地区,它们的数量迅速下降,特别是在南部非洲。和其他许多的大型猛禽一样,虽然蛇鹫分布广泛,但在其范围内密度很低。
                  1987年至2013年间对整个南非的长期监测表明,克鲁格国家公园的种群数量的减少,是因为那里的植被密度增加,导致蛇鹫喜爱的开阔栖息地的丧失。
                  幼鸟被乌鸦、渡鸦、犀鸟、大型猫头鹰和鸢等捕食,因为蛇鹫的巢高度暴露,使巢中的幼鸟非常容易被盯上。没有已知的成鸟被捕食的记录。蛇鹫主要受到栖息地破坏和砍伐树木的威胁,值得说明的是,蛇鹫虽然喜爱开阔地,但却依赖这些地带的少量树木栖息,营巢。因此当热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演化为热带林地或更为干燥的热带灌木丛时,它们都会受到影响。1968年,该物种被纳入《非洲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公约》的保护范围。由于二氧化碳水平上升而造成的草原地带演化为灌木丛使蛇鹫失去了需要的捕猎环境,同时它们也经常会被高压电线所伤害。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由于蛇鹫的高繁殖率,使它们的抗逆性要好于其他很多大型猛禽。因此,尽管在非洲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区,它们的密度已经很低,甚至已经完全消失,但是在数个大型保护区内,它们的种群依然十分健康。


                  IP属地:墨西哥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2-08 14:45
                  回复
                    10.与人类的关系
                    蛇鹫是一种与人类文化关系非常密切的鸟类。在非洲文化中,它们历来便因其俊俏的外表和对付害虫和蛇的能力而受到钦佩。非洲人有时称之为魔鬼之马( Devil's Horse )。因此,传统上,它往往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人为干扰。然而随着非洲人口的剧增,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蛇鹫是苏丹的国鸟,同时也出现在苏丹和南非的国徽上。它们一直也是非洲国家喜爱的有篇主题,已知来自36个发行处的100多张邮票都以蛇鹫为主题。
                    蛇鹫的形象不仅在纪录片里尝尝可以见到,甚至在1971年的迪士尼电影《飞天万能床》(Bedknobs and Broomsticks)中,纳布姆布的一位居民和国王的助手就是一只蛇鹫。
                    现实是充满矛盾的,尽管蛇鹫被人崇敬,但非洲国家的发展需要已经与它们的生存产生了摩擦。事实上,如何在实现国家城市工业化地同时,最大限度地不干扰国土上的生态系统以及其中的野生动植物,是每个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严峻考验。


                    IP属地:墨西哥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2-09 14:48
                    回复
                      本楼展示了苏丹国徽,南非国徽,非洲国家不同的蛇鹫邮票,飞天万能床中的蛇鹫形象。





                      IP属地:墨西哥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2-09 14:50
                      回复
                        在下一期的鸟类今朝列传中,我们将去往南美洲以外的广大湿地中,尤其是东亚地区。一类历来被崇敬喜爱的大型鸟类,正等待着我们的到访。……全文终


                        IP属地:墨西哥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2-09 14: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