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协会吧 关注:1,233贴子:2,579
  • 4回复贴,共1

传统武术该何去何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看到些人说传统武术该淘汰了什么的,小编心里还是挺难受的,我接触传统武术也有六七年的时间了,在武术方面还是个菜鸟级别的,刚开始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喜欢这个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接触了越来越多的武术前辈,志同道合的朋友,发现了它并不仅仅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可能不同的人对它有着不同的看法,误会也好,承认也罢。但是它不会因此而消失,就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我中华民族的精神。
最后小编想说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就不如其他国家的文化吗?风风雨雨几千年,多少人用它保家卫国,护我华夏几千年平安喜乐;多少人用它让全世界记住了中国,它已经成为了我们在世界上的一个标签;又有多少人因它而名扬天下,被世人所牢记!!!在这里小编只想说一句:生命不息,传承不灭!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希望大家能深入的了解它。


1楼2020-01-31 15:06回复
    爱心转帖:《众志成城,抗击“新冠”!》
      勤习内功,练好身体;培养正气,抵御病毒。
      俗话说:“拳怕少壮,棍怕老狼!” 我们说:“新型冠状病毒最怕身体雄棒”!在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考验我们的时刻,更加期待国人积极发挥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健身文化艺术峨眉内养功夫优势,把身体练得棒棒的,坚决抵制任何传染性疾病的侵扰。
    诚然!
    有了好日子,
    还要有健康慢慢享用!
    友情推荐最优健身活动方案――
      文以载道,武以振魂!
      儒家不羸弱,夫子精六艺!
      时尚早晚节假日健身兼职!
      峨眉通背内功缠丝拳会馆(全球连锁)。
      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推进“优先发展体育健身产业”重点项目。
      促进全民健康,共建全民小康!
      巴渝武术文化品牌缠丝拳在行动!
      缠丝拳会馆是全球连锁武术健身俱乐部,理论上各地都有。
      目前尚属早期,有些省市的机构还有待于你我共同组建。
      有心学习的人士可以到重庆市荣昌区缠丝拳会馆总部学习。
      如要上班或学习时间不方便,可以先通过网络教材学习,基本掌握后到总部短期面授集训考取相应资质,然后回到各地开设连锁会馆。“武术进校园”,全新的学校师资需求!
    (教材见百度“缠丝拳会馆”吧,点化:要吧爸起武而要尔要久舞)


    3楼2020-04-24 22:28
    回复
      支持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8-07 12:42
      回复
        史料分享:峨眉武术简介
          峨眉山是峨眉武术的发源地,自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司徒玄空以来,涌现出了一批批精通搏击武术和健身功夫的高人,其观研猿猴等动物并结合自身搏击体悟而原创的武技通臂拳历代逐步衍变为通背拳、通背缠拳、十二桩、武当拳、太极拳,八极拳、八卦掌、少林通臂拳、螳螂拳、猴拳、蛇拳以及川渝本土的化门、字门、杜门、会门等功夫,形成了近现代中国传统武术的主流,并无金庸大侠杜撰的所谓郭襄创派、女流为主、灭绝师太等不良影响。峨眉系列武术泛指云贵川渝藏等西南地区民间群众性武术健身活动项目,通称峨眉武术。
          《中国武术史》记载,战国时期有三大剑法,为剑法始祖,乃“越女剑法”、“玄女剑法”和“猿公剑法”。而“猿公剑法”便是峨眉山道人司徒玄空所创。司徒玄空是有历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他编创的峨眉通臂拳,在民间长期辗转流传中不断发展。由于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又与峨眉山灵猴朝夕相处而创编出“峨眉通背拳”,引来众多弟子拜师求艺,故称其为“白猿祖师”。据《四川武术大全》记载:“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中国武术史》记载:“战国白猿,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动灵子。”《乐山志》记载:“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作编峨眉通背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
          到了明代和清代,峨眉武术开始进人鼎盛时期。明史有记载的兵部主事唐顺之论著《峨眉道人拳歌》是早期描述通背拳的珍贵资料,文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峨眉道门通背拳从源流、拳势、手法、身法、步法、招势、劲势、击法、防守、节奏、呼吸、意境、神韵、气势等方方面面的特点,也是记录内家武学十分重要的文献,其中“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明确指出道人的武功出自战国时白猿道长观峨眉山灵猴所创的通臂拳。文中经典妙语“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绝句精准的描述了峨眉武技中因受龙门派内丹学说的影响而从通臂拳中分流出来的通背拳松柔空随收放自如的技击思想和螺旋缠绕、浑圆整劲、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练功方法,内家源流通背拳也因而有了通背缠拳之说。
          峨眉通背缠拳,明朝唐荆川和戚继光以前一直在川东及武当道门内部传袭。《峨眉道人拳歌》、《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的广泛宣传才促进了其内家技击理念的迅速扩散。在戚继光军事论著《纪效新书》中详细记载了唐荆川公向戚继光传授峨眉枪棒技击的过程,如拦拿圈缠仅需尺余等即是川中武学的典型特点。并在随后的“戚家军”训练中大量融入峨眉道人所传的通背缠拳而成三十二式。戚家军军官士兵转业退伍后,三十二式戚家长拳被带到江浙及中原北方各地,极大地促进了峨眉内家武学的传播,是为中华武术的“南拳北上”说。
          此外,整个清朝各个时期大批“反清复明”志士隐匿川东,大多顶礼以火龙真人、张三丰、癞道人、黄益川、盘山道长、陈晓东、徐矮师为代表的道门武技,为规避官方侦查追缉,常以“峨眉山”为总部及各联络据点的暗语,并非是指乐山峨眉山市辖区内的那座风景名山。前些年跟师或走江湖访友期间,川东一些老拳师讲述的前辈传奇故事里还能听到:“峨眉山”总舵因形式所迫虽顺势转移泸州纳溪、华蓥山、涪陵、宜昌、大足龙水、达州、万县、遵义、汉中等地,但很多时候都在以合州钓鱼城为中心的相对远离清廷州府屯兵要塞的地方。钓鱼城自蒙古大汗蒙哥之后一直是汉人心中之民族英雄圣地,兼之合州老街巴子城边铜梁洞二仙台(亦名二仙观)是张三丰及其师火龙真人修行传道洞府,尽管因清朝官府不满张三丰反对异族统治而使二仙台毁损荒废二百余年,可这一带却一直是川东“反清复明”人士的精神家园。合川老城区一些资深茶客茶馆闲聊时还会偶尔冒出“峨眉山钓鱼城”之习惯性切口。
          通背缠拳在民间的辗转流传中,纯阳架逐渐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八极拳、内功炮捶等以直劲为主的流派;纯阴架通过“王宗岳”等载体逐渐衍生出八卦掌、赵堡太极和永年太极等以培养螺旋横劲为主的内家拳;阴阳架分流出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背、内功螳螂拳、内功猴拳和善于螺旋空化的川渝缠闭通背等,焦作无极通背百年后又通过李春茂、董秉乾、博公道长、蒋发等教导或影响陈王廷而衍生出陈氏太极雏形,并深刻影响其他各系太极拳。至今峨眉缠闭系列武术演练中缠头裹脑、风云漫舞、勾手换头、进步蹲身等动作神态,都不时反映出峨眉山机灵猿猴的稚趣身影。
          历史研究表明:近四十年的武林传言是“天下功夫入少林”,主要受1981年李连杰影片《少林寺》影响;近四百年的武术发展却是“天下功夫出峨眉”,主要受1550年唐顺之《峨眉道人拳歌》影响。
          (转自百度 “峨眉缠闭门”吧)


        5楼2021-06-07 14: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