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吧 关注:84,449贴子:710,734

回复:一个老家长对自闭症干预的一些经验之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儿子14年7月份出生的,四年前同样的时间,大过年的,知道孩子的问题,我本来订了回东北的机票,那时候还不能退款,直接废了几千块钱,没回去过年,陪老婆共渡难关。爸爸们一定要坚强,妈妈可以多愁善感,爸爸作为顶梁柱,难受也要藏在心里,给妈妈信心。干预孩子路途艰辛,一定要为妈妈多负担,多支持,若是可以,我希望是爸爸带孩子,妈妈辅助,因为爸爸心智坚定,有体力,有理智。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0-01-25 15:32
收起回复
    最近很多家长加我微信,问我居家如何干预。
    自闭症居家干预的核心是社交。
    孩子刚被确诊,家长还没学到干预知识,不知道怎么干预时,可以先记住一句话——别让孩子独自忙着或闲着,而是让他处在一对一、面对面,快乐和密集的互动情境和活动之中。
    这句话适用于每一个新家长,哪怕文化程度不高,只要你有信心,有耐心,坚持这样做,一定会发现孩子的进步。
    下面给新家长们提供一些具体方法
    一、延迟满足
    过去,家长们可能总是提前或及时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他渴了给他喝水,他想吃饼干,立刻就给了他,他还没想玩玩具,也提前给了他……
    但现在,家长们要试着不去提前或及时满足这些需求,我们要让孩子出现被迫或被动社交。
    孩子要是被照顾得太周到,他对什么都不会感兴趣。所以,爸爸妈妈要当着孩子的面,吃蛋糕,吃饼干,吃糖果,孩子很想吃,也不给,耐着性子吃给他看,制造饥饿和渴望。诱导他表达。
    也可以把孩子喜欢的食物或玩具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他想要,就需要指给你,或说给你。这就产生了社交。
    家长也可以表现的笨一点,他想要喝果汁,你故意给他一瓶水,他不要,再给他牛奶,他还不要,辅助他说“果汁”,给他果汁。
    在以上互动中,家长们要像上面的例子一样,多折腾,制造回合,有回合才会有干预。
    二、应景式旁白
    这个之前教认知时我有说到,就是无论孩子走到哪,我们都不断的给他输入语音。
    比如他想开门,我们就说“开门”,他想要饼干,我们就说“饼干”,如果孩子已经会说饼干,我们就说“我要吃饼干”。
    总之,见到什么景就跟他说。他不看,就指给他看。(指给他看时,是站在他后面,你和他的头是朝一个方向角度的。因为他可能不会顺着你指的方向看事物)
    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家长这样说,孩子都不会理你,但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有耐心。也许两岁、三岁没反应,但到了三岁半、四岁,他可能突然就出现了很多语言。
    应景式旁边注意几点
    1.应与具体事物、人物、场景相关联。先用实物来教,再用图片教。
    2.用孩子的口吻说话。
    比如见到叔叔,你说“叫叔叔”,孩子可能也说“叫叔叔”。家长们应该蹲在孩子身边,用孩子的口吻说“叔叔好”。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20-01-26 14:08
    收起回复
      经颅磁,听筒,低频电疗也没用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20-01-26 23:51
      回复
        最近很多家长用微信问我问题,我觉得很多问题都挺有代表性,可能其他家长也会遇到,所以我在这里集中再解答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以下文字不分先后顺序。
        1.网上有一些案例能彻底治愈自闭症,或者可以让孩子进步速度非常快,这种是科学的吗?
        我想说,任何人遇到重大变故,首先想到的都是逃避现实,这时候若是有一个非常能帮助孩子的方法,家长就觉得这是一根救命稻草,这是人之常情。我刚知道自己孩子是自闭症时,宁可谁告诉我,花一千万能治好孩子,我都可以拿。可惜世间根本没有这种瞬间治好自闭症的方法。不管谁说,用了我的什么药,孩子就进步神速,这也好了那也好了,或者针灸、理疗、鼠神经等等,都是骗钱的。希望家长们别抱着这些不切实际的希望,别浪费金钱。网上还有一些家长,用他自创的干预方法,把他的孩子恢复的非常快和好,我只能说这真的仅是个个案。每个孩子都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新家长们一定要学习国际公认的治疗方法,这是经过无数家庭和专家学者印证过确实有效的。家长们不用全都学明白,可以每个都了解一下,找它们的相通点,挑选适合自己孩子的干预方法。另外我还想说,自闭症不是什么绝症,绝症是你花多少钱也治不好的,自闭症通过科学的干预是可以改善的,也许长大了仅仅是有点孤僻,社会上也不是没有这种人。六岁以前是干预的黄金期,三岁以前是黄金中的黄金期,请家长们别浪费时间了,摒弃那些幻想和惆怅,抓紧时间干预吧。
        2.可不可以让孩子独自玩耍,或者说,他若是玩的是有意义的游戏,可不可以让他独自玩耍?
        我记得四年前我听一个妈妈的讲座,她说,她从没有让她的孩子独自玩耍超过三分钟。我非常佩服她,这真的很难做到,但我一直在努力做到。无论孩子玩的是否有意义,大人一样可以参与呀。我知道有的专家会说,适当的让孩子独自玩耍,锻炼他的独立。这种观点是没错的,但不是现在。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吸引他对人的关注,和人的互动,未来当他能力不错的时候,才会让他学习独自玩耍,不要太过依赖父母。那有的家长会问,他在玩某个玩具,我如何参与进去呢?我推荐给家长一个方法,买玩具买两套,一模一样的,我孩子早期的玩具都是两套。他玩什么你就玩什么。为什么要两套呢,因为你想让他模仿你,或者关注你,那你得有玩具吧,你若是从他手里拿走玩具,他会生气的。当你模仿他的玩法后,你要加入一些夸张的语气和表情、动作,吸引孩子的关注,让孩子觉得你超级有趣,这时候,你再增加有意义的玩法,或多样的玩法(因为我们的孩子经常重复一种玩法,或做无意义的玩法)吸引他模仿你,你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当然,两套玩具是针对那些有经济条件的家庭,没有两套也不是不可以,我说这个也就是个参考。回归主题,早期干预时,尽量不要让孩子独处,家长们一定要多陪伴,多参与,多互动。
        3.有位妈妈给我看了一段她和孩子互动的视频,一共28秒,我把她们交流的话给大家写出来。
        妈妈:“宝贝你玩的什么呀?”
        孩子:“青蛙”
        妈妈:“青蛙,青蛙什么颜色的?”
        孩子:(看了看青蛙,没说话)
        妈妈:“什么颜色?绿色。好玩吗?”
        孩子:“好玩”
        妈妈:“你喜欢吗?”
        孩子:“喜欢”
        妈妈:“喜欢啊,那给妈妈玩玩好不好?”
        孩子:(递给妈妈)
        妈妈:“谢谢宝宝,(妈妈并没有玩)还给你吧,你玩吧,真棒”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请大家思考一下,妈妈犯了什么错误,我先不说,一会我再讲。
        4.怎么教语言?
        很多家长都问我这个问题,但我建议,趁着孩子没有语言,先教非语言。什么是非语言,表情、眼神、语气、语调、音量、说话口气、说话速度、肢体动作等,都是非语言。为什么自闭症孩子长大以后情商或智商很低,是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字面的意思。
        举个例子,我们同样都使用“过来”这两个字。
        (轻声的)宝宝,过来过来。(温柔慈爱)
        (压低嗓门)宝宝,快过来。(神秘)
        (很快)宝宝,快过来!(紧张)
        (大声)宝宝,快过来!(号召)
        (厉声)宝宝,过来!(命令)
        同样的话,不同的语调、音量、速度,表达的意义和讯息可能完全是不一样的。教语言的家长,也不要忽略非语言的训练。
        为什么要把非语言放在语言前面教,是因为,若孩子已经可以用语言表达给我吃饼干后,他就不喜欢再用肢体动作(非语言)来指或伸手了,伸手多累呀。若孩子语言爆发了,再去教非语言,困难重重。若孩子没有或仅有少量语言,教非语言很顺利。
        (未完待续)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20-01-27 20:06
        收起回复
          5.接第3条。没几个人互动,我直接公布答案吧,看看有没有家长想对了。大家数数短短28秒的视频,这位妈妈一共问了几个问题?应该是五个吧。我们跟孩子的互动,不用用问问题来互动的。我们要多用分享式交流,比如还是这个视频,我们可以直接说(夸张的语气),“哇!青蛙!”,“绿色的!”,“真好玩!”,“给我看一下”,把青蛙开关打开,大人模仿青蛙跳,“太有趣了!”,“还给你,你玩吧”,若是孩子能力好一些,可以邀请他跟你一起模仿青蛙跳,然后表扬他“你学的真像!”,而不是表扬“你真棒”,这个表扬我之后再详细说。以上的语言叫做分享式语言,这种互动才是正确的。为什么不让家长问问题呢?首先会造成孩子的负担,明明他很开心的玩玩具,还要回答你的问题,若是爸爸在打王者荣耀,妈妈一个劲的问他问题,爸爸会不会很烦?一样的道理。再有,孩子会学习到家长的语言,然后将来他跟你分享时,会自问自答,比如他想跟你分享动画片很有趣,他可能会说,“妈妈,动画片好不好看?好看。”,这应该不是咱们想看到的吧。所以,家长们跟孩子互动时千万忍住问问题的欲望,这是新家长们很容易犯的错误。
          另外,别总想着孩子可以回答多少问题,他回答问题,那不还是因为你问他问题了么。我们干预孩子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他将来可以独立生活在社会中,待我们百年之后他不至于饿死,那么训练之初,一定要多用分享式语言,让他也学会跟我们直接说话,而不是被动的回答问题。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5楼2020-01-28 01:42
          收起回复
            说一下如何干预孩子的不良行为,为什么我说的是不良行为,而不是问题行为呢,字面意思,问题行为比不良行为更严重,肯定是要干预的,而不良行为普通孩子也会有的,比如有的普通孩子想要买玩具,家人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就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就是不良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我前文说到的,我的儿子有的时候比普通孩子还要乖,那是因为我用科学的干预方法,把这些不良行为也改善了。
            如何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包括问题行为呢,我推荐大家买一套ABA的书,文章最后面有图。
            我先大概说一下原理。
            还是拿孩子向你索要某个玩具为例,你没有满足他,他大哭大闹,这个行为是我们不想看到的,这就是不良行为,如果这个时候你受不了他的哭闹,你最终满足了他的愿望,那么就强化了他这个不良(哭闹)行为。待下次他又想要玩具时,你没有满足他,他还会用哭闹表达,而你这次还是拒绝他,因为他上一次有过用哭闹成功的例子,所以这次他会更加激烈的哭闹。也许还会在地上打滚,然后你又妥协了,就再一次强化了他这个不良行为。……等到你下定决心一定不满足他时,由于之前不断的强化他的不良行为,你会发现他此时的行为已经过激到无以复加,可能会哭晕过去(我同事家的孩子就这样哭晕了,是个普通孩子)。
            有的老人溺爱孩子,见不得孩子哭,可能会说,不就是个玩具嘛,给他就得了,哭成那样。但这次他要的不是玩具而是天上的星星呢?你怎么给他?所以我希望从现在就开始干预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要等到像上面例子那样时才重视。
            如何干预孩子的不良行为呢,分两个步骤:
            第一,忽略法
            忽略法的意思就是,无论孩子如何闹,我都不回应他,包括不看他,不解释,不说话。而且所有家庭成员要一致,不能你这边忽略了,老人那边满足了,那就前功尽弃了。
            另外,针对孩子伤人的不良行为,比如咬人,他刚开始时只会咬家里人,等咬习惯了就可能会咬外人,所以在家的时候就要把这个行为改善掉。采用的也是忽略法。他咬你的时候,一定不要有反应,你的任何反应(比如痛苦的表情、大声的呼叫等等)对孩子来说可能非常有趣,都是对他这个行为的强化。若你无法做到被咬时无动于衷,把自己变成一根木头,那你就别被他咬到,看他准备咬时轻轻的推开他,也别做过激的动作这会让孩子以为在跟你玩游戏,又强化了咬人的行为。
            我记得我参加以琳家长培训班时,教ABA的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以琳学校里的某个学生,喜欢用水泼人,他一泼人,别人肯定会躲,或者如果泼到了,别人肯定会抖动,惊呼,他觉得很有趣,所以别人的任何反应都强化了他这个不良行为。那他来到学校以后,家长如实跟老师反映了这个问题,老师和家长达成一致,忽略他。某一天,这孩子上课时就泼了老师一身水,老师特别淡定,没有任何表情,继续上课,孩子没有体会到任何乐趣。之后所有人全都对他的这个行为忽略,他体会不到快乐,慢慢的这个行为就消失了。
            我希望所有的不良行为,都从最初级时就处理掉。
            第二,教正确的行为
            若一味地采用忽略法也是不行的,我们得教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这个很关键。
            还是以他索要玩具为例。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①不要等到他闹的时候再去教正确的行为,这是没用的。
            ②若你还没有教他正确的行为时,他若想要你就满足吧,别等到闹的时候再满足。
            ③若是在户外,比如逛超市,家长如果知道前面有孩子非常想要的东西,而我们又不能满足他要求时,就绕路吧,别让他情绪爆发,父母肯定不想引人旁观吧。
            如何教正确的行为,以孩子能力为准。若他不会说话,那就用伸手或手指物等非语言表达,若他会说话,就教他用语言表达。方法还是ABA,他做了正确的行为,就给他强化物,强化他这个正确的行为。若他不会做,可以让爸爸参与进来,爸爸先示范,奖励爸爸,爸爸再辅助孩子,奖励孩子。
            若某一天,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了他的需求,家长能尽量满足还是尽量满足他,来强化他的正确的行为。但若他一边哭闹一边表达,这个行为是不能强化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请求,哪怕他用正确的方式表达了,我们都能满足,我们也要适当让他学会被拒绝,和遇到挫折怎么办。但这个训练我建议在孩子能力再好一些时做,而且不能总做,一天做一次就行。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2楼2020-01-30 21:48
            收起回复
              最近疫情把大家都挡在了家里,让好多新家长们无限焦虑,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虽然我在帖子里说了,要大量的玩游戏,但确实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玩游戏,家长们的精力还是有限的。那么,除了游戏,其他时间做什么呢?居家应该如何干预呢?
              应该有很多新家长会觉得,居家就是洗脸刷牙穿衣服这些琐事?其实不是的。郭延庆医生说,居家干预包括:饮食起居、游戏学习、行为管理。
              详细说一下都有哪些方面:
              一、饮食起居
              1.自理
              比如脱衣服、穿衣服、洗脸、刷牙、上厕所等
              2.参与家务
              比如扫地、擦地、端菜、收拾桌子、收拾玩具等
              3.参与社区生活
              比如买菜、倒垃圾、帮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等
              4.独立家务
              5.独立社区生活
              二、游戏学习
              1.自我游戏
              不是让孩子自己玩家长就不管他了,而是家长先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观察孩子是怎么玩玩具的。比如孩子虽然在玩小汽车,却是趴在地上观察轮子的转动,这种方式显然异于常人,那我们就要尽量减少他这种玩法。
              2.亲子游戏
              在亲子游戏互动当中,我们要尽可以把自己变得丰富、生动、有趣,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关如何游戏,前文已有详细讲解,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3.同伴游戏
              若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固定的玩伴,对孩子改善社交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为什么家里有第二个孩子陪伴时,自闭症孩子社交进步很快的原因。相比较大人,自闭症孩子更愿意模仿孩子。家长们可以创造机会,吸引邻居家的小朋友来你家玩。但要注意一点,一次只跟一个普通孩子玩,若和两个或以上的普通孩子在一起,普通孩子们会抱团,不会搭理你的孩子了。
              4.语言学习
              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学习。
              5.技能学习
              比如认知、写字、画画等。
              6.习惯与兴趣的培养
              习惯包括饭前洗手、便后洗手、进屋脱鞋等。
              兴趣包括搭积木、搭乐高、画画等。
              7.解决问题
              很多自闭症孩子不会解决问题,或者说在他们的思想里,仅有一种解决方法,若该方法无用,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有时候我们要创造机会教更多的解决办法。比如孩子想玩摇摇车,爸爸一掏口袋,没带钱,怎么办?第一种办法,妈妈拿钱。第二种办法,回家取钱。第三种办法,用手机给老板刷一块钱然后换一枚硬币。等等。
              三、行为管理包括:
              1.能听
              孩子能听懂我们的说话并会配合。
              2.能说
              孩子自己有需求的时候能够通过合适的途径让别人理解。
              3.能等
              在不能马上得到某样东西或者不能马上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孩子能够做到等待。
              4.能坐
              能坐住,即安坐。
              5.能学
              能够接受教导。
              6.问题行为分析、管理、预防
              前文有写,不再重复。
              以上就是居家干预的全部内容。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20-02-02 21:32
              收起回复
                小龄孩子通过游戏介入!
                小龄孩子通过游戏介入!
                小龄孩子通过游戏介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最近很多家长陷入苦恼,极为简单的拍拍手,指鼻子,孩子怎么教都学不会,还总做错。试想,若孩子连手是什么,鼻子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他如何能做对指令。完成指令是要用认知作为基础的。那家长又犯难了,认知我教了很久,他就是学不会,怎么办。那是因为孩子没有动机,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动机越强,学东西越快,任何人(包括大人)都是如此。打个比方,我老婆在家练歌,动机是她要参加同学聚会,她要表现自己;运动员辛苦锻炼,动机是取得好名次为国争光……等等,大人一想就明白的道理,小孩子是不明白的,他没有这个动机,就没有学习的欲望,学习就很慢。那如何让他有动机?游戏介入。孩子都喜欢玩游戏,若他觉得游戏非常有趣,还想继续游戏,那这个就是动机,我们通过游戏的方法去教孩子认知,包括语言、眼神、轮流等等,都是最快的,也不易引起孩子的排斥。还是以刚才提到的身体部位举例,若孩子喜欢挠痒痒,家长用生动的语气和表情跟孩子说,“我要挠痒痒喽”,“挠……脖子!”,“挠……肩膀”,“捏……鼻子!”,“抓……小手!”,“抓……脑袋”,等等有趣的互动,孩子挡错位置了,就会被捉住,被挠痒痒,那他慢慢就明白这些身体部位的名字了,至少是有个概念了。等到多玩几次,你再说“挠……脖子”时,他真的挡住了脖子,你觉得他明不明白脖子在哪了?一定是明白了。这就是用游戏的方法教学。
                家长们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思维给局限了,觉得游戏就是高大上的,其实很多极为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当成一个游戏。但也不是单纯的疯玩就是游戏,你要观察孩子疯玩的时候有没有跟你互动,比如眼神,若没有,那还是要加入等待环节,或人为的制造一些情景,去吸引孩子去关注你,去跟你互动沟通。
                关于如何游戏,和游戏的注意事项,我前文有详细讲过,这里不再重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20-02-04 12:30
                收起回复
                  22楼有写如何游戏及游戏时的注意事项,请再仔细看一遍后再参考以下游戏。我的游戏仅仅给各位家长一个启发,只有自己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自己设计的游戏才是孩子最喜欢的。
                  挠痒痒系列
                  1.《我要挠痒痒喽》
                  我要挠……脖子,我要挠……耳朵。
                  2.《弹琴》
                  把孩子的肚子两侧当做琴,家长一边哼歌一边用手在上面弹琴。
                  3.《我要骗你》
                  家长说“抬头”,孩子做了,家长立刻挠他脖子痒痒,家长说“你后面有好吃的”,孩子回头了,你就挠他肚子痒痒。家长说“天上有只猪”,孩子抬头看了,挠脖子。
                  随着孩子长大,能力提高,这个游戏可以改编成很多种游戏,比如家长和孩子面前放零食,每人说一句骗人的话,看谁会上当,上当了就没吃到零食。(因为自闭症孩子心智弱,特别单纯,要教他们分辨假话,自己也要会说假话)
                  4.《我要吃掉你》
                  家长假装是大灰狼,把孩子抓住,扔到床上(狼窝),说“我要把你洗一洗”,洗的时候可以挠痒痒。说“我要吃脖子”,抓脖子挠痒痒。说“我要吃鼻子”,抓一下鼻子放嘴巴里说“都是鼻屎太恶心了呸呸呸”,说“我要吃脚丫丫”,“太臭了呸呸呸”,自由发挥。
                  这个游戏可以改编成很多游戏,比如家长(狼)说“我去烧水,把你煮了”,然后离开,这时候妈妈(或另一个小朋友)来救他,把孩子救走,狼回来了一看人没了,“啊!我的羊呢?谁把我的羊救走了,哼,我生气了”,然后再找机会抓他。你离开的借口有很多,比如“我的刀生锈了,我去磨刀”,“我没刷牙,牙好臭,刷了牙再吃你”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认知和常识,也可以再加入道具“钥匙”,用钥匙把羊锁起来,当着孩子的面把钥匙藏起来,别人来救他时他要告诉别人钥匙藏在哪里了等等,众多变化父母自由发挥。
                  6.《爸爸抱抱》
                  孩子有时候会让家长抱抱,家长这时候可以装傻,故意给他看你的手是五指分开的,抱他的时候手放在腰那里故意挠痒痒,他肯定觉得很痒乱动抱不起来,他如果会表达就会说“不是这样抱,手要合上”,那家长就合上,抱他腋下,也是挠痒痒,之后自由发挥。
                  7.《卖狗肉》
                  小时候玩过吧,“卖狗肉嘞,今天不买明天臭嘞”,把孩子背在身后,托着屁股。家长可以说“这是只死狗”,然后用手指挠屁股痒痒,他一乱动你就吃惊的说“啊!怎么活了”,然后赶紧把他扔在床上。其他自由发挥。
                  8.《小老鼠,爬呀爬,一爬爬到XX上》
                  用两根手指装作小人走路,可以从孩子的手上开始走(轻轻的,孩子会觉得很痒),一边念歌谣一边爬“小老鼠,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用手指打个转,然后继续念“小老鼠,爬呀爬,一爬爬到脖子上”,挠痒痒。之后自由发挥。
                  (未完待续)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20-02-06 11:08
                  收起回复
                    记得早些年参加pci创始人杨教授的讲座,他给我们播放了一个自闭症家庭的短视频,大概内容是这样的:爸爸准备在家涮火锅,妹妹(nt)和哥哥(自闭症)在凳子上看着。妹妹拿起一个装着调料的碗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回答“麻酱”,哥哥也学妹妹拿起了一个碗,爸爸立刻问哥哥“这个碗是什么形状的?”,过了一会,爸爸往锅里放菜,妹妹说“我帮你放”,也抓起一把菜放进去,哥哥学妹妹抓起一把青菜,爸爸又问哥哥“这个菜是什么颜色的?”。
                    ……
                    我再举几个例子,这些天陆续有一些家长跟我描述孩子的刻板行为。其中一个妈妈说,我孩子最近学会了双脚跳,特别兴奋,天天跳,是不是刻板行为?现在家里的跳床都给收走了,不让他继续跳了;还有一个爸爸说,孩子喜欢看书,每天睡前都让妈妈给他讲绘本,不讲就哭,是不是刻板,现在绘本全都收起来了不敢给他看;还有一个妈妈说,我儿子每次出去玩,都喜欢走有卡通人物的那条路,我想带他走另外一条路,他就不高兴,硬带他走,他就哭,这是不是刻板行为。
                    ……
                    另外还有一些家长跟我反应,有的孩子一生气就喜欢扔东西;有的孩子学滑板车特别慢,邻居家孩子都会了;有的孩子两岁半了还学不会刷牙……爸妈们问,这些问题是不是自闭症的表现,应该怎么干预。
                    ……
                    我想问问,有多少家长,会像上面所讲的家长那样。那我再举几个普通人的例子,有的大人喜欢转笔,只要身边有笔就喜欢转,这是刻板吗?还有的人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瓶盖,这是狭隘兴趣吗?有的女人一生气就摔东西,是不是刻板行为?有的人就是学东西学的慢,那他就是自闭症吗?
                    ……
                    我想告诉家长们的是,一个自闭症孩子给你带来了焦虑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我们不要片面地认为孩子是自闭症,就把孩子的行为问题严重化,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请给他基本的尊重。无论是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出现让家长困扰的行为。但有的行为可能是与孩子发展阶段有关的阶段性行为,会随着年龄与相关能力的增长而减少,直至消失,而另一些行为则是需要重点关注与处理的。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20-02-08 16:17
                    回复
                      看以下游戏时,请一并看一下22楼关于游戏的理论和要点。以下游戏都是我针对自己孩子的兴奋点设计的,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父母要多跟孩子玩,找自己孩子的兴奋点,然后设计游戏。只有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希望每个父母都是个演技派游戏专家!
                      床上游戏系列(当然其他时候也可以玩)
                      1.《大脚丫子列车》
                      给孩子穿睡裤时,孩子的脚即将伸出来的时候,我会用古怪的声音配音“大脚丫子列车就要进站了”,然后抓着孩子的脚,沿着我的手臂往上开车,配音“枯哧枯哧”,然后一直开到我的脸上鼻子那里,夸张的说“太臭了”,然后翻白眼假装晕倒了。
                      2.《拉大锯》
                      一边念歌谣,一边拉大锯,然后某一下突然没拉住,让孩子躺在床上,然后大笑(带动孩子的气氛)。
                      3.《找洞洞里的小怪兽》
                      跟孩子说,我要找找你身上洞洞里的小怪兽,然后翻看孩子的耳朵洞,把手指插进去,假装被咬到了说“啊!被小怪兽咬了一口”,然后翻看孩子的鼻孔,伸手指摸一下,假装触电了一顿哆嗦,然后翻翻孩子的小屁眼,把手指伸进去说“太臭了!这是屁眼!”
                      4.《颠倒》
                      假装孩子是颠倒的,大人摸着孩子的屁股跟他说话,说什么都行,然后拍孩子的脑袋说“屁股好大啊”,把孩子抱起来,头上脚下(别太夸张,稍微有一点就行,孩子会怕),然后跟他的脚说话,问“你怎么不说话呀”,离近一点说“怎么这么臭”,等等。
                      5.《吹吹小洞洞》
                      跟第三个差不多,找孩子的小洞洞然后吹气,吹耳洞和鼻孔时轻一点,孩子会很痒,吹肚脐眼时嘴巴贴紧用力吹气时,会发出“噗”的一声,你说“啊!肚子放屁了”,吹屁眼时假装被熏倒了。
                      6.《我要吃掉你》
                      大人说“我要吃小鼻子”,“都是鼻屎恶心死了”,“我要吃脑袋”,“呸呸呸,都是头发”,“我要吃脚丫丫”,“太臭了”,“我要吃手”,“都是骨头没有肉”……自由发挥。
                      7.《拍抖音》
                      若孩子认知能力好一些,可以用现在流行的抖音跟他玩,给他建立个账号(其实就是你自己的),然后各种恶搞拍摄,比如床上翻跟头,跳舞,然后给他看有多少播放量,有多少人点赞等等。他有时候自己看自己的表演也会很开心。
                      (未完待续)
                      以上所有游戏,大人的表情一定要生动,而且表情要多种多样,比如表演被臭气熏到,可以直接翻白眼头摇晃然后躺床上不动,或者紧鼻子憋着嘴巴用手扇风,等等。游戏时大人的表情别千篇一律,用各种各样生动的表演吸引孩子的关注。其实,如果大人是个演技派,将来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也是个演技派,他会学习到你的各种表情,极为有趣。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9楼2020-02-08 21:36
                      收起回复
                        最近有很多新家长问我,当知道孩子的病情以后,着手对孩子进行干预,但自己毫无头绪,不知道怎么开始,不知道如何安排一天的训练,也不知道需不需要找机构。每天看着孩子自己在那里玩,各种刻板,各种沉迷,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加入进去。
                        虽然我帖子里写了这么多,这些新家长也都看了,可是还是会问这个问题,难道我写的还不够明确吗。那好吧,我在这里再单独写一下,新家长们应该如何开始,老家长有选择性的参考。
                        首先说一下机构。
                        我不排斥机构,我儿子从一岁半到现在五岁半一直都有上机构的,将来也会继续。我觉得机构可以缓解我的压力,让我有时间充电学习,也可以帮我做一些我不擅长的训练,比如桌面和感统,我通过观察老师的教学,对我干预孩子也有很多启发。但机构只是辅助,主要干预还是在家,没有任何一个恢复好的孩子,完全是机构教出来的,都是因为家庭干预起了重要作用。另外,选择机构也很关键,若你选了一个不好的机构,浪费了金钱不说,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孩子的时间真的很有限。有些好的机构,他们的目的是教父母,他们会主动邀请家长进去观看,然后跟家长说居家干预的重要性。我希望新家长们选择这种良心机构。
                        然后说一下干预的黄金期。
                        为什么说三岁以前是干预的超级黄金期,六岁以前是黄金期。因为六岁以前大脑还没发育完全,此时用科学的干预是可以扭转大脑发育的方向,这时期我们用后天的方法人为引导孩子大脑朝好的方向发展。而到了六岁之后,孩子脑部发育基本完成,不是说不能干预,只是再干预就会很慢。所以好多新家长说“自己因为没有警觉耽误了孩子半年甚至一年才发现问题”,但你现在也不晚的,若成天唉声叹气,却不尽力去进行科学的干预,岂不是再一次耽误了孩子吗。以上关于脑部发育的言论,由于我不是专业学者,所以我只能说的这么肤浅,希望大家见谅。
                        再说一下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最快的?
                        普通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他学东西学技能,主要是靠老师或父母教,还是通过观察别人学习呢?我觉得是后者。人都是通过不断的关注别人,从别人那里获取方法,自己尝试,经历失败,然后总结,最后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自闭症孩子(包括疑似),他们不喜欢关注人,他们的注意力都在物上,那他们就浪费了无数次学习别人的机会,他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靠父母教,速度必然很慢。
                        如果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干预,让自闭症孩子们尽快的关注他人,通过模仿可以让他自发的学习,那对他一生都有极大的好处。很多脱帽的孩子,或者恢复的很好的孩子,也包括我儿子,已经基本上可以做到这一点了,那未来,当他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包括之后的人生,我当然还会继续关注他,指导他,让他沿着正确的路走下去,但最苦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未来可期!
                        再说一下干预的核心是什么?
                        社交!社交!社交!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知道网上有很多这个爸爸那个妈妈的,把自己孩子恢复的很好,然后就出来说一些经验,可能你们认为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但我想说,家长们一定要理性的看待这些经验。每个孩子都不同,这些经验不一定适用所有孩子。我们应该学习国际上公认的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然后有选择性的借鉴这些父母的经验,而不是全盘吸收,就认为他们说的全都对,如果全都对,他们早就是邹小兵,郭延庆,杨宗仁等等大咖中的一员了。作为父母,咱们不要走极端,相信科学,而不是个例,甚至是几百个个例,标榜自己治好了几百个孩子的,对全世界的自闭症孩子来说,也仅仅是个皮毛。但这些爸妈的付出与努力绝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引用邹小兵的一段话:以社交为核心,注重情绪调节、行为能力以及认知、语言、运动和生活自理;以结构化教育和随机化训练为基本框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以家长介导的家庭和自然环境下的训练;以行为疗法(ABA)为主要手段、熟练运用奖励、辅助、温和惩罚、消退、渐隐、泛华等行为技术保证社交和其他干预目标的实现。
                        父母应该掌握哪些理论知识
                        刚才那段话是邹小兵的BSR模式,里面提到了“熟练运用奖励、辅助、温和惩罚、消退、渐隐、泛华等行为技术”,这些知识真的是贯穿到整个干预中的,任何时候都会用到,老家长们,包括我,随手就会使用,所以我们在陪孩子时,处处都是训练和干预呀。好多家长微信问我问题,孩子这个问题怎么办,那个问题怎么办,我想说,你们还是好好看看书吧,《ABA行为分析法》都有写的。别人给你的方法,仅供参考,因为他们不知道你孩子实际情况,能力如何,只能针对你描述的情况给你一些建议。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除了ABA,如何陪孩子玩和互动,我推荐大家看《早期丹佛》,PCI讲座,《地板时光》(这本书我本人没看过,但很多家长说不错),《与你同行》等,当然还有很多好书,我就不一一推荐了。
                        父母知识丰富了有什么好处呢,首先,你不再彷徨,你可能还没做到融会贯通,但至少方法是正确的,每天干预完孩子,晚上再补充一下专业知识,印证一下自己白天哪里做的不好,第二天改正,长年累月下来,你也变成一个像我一样的资深父母。再有,你不会上当,你也会挑机构、挑老师,你会找适合自己孩子的老师而不仅仅是名声好的老师。你会科学的制定孩子当下的干预重点。你会有选择的参考别人分享的经验。
                        我一直信奉,只有父母自身强大了,才能把孩子干预的好。
                        先写到这里,未完待续。


                        IP属地:吉林154楼2020-02-27 13:39
                        收起回复
                          最近有点忙,系统的有条理的文字就先不写了,我想到哪里说哪里。可能也有点用处。
                          有个妈妈跟我说,她给孩子一根胡萝卜,孩子很喜欢,拿着不撒手,弄的她以后不敢给孩子胡萝卜了,她认为是刻板。我觉得这有点大惊小怪了吧。
                          针对孩子的刻板行为(或者是你觉得刻板),你可以跟他一起玩,把这个行为变成一个游戏,记得用夸张的动作和语气表情吸引他的关注,然后加入一些有意义的变化或者说是其他玩法,吸引孩子反过来模仿你。就拿这个胡萝卜举例,孩子拿着胡萝卜,家长也模仿他拿一个,可以假装胡萝卜是个武器,你和他玩战斗的游戏,也可以用胡萝卜挠痒痒(挠……脖子、挠……肚子),也可以唱拔萝卜儿歌,随着律动扒孩子手里的胡萝卜。这些都可以玩。
                          孩子的刻板行为,其实都是孩子很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你放任他做,就是刻板,如果你加入进去和他一起玩,就是互动。比如我儿子以前喜欢开关门,就是喜欢,说了也没用,那后来,他一开门我就拿个娃娃假装说“太好了,门开了,出去玩”,然后让娃娃走出去,然后我儿子一关门,我就说“呜呜呜,爸爸没出来,好害怕”,我儿子就很开心,觉得有趣,反过来就跟我一起玩。这个例子希望对你有一些启发。平时多想一想,多思考,别把自己思维局限了。
                          再说玩具的事。
                          我觉得一切声光玩具都要收起来的,因为孩子玩这些玩具的时候,你加入不进去呀,他为什么要理你,玩具太有吸引力了。我们只留能加入进去跟孩子一起互动的玩具。我希望孩子社会性还不够好的时候,大量的玩肢体类游戏,如果想要用玩具,我觉得是用道具,什么是道具,比如彩虹伞,大龙球等等,你使用这些道具可以跟孩子玩很多游戏,这种道具我同意使用。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0楼2020-03-02 10:50
                          收起回复
                            谢谢楼主分享,看了一遍帖子,里面说的都是干货,里面写得挺全的,也是很科学的干预方法。另外,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楼主解答一下,第一个是,上面你分享的我要骗你这个游戏,你们一般会说什么骗人的话呢?是真假混杂吗?可以请你举例说说吗?第二个是楼主的孩子现在能很好地关注到别人了吗?我家现在对人的关注比以前进步了,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例如有些时候孩子在跟固定玩伴玩的时候还做不到跟随100%,有时玩着玩着他可能会变成自己一个人,对于如何提高孩子这个阶段对人的关注,可以请你再说说吗?我觉得假如对人的关注更高了,跟随100%就容易做到了,谢谢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9楼2020-03-17 15:09
                            收起回复
                              是我看这多帖子,我觉得最适合我家的具体情况的,最适用,最符合逻辑的!
                              我家宝宝1月8个月之前看电视太多太多,导致浪费了学习时间。
                              到最近2.2岁了,我们又才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自闭的最大的问题是孩子对人不感兴趣,只对东西感兴趣!
                              如何把注意力转移到人身上来,是最大的难点!也是最考验我们的地方。
                              感谢楼主。谢谢!!


                              180楼2020-03-17 2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