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吧 关注:8,335贴子:13,249
  • 24回复贴,共1

求上古神话诸神,不要道教和洪荒神。如昊天上帝,东皇太一,帝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求上古神话诸神,不要道教和洪荒神。
如昊天上帝,东皇太一,帝俊皆为天帝,伏羲女娲,除此之外,春神句芒,太阳神羲和,月神望舒,这类的。
但还有很多不懂,如雷神,不是雷公,雷祖,雷霆普化天尊之类的。水神,火神,请列举以及职责。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1-04 14:18回复
    有一个小说在起点中文网,名叫《山海传说洪荒之劫》,内容为本土上古神话,可以去看看,免费的


    IP属地:河北2楼2020-01-04 20:24
    收起回复
      帝俊的出处只有山海经。东皇太一的出处是楚辞,汉武帝曾将太一作为最高神,不过太一和东皇太一还是有区别的。昊天上帝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甲骨文中的“帝”、“上”的延续。
      总之,要了解原始的中国神话,还是要读古籍,姑且推荐《山海经》、《楚辞》、《左传》、《淮南子》四本书。


      IP属地:安徽3楼2020-01-09 20:20
      回复
        雷公 雷霆普化天尊 雷祖 这些的确是小说常用的。
        上古神话并没有完整的传承下来的,他也是被人吸收整理后传承下来的。你说的 昊天上帝,东皇太一,
        帝俊,羲和等的确是上古神话传说,他们的出处为山海经楚辞天问等。
        你还可以看《列子》这本书 。
        个人认为只有巫师传承的神话才能叫上古神话,而巫师分化出医生和道家,因此道教神话内容也包含了一定的上古神话的。甚至可以说目前最有效的上古神话可能还是在道藏里面的。
        龙汉祖劫 等 并不是小说编造的,而是道教典籍里面记载的。


        IP属地:浙江5楼2020-01-15 20:16
        收起回复
          甲骨卜辞里除了帝,还有东母、西母。有学者认为东母是生命女神,与此相对,西母掌管死亡,并说她们就是女娲和西王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1-22 12:28
          回复
            甲骨卜辞:帝、东母、西母
            楚帛书:伏羲、颛顼、四时神
            诅楚文:皇天上帝、厥湫、巫咸、亚驼
            山海经:黄帝、炎帝、帝俊、帝台、女娲、烛龙、西王母
            齐地八神: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
            九歌:东皇太一、东君、大司命、少司命、丰隆、云中君、湘君、湘夫人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1-22 14:06
            收起回复
              黄帝、炎帝、帝俊、喾、尧、舜、丹朱、帝江,少昊,太昊,共工,大禹,轩辕,阳帝。“帝喾”,尧,舜,禹,契,后稷,皋陶,夔,四岳。容光,大桡,羲和,常羲,蚩尤,北斗,祝融,力牧,风后,大鸿,天老,申命,宁封子陶正,赤将,飞龙,容成氏,仓颉,乐怜,大容 ,风后,雨师,规纪,地典,孔甲,西王母,岐伯,岐伯,巫彭、竖亥,奢龙,日主,月主,雷公。
              缙云神,黄云神,黑云神,白云神,青云神。
              红龙神,黄龙神,黑龙神,白龙神,青龙神。
              大火氏,鹑火氏,西火氏,北火氏,中火氏。
              如下是少昊的神官:玄鸟氏(燕),丹鸟氏(鷩雉,丹雉,),伯赵氏(鵙,伯劳,),青鸟氏(鸧鴳),鸤鸠氏(鴶鵴,秸,鞠,戴胜),鴡鸠氏(雎,鴡鸠,王鴡),爽鸠氏(鹰,鸷,来鸠),鹘鸠氏(鹘雕,鶌鸠,鸣鸠),西方曰鷷雉,攻木之工也。东方曰鶅雉,搏埴之工也。南方曰翚雉,攻金之工也。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九扈(九农正):春扈鳻鶞,夏扈窃玄,秋扈窃蓝,冬扈窃黄,棘扈窃丹,行扈唶唶,宵扈啧啧,桑扈窃脂,老扈鷃鷃。以上九扈都叫九农,他们都负责教民事。
              常陈,郎将,天之内尉,天厨,天钩,织女。
              煞星“八妖”神:天目、月厌(又说有火光,不知道是不是一个)、飞廉、天鬼、天怪、飞魂(游魂)、直符、月宿。
              妖星神:天棓,天枪,天猾,天冲,国皇,反登,昭旦,蚩尤之旗,昭明,司危,天搀。五残,狱汉,大贲,昭星,绌流,旬始,虹?,击咎,天杵,天付,伏灵,大败,司奸,天狗,天残,枉矢,破女,拂枢,灭宝,绕廷,惊理,大奋。老子星。
              英招,双头牛,毕方,烛龙,鼓,钦 丕,保江,陆吾,蠃母山神,窫寙,穷奇,饕餮,精卫, 计蒙,神涉蟲,耕父,帝之二女,于几,荣余山神,怪神,钟山之神,章尾山之神,奢比尸,天吴,贰负,危,神耆童(颛顼之子嗣作火正),宵明、烛光,吴西雷神,犂〈霝鬼〉之尸,晏龙,司幽,思士,折丹,[鸟/宛],石夷,禺京,禺猇,弇兹,夔,灵恝,夏耕之尸夫,应龙,不廷胡余,因乎乎,倍伐,伯服,女娲之肠十人,台玺,老童,太子长琴,大荒之野,帝颛顼九嫔,强良,九凤,苗龙,融吾,弄明,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戎宣王尸),欢头,炎融,昌意,青阳玄器,苍林,夷鼓,咸鸟,乘釐,延维,伯陵,阿女缘妇,鼓、延、殳,禺号,淫梁,番禺,奚仲,吉光,帝俊子八人,黄帝子八人,喾子八人,般,赤水之子“听沃”,炎居,节并,戏器,术器,噎鸣,电母,回陆,玄冥师。
              十五山神之上的宗主历儿山神,五山神之上的宗主(泰逢神、熏池神、武罗神),厘山山系的九山神,薄山山系的十六山神之上的宗主(升山神,首山神,尸水神),缟羝山山系的十四山神,缟羝山山系的山岳神,苦山山系的十六山神之上的宗主(苦山神、少室山神、太室山神),缟羝山山系的另外又另有十六山神,荆山山系一共二十三座山神之上的宗主(骄山神),岷山山系一共十六座山神之上的宗主(文山、勾山、风雨山、騩山),岷山山系的熊山神是这十六座诸山的首领,首阳山山系九山神之上的宗主(堵山神),首阳山山系的首领为騩山神,荆山山系共四十八山神,宗主为洞庭山、既荣余山神也。
              不完全罗列的女神名单:方雷,嫫姆,雷祖,彤鱼,赤水之子听沃,帝之二女,织女(收阴),巫咸、巫即、巫盼、巫彭、 巫姑、巫真、巫礼、 巫抵、巫谢、巫罗,巫阳、巫履、巫凡、巫相,西王母,天女魃,景仆,娥皇, 女英,常羲,羲和,玄女,素女,姜嫄,涂山女,洛神,舜母“握登”,尧母庆都,娏,精卫,露草帝女,詹草帝女,地神泰媪,风神孟婆,盾甲神,司寒的霜神青女(青腰玉女),素娥十人,帝女“女尸”,赤帝女姚姬,天帝女钓星,嫦娥,电母,风神封姨。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2-05 21:46
              回复
                甲骨文(商人)中的神话体系:
                上帝,四戈神,东母,西母,东方之神曰析,南方之神曰夷,西方之神曰彝,北方之神曰勹。
                四方神负责自然运作,四方神亦是土地神与巫神。又有,龙母,夒,夔。
                而这个商人的至高神虽然也是天神上帝,但不是天的本身,而是一位天上的主宰者。
                商人上帝的神话中,他的天上宫廷之中有许多的工臣,又有许多的云神下臣,如一/二/三/四456七/困云神。
                商人上帝是拥有支配自然,战争,祸福,神明的主宰者,拥有着无上的权能。
                而商人很多时候去祈祷求帝的下臣显灵帮助,却很少祈祷上帝帮助,或者说是不敢。
                商人的王也只是通过占卜来揣摩这位帝的想法而已。
                楚人的神话:
                至高神东皇太一(又名蚀,蚀太,太,太一,太乙),是一位至高神+创世神+创造水的神+造神的神上神。
                太一之下是名叫“大水”的神,大水只逊太一之下,东君与云中君之类不必多说了。
                特别的:
                尧又名陶唐,陶有燃烧,熔化,彩色,快乐,白色的意思,唐有太阳之意,而且尧字又有材薪,至高的意思,与甲骨文上帝之帝材薪极类似,《吕氏春秋》中尧为“黎”的代表神,尧又是指“至高的神”,又代表一个群体,那么尧原为天神的上帝,是黎民(平民)的至高神,儒家孔子从来叙事都以尧为先,孟子继孔也是先言尧为先,司马迁也说儒以尧为最古者,战国未韩非子讲二人争古老,就抬出尧(另一个抬黄帝),尧遭遇先秦时期的儒家改造,成为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学说所托古的最古先王,在后世越来越的腐朽,成为封建古史的传说中的王之一。
                特别的……黄帝相关:
                黄帝的四子名字含义分别是
                太阳(昌意),
                森林(蒼林),
                混沌(玄嚣/玄枵/玄器/倱伅/子/水神),
                清阳(春季,春气)。
                黄帝考据下“原型是雷神+云神+王权者+战神+高祖神+上帝的形象”,又疑似为天空神,大地神。
                《孙子兵法》佚文中,他屠杀四色帝,可能原自他统一天空的神话,也很早就有他统一下地的传说,黄帝必原为某体系的大神,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封建的统治阶级需要,黃帝的自然属性渐渐淡化掉。仙话的侵蚀下“兵法与仙术和仙符等等托古这位过去的雷云战神”,与仙话的侵蚀与更早进行的历史化的腐蚀下交织,二者互相融合下“从有着雷云战神残遗神性的黄帝呢?被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被仙人们教导与需要支援和无力的轩辕氏。
                …………周人的神话:
                周人崇拜着名为后稷的先祖神,后稷又是植物神,代表着某个谷物。
                而后稷之父既是昊天上帝,是周人所认为的天空,是临下有赫而监察四方的天空之神,是创造万物的帝神,故而姜嫄
                则是地母神,是后稷的母亲。
                天地二神生下谷神。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2-05 22:28
                回复
                  昊天,帝俊喾都有生后稷的记录,他们可能是周人族群内对天空崇拜的不同演化,但是,喾并非二者历史化的形象,在《吕氏春秋•古乐》中“帝喾令凤鸟天翟舞之”,既是凤凰天翟被喾命令起舞,这里的喾是一个带着神能的存在,也如黄帝那般令人所“人神莫辨”,在此试着考据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喾字中的告与爻~
                  【告为祭祀环节】
                  关于告,在神灵或人鬼祭祀中多有体现,见楚地简乙四134:晋县为舍相之昭告大[川] .....新蔡简中的“昭告”,又例如《尚书汤诰》:“敢用 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都有对昭告某某神的行为,又有《左传哀公二年》描述,其中见昭告祭祀的用法“卫太子祷曰:“曾孙蒯聩敢昭告于皇祖文公、烈祖康叔、文祖襄公”,其句式都与楚地祭祷简文相合。
                  再有《论语》尧曰: “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关于楚人的告和祷,新蔡简提供了值得注意的信息,则见于下面两条简文:
                  .....既皆告,且祷也。.....甲三: 138)
                  ....之日……,..皆告且祷之.....(零: 452)
                  告与祷是仪式中的两个环节,先有告,然后才有祷。甲三23、57和零9诸简前文的“食”都居于告辞之前,也正说明这个仪式的程序是陈列贡品→昭告鬼神→进行祭祷。
                  告为会意字,字从牛,字亦从口,与器皿象形组合,将牛(牛头)放于器皿中以象形祭之形,其本义为告祭。又见《前》1.12.5:“告疾于且(祖)丁。”久令方彝:“丁亥,令矢告于周公宫。”《书.金騰》:乃告大王、王季、文王。”
                  告做为祭祀环节的现象说明很早就有了。
                  ……文献中常将告和祷视为一体……
                  例如,晋侯伐齐,将济河,临河而祷,“ 其祷辞曰: ...唯 尔有神裁之。”
                  《尚书》载,武王有疾,周公采取疾病转移巫术,上告父祖之鬼,欲以己代。他在告祷之前,“ 植璧秉理”,孔传: “璧以礼神。植,置也,置于三王之座。执桓理以为贽。”祭祷鬼神时,要以玉璧于献于神座。
                  新蔡简中还多处记载有告祝鬼神的礼仪,
                  如甲三137: “举祷佩玉,各朋璜,册告自文王以就圣桓王,各束锦加璧。”这是对祖宗人鬼的告祝,与文献中常见之“册告”相当,旨要祈福祥,“远罪疾”。
                  喾字那么其中的告部就是指祭祀环节的昭告,和什么夔之夋更无什么关系,喾非简体字形中,还有类似甲骨文帝材薪祭祀象形含义,不过却是如“爻”字,喾字便是昭告祭祀一个专指的神,如此“俈(喾)含义为:“昭告那(神/天帝/喾)”。
                  如若嚳之告为祭祀环节,那么嚳的上部“爻”形必为祭祀时祭祀天神的材薪:
                  喾旧做“嚳”,中上方就是一个“爻”字,喾为周人分家的天空之神,若解释“喾”中的爻则代表乾卦代表的天空神,就算不是指卦有关,那就是指祭祀摆的材薪,引申为祭祀“天神”。
                  喾(俈)又为晞,唏又指八卦中的乾,乾也有干躁这些的含义,这与(俈)同指暴躁或干躁和太阳的猛光类似。
                  从如上分析下,喾这字形含义就是昭神+祭祀品+天神组合用词,按《白虎通》云:谓之帝喾者何也。喾者,极也。极,栋也。“極”的初义就是撑起屋脊,也有屋顶最高处的木梁之意,见《说文解字》:極,栋也。 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喾又为“极”,极代表至高的同时之外,栋为极本字,栋又指屋子的脊柱,那么帝喾是天空之神,是自然本身,栋是用于支撑房子的工具,代表了力量,扩展开来这层意思,那么喾或许是支撑着世界(自然)的力量(神),就算不是为支撑着世界的神灵,喾一词俱有巨大的神性,所以单从历史化的喾来看,历史化的喾做为昊天或帝俊的历史化形象这一观点则不服喾一字的含义。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2-05 22:30
                  收起回复
                    雷神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黄帝可能有过雷神神格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4-07 11:15
                    收起回复
                      比较正统的,只需记昊天上帝和四方天帝,外加个女娲伏羲即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0-08-02 15:29
                      回复
                        东方神系
                        道教:至高是元始(注:元始祖炁,就是传说中的一炁化三清的一炁)。
                        上古:至高是昊天上帝(注:据记载商朝就有,甲骨文上也有记载。再早无从考证。到了宋朝篡改降级冠以玉帝。)
                        传说:至高是盘古
                        西方神系
                        北欧:至高是奥丁
                        古埃及:至高是太阳神拉
                        古印度:至高是梵天
                        古希腊:至高是Zeus(宙斯)
                        基督教:至高是god(别名:天主,雅威,耶和华)(god的儿子耶稣)
                        新教派系
                        佛教:至高 无 。没有。众生平等。有创教者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
                        ——————给你个神系族谱源头,往后推演排吧。哈哈——————


                        IP属地:江苏21楼2024-03-26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