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吧 关注:15,290贴子:65,194
  • 19回复贴,共1

谁有看,太宰治的斜阳,看了一遍似乎有点看不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谁有看,太宰治的斜阳,看了一遍似乎有点看不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2-08 21:55回复
    读懂已是中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2-19 08:39
    收起回复
      我在看,第一遍也是看的不懂,看的挺压抑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2-25 15:09
      回复
        看过,满是渴望和幻想


        IP属地:陕西4楼2019-12-30 10:11
        回复
          看完有点抑郁。好像和太宰最后的离世有很大关系,书中说女读者恋上了那个有家室的作家,实际上太宰是暗喻自己的经历,从最后和女读者山崎富荣殉情看得出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1-21 16:56
          回复
            理解是一个贵族家族的三位家人和太原以不同的方式走向毁灭。优雅美丽的母亲即使是得知儿子的行径,抑或是面临死亡都是温柔优雅的。其实更多的可能是为了安慰和子,实际上的内心已经破碎而令其不堪忍受。
            姐姐和子,不惧怕他人目光,一度为追求自己的爱和革命活下去。在一度的自我欺骗下爱上太原。并有了他的孩子,看似积极的角色却似乎是一个活在幻想里的人,她或许才是所有角色里最可怜的人吧
            直治一方面想要脱离“贵族”的束缚和其他人打成一片。一方面做为精神贵族,不希望自己的精神和思想被当时思想严重混乱的历史背景打乱,又自觉有罪,对不起家人。醉酒渡日在污浊里挣扎,在意别人的眼光,即无法像姐姐那样轻装上阵,以自杀为解脱。
            太原则是连挣扎都省了,直接沉溺进去并且似乎并不厌恶这样的自己。或许曾经挣扎过但却失败了吧。
            或许是战后的变革造就了他们的悲剧,作者太宰先生似乎是靠着写小说活下去的,所以很多小说里都能找到他的影子,例如本篇的直治与和子。后来或许因为讨厌了这些文字,世间没了救赎,以死解脱的结局未必悲剧
            PS:原谅我不成熟的思想和令我自己都看不下去的文笔(顺便对语文老师致歉)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1-31 12:34
            收起回复
              《斜阳》,如书名一般,有缓缓陨落无可避免的寂寥,亦有余晖照耀时生命的希望与珍贵。
              贵族陨落,穷苦、病痛缠绕着无法解脱,直治姐弟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一个选择死去,一个选择活下去。这大抵是一幅美丽的人生画卷,关于生死,以及绝望和斗志。
              我认为这部作品最出色之处在于:姐姐的“回忆录”,关于亲情、恋爱与革命,思想的灵动,向阳的勇气,不受旧道德束缚的自由之心,都深刻打动了我。
              很诚实地说,打动我的并非太宰,而是真正的作者太田静子。说到这里需要讲句题外话了,这部作品不是太宰的原创,它取自太田静子(太宰情人)的日记,文中姐姐的原型即静子。
              所以我在看本书时,实际上是割裂来看的,所以也发现许多隐藏的情感。先说回姐姐最打动我的两处吧。
              烧蛇蛋的情绪变化
              她与母亲到达下曾我,错把蛇蛋当毒蛇蛋烧掉后,感到胸中异常苦闷,后来得知那只是普通蛇蛋,便埋葬起来。母亲备受打击,回忆提及丈夫去世时蛇来拜访之事。
              姐姐看到母亲隐忍的痛苦,觉得自己内心住了丑陋毒蛇,并认为毒蛇终有一天会将美丽的母蛇咬死。
              这一段,生动地刻画出姐姐的羞愧自责,是因为自己的担忧与任性,才会给母亲带来这样的痛苦。这部分的内容仿佛暗示了母亲的死亡与新生命的萌芽。
              矛盾与勇气
              姐姐给上原写信,“我不是像《海鸥》里的妮娜那样思恋作家”(契诃夫的喜剧,妮娜为女主人公,因受不住诱惑而投入名作家的怀抱,但很快被抛弃),却又做出和妮娜一样的行为,反复请求见面,不断写信告诉他自己的想念。
              她确实成为了“妮娜”。
              这种矛盾,也是使内容充满魅力的重要因素。
              姐姐不受道德约束,想要怀上这个有家庭的男人的孩子,为此,她在这个世界上无法受人理解地活着,却不放弃“人就是为了恋爱和革命而活着”的决心。
              “站在断崖绝壁上,天真的女主人公坚强地想要生下孩子。那绝不是毁灭的姿态,她将平安成为一名母亲。《斜阳》的和子即便处在这个令人窒息的状况下,也独自一人活出了不同的精彩。”(引自太宰治之女太田治子《向着光明》)
              通过姐姐这个角色,我看到的更多是活着的明朗,而弟弟直治的部分,自然是太宰借由表达的压抑与痛苦了。
              这部分也是他在小说里真正原创的地方。
              其实关于弟弟的着墨不多,却仍会使读者感受到情绪的下沉。太宰对这个角色的“扩写”,完全投射自我的挣扎。
              我们在看到弟弟的遗书前,他几乎是一个没有温度的纸片人。而遗书出现后,我们被一种无法存活的冲突感占据了视线,他的极度堕落、绝望,令人感到他活下去是需要勇气的事情。这个角色某种程度上和叶藏是类似的。
              直治写下遗书,最终“压抑至死”。
              这封遗书,几乎是后期的太宰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他痛苦于自己的贵族身份
              弟弟参加革命,放弃贵族身份,为了成为民众之友,他让自己“头晕目眩”,吸毒堕落,决心忘记家庭,冷漠地拒绝母亲与姐姐。但是他仍然无法真正的融入进去,无法被理解。
              文中弟弟的《葫芦花日志》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可以说是完美写出了他因此而生出的终极矛盾与痛苦:
              “我一做出早熟的样子,人们就说我早熟;我做出懒汉的样子,人们就说我是懒汉;我做出写不出小说的样子,人们就说我写不出;我做出说谎的样子,人们就说我说谎;我做出有钱的样子,人们就说我有钱;我做出冷淡的样子,人们就说我冷淡。然而,当我真的痛苦得禁不住呻吟时,人们却说我伪装痛苦。”
              他活在“贵族”的阴影之下,企图摆脱却无法摆脱的痛苦中。
              他还借由上原这个角色说:
              “我不喜欢贵族。死活都有让人接受不了的傲气。你的弟弟直治也不例外,作为贵族,那是相当了得的人,但时不时忽然现出多少自命不凡的地方,实在让人交往不下去。”“但是,你们贵族绝不会理解我们的这种感伤。不仅理解不了,还加以轻蔑。”
              可实际上,上原也就是太宰本人的另个缩影啊!静子日记中的男人,也就是太宰治啊。
              所以我理解为,这种无尽的矛盾,是两个太宰治的斗争,他深深否定了身为贵族的自己。
              可是——痛苦到最后,遗书的最后,他说了一句话:我是贵族。在生命的尽头,我想,他终于接纳了自己是贵族这件事。
              有血有肉痛苦至死的他,表达了全部的情绪,也许他知道,最后再也无法自我欺骗了,亦无需再矛盾,平静的面对死亡,面对他真正的内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2-06 12:04
              收起回复
                斜阳看 陈德文译本


                11楼2020-07-07 08:57
                回复
                  斜阳是很简单的一本小说呀 感觉 。 你读的谁的译本?


                  12楼2020-07-08 23:44
                  回复
                    我很喜欢《斜阳》,不敢说读懂,就不来献丑了,建议多读几遍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7-10 23:14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4-25 01:26
                      回复
                        得对太宰生平和作品有一定认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4-26 14:06
                        回复
                          因为时间线跳跃厉害,而且主人公的心里也很理解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5-04 19:24
                          回复